第157頁
正當眾臣議論紛紛,竊竊私語時,卻哪知丞相語出驚四座:“他不配做皇上!” 奚云帝高聲呵斥“大膽”,丞相冷笑又道:“一個囚禁皇后的皇帝,一個謀害親弟的皇帝,甚至違背先皇之命,謀奪皇位,如此皇上怎配擁有百姓愛戴,怎配滿朝文武效忠!” 這時,刑部侍郎齊泰極有默契的出列問道:“敢問丞相大人可有證據?” 丞相稱“自然有”,隨即掏出一卷詔書道:“此乃先皇遺詔,上面巨細無遺的寫著先帝屬意的繼位者正是承奚王!” 第二十章(下) 丞相此言一出,滿朝嘩然,所有人都不知該如何面對突如其來的滔天巨浪,更遑論奚云帝怒瞪雙目,眉宇擰緊,那鐵青的神色與緊握龍椅雕紋冒出青筋的手,都顯示出他的情緒已飆升至頂點。 “大膽東宮承!竟敢在此大放厥詞,妖言惑眾!來人,給朕拿下此人!”奚云帝高聲怒吼,極不冷靜。 經歷過多次宮傾之戰、龍座易主,奚云帝親眼目睹自家的互相殘殺,早已對這些麻木不仁,卻仍難以壓抑此時的憤慨,對這憑空捏造的不實秘旨始料未及,一時間很難做出最正確的判斷。 因此,奚云帝當下最直白的反應看在滿朝文武眼中,確有了欲蓋彌彰的意味,一小部分人已面露疑色,心說著若非奚云帝做賊心虛又何必坐立難安。 隨即,禁軍聽從了奚云帝的召喚及時上殿,然而卻被丞相橫跨一步當場攔下。 丞相說道:“如若爾等不愿成為千古罪人便暫等在一旁,倘若本相真是為了一己私利禍害朝綱,是殺是剮悉聽尊便,屆時本相更可自刎血濺當場!” 此時,德兮夫人輕巧一笑,透著睥睨天下的傲氣,冷冷的仰視上首的奚云帝,全然一副寵辱不驚的模樣。 只聽她不疾不徐的聲音道:“皇上何須驚慌,丞相大人不過是依圣旨而言,所說之事是真是假,滿朝文武皆可做個見證??v然圣旨是是偽造的,在場的也不乏幾位三朝元老可定奪一二。臣妾不才,不過是婦孺無知之輩,卻也懂得君國天下,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的道理,所以只要是對百姓有利的,對天下有益的,即便皇上真的做出大逆不道之事,相信天下民心也會站在您一邊的?!?/br> 這番激將褒貶皆有摻雜的話將奚云帝加上了高臺,他此時是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贊成不行,反對也不行。 奚云帝的眼中猶如一潭死水,不興一絲波瀾,那是種萬籟俱滅的死寂,只因他憑著對丞相與德兮夫人的了解,已然明白此二人若非十成十的把握是不會貿然上殿的,讓他倆編排的好戲繼續演下去就等同給自己套上了奪命符…… 尤其是,德兮夫人方才的話已讓眾臣頻頻點頭,再沒幾個人顧及到奚云帝的失神。其中不乏有幾位老陳神色尷尬,面面相覷,好似真的生怕圣旨遞到眼前做個見證似地,但也不過時轉眼即逝,很快那些情緒就被掩蓋了。 丞相笑的胸有成竹,與德兮夫人交換了個眼色,便高舉圣旨朗聲念出。 從這擬定的數行文字中不難聽出,當年尚在未的奚獻帝原本是屬意承奚王談辛之繼承大統,且清清楚楚的寫到現如今的奚云帝,也就是當初的南云王奚云啟尚不足以擔當此任??蓞s不知因何故使得這中間發生了種種誤會,造成了先有奚浩帝,后有奚云帝的現狀。 聽完丞相朗讀圣旨,刑部、吏部、禮部、戶部、兵部、工部,六部尚書一同上前驗證圣旨的真偽,各個神色震驚,不敢置信,面色青白的望了望上首怒的臉都黑了的奚云帝,有望了望在場各位,竟不約而同的承認了該圣旨的可信度。 奚云帝的臉色更為不善,看得出來它正強壓著怒火。 此時,在眾人議論不休的吵鬧聲中,刑部侍郎齊泰又適時的提出眾人心中的問題:“敢問丞相大人,請教德兮夫人。這圣旨中何以寫到先帝有意立承奚王為儲君?要知道,歷朝歷代皆是皇家世襲,承奚王爺雖然功勛蓋世,政績彪炳,可……終歸非皇家之人?!?/br> 有道是名不正則言不順,也難怪眾大臣議論紛紛,雖跳不出這圣旨的漏洞,卻也抱著懷疑的態度觀望著風向。 卻聽德兮夫人輕輕笑了出聲,極是愉悅自在,卻誠如將人死死困住的枷鎖,令奚云帝深深蹙緊了眉,擰出了眉宇間的川字。 “齊大人有所不知,這其中自有一番往事變故,若眾位不介意我一個婦道人家代出征在外的承奚王言明,我自可坦然相告?!钡沦夥蛉藸钏齐S意的說著,話落時正回視了丞相一眼,后者立刻復議,眾大臣皆跟從。 如此,便聽到德兮夫人淡雅的聲音響于大殿內,不緊不慢卻飽含了一種魅力,引人入勝。 “奚昭帝在位時曾有一度極為寵愛一名宮女,原本是重臣之后卻因一件陳年舊案被貶入宮為奴,這宮女生的貌美,亦曾戴罪立功,奚昭帝甚愛之。不久,宮女便有了身孕。卻不想,當時有不少重臣力薦奚昭帝送這宮女出宮……”德兮夫人邊說邊緩步穿行于眾大臣之間,細細觀察眾人神色,滿意的發現已有大多數盡信此事。 “這宮女所生的孩子便是當今的承奚王。本來,這件事是無從認知曉的……但造化弄人,承奚王終究還是步入仕途,屢立戰功,官位節節攀升。在他與奚獻帝兄弟相認后,奚獻帝才對承奚王講出當年奚昭帝念念不忘的這段往事。奚昭帝對承奚王母子總有著愧疚,致使奚獻帝對此事也耿耿于懷……奚獻帝原本的打算便是盼望承奚王早有所成,卻不想承奚王不僅有成,更是功在社稷,于是奚獻帝才有了將其立為諸君的念頭?!?/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