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
第六章 獻元十七年三月,承奚王與景門聯姻,稱一時佳話。 當日,王府內紅綢艷艷,高燈齊掛,歡聲笑語,眾人那吉祥話說不完道不盡,此起彼伏,一派祥和。 這廂禮成,新人入洞房,到場賓客無不紛紛敬酒,大有灌醉承奚王之意,且苦了頻頻擋酒的副將夏允,不多會兒已被一波還一波的烈酒灌得面紅耳赤。 放眼望去,觥籌交錯,滔滔不絕,看似眾心歡愉,實則暗涌不斷,言不及義,笑里藏刀。 府外各派密人早已安放,陰風蕭蕭,仿若驟雨將至。 誰不知一榮一枯,民間販夫走卒尚知競爭求生,身處權勢頂端的達官顯貴又豈會不懂盛衰榮枯往往僅在一線之隔,如此聯姻,于外勢如雷霆萬鈞,于內亦堅不可破,遂局面難以扭轉。 可京師重地往往線路頗多,交纏繁密,關系千絲萬縷,此時太子黨密人、暗衛分別散布于王府外四角,隱身之際亦可見南云王、丞相府密探,一時間風聲鶴唳,波濤洶涌,眾人伺機而發,卻不知何謂時機,時機何來。 當此,喜宴上歡聲笑語,鳳兮則揮退婢女獨坐于新房內,除了繁冗嫁衣,洗凈紅妝粉飾,散開云髻霧鬟,便信手翻開一卷史書,細細閱讀,心無旁騖。 直到紅燭染了小半截,才微微一笑,執筆書:“觀天下,宰輔擅權,朋黨為jian;jian后干政,覬覦朝堂;皇子陰鷙,忘大義棄倫常。國祚日衰,紫薇星頹,江湖之遠,無賢能可求;廟堂之上,無忠臣可倚;錦繡江山,若砧上甘腴,凡利刃在手者,皆虎視眈眈?!?/br> 罷了,又是一笑,喃喃自語:“邊未境,鼙鼓硝煙彌漫,國不安,逐鹿角寒……”待放下書冊,不妨手腕一緊,耳邊低語:“夫人可真會煞風景?!?/br> 鳳兮心一動,唇邊不覺微抿,并未側首看去只好整以暇的回道:“王爺不在前面敬酒,這么早就入了房,不怕被人笑話貪圖春宵么?!钡娂t燭跳躍,閃閃耀光映著粉頰躥了紅暈,心兒“怦怦”跳,雖口中調侃卻抑不住羞赧。 即使低垂著頭,她亦能感受到那人目光炯炯,肆意打量,頓覺無所適從。 那夜東南宮門內,她只顧發泄來不及想太多,直到被他擁入懷內,那紅暈才升便被冷風吹散,不若今日紅綢暖室內,早已酒不醉人人自醉,身子徐徐升溫,手心、背后早已起了薄汗。 任由他牽著手領入室內,走到桌邊,將遞到嘴邊的餃子咬下,領半顆被他吃去,又行了交杯酒,目一對立刻心慌轉開,并非懼怕而是那人眼中火光實在惱人,就是她臉皮再厚也經不起這么看下去。 二人坐下,直直回望,鳳兮眼波起伏不定??v使早知談辛之生的俊朗,卻不及此時于柔光下細細打量。但見他神情柔和,平日里威嚴氣勢仿若藏匿于角落,僅留那令人臉紅心跳的淡笑。試想當初,若非客棧一瞥,若非景門外短語,若非宮內一夜銷魂,他與她是否還能覓得如今良宵。 思及此,不由得赧然一笑,鳳兮心底微嘆:“有些緣分早已注定?!?/br> 雖然他們早行周公之禮,卻不過“暗自偷人”,見不得光。 那夜種種歷歷在目,猶如昨日景象層出涌現,令鳳兮本就燙熱的面頰又平添幾分火,抬眸望去,隱帶水霧的眸子卻難澆熄他眼中炙熱烈火,直看入眼底。當他健臂摟過,手往領口伸時,卻被她的手握住,五指蔥白隱隱顫抖,心下雖慌卻仍意識清醒,有些話有些問題,該問還是要問。 “我有話要說?!?/br> 談辛之了然一笑,低啞的聲帶了幾分清朗:“你要問你父親的死因?!?/br> “是?!?/br> 奚朝出師討伐蠻奴乃是大事,朝野觀望,百姓期盼,且不論軍費調度,單說行軍必要“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更遑論戰甲戈戟等裝備,一切俱備才可無后顧之憂??赡侨?,她躲于窗下聽到其中不乏藏污納垢丑事,糧草短缺、軍備被換,致使不敗軍未出征已先輸了一半。朝中皆傳承奚王率領援軍有意拖延,為的就是不敗一滅,軍權獨攬??渗P兮幾度揣摩,頓覺這中間除了軍備糧草不足、援軍遲到,尚有其它因素。 談辛之隨口問道:“殤塞你可知曉?!?/br> 鳳兮答:“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父親曾提過,此處地勢險峻,若非多年把手,那蠻奴野心不死怕是早已肆虐而入?!?/br> “恩,這話還有后一句?!闭勑林Γ骸八鼗蚍擞H,化為狼與豺?!?/br> 鳳兮一驚:“你是說,受隘者中有內jian?可以父親從軍經驗,該不會絲毫未覺……除非此人臨時起意?可父親心思縝密,若非親信斷不會托付,至于信任之人……軍中除了父親親收的義子景權,也再無旁人?!彼叴呁茢?,如今回想起來,那景權至今音信全無,旁人只當他也戰死尋不到尸首,莫非…… 談辛之眸光一閃:“不錯。此次出征,不僅蠻奴得以剿滅,還俘獲了此人?!?/br> 聽他徐徐道來前因后果,鳳兮怔住,終將事情原委串聯——景權,原為父親旗下廖賢后人,因廖賢戰死沙場遂被父親收為義子。景權習得一手武藝,通曉兵法,深受重用晉為副將。不想此人包藏禍心,假面具之下伺機多年,終趁著最后出征之日先以迷藥迷暈主帥,后開關放行。蠻奴是夜偷襲,火燒殤塞,不敗軍猝不及防,交戰之際才發現,所謂精良的戰甲戈戟通通虧不經一擊。卻不知各部聯合貪污,有意除去護國公,早就事先換了軍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