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24)
轉眼間就將晏非薄的來意猜的通透,前皇帝氣得掙扎著自病榻上坐了起來,哇地吐出一口鮮血,怒極大吼:滾!滾出去!以后沒有本太上皇允許,不許任何人前來探視! 晏非薄拉著謝錦硯,冷笑一聲才走了出去。當初他的少年被皇帝派人擄走,在逃跑時還落水受了重傷,腿上劃出一長條口子,用藥又晚了些,直到現在還能看到淺淺的印子。 極為護短的七王爺,當然要報復皇帝擄走晏乖乖之仇。 從皇家別院出來后,旅程正式開始了。 白日里謝錦硯可以坐在晏非薄腿上,晚上卻是怎么都不方便,晏非薄倒是樂意繼續當人rou墊子墊著,只是這人rou墊子也太窄了,手腳都沒法伸展,將就兩日后,晏非薄到底不想讓少年受苦,趁少年不備,吩咐下人自另外一輛馬車上取了軟墊和褥子等用品鋪好。 謝錦硯挑眉:不是說快馬加鞭少則三日多則六七日嗎? 對上謝錦硯探究的目光,晏非薄無懈可擊地道:這是從太上皇靜養的別院里取來的。 謝錦硯不由得疑惑,晏非薄在別院里和太上皇鬧得那樣僵,走的時候竟然還不忘順走一堆馬車墊子? 第33章 小兔子晏乖乖(16) 宋家村。 這個偏遠又寧靜的小村落,生活著幾百戶土生土長的宋家人,這里信息閉塞、民風淳樸,村民在農閑時分??堪素粤奶齑虬l時間,因此每家每戶的家長里短,都透明得像是攤在太陽底下似的。 最近村里的女人們,茶余飯后津津樂道的,是住在村頭的宋大伯一家,和他們收留的少年。 宋大伯一家說來可憐,兩夫妻的父母都去得早,原先有個兒子也在饑荒那年走散,再也沒找回來,說不定是被哪家黑心腸的撿去吃了,此后宋大娘再沒懷上,家里就只剩她和老伴一路扶持。 宋大娘心善又手巧,尤其喜歡小娃娃,每天出門時兜里都會揣著一把自己用糖漿做的糖果,看到村里的小娃就樂呵呵地發上一顆。宋大伯話不多,但為人好心,別人家有個需要搭把手的事叫上他準沒錯。 村里的其他人都很喜歡與這家兩口子來往,但在關上門之后,卻總是不免在暗地里嘲笑這兩口子心腸太軟,誰都能占便宜,遲早要吃大虧。 這不,說要吃虧,這虧就找上門來了。 村尾的宋二嬸兒活靈活現地跟小姑子描述:村頭那個沒孩子的宋家,前陣子撿回來一個小少年,兩口子什么好的都巴巴送上去,伺候了好幾天,結果人還不是說走就走。宋大娘忒實心眼,竟然把家里值錢的干貨都送給少年,帶去路上吃。我聽說,她甚至打算把棺材本都送出去,你說,莫不是失心瘋了? 小姑子驚訝地捂嘴:撿回來的小少年我倒是知道,前幾天還趁著去找大娘借東西的工夫看過,長得又俊又白,不像我們鄉下人。想不到大娘連她壓箱底的碎銀子都愿意賠進去?那最后給沒給??? 那誰知道呢。 閑言碎語由村頭漫至村尾,很快地變成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宋家村的人說來說去,不過是嘲笑宋家兩口子人傻,把心血白白送了外人,卻不愿意用來接濟一下他們這些一個村子的人。 這天,宋大伯照例日出而作,留下宋大娘在家拾掇一些家務,正在院內的雞窩里掏雞蛋時,一個明顯喝得醉醺醺的醉漢闖了進來。 大娘一看到醉漢,就把手中的雞蛋又藏了回去,氣哼哼地從雞窩旁邊拾起竹片裹成的掃帚,捏在手中狐疑地問:醉漢宋,你又來做什么! 這醉漢宋是村里的一個孤兒,年逾三十還整天四處混酒吃,不干正事,原先宋大娘看他可憐送過兩袋米,哪料到這人是個不知進退也不懂得感恩的,三天兩頭纏上來要東西。 宋大娘心善卻有底線,不慣著這種蛀蟲,來兩次都被她兇悍地打了出去,也就沒來了,不知今天怎么又來了。 醉漢宋醉醺醺地看向大娘身后的瓦房:宋大娘,你老伴不在家吧?我早晨就看到他出去了。 宋大娘警惕地道:他晌午回來吃飯,一會兒就到。你打什么主意? 我打什么主意,不如就明明白白跟你說,我聽小花說,你壓箱底有幾兩碎銀子?醉漢宋嘿嘿一笑,不如借給我去賭兩把,贏了還你利息錢。 想得美!那是我和老頭的棺材本!宋大娘氣得一把抄起掃帚,劈頭蓋臉地打過去。 前幾次,當宋大娘祭出掃帚來狠的之后,醉漢宋就差不多要撤退了,但今天他或許是鬼迷了心竅,不退反進,仗著自己力氣大,竟是反手搶奪大娘的掃帚,陰測測道:與其把你們兩口子的棺材本便宜了外人,還不如給了你侄子。 宋大娘勉力支撐,被他推了一把,竟是真的快要被他闖進屋子。 與此同時,在自村頭小路延伸出去的大道交匯處,幾輛豪華又堅固的馬車遠遠駛來。 最前方的馬車側簾被一雙白皙的手掀開,一個少年探出頭來,眼中盈滿笑意,語氣驚喜地道:晏非薄,你怎么會想到帶我來這里。 按照美食地圖上的路線,他們第一站應當去西北的高原吃牦牛rou和青稞餅,沒想到在馬車上睡過一覺后,醒來撩起車簾一看,竟是到了宋家村。 晏非薄原本靠在榻上,見馬車開始減速便直起身子準備下車,仔細看他的表情,見他眼中的喜意藏都藏不住,便笑道:我就猜到你想親自過來。 那我之前讓你打的首飾盒,你差人送過來了嗎? 看起來晏非薄老早就計劃好了這次行程,竟是一點風聲沒透露給他,不然他定會親自備上不少東西送給大娘。 晏非薄從固定在車壁上的組合柜底層,變戲法般掏出一個巨大的首飾盒,盒身由純金鑲邊,里面裝得滿滿當當,隨便一件首飾便是平民百姓一輩子也攢不下來的財富。金光閃閃到險些刺瞎謝錦硯的眼。 晏非薄把盒子遞給他:親手送給恩人,豈不是更有意義? 謝錦硯更是驚喜,正要接過,晏非薄又嫌這盒子太重,收回手來:先走,到了地方我再遞給你。 馬車停下,晏非薄率先跳下馬車,回身伸出單臂,謝錦硯自覺地靠了過來。晏非薄單手摟住謝錦硯的腰,很輕松地就把他抱了下來,免得下人還要過來墊腳墊。 謝錦硯看著周圍熟悉的小路,和小路盡頭隱約可見的院子,腳步加快往前小跑兩步。 注意腳下。晏非薄一邊提醒,一邊縱容由隨著他往前急走。 目光所及終于到達熟悉的小院,謝錦硯還未來得及出聲呼喚宋大娘,便先看到了醉漢推到大娘的一幕! 爭吵聲遠遠傳來 王八蛋你懂不懂王法!我讓你滾出老娘的家! 少廢話,把銀子交出來,老子就滾蛋。 住手!謝錦硯充滿怒意的喝止聲乍然響起,但他此時距院子還有一段距離,院子里的兩個人爭吵又太過激烈,這聲喝止完全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他大步往前跑,但由于這世只是不會輕功的普通人,到底比不上晏非薄,于是邊跑邊朝晏非薄求助地招了招手。 晏非薄,快來。 晏非薄看到他如此依賴又信任的神情,心里軟得像是被暖融融的太陽烘烤過,立刻提起輕功,足尖輕輕一點就越過謝錦硯,兩三步之后已經落入院中,雷厲風行地一腳朝挑事的醉漢踢去,直接將他踢開四五米外,而且用了巧勁踢在他的麻筋上,他當即就哎喲哎喲叫喚著癱在地上起不來。 隨后,晏非薄不顧王爺的尊貴身份,禮貌地一拱手,朝乖乖的救命恩人行了個禮:宋大娘。 宋大娘在謝小公子之后,還從未見過這樣清貴高雅的貴人。謝小公子雖然高貴卻喜歡平易近人,讓她愿意親近疼愛,而這位高大俊美的公子,就完全是氣質凜然,讓人下意識地臣服了。宋大娘愣愣地放下手中的掃帚:大人您多禮,您,您是? 被高大俊美的公子擋住的背后,步履輕快地走出一個宋大娘十分熟悉的少年,少年歪著頭笑吟吟地看她,甚至主動走過來給了她一個擁抱:宋大娘。 宋大娘神情立刻由惴惴不安轉為驚喜,聲音也提高了幾分:謝小公子!你真的回來了看大娘了! 旁邊的醉漢因為疼痛,酒醒了大半,看到這兩個貴公子明顯是來給宋大娘撐腰的,心道不妙,就想趁著他們敘舊不注意,悄悄溜走。 豈料高大的那個男人背后像長了眼睛似的,把少年扯回來拴在自己懷里的同時,還不忘冷冷地吩咐:丁六,把人抓起來。 是! 醉漢宋的背后,神出鬼沒地出現一個侍衛,手中長刀架上醉漢宋的脖子,把他嚇得頓時癱軟在地。 謝錦硯斜了醉漢一眼,冷聲說:大娘,這人是誰?是否對你不利? 宋大娘道了聲晦氣:村子里的醉鬼,游手好閑的,竟敢搶到大娘頭上了,大娘這次可絕對不會原諒他,要把他抓去報官! 謝錦硯對丁六道:你讓人把他抓到官府,不不不,你親自把他抓起來審問! 這地痞說不準和地方官府有所勾連,萬一塞了錢再放出來禍害人怎么辦。 抓著醉漢的丁六遲疑了一下,看向王爺。 王爺淡道:沒聽懂小主子的意思? 丁六心中一凜,告了個罪,用手刀往醉漢脖子處一劈,最后干脆利落的把昏過去的醉漢帶了下去。 宋大娘看向一臉關切的謝小公子后,感動地露出笑容:那就拜托公子了。謝小公子,你的父母都找到了?這位貴人是 謝錦硯看了晏非薄一眼:他就是我的家人。特地帶我來感謝您和大伯的救命之恩。他從晏非薄手中取過金閃閃的首飾盒,大娘,當初我走到時候說過,下次再來定給你打上一個裝得滿滿當當的首飾盒,你看看這個,喜歡嗎? 宋大娘早就看到了謝小公子家人手中的金色盒子,只是怎么都沒有想到這竟是送給她的,差點被打開的盒子晃花了眼,當下連連擺手:這么好的東西,我不能要啊。我和你大伯沒兒沒女的,要了以后也傳不下去,揣著心里還不踏實,容易被賊惦記。 謝錦硯又問她:大娘若是愿意,我可以將您和大伯接到京城去,替您購置房產家奴,這匣子首飾足夠您二位下半輩子吃穿不愁了。 宋大娘早知道謝小公子心善,卻沒料到他出手這樣闊綽,在京城那樣的富貴之地也可隨意購置房產,又搖搖頭:我和你大伯在這鄉野住慣了,不想挪根。你的好心我們心領了,不用什么報答,只要你們好好的,大娘就很開心了。 謝錦硯見著大娘堅決的樣子,一時有些為難。然后頭發就被晏非薄的大掌順著撫摸了兩下,讓他不用擔心。 晏乖乖有恩便報,他就必須為乖乖考慮到更多,比如這村子并不富裕,恩人們拿了錢沒地方用,反而可能引起旁人的覬覦,招致橫禍,倒不如賜給他們真正能用的東西。況且,對于晏非薄來說,晏乖乖的性命,僅用一匣子珠寶首飾報答,也太寒磣了。 晏非薄給謝錦硯順了兩下毛,這才提出他真正打算給乖乖的救命恩人的回報:本王在這宋家村附近有一處產糧的莊子,如今便賜給你二位,莊子收成均歸你們所有,每年只需向王府繳納半成收成,另外,你們沒有管理莊子的經驗,本王會派兩人協助你們。 他換回本王自稱,就是因為由王爺親自賜下的賞賜,平民百姓不可推辭。而贈送的莊子里宋家村極近,馬車只需一個時辰便可來回,宋大娘也不必離開家鄉。每年繳納收成才能得到王府庇佑,將比例降至半成,已經只是象征性地征收了。 如此一來,大娘便瞬間由農戶搖身變為莊子的主人,不單有了錢財,還有了足夠的權利,村中其他人不敢欺負她,反而要巴結她。 宋大娘險些被這天上砸下來的餡餅砸昏過去,連忙跪了下去:民婦有眼無珠,竟是不知站在民婦面前的是王爺。 王爺的莊子!他們宋家村隔壁有一處莊子,宋大娘是知道的,莊子給的工錢高,干活也不累,村里最有出息的人才可能去那里謀一份差使,原先宋大伯也打過主意,但莊子上的管事說他年紀大了,沒要他。 要是王爺愿意給他們說說情,把他宋大伯帶到莊子里去做工,宋大娘都已經感激涕零了,哪料到如今王爺竟是要將那個莊子都賜給他們! 宋大娘整個人都暈乎乎的,感覺世界都玄幻了。 謝錦硯轉念一想,便將晏非薄的深意猜得七七八八,也不阻止宋大娘跪拜,只是悄悄伸出手指,在晏非薄手掌心勾了兩下,用唇語跟他親昵地說:謝啦。 晏非薄被他這么一勾,只覺得別說送出去一個莊子,就是要他把王爺府邸送出去也值了。 宋大娘回過神來之后還想推辭,卻知道王爺身份貴重,賜了什么收下才是,因此在千恩萬謝之后磕頭應承下來。 醉漢宋被一個官兵拖走的事情,不少村民都看見了,有大著膽子的村民與丁六交談,才知道醉漢宋是因為得罪了宋大娘,被達官貴人抓了。 雖然丁六沒說他主子是誰,但大家都想到宋大娘前些日子救下來的小公子,當下有人說了幾句宋大娘好命,但也沒往心里去。結果當晚,當朝王爺親自賜給宋大伯大娘一個富得流油的莊子這件事就傳開了。 村里夜晚還燈火通紅,所有人都炸開了鍋,聚在一起交換信息。 所有村民都意識到,沒兒沒女的宋家二人,如今已是一朝得勢,再也不是他們能平等對待的存在了。每年莊子的管事來村中招工時,所有人包括村長都必須巴結地喊官老爺,甚至把家里的積蓄都拿出來孝敬官老爺,以求謀得一份差使。 而現在,宋大娘變成了莊子的主人,那可是比管事還要高等,以后要是見了面,他們只有磕頭的份。 有人小聲說:哎以前還說宋大娘心腸好要吃虧,結果還是,好人有好報啊。 美食地圖上那么多食物等著謝錦硯去品嘗,因此在了結了這一樁心事之后,謝錦硯婉謝了宋大娘的熱情挽留,和晏非薄一起坐上馬車,離開了宋家村。 車廂中兩人低聲交談。 宋大娘喚你謝小公子? 嗯化名。系統沒說不可,他來這村中便用了自己的本名。 化名化了個什么?晏非薄執著地問。 謝錦硯。錦繡河山的錦,筆墨紙硯的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