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6)
晏非薄手癢地在他腦袋上撫了幾把,才道:賞你一個名字吧? 謝小兔歪歪腦袋,有點期待。 晏非薄嗓音柔和下來,簡直像是一塊被玉石打磨過的磁鐵,聽得兔耳朵都癢癢的。他說:昨日你表現得很乖,我再沒見過比你更勇敢的兔子了,就給你取名叫做晏乖乖,可好。 謝錦硯: 晏非薄對自己起的這個名字十分滿意,自顧自地就定了下來:晏乖乖,你隨我姓,以后就是我的兔了。 想了想又失笑:不對,你本來就是我的兔。 這時下人在門外出聲:王爺,小兔的吃食端上來了,是現在送進來嗎? 進來吧。 十個下人托著十個大大的托盤魚貫而入,依次將手中的托盤擺放在地面上。 每個托盤中都放有十個小碗,小碗里裝著各種各樣的食物,謝小兔,不對,晏乖乖只大概嗅了一下,就能嗅出很多種食物的香氣。 有之前吃過的苜蓿草,有一些別的叫不上名字,但聞起來可以吃的牧草,有各式各樣蔬菜果子曬制而成的水果蔬菜干,有他心心念念的桂花糕、梨花糕、杏花糕、等各式糕點,還有牛奶、羊奶、兔奶等各種奶制品 總之,粗略一聞,感覺王爺是把除了rou食之外,所有種類吃的都給備了一份。 雖然沒有rou,還是有點小遺憾,但聞到那么多精致的美食,晏乖乖已經完全忍不住了。兩只耳朵高高豎起,差點直接從床上蹦下去。 王爺眼疾手快地接住他,知道他聽不懂還是叮囑道:這些吃食對小兔子沒害處,只是有的不可以多吃。你先自己挑一挑愛吃什么,日后叫廚房,根據你的口味來準備。 這次晏乖乖出事,歸根到底就只是因為他不愛吃苜蓿草。晏非薄現在想明白了,適合大部分兔子的食物,并不一定適合所有的兔子,晏乖乖這么懂事,他也應該在不傷害他的前提下,盡可能給他自由選擇的空間。 再者說,服用續命丹之后,相當于身體被改造過一次,身體素質比以往強得多,倒是不必再像之前那樣拘著他了。 這三日除了守著晏乖乖等他醒來之外,晏非薄還做了不少事,其中一件,便是吩咐下人收集整理所有兔子能吃的吃食,該加工的加工,下人一連忙活了三日,才終于在今天備好十個托盤的食物。 晏乖乖雙目放光,嗅到食物的香氣,就算趴在王爺的掌心也不安分,伸出脖子和兩只前爪懸在半空,迫不及待的等著下地。 喝了整整一個月的兔奶,他著實已經受夠了。 晏非薄體會到他的急切,也不再磨蹭,立刻把它放到了地上的托盤里,不過這時他小小地耍了一個心眼,直接把晏乖乖放到了牧草區,希望這只小兔子可以因為饑餓多啃上幾口草。 結果肯定是要讓他失望了,剛被放到牧草區還沒站穩,晏乖乖扭頭就朝糕點區奔區,一點彎都不轉地直奔目的地,雙爪撲在最香的杏花糕的小碗上,抱起碗就窸窸窣窣地啃起來。 嘴巴蠕動的非???,像是旁邊有人時刻打算跟他搶奪一樣,一邊吃還一邊滿足的抖抖屁股上的一小團尾巴。 不過他也知道有這么多好吃的在等著他,只吃了小半塊,就自覺地放下碗轉移陣地,和外面那些不知饑飽,只要有食物就吃到地老天荒的兔子完全不一樣。 一頓飯下來,只試吃完兩個托盤,可謂任重而道遠。 他十分清楚的表達了自己的喜好,杏花糕好吃,吃小半塊;一種紅果子曬成的果干特別好吃,一口氣吃了三小個??傊?,根據他的食量完全可以量化出他的偏好。 晏非薄囑咐下人將晏乖乖的偏好都記下,待所有的食物都嘗完,日后便可根據他的喜好,變著花樣地喂養。 下人領旨了以后多問了句:王爺,傍晚給這小兔上哪幾個托盤的食物?小兔白日要定時喂三次食物,夜間要喂的次數則更多。 晏非薄隨手指了幾個營養搭配的,微微皺眉,提點了一句:以后不要小兔小兔的叫他,他有名字了,叫晏乖乖,隨我姓。 下人們都是吃了一驚,差點控制不住自己的表情,半天才合攏嘴齊刷刷道:王爺恕罪,晏乖乖小主子恕罪。 這突如其來的齊聲大喊,嚇得晏乖乖身體一抖,進食的動作停下來,豎著耳朵抬頭去看。晏非薄一直關注著他,見狀便成沉聲吩咐了句:退下,以后在他面前動作都輕一點,說話也小聲些。 下人們低著頭,輕輕回了句是,捧起地上的托盤,悄聲有序地退了出去。 直至離開王爺寢殿很遠,才有一個下人忍不住開口:小主子入了王爺的法眼,此后是要一飛沖天啊。 他們這些下人,一出生便被打上奴才的烙印,輾轉在各個主子之間,若是命好一些的,便是像他們這樣,自小被王爺這樣的權貴買下來,成為家生奴,等日后他們有了后代,也可免受顛簸流離之苦,在王爺府中服侍。 他們沒有名字,被轉賣給每一任主人,便由主子起了順口的名字來稱呼。他們的名字是主子隨心起的,象征著主子能掌控他們的名字,也能掌控他們的生死,無一例外的是主子們都只會給他們起名,不會給他們賜姓。 除了一些極為特殊的情況,像是王爺府的管家李全貴,是因為他祖父在征戰中救了王爺的外祖父一命,偌大的恩情,才換來王爺的外祖父給他賜姓為李。如此一來,他們李家的后人,便脫離奴籍,甚至可以考取功名。李全貴抱住王爺的大腿留在王爺府內兢兢業業當著管家,他的兄弟和兒子在外經營也有了一層結實的保/護/傘。 舉這個簡單的例子就可以看出,擁有家主賜下的姓氏,是一件所有奴才們夢寐以求的事。 有名無姓是為奴,若是能擁有姓氏,脫離奴籍,就是光宗耀祖的大喜事了。 然而,即便是賜下姓氏,家主們也多半是隨意賜一個簡單的,運氣再好的能得主子賜下旁支的姓氏,如此,便算是與主子一門沾親帶故。然而極少極少有主子,會給下人賜自己的姓氏。 更不用說,晏是國姓,能得到這個姓氏,就是一躍成為皇親國戚,甚至能得到國運護體。 此后,這小兔以后便是他們的半個主子了。而他們連我也想當王爺的小兔,被王爺捧在手心里這種話都不敢再說了。因為,沒有誰敢亂拿主子開玩笑。 作者有話要說: 并,并沒有變身【捂臉】不過也快了哦! 這里要申明一下,晏乖乖不是普通的兔子,所以可以喂那些人類的吃食,咱們現實里的兔子不可以亂喂,一般是兔糧 水 苜蓿 提草就可以了哦 第25章 小兔子晏乖乖(8) 七王爺新寵上的一只兔子生了重病,這事兒甚至傳到了皇帝耳中?;实鄄虏坏剿箷敢饨o兔子服下續命丹,擔心他因為愛寵的離去思慮過重,影響了身體,所以給他尋了一些更好的代替品。 隔幾日就有在皇上身邊當差的太監送來一個精致的木頭籠子,籠子中裝了十只兔子,有西洋進貢的垂耳兔,有精致袖珍的侏儒兔,有溫順小巧的獅子兔只只都是憨態可掬。 太監福順宣讀圣旨,無非是皇帝聽說他這個弟弟有了一項新的小愛好,做哥哥的表示十分支持,差人搜羅了一些品種稀有珍貴的兔子,希望弟弟過得開心。 福順宣讀圣旨的時候,謝小兔就被七王爺握在懷里,和籠子里面的十只兔子大眼瞪小眼。 這進展完全沒有想到啊,要是王爺一高興收下這十只兔子,看他太普通把他忘記了怎么辦。 謝小兔由內心油然而生出一股危機感,他瞇著黑亮的大眼睛從晏非薄的掌心站起來,把一團的身子舒展開來,露出修長的后腿,輕輕一躍就跳到晏非薄的手臂上。 別看他平時一副懶懶散散的樣子,就喜歡把自己團成一個小白球趴在晏非薄的掌心睡覺,事實上,小兔子的后腿修長有力,奔跑起來非常靈動,以他現在的年紀,在晏非薄身上跳一跳還是沒問題的。 晏非薄縱容地看著他,還關切的問了句:乖乖,你想要什么? 福順公公看到這一幕,震驚得瞪大眼睛,他還以為是外人往夸張里說,沒想到王爺真的把這只兔子的寵成這樣,在他身上亂跳都沒有被呵斥。 還有他出宮之前分明接到圣上的旨意,說七王爺寵愛的兔子西去了,讓他注意言語間的分寸,安慰王爺,讓王爺保重身體,切勿讓皇兄擔憂??扇缃窨粗?,王爺分明是已經重新養了只健康的兔子,眉眼間一點也沒有難過之意。 福順在心中暗嘆了一句,王爺到底是天家之人,又怎會為一只小寵而因小失大,不顧健康,看來圣上是多慮了。 晏非薄單手扶住椅子的把手,保持住身體的平衡,防止因為自己突然的抖動,導致晏乖乖從自己身上栽倒下來。他早知自家小兔頗有靈性,任何舉動都不會是無緣無故,因此也不急,招手讓旁邊伺候的下人給公公看座,然后客氣地朝福順告了聲罪后,淡定地任由晏乖乖在自己身上撲騰。 晏乖乖氣哼哼地再跳了幾下,終于成功到達晏非薄的頭頂,然后趴在晏非薄絲滑黑亮的長發上,雙爪往下一伸,不偏不倚正好蓋住了晏非薄的眼睛。 福順心中一慌,噗通一聲跪了下去,這大逆不道的兔子,給點顏色就忘了本分,竟是爬到王爺金貴的頭頂上胡作非為,這下任憑王爺氣度如海,也決計不可能姑息這野兔了吧。 福順等了等,預料之中王爺的震怒始終沒有出現,王爺沒有一把把兔子抓起來扔掉,沒有血濺當場,甚至連喝止聲都沒有出現,反而是極度意外的聽到了王爺難得一見的笑聲。 呵呵福順總管你也看到了,家兔氣性大的很,不讓本王看別的兔子,這一籠子你帶回去吧,替本王謝謝皇兄的好意。 福順提著千金難換的兔籠,暈暈乎乎同王爺府中走出來,心神被沖擊得完全沒有從剛才的那一幕回神,王爺這個樣子,就算是對正牌的王妃也不過如此吧。 福順回皇宮以后,百年難得出一次門的晏非薄也破例乘上一頂軟轎來到皇宮,面見皇兄。 晏這個姓氏是國姓,若是其他的姓氏,晏非薄想賜給誰便賜給誰了,可涉及到國姓,就不是他一個人所能決定的,須得上報給九五至尊,得到皇帝的允許。 晏非薄懷中揣著自家小兔,與皇帝在后花園里,聊了約莫一盞茶的時間,滿意地起身告退。隨后皇帝一紙圣旨下發到王爺府,圣旨上說,聽聞七弟養了一只兔子,十分乖巧,頗有靈性。他這個做皇帝的,親自給小兔子賜國姓為晏,希望小兔子健康成長。 此圣旨一出,全京都一片嘩然。所有關注著王爺的兔子事件進展的人,都知道好戲要來了。 眾所周知,前些日子,禮部郎中顧尚坤的愛女顧嫣然因為養了只健康的兔子,得到了七王爺的親自回帖,并且邀她入府。這件事情傳出去之后,京都里的姑娘們都是追悔莫及。 她們不由得幻想,要是率先下拜帖的是她們,那受王爺邀請入府的,也就換成了她們,到時候說不定就能順理成章和王爺發展一段關系,成為王爺府的另一位主人。 所有人在捶胸頓足的同時,也都關注著顧嫣然,想知道這個第一次被王爺迎進府中的女子,是否真的能飛上枝頭,由小小的禮部郎中之女,一躍成為七王妃。 不少酒肆茶樓的說書先生,加班加點地編寫了一套又一套,七王爺與顧嫣然相識、相知、相許的故事,故事一個比一個編得精彩,一時間,大街小巷的各大酒肆茶樓賓客滿堂,生意火爆,說書先生們掙得盆滿缽盈。 眾人興致勃勃的等著王爺和郎中之女的后續故事,沒想到當天顧嫣然進王府沒多久,就被管家送了出來,連王爺都沒有親自送客。 顧嫣然回家之后,顧郎中一家閉門謝客,明里暗里想來打探消息的好事者們,都被拒之門外。但是官大一級壓死人,從一品甚至正一品的那一批老家伙要來湊熱鬧,顧郎中也沒有辦法,發生過的事情瞞不住,很快的,大家就都知道了顧嫣然帶去的灰兔把王爺家金貴的小白兔子攆進了水里,如今生死不明。 不少人此時都是抱著幸災樂禍的態度,但是也沒人對顧家落井下石,斷了來往。因為晏非薄是個閑散王爺,唯一的愛好只是結交文人、吟詩作賦,從不過問朝堂之事,在朝堂中也沒有任何的權利。所以這事一出,只是讓大家看了場笑話而已,對顧郎中的仕途沒有任何的影響。 顧嫣然回家時心中還是憤恨不已,覺得王爺那只兔子壞了她的好事,雖然父親讓她自我檢討,她也只把責任全推到那只不懂事的兔子身上,自己的灰兔長得比那白兔可愛,又是主動去陪它玩耍,那白兔忒不知好歹,自己喪命不說,倒連累她失去王爺的好感。 此時顧家對外高高舉起,說顧嫣然正在家受罰,閉門之后卻是輕輕放下,該干什么還干什么,最多只是懊惱一下,顧嫣然與王爺到底沒有緣分。 然而,皇帝的圣旨一出,這件事情的性質就完全不一樣了。 那只普通的小白兔,被賜國姓晏,成為了大晏最尊貴的一只兔子。甚至于,這個姓氏由皇帝親自賜下,意味著皇帝承認了這只兔子是皇親國戚,欺負到他頭上無異于狠狠地打了皇帝的臉。顧尚坤一個小小的禮部郎中,又如何承擔得起這樣的罪名。 這時顧家終于意識到大禍臨頭,顧尚坤得到這個消息的當晚就差點嚇得中風,國姓是圣上親自賜下的,要請罪也得面圣才能請,可他一個小小的郎中,沒有召見不得入宮,更不用提想求見圣上。 顧尚坤第二日忙去禮部告了假,千求萬求,把祖上傳下來的一尊傳家玉佛送了出去,終于得到尚書大人幫忙捎帶一句話的機會。 想不到尚書大人把話帶到之后,圣上也根本不想見他,只是道:這小郎中之女欺負的是皇弟的兔子,來見我做什么。 這個意思很明顯了,皇帝不管這檔子事兒,郎中想求原諒,也不應該找他。 得到皇帝的圣諭后,顧郎中不敢怠慢,直接帶著顧嫣然來到王爺府,恭恭敬敬的親自遞了拜帖,希望得王爺一見。 管家李叔是親眼見到,小主子昏迷的那三日里,自家王爺是怎樣的茶飯不思,為了這事,王爺還浪費了一顆極為珍貴的續命丹。就算不說王爺,單說自家小主子,李叔也是很喜歡那只乖巧的小兔子的。所以李叔見到這二人,也很難給出什么好臉色,接過拜帖不冷不熱地道:二位稍等。 按理說顧家的家主顧向坤都已經親自過來下帖,就算要請示王爺,李叔也應當先將他們引到側殿,奉上茶,讓他們稍等,這才是基本的待客之道,不過現在在李叔眼里,這兩人不算是客,所以也就無所謂失禮不失禮了。 作者有話要說: 那個明天入V,更三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