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頁
書迷正在閱讀:我成了二周目BOSS、世界級大佬、錦鯉小紅娘、誤婚心尖寵:大佬夫人美又颯、[綜漫]正義的伙伴夏油君、[綜漫]文豪扮演指南、所有人求著被我撩、我愛你,再見、[綜漫]最強打開了十代目的棺材、[清穿同人]四阿哥穩拿咸魚劇本
“嗯,現在臨朐縣令與主簿分別是孫伯符與周公瑾,此二人剛投東家賬下也不好分開,你去的話,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么?” 一方面是監視,另外一方面則是需要讓兩個人盡快習慣兗州公務模式,能夠更好融入整個兗州官場體系。在這種情況下,外派一位女性縣丞作為輔佐幾乎是所有人都默認的,只不過選誰,確實是個大問題。 石音是她的侍女又是秘書,代表含義太過于明顯了點反而不行。剩下的人里蔡琰在廩丘教書、同時繼續在做注以及與人辯論。蔡昭姬名聲已經響徹天下并被讀書人尊稱“蔡師”,一手楷體開始逐漸替代隸書,也不可能讓她去。 而且臨朐縣需要去的人至少能夠過武考中的三項,幾個小篩子順下來,任紅昌簡直就是再完美不過的選擇。 “我明白了,必定不負別駕與主公所托?!?/br> “那么收拾下,準備去上任?!?/br> “是!” 周圍聽著兩個人的聲音,再看到姚珞又一次開始左右開弓刷刷過文件時,周圍官員居然莫名有一種安感。冬天得儲糧囤東西過冬,一般來說也不會有人在冬天搞事,因此在冬天里除了過冬方案、防范落雪太多造成路上結冰或者壓塌房屋以外,最熱鬧的反而是廩丘學館。 從濟南幼學之后第二所幼學也建了起來,一如既往招手八歲以下、五歲以上的幼童。同時丁夫人身為如今的紡織所所長,自然是個土豪,大手一揮直接將小孩子的校服全部給包辦了。 去學校必須要穿學校發的校服,沒有人例外,也沒有人可以不穿。無論民戶世家、地主鄉紳,手上都是一樣的書本、紙張、小黑板和粉筆。 至于世家可不可能會反對廩丘幼學的規章制度,姚珞從來不考慮在內。幼學又不是為了世家開的,干嘛要他們反對? 再說反對? 呵,他們反對了,有用么? “我現在有點明白了?!?/br> “東家,您明白什么?” 照常上了五天班輪到休沐,姚珞在石音的幫忙下洗完頭,坐在棋盤前看向曹cao:“聽聞陶恭祖病重,似乎是被咱們氣的?!?/br> “就他?呵?!?/br> 曹cao冷笑一聲,伸手把自己的馬跳了出來:“自己不好好管管自己,反而來說別人家太好了惹著他的眼睛,這種人雖然算不上你東家我第一次見,但還是不得不說這樣一人能做到州牧當真了不起?!?/br> “聽聞,他想將徐州給劉備?!?/br> “……” 姚珞也沒管曹cao的表情,只是表情平淡地推出了自己的車:“成天標榜自己是大漢忠臣,這不就找到了命中注定的主公了嘛?!?/br> 本來只是有那么一點不滿,現在這種不滿瞬間讓曹cao恨不得掀了棋盤。不過看著面前是姚珞曹cao還是忍了忍,最后聲音都變得低沉許多:“今上可還沒死呢?!?/br> “是啊,今上還活著呢?!?/br> 小皇帝還活著,公孫瓚前兩年就急吼吼地要推劉虞當皇帝,陶謙現在更是選了劉備作為投資對象。這意思是什么還不清楚么?真當大家都是傻子啊。 “劉備?!?/br> 姚珞輕輕地笑了起來,伸手將自己的車啃掉了曹cao的一個兵:“陶謙給,他敢要,他能要么?” 徐州現在的情況反而是兗州最清楚,陶謙現在基本壓不住整個徐州境內,徐州不少郡縣都想歸附曹cao,這兩天沛郡彭城更是嘚瑟得和什么似的。陶謙重病無法料理庶務,再加上他又不可能把徐州牧這個職位傳給自己兒子,那么只有兩種做法。 一種讓朝廷派人來,一種就是把徐州給一個宗室,讓這位宗室來管徐州。 那陶謙可就來勁了,閑散的宗室扒拉一圈,可不就看上劉備了么。 “要我說,徐州給劉備還不如給劉小曲呢。劉小曲可是正兒八經上任濟南王的孫子,那是絕對的宗室,可比中山靖王幾百個娃清楚多了?!?/br> “確實?!?/br> 曹cao低低開口,看著姚珞時多了點笑:“你說,若是徐州牧讓劉曲來,如何?” “……” 她就這么隨口一說,老板你居然當真了???? 目瞪口呆地看著好像在思考這件事情能不能cao作的曹cao,姚珞棋也不下了,整個人都慌張起來:“那不行吧東家?劉小曲加冠才幾年啊,軍中也沒打出名聲來,怎么……” “舉孝廉?!?/br> 輕飄飄的三個字讓姚珞瞬間僵住,曹cao依舊注視著眼前的棋盤,聲音里多了點沉重:“阿珞,我一直在想如今兗州基本沒了舉孝廉,到底是好,還是不好?!?/br> 沉默地摸著手中棋子,姚珞也慢慢放松下來,聲音里多了點苦澀:“您覺得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 “好在能夠讓自己想要提拔的人不被埋沒,不好在太多的人被埋沒?!?/br> 其實舉孝廉這件事情并不是如同后世所看得那樣“我看你挺孝順老媽家里也沒啥錢啊那就你了”,舉孝廉有一套還算成熟的機制,提拔這些孝廉的人也大多識字知書,他們點頭提拔的人,首先第一點肯定是認字的。 只不過單單“認字”這點,就已經把所有普通老百姓排除在外。然而現在的兗州不需要首先篩選人認不認字——因為在姚珞不懈努力之下,濟南掃盲工作已經可以說基本完成,兗州大部分地方也都一樣,識字這點已經不再是“孝廉”的分界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