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
書迷正在閱讀:雙A的快樂你無法想象、大美人的快穿日常、我真的喜歡那個男配?。齑?/a>、我在三國說評書、我成了二周目BOSS、世界級大佬、錦鯉小紅娘、誤婚心尖寵:大佬夫人美又颯、[綜漫]正義的伙伴夏油君、[綜漫]文豪扮演指南
后面跟著的幾個侍衛齊抬馬車,這才勉強將馬車抬出來。車廂內的人不知說了什么,不多會的功夫便有一個婆子先下來,然后是兩個丫頭打扮的姑娘出來,接著扶下一位貴夫人并一位少女。 那貴夫人穿著金線繡花的比甲,外面罩著一件深紫滾銀邊的披風。首飾頭面不是寶石便是美玉,一看就是顯貴人家的主母。 她用帕子掩著口鼻,眼神極為嫌棄。少女粉面桃腮儀態優雅,扶著她慢慢往前走。婆子丫頭們跟在后面,一行人瞧著好不威風。 “母親,那可韮菜?”少女看到顏家的麥苗,問身邊的貴夫人。 貴夫人道:“看著不太像?!?/br> 婆子說:“奴婢覺得不像是韮菜,倒像是麥子?!?/br> “麥子?”少女疑惑地看向遠處其它的地,“我看不像?!?/br> 那兩個丫頭也附和著說不像麥子,還說哪有麥子長得這么濃綠這么好的。那婆子便上前來看了看,同時看到地里拔草的秦彥。 “老鄉,你們這地里種的是韮菜還是麥子?” 她語氣之怠慢,神情之倨傲,仿佛自己也是什么貴人??珊弈堑乩锏馁v民不理睬她,惱得她又問了一遍。 秦彥依舊不搭理。 貴夫人輕皺眉頭,暗道此地的鄉民著實可惡。 那少女緩步上前,“這位壯士,是我家下人問話不妥,我在此向你賠個不是?!?/br> 秦彥慢慢抬頭,掀開帽沿。 “殿…殿下?!?/br> “我已不是什么殿下,姜姑娘以后莫要喊錯?!?/br> 他從容淡定地上去,徑直往回走。 一行人震驚到無言,齊齊在風中瑟瑟零亂。那少女不敢置信地看著他的背影,用貝齒咬著唇,一張粉面蒼白至極。 她追上去,“…殿下,您受苦了。小女若是知道…哪怕刀山火海也要陪你一起?!?/br> “姜姑娘,慎言?!?/br> 這位同姓姜的姑娘,正是林國公府的養女姜明珠,即秦彥的前未婚妻。姜明珠杏眼含淚,無比難過地看著他。如此梨花帶雨的模樣,叫人看到真真是我見猶憐。 姜麓出來的時候,入目的就是這樣的場景。楚楚動人的少女攔住粗衣美少年的去路,二人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 她是不是來的不是時候? 那貴夫人瞇眼看她,先是微微一愣,爾后激動遲疑地上前?!安輧?,我是母親,我們來看你了。你們受苦了,是母親對不住你?!?/br> 這貴夫人不是別人,卻是姜麓的便宜娘玉氏。 玉氏一開口,姜麓便聞到一股老白蓮的氣息。 老白蓮拉著她的手,左看右看面上瞧著全是心疼,實則眼底劃過了一絲厭惡。她曾經懷疑林國公府是故意搞這么一出,事實上根本沒有真假女兒被錯換的事。他們的目的只是想摘出姜明珠,而她就是一個背鍋俠。 然而事實非她所愿,她還真是這老白蓮的親生女兒。老白蓮之所以不喜她,不僅是因為她沒有教養長在鄉野,更重要的是她長得像死去的老國公夫人。 自古婆媳是天敵,玉氏第一次看到這張和婆婆長得極相似的臉,差點讓人將原主打出去。如果不是為了姜明珠,她連多看這個孩子一眼都難受。 她的嫌棄明明白白落在姜麓眼里,越發覺得這老白蓮腦子有包。 姜麓不得不認同一句話,誰養的孩子像誰。姜明珠和玉氏從言行舉止到儀態表情,都像是一對親母女。 玉氏隨她進屋,母女二人關起門來說話。 “我方才看到殿下在地里做活,你怎么能由著殿下胡來,萬一傳揚出去別人還當你為妻不賢,你讓我和你父親的臉面往哪里擱?!?/br> “他已是庶民,種地有何稀奇?!苯瓷袂榈?,壓根不懼玉氏凌厲的眼神?!胺蛉巳绱瞬蛔R人間煙火,難道不知道被貶之人該有的下場嗎?” 玉氏不喜她,自是怎么看怎么礙眼?!斑@就是你和自己母親說話的態度?” “姜夫人,你的寶貝女兒還在外頭,我可不敢當?!苯醋灶欁聛?,也不請她入座?!胺蛉擞性捴毖?,不必繞著彎子?!?/br> “你…”玉氏面色幾變,想到丈夫的叮囑壓著火氣,“我知道你對我們頗有怨言,但我們也是沒有辦法。誰讓你剛好被找回來,誰讓你是我的親生女兒,我們只能忍痛將你嫁過來。你別怪我們,要怪只能怪自己命不好?!?/br> 姜麓一聽這話,眼神都變了。 自己的孩子被換是因為孩子的命不好,這樣的道理她還是頭一回聽說。見過拎不清的人,沒見過這么拎不清的人。 這人不光腦殼有包,里面還全是水。 “依夫人所言一切皆是我命不好,既然如此你們打算怎么補償我這個命不好的女兒?” “你…”玉氏暗惱,這孩子當真是沒有教養,哪有做女兒的如此同母親說話的?!拔液湍愀赣H心里一直記掛著你,你應當知道我們的苦衷,不敢太過明目張膽照應你們。你自小沒養在我們身邊,許多話我們也不方便和你說,說了你也不懂?!?/br> 說著她從袖子取出一條帕子擦拭眼角,很快淚眼汪汪。 “一切都是命,你就認了吧。你以后和殿下好好過日子,千萬別讓我和你父親為難。像今日之事,你哪怕自己多勞累一些,也不敢讓他下地。說句不好聽的話,他再是落魄那也是天家血脈,你以前也是做慣那些事,倒是沒什么為難之處。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