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69)
書迷正在閱讀:野心家(GL)、女總裁的頂級兵王、看起來冷淡的室友每晚在游戲里胡作非為、每天都要哄男友、非特殊關系、軟櫻、震驚!總裁大人有隱疾、假瘋子,真沙雕[快穿]、廢太子和真千金、雙A的快樂你無法想象
胡見君還在醫院四處奔走,指揮工作。 簡清應了聲:好。 她是胡見君一手帶起來的,在他手底下,從一個小醫生,成長為一個獨當一面的醫生。 今天下午,胡見君通知她上前線時,沒有多少溫情的話語,只是用嚴肅的口吻命令道:你是我的學生,你在第一批名單里,你給我到前面去。 魏明明往她脖子上掛了個平安符:14床的劉奶奶的家屬聽說你要去災區,特地跑去附近的寺廟求了個平安符,要我轉交到你手上。 簡清捏了捏平安符:替我說聲謝謝。 鹿飲溪一聲不吭,低頭檢查醫院發放的物資包。 物資包里,有急救包、雨靴、雨衣、帳篷、睡袋、手電筒 缺了女性用品。 她跑到負一樓的便利店,買了幾包衛生棉,塞進去,剛拉上拉鏈,就聽見了催促聲。 醫院的黨支部副書記,副院長之一,張琴,親自帶隊出征,抗著【江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抗震救災醫療隊】紅色大旗,拿著喇叭喊:同志們,人員集齊,全部上車,準備出發! 我要走了。簡清戴上口罩,平靜地看著鹿飲溪。 鹿飲溪也看著她,千言萬語,堵在心里,說不出來。 簡清等了幾秒,沒等到她的話語,伸手,攬過她的肩,抱了她一下,然后利落地背起物資包,登車。 鹿飲溪目送她離開。 她這天穿著一雙黑色登山鞋,內套一件黑色速干衣,外套一件長袖白大褂,白大褂上掛著胸牌。 醫師資格證、執業證都貼身放到了口袋,以防發生意外,無法辨認身份、單位。 每次出發,最壞的打算,就是回不來。 震后四個小時,傍晚的六點,附一第一批救援人員全部到齊,登車出發,馳援災區。 他們都是寫在醫院應急預案名單上,第一梯隊的救援人員。 離醫院近的,還可以回家收拾一下行李,和家屬告別一聲。 離家遠的,只有零星一兩個同事在身后送別。 也有些人,是臨時報名,想要第一時間上前線。 到了車上,有人在打電話聯系家人,告訴家里人偷藏的私房錢、銀行卡密碼;有人打電話給同事,交接手上病人的情況;有人一臉凝重,坐在座位上,一聲不吭。 張琴書記拿著喇叭:我們待會要到機場,坐飛機抵達S省J市機場,下飛機后,轉大巴車進B縣、下鄉村,開展救援工作,當地的信號設備毀壞殆盡,沒有網絡,沒有信號,目前還在搶修中,大家現在有什么人要聯系的,有什么事情要交代的,趁現在趕緊聯系、趕緊交代! 這話一說,拿出手機的人更多了。 有的人甚至開始寫遺書。 這是最后允許他們軟弱的時刻,等到了當地,穿上了白大褂,就不再允許軟弱。 簡清安靜地望著窗外。 猶豫許久,她編輯了兩條消息,發給鹿飲溪。 第一條:【L市第三醫院,主治醫生苻鳶,患者阮笙,我的母親?!?/br> 她把她的母親,托付給唯一信任的人。 第二條:【家里保險柜密碼,和我給你的銀行卡密碼相同?!?/br> 所有財產身家,也托付給她。 鹿飲溪看到消息,不再有任何怨懟、難過的情緒,迅速打字回復。 第一條:【收到?!?/br> 第二條:【簡醫生,我愛你?!?/br> 始料未及的一句表白 僅有幾個字,簡清卻來來回回看了不下五分鐘。 盯著看了許久,她望向窗外,露出一個久違的微笑。 * 天色漸暗,陸續有了確切的官方的新聞報道,普通民眾逐漸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 一場巨大的天災,降臨在這個世界。 鹿飲溪開著車,漫無目的在市區街上晃蕩。 車載廣播中,播音員嘶啞著嗓音播報情況:下午2點,位于北緯xx度東經xx的S省B縣發生了7.8級地震全國各地震感強烈截止目前,首批人民解放軍駐地部隊、首批醫療救援隊已進駐災區交通道路堵塞,請社會車輛勿前往 鹿飲溪看向窗外。 抬頭,高架橋上,一輛一輛滿載物資的貨車、救護車、警車,駛向與鄰省接壤的D市。 低頭,路邊綠化帶旁,有一座亮著紅色小燈的獻血愛心屋。 她找了個能停車的地方,下車,走過去獻血。 未來幾天,血液將成為緊缺物品之一,屆時,全國各地的中心血站,都會向社會呼吁愛心人士獻血。 她現在不是醫學生,更不是醫生,只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市民。 一個普通人,在大災大難面前能做的,無非是獻血、捐錢貢獻一份微不足道的力量。 因為暈血,抽血的過程,她一直閉著眼。 抽血的護士,安慰了幾句,給了她幾顆薄荷糖。 她笑著道謝,暈乎乎地走出了獻血屋,站在人行道上,有些茫然。 簡清走后,她的心中空蕩蕩的,不知道接下來該做什么? 她看見馬路上成百上千輛的出租車,依舊駛往同一個方向,其間混雜了些許私家車。 路口有指揮交通的交警。 她走過去詢問:同志,你好,請問這些出租車都是去做什么? 交警高聲道:都是去接D市傷員的,小姑娘你快回家去,快下雨了!這邊也馬上要實施交通管制了! 鹿飲溪點頭道謝,走了幾步,緩了緩身體,心中有了個目標。 她啟動車子,也加入到出租車隊中。 從市區駛向高速,一路上都能看見源源不斷的出租車、救護車、警車,閃著應急燈,匯流成河,映亮了整條高速車道。 路邊值勤的交警,看著迎面而來的滾滾車流,站定,立正,向所有司機敬禮。 雷聲轟鳴,不多時,驟雨傾盆而下,遠方天幕一片黢黑,時不時劃過幾道閃電。 車燈光柱穿透顛沛的雨水,雨水打在車窗玻璃上,砸出一連串劈里啪啦的聲響,鹿飲溪看著左右搖晃的雨刷,眉心緊蹙。 大災后的大雨,對災區的人而言,無異于雪上加霜。 簡清要走的路,不會太順暢。 鹿飲溪語音呼喚手機的智能助手,打開手機的通訊工具,查看簡清的頭像。 頭像暗了下去。 那邊已經沒有網絡。 鹿飲溪不敢撥打她的電話,怕影響到她的工作。 或許,也已經打不通了。 只好專心開車,隨著車流,一同駛向D市。 D市的震感比江州市強烈,不少房屋坍塌,有人被倒塌的建筑砸傷,血流不止;有人從高樓上跳下來,摔斷了腿;有人被埋在廢墟之下,等待挖崛。 傷勢過重,需要醫療設備支持的,送上了救護車,運往三甲醫院;傷勢較輕的,簡單包扎止血,由出租車和私家車運送到離D市最近的醫院。 附屬二院,省立醫院,人民醫院 直到凌晨三點,第四趟接送傷員時,鹿飲溪才回到附一的醫院。 急診科門口,照明燈全開,亮如白晝。 門口站滿了醫生,車子一停,就有醫生推車過來,小心翼翼將傷員抬入醫院。 后來推車不夠用,醫護人員直接上手背。 來,小心。 鹿飲溪認出來其中一個抬人的醫生:明明! 魏明明這才回過頭,看清女司機的面龐,叫了一聲:小鹿! 你被調到急診了? 傷員太多了!急診快崩潰了!人不夠,年輕醫生都被調過來了! 匆匆說完這句話,魏明明無暇理會鹿飲溪,推著病人進急診。 一晚上不眠不休的長途駕駛,鹿飲溪疲倦得快要睜不開眼,她自知無力再去運送,怕疲勞駕駛出現意外,她把車開回馬路對面的公寓,在地下停車場,累得趴在方向盤上,瞇了十分鐘左右,才回了一點神。她拖著疲倦的身子,上樓,倒在沙發上,掙扎地調好7點起床的鬧鐘,睡覺。 * J市的機場全部關閉,只負責運送物資、軍隊、醫療隊。 震后第7個小時,晚上九點,附一的醫療隊,抵達J市的機場,再從J市機場乘大巴出發,駛向J市到B縣的國道。 路上遇上一名姓吳的攝影師和一名姓張的電視臺記者,拿著記者證,要和救援隊一同前往B縣城,張琴欣然同意。 攝影師扛著攝影機,從車上開始拍攝記錄畫面。 張記者對帶隊的書記和醫務人員進行簡單的采訪。 車外大雨滂沱,山路九轉十八彎,左側是滾滾江水,右側是懸崖峭壁,路上余震不斷。 不斷有巖石、樹木、泥塊從山上滾落,拍攝和采訪被迫中斷,所有人都在提心吊膽,攝影師用身體緊緊護住了機器。 大巴車的司機看見峭壁冒出了白煙,連忙踩油門提速,車子迅速沖出這一路段。 下一秒,泥土混著石塊從山上轟隆隆滾下,蓋過了汽車發動機的聲響。 司機驚魂未定:泥石流啊,差點把命搭在路上了! 山體滑坡、泥石流,地震災后常見的次生災害。 眾人回頭望,山路已完全被堵住,莫不心有余悸。 又駛了一段路,前方停著幾輛綠色的軍隊物資車。 道路被山體滑落的泥石堵住,車子開不進去。 解放軍告訴:半個山都塌下來了,路都裂開了,沒辦法開車過去,我們的人爬過去,坐沖鋒舟過去。 有幾名解放軍在余震中受傷。 醫療隊下車,給傷員救治包扎。 還沒進入核心震區,已有零星幾個人民子弟兵,犧牲在馳援的路上。 張琴和部隊負責人協商后,回來通知說:所有人下車,不拿個人行李、物品,隨車的藥品,分配到每個人手上,我們先乘坐沖鋒舟從水路到一家鋁廠,再從鋁廠徒步走進鎮里! 簡清把物資包里雨衣、雨靴穿在身上,個人物品全部丟棄,塞進大量的藥品和小型醫療器械,坐上沖鋒舟。 沒有攜帶記者和攝影師,因為沒有余力照顧,她們留下跟隨部分解放軍,留在被堵住的山路前,等待道路挖通,以便日后物資的輸送。 不斷有山石滾落到江水中,砸出噗通噗通的巨響。 這次沒有車頂遮蔽視線,直面災害,觸目驚心。 醫療隊隊員又冷又累,緊挨在一塊,互相取暖,互相鼓勵。 半夜十二點,災后的第十個小時,醫療隊下了沖鋒舟,抵達鋁廠。 鋁廠的建筑全部坍塌,幸存的災民,面無表情,相互攙扶著,向山外走去。 人悲痛到了極點,是沒有表情的,他們一個個目光呆滯,欲哭無淚,看見穿著白衣的醫護人員,也不知道過來救治,只是茫然地向前走,機械地向外走,迫切地想逃離這個地方。 看見受傷流血的災民,張琴吩咐隊員:快,給他們包扎一下! 醫療隊給他們分發藥品,替他們止血包扎。 越來越多的災民緩過神來,圍過來,請醫生護士幫忙處理傷口。 這邊幸存的人多是輕傷,醫療隊不敢耽擱太久。 張琴和災民解釋:我們接到消息,B縣那邊的有更嚴重的傷員,我們去晚了,那邊的人隨時會喪命,請大家理解 醫療隊所有人背著重達30多斤,鼓鼓囊囊的背包,開始徒步前行。 遇水渡水,遇山爬山。 雨后山路濕滑,伴隨著余震和滾落的石塊,冒著被砸傷、被掩埋和掉入江水的風險,步行五個多小時后,所有人饑寒交迫,雙腳被磨出了血泡,臉頰、脖子,被樹木劃出了血條。 每個人都狼狽不堪,精疲力盡,精神狀態接近崩潰,無助而絕望。 快要絕望,因為看不到希望。 看不到救人的希望,看不到回去的希望,隨時會死在路上。 凌晨六點,震后的第十六個小時,到了一處開裂的平路,左邊沒有高山,沒有山石、泥石流的危險,張琴讓大家停下,原地休息十五分鐘。 有的人坐下,嗚咽哭泣;有的人躺在地上,昏睡過去。 他們當中,有人有非典抗疫的經驗,有人有援外的經驗,他們負責安慰鼓勵那些沒有經驗的隊員。 簡清坐在地上,沉默地喝水,吃壓縮餅干,補充體力,然后和隊友背靠背,閉上眼睡覺。 作者有話要說: 好了,兩個人都睡覺了,大家也睡吧,晚安~~~ Ps:我只有抗疫的經驗,還沒有抗震的經驗,08年地震的時候,我還在念書,所以是參考了抗疫,請教了辦公室某個有抗震經驗的前輩,以及看當年相關新聞報道寫的。說起來,03年的非典,是我國疾控體系發展建設的里程碑事件,08年的地震,是我國重大災害應急救援體系完善的里程碑事件,08年以后,醫學生都需要學習一門災難醫學。早年的磨難,早年的犧牲,為之后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積累了很多寶貴經驗。 * 感謝在20210424 04:14:01~20210427 00:02:49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手榴彈的小天使:沐染 1個;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七月未末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夜闌星野薄荷茶、怕是石樂志 40瓶;579 28瓶;七月未末 25瓶;自我消融、溫水 20瓶;老白 15瓶;21848458、墨言勿軒 10瓶;墨鳶霓 6瓶;今天箏揚更新了嗎 5瓶;きこりは木が白い.、遠魚 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79章 救援(2) * 地崩山摧壯士死, 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意識清醒時,簡清在半醒半睡間,聽見張琴和幾個隊友低聲談論:剛才的山體塌方、泥石流, 直接把一車的解放軍埋了。 她忽然就想到《蜀道難》里的這一句詩。 上個星期,她在《古代詩歌鑒賞》的選修課上, 剛和學生們分析鑒賞過的詩。 她曾在蜀地待了十二年,小學、中學都在這里度過。 前幾周, 她做課件, 翻閱著晦澀難懂的詩歌, 看見了曾學過的《蜀道難》, 下意識就把這首詩放了上去。 她想起中學時,語文老師經常念叨的:詩歌的意義, 在于看到相似的畫面、經歷時, 能夠脫口而出精準描述, 雖千年萬年, 滄海桑田,世殊事異, 但古人今人, 心境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