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帶著別墅穿越了 第22節
張大紅著眼睛學習著,他忽而想到什么,轉過頭低聲朝身側弟弟張三低語了幾句,張三為之一驚,張大猛一橫眼,低聲訓斥:“還不快去?” 張三點點頭轉身離開清風寨。 這山里頭是不缺石灰石,用火燒成了生石灰再摻水,與粗鹽水混合進行溶解。[注2] 寨民們震驚地看著這一幕,硬是沒想到這簡單的幾步就真提出了細鹽,白白一片跟雪一樣,又細又小,怕是官老爺用的都沒這般好。 趙曦用木勺沾了些鹽,看向一眾寨民笑問:“嘗嘗?” 寨民縮在一塊,你看我我看你,誰都不敢上前嘗上一口。仙人敢吃是有仙氣護體,不曉得他們吃了會不會沒命?就那般cao作一番,竟能讓有毒的礦鹽能吃? “我來嘗嘗?!?/br> 蕭聽云走過來微微傾身,他身上有股淡淡的皂角香氣,呼吸落在她的手背上,也不知是初夏天氣熱了還是怎的,她面上微熱,手中木勺輕晃。 蕭聽云嘗了一口,點評道:“雖沒別墅的食鹽好,但此鹽已無苦澀之味,算得上精鹽?!?/br> 就是桃源郡那些世家豪紳也不定能吃得上這般的精鹽。 清風寨寨民瞪眼看著蕭聽云正常的樣子有些難以想象,難不成以后他們也能吃上鹽?還是官老爺都吃不起的精鹽?這簡直跟做夢一般! 趙曦朝已經嚇傻了的張大看去,笑道:“我的要求不高,每個月給我們別墅提供五斤細鹽便可?!?/br> 五斤? 光是這里的可能就不止五斤之重,仙人這哪里是來讓他們幫忙的,明明是尋著法兒來拯救他們的! 有寨民小心翼翼地沾上一些嘗了嘗,咸味在口中彌漫又舍不得吐掉,更有甚者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哽咽抽泣。 張三氣喘吁吁的聲音從外面傳來:“大哥,陳秀才和桃花村村長來了?!?/br> 他懷里抱著一大摞紙,竹紙上似乎是才印出來的,還帶著些墨香。張三把紙分發給寨民,又趕緊回屋去尋來大紅的印泥。 張大看著趙曦哽咽道:“仙人之恩,我們清風寨寨民上下百口人無以為報,只得從今日起做仙人們的家奴償還,便請張大進村長做個見證?!闭f罷張大率先用大拇指在印泥上沾了沾,果斷按在右下落款處。 “這是小的的身契?!?/br> 在場所有寨民有樣學樣,你爭我搶去拿那印泥,生怕自個兒遲了。 上百份身契,收在一起竟有一小冊子那般多! 陳秀才和村長看得目瞪口呆,竟……竟是賣身文書? 在天啟朝若簽了身契,那主人家是打是殺就由不得自個兒了,若是主人家不悅打發了賣掉也是常有,所以不到萬不得已,誰愿意賣身去做那家奴? 就連趙曦也沒想到會出現這一幕,一時半會兒竟有些反應不過來,還是趙旭率先反應過來,忙讓這些寨民趕緊從地上起來。 村長看著張大那精神奕奕的臉,忽在心中暗叫不好,這狗東西竟尋著機會,搶在他們桃花村村民前頭和仙人們拉進了關系? 村長暗暗懊悔,這么極妙的一招,他先前為何就沒有想到呢? 一旁的陳秀才累得不輕,他本就腿腳不好上山是不行的,走了一會兒就被張三給背上來的。他稍緩了緩氣,好奇地走到那大鍋子面前,伸手沾了那白色細小物體往嘴里送。 咸,咸的?這是……鹽!此鹽竟比青鹽還好?陳秀才心臟嘭嘭直跳起來。 下一瞬,趙曦迎上了陳秀才意味深長的目光:都在搞私鹽了,你還說你不想稱帝? 第22章 考試 桃花村人才引進 趙曦:“……” 趙曦一接觸到陳秀才那飽含深意的眼神就知道他在想什么。 她家搞私鹽純屬因為不想吃天啟朝的粗鹽以后得病, 打打殺殺暫時未想過。 不過…… 趙曦眸光微微閃動,她心里卻也明白一個道理“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未來若是她家仙境的名聲越傳越大,誰曉得天啟朝的皇帝能否容忍?若好些, 她家或被奉為仙家國師, 若不好自可不必言說。 古代皇帝皆稱自己為天子, 是為上天的兒子,這貿然從天上下來幾個“仙家”,百姓心向之, 帝王難免心生忌憚。既然如此,她趙家也不能坐以待斃。 趙曦心里有了些想法,一側的桃花村村長卻已迫不及待道:“這些鹽可否售賣我們村一些?” 老百姓皆苦,天啟朝鹽少還賣得貴,桃源郡本就離北地京城太過遙遠,帶來的鹽也不多,有錢也不定能買到村上能吃上粗鹽的不多??僧敶彘L看到那鍋子里白.花.花的細鹽就忍不住想要買些,畢竟現在不少村里人都在造紙廠里干活,手里都有些銀錢, 能出資買。 張大不敢貿然答應只看向趙曦,趙曦頷首卻又補充道:“你們糧鹽互換, 鹽價不許超糧價,也不準私賣外人?!?/br> 這等價格讓村長震驚, 要知若是缺鹽時, 精鹽能賣到一兩黃金那般夸張。這鹽不比那些精鹽差吧?這是仙人賜福了啊。 現在清風寨上下的寨民都算得趙家的家奴,主人家的話不敢不從,心頭還頗為歡喜。他們寨民在山里頭開了些地, 但山里收成都差,寨里本就缺糧,這主意頓時解了燃眉之急,兩邊都是歡喜的。 今日高興,清風寨寨里的婦女一起做了些飯食盛情招待趙曦他們,一時間賓主盡歡,直到傍晚時分眾人才從山上下來,趙旭的背簍里還放著一袋近五斤的食鹽。 他們雙方到了岔口,陳秀才忽而拱手朝趙曦說道:“仙人,前些日子我邀的些同窗賢才估摸明日就要到了?!?/br> 趙曦聞言眼前一亮,在天啟朝有好氣力的漢子容易找,但想找到幾個能識字的文化人是真的難。要知世家壟斷了知識,有文化的多為世家子弟,這些人也很難到她手下當差,能找到的也就寒門子弟。 趙曦立刻便道:“那到時我們一同接人,先見見面?!?/br> 陳秀才眸中含淚,心頭感動,竟要親自接人?這般善待下屬,真乃良善的主公! 兩邊分手,陳秀才和心頭歡喜的村長一同沿著土路朝桃花村里走。 陳秀才背著手,身形微瘸,他望著蒼穹之上的月色,忽而道:“村長,你覺著仙人們如何?” 村長毫不猶豫道:“那當然是頂好的,賜下良種讓我們吃得起飯,現在還能便宜吃上精鹽,就是給我個官兒我都不當!仙人叫我去哪兒就去哪兒?!?/br> 他們村民在地里刨食,大字不識也沒啥見識,有些連當今圣上的名諱是啥都不知道。 他們只曉得誰讓他們吃得飽飯,誰讓他們過得上好日子,他們就跟誰!仙人能讓他們過上好日子,那他們就跟仙人! 話說村里有一家人剛巧也姓趙,自認為和仙家同姓日日里嘚瑟極了,逢人便說自個兒是仙姓。 陳秀才笑笑,踏月回家。 翌日 初夏是真來了,這桃源郡地處偏南,漸漸熱了起來。 趙旭成日穿著短褲短袖在別墅里來回晃蕩,趙曦只恨自己屋內的更衣室還鎖著,沒法子拿出她的短衣短褲來。 先前得了消息,說是陳衡的三兩友人來了,他們大多都是桃源郡各處的寒門子弟,郡縣不大所以來得也快。 趙曦換了天啟朝女子的衣裳便隨陳秀才去了村門口,稍等些時辰就見一輛破落馬車從官道上駛來,穩穩地停在了他們面前,從上面下來三個背著包袱的年輕書生。 這馬車是三人租用的,車夫確定三人東西都拿走后便駕馬離開。 “陳兄,許久未見了!”青年滿臉笑容,朝陳秀才作揖。 一旁另一個年輕書生從懷間取出那封信,眼里滿是熱切:“陳兄,這可就是盛傳的桃源竹紙?你如何會有?” 最近桃源竹紙風頭正盛,讀書人無不以能用上此紙為傲,王記紙鋪每每上新很快便一售而空,許多世家子弟手里都未有幾張,陳衡這寒門怎么用得起? 陳秀才哈哈笑起:“別激動,以后你想用多少紙寫字都有都有?!?/br> 外頭桃源竹紙價格還未下來是真,但村里像他這般識字的若想用紙就容易得多了。 三人聞言皆是一喜,能在天啟朝世家知識壟斷如此嚴重的情況下還能有所學識者,各自都是有些本事的,這紙的大用處他們都曉得。 因是寒門子弟,他們在各自家鄉看著差于自己數倍的富家子弟被推舉而步步高升,也逐漸從當官報效朝廷的幻想中抽出,也不能再繼續蹉跎時光得尋些事做才能養家,恰巧此時就收到了陳衡的來信,思索一二便來了。 想來是陳衡得了奇遇,也不忘拉他們一把。 “陳兄,不如現在便引薦我們見見那位大才吧?!?/br> 陳秀才把手朝身側的趙曦一拱手,“這位便是?!?/br> 三位書生當場愣住,醒神后不由上下打量起趙曦,少女明艷美麗,漆黑的眼眸有著一股說不出的靈透。 女……女的?竟是個云英未嫁的少女? 趙曦也知道古代女子地位不高,他們有這反應也正常,只道:“我們回辦公室聊,這外面日頭太大?!?/br> 趙曦口中的辦公室其實是造紙廠旁打掃出來的一間無用的土房,后來就成了他們的辦公室。 這一路走去,路上偶遇村民,誰見了趙曦都得恭恭敬敬喚一句“仙人”,孩童聲音軟糯叫一句“仙女jiejie”,三個書生也不傻,瞧見村民此態度心里便有了些想法。 三個書生都先做了個自我介紹讓趙曦大致有了些了解,趙曦也不繞圈子直言不諱道:“我請諸位來便是替我辦事,不過在此之前我想看看諸位到底會些什么?!?/br> 三人聞言便下意識整理起自己的衣衫,曉得等會兒肯定又是一場辯論,誰曉得……陳秀才從抽屜里取出了三張紙,“諸位請先答題,仙人想要了解的試卷中都有問,時間一個時辰,入座吧?!?/br> 三個書生:“???” 啊這,這是要做什么?三人皆是有些懵,一時半會兒都沒搞清楚狀況。不過瞧見拿出的是桃源竹紙,三人心里一喜,雖不曉得這女仙要做什么,但能再摸摸這竹紙也是好的,親手寫寫字也是不錯的。 三人入座,陳秀才替他們下發試卷。試卷是前幾日備下的就等他們來,這也非是趙曦想故意為難他們,但到底不知他們擅長些什么只得先考考。 三人拿到試卷,看到上面的題目又懵了,粗略掃了一遍,各種五花八門的題目! 四書五經他們倒是熟,結果這試卷上還有算術題!比如此題名為“雞兔同籠”,上寫有著一首詩,告訴籠中露出三十六只頭,又有五十雙腳,雞兔各有幾只?[注] 再如此題,“一只正燃燒的蠟燭置于密閉燈罩下,此時蠟燭是否還有燭火?原因?” 還有探討山川河流的題目,每道題旁都小小寫著此題幾分。 這……果真新奇。 年輕的書生接受能力比旁人強,先傻了幾分鐘在陳秀才的咳嗽聲中清醒過來,忙提筆沾墨在試卷上作答,第一次在紙上書寫,三人便曉得其中好處了。 趙曦趁著他們答題的功夫,還出門轉悠了一番,正巧看見王大強的媳婦孫氏在路上訓小兒壯壯,這孩童便是上回自己哥哥救下的溺水孩子,那壯壯被母親打得哇哇直哭。 孫氏見趙曦忙道:“擾了仙人了。壯壯這孩子不聽話,方才和村里幾個娃娃在這邊大聲打鬧,我正教訓他呢?!?/br> 這里可是造紙廠,不少村民都在這里任職賺銀錢,連王大強忙了農事也曾來過,孫氏也怕幾個孩子打擾大人們在廠子里做活,氣急了就打起兒子。 趙曦看著那滿臉麻子的壯壯哭得眼淚鼻涕混在一塊了,也知道這古代農村熊孩子,氣力太小幫不了家里人,可平時又無事做,招貓逗狗,爬樹逮鳥過日子。 趙曦笑稱:“過些日子讓他們一個個都能老實?!?/br> 孫氏不大明白,趙曦又去了造紙廠轉悠了一圈,等到差不多時間便重新回到了辦公室,三個書生也差不多答完了題,實在不會的便空著了。 趙曦對這些試卷進行了打分,初步了解了這三人的狀況,三人在四書五經上都很優秀,但其他題目就見差距了。 雞兔同籠一題只有那個名叫馮平的書生答出來,看試卷還知道勾股定理,以后若是用作賬房搞財政或許可行。 宋一清對山川地理知道挺多,聽陳秀才之前說,宋一清時常游歷,整個桃源郡他都走遍了。 而劉義對天啟朝時政了解最多,還點出了不少弊端,趙曦覺得他未來是一個搞政.策宣傳的好手。 趙曦看著試卷,三人站在面前頗為緊張,先前本就聽村民喚她仙人,心里就有些猜測她的身份,方才一做試卷心里就更震撼了。 此試卷上的所有題目皆由趙曦所出,陳秀才只在一旁協助,所以說……這些他們絞盡腦汁都想不出來的答案,此女全知道?這些題目涉及范圍極廣,更是天南地北地問,若非親眼所見他們定然以為是一位年歲極大,見識廣博的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