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頁
書迷正在閱讀:[綜]劇透諸天萬界、Alpha她直接火葬場、長公主A天天靠親我續命、沉淪(nph)、調教世界第一公主殿下、掌心天鵝(骨科nph)、烏鴉飛過、傾城絕色(古言1V1 HE)、蝶與蝶、諸天大佬(穿越)
三拜九叩,念誦禱詞……依舊是相似的流程,但或許是因為位置改變,來到了與天更加接近的山巔,明曇的心境也隨之發生了些許變化。 她與古人不同,從來不信鬼神之說,也分毫不認為君王的地位是受命于天:無論怎樣的政通人和、四海升平,那也是應要歸功于統治者的勵精圖治,和虛無縹緲的天帝神靈有何干系? 可是眼下,向東西南北四面而拜時,明曇卻也不禁生出了些許敬畏之心—— 任何一種信仰都不該被低估。 可以拜神、可以進香、可以把一切美好的祝愿與期望都訴說給天地神靈,但真正實現這些東西的,卻并非只靠嘴上說說,而是一直在用自己的雙手去拼命努力。 人活一世,總是需要些信念來支撐,來推動的。 明曇抿起唇,輕輕閉了閉眼睛,淺淺笑開。 這就是千萬生民們的可愛之處啊。 “……永徽公主明曇?!?/br> 正在她走神的這個空檔,卻突然聽到前方傳來皇帝威嚴的嗓音。明曇愣了愣,趕忙抬頭,雖心中有些不解,卻還是立即應道:“兒臣在!” “你且上前來?!?/br> 皇帝喚她的舉動十分突然,不止明曇沒搞懂,就連眾臣都滿是茫然,望著九公主起身上前、在陛下面前站定的身影,不禁互相對視了一眼。 這……陛下是要做什么? 就在此刻,還不等他們思考出個所以然,皇帝卻忽然向東方拱手,微微一拜,緩聲說道: “九公主明曇,德行皆備,仁善賢明,乃民心所向之人,屢屢為百姓謀福,引萬方敬重,堪當有功——故朕今日特于封禪大典,為全生民之意,欽封其為鎮國永徽公主,以昭天地,敬告天地諸神!” 話音剛落,就如天地感召般,原本厚重的云層驀然散開,從中穿射出一道陽光,不偏不倚,正正照射在帝壇的正中央處,好似這句冊封的旨意當真上達天聽了一樣,景象壯觀到令人不由自主地屏息凝神。 鎮國永徽公主! 單看封號,不過是在前加了兩字便罷;可深究其地位,堪稱與從前已有天差地別! 鎮國公主的封號始于前朝,是對皇室女兒的最高封賞。本朝還從未有哪位公主得到過如此殊榮,而前朝獲封的第一位,便是差點就接替她母親登上皇位的……璇璣公主。 明曇驀地攥緊指尖,睜大雙眼,猛的抬頭與父皇相視。 在對方身后,那道落在帝壇上的光束金光爍爍,好不耀眼;而與此同時,天上的云層也終于散開,陽光緩緩擴大,逐漸灑滿整個山巔。 興許是被這副上天顯靈的景象震驚到了,身后鴉雀無聲半晌后,方才聽到溫朝的聲音緩緩響起,語氣堅定地率先高聲道:“微臣參見鎮國永徽公主殿下!” 而在此聲之后,余下的大臣們紛紛對視一眼,又看了看皇帝的神情,沉默半晌,也只得深深叩首,齊聲道:“臣等參見……鎮國永徽公主殿下!” 作者有話要說: *封禪流程參考百度。 *祭文參考《白虎通義》。 第101章 鎮國公主, 是一個公主所能加封的最高稱號。 皇帝陡然間神來一筆,所有在場眾臣都未想到,其中甚至包括明曇本人。但直到封禪大典結束、消息迅速在這次跟來沅州的群臣之中傳遍時, 大家卻都面面相覷,竟無一個人敢提出反對之言。 并非他們覺得明曇能當起“鎮國”這個封號,而是因為,后者受封時恰臨天降異象, 又是正在沅山這么個富有神性色彩的地界,不少人心中都泛著嘀咕:難道這九公主當真是福星轉世? 先前東風圍場的白狐祥瑞就是她所發現的,眼下還一直養在身邊, 聽說與之甚為親近;而現在,又有金光破云之兆現于山巔, 好似神明下凡,專程來見證九公主加封一般, 如何不讓大臣們心中打鼓? 如若冒犯了天神…… 不少人狠狠打了個抖,一點也不想為了“反對加封”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而賠上自己的身家性命、官運前途。 算了算了,鎮國公主就鎮國公主吧,不就是個不痛不癢的稱號? 至于德貞女帝曾親口定下規矩,鎮國公主有繼承大統的資格……嗐, 前朝是前朝, 和天承有什么關系? 懷抱著這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 另外剩下的則是對此喜聞樂見的永徽黨。因而這次大典結束后, 本以為會接到不少抗議的皇帝都挺奇怪,只覺得自己的臣子們像是陡然轉了性,個個都成了鋸嘴葫蘆,半句讓他不順耳的話都沒說。 嗯, 這樣也正好?;实勖掳?。還好他先前特意派人找到上水道長,請后者算了封禪的吉時,并假作成欽天監的手筆…… 不然的話,哪還會有現在的清凈? ——同樣,對此詫異的人當然不止皇帝一個。 鎮國公主本人現在仍然處在一種虛幻感當中。 “這……父皇怎么會……我……” 明曇呆呆地坐在榻邊,語無倫次了半晌,直到林漱容把溫熱的茶盞遞到手心,輕聲讓她冷靜一下時,前者才終于緩過勁來,哆哆嗦嗦地伸手指了指自己,語氣茫然:“鎮國永徽公主?” 林漱容嘆了口氣,挨著明曇坐下,開始伸手為她卸下那滿頭珠釵,“先前還調侃說會不會封您一個皇太女呢……可如今看來,倒也與皇太女差不了多少?!?/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