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頁
書迷正在閱讀:只要她GL、無極天下、萬人迷A不想談戀愛[穿書]、甜到最后應有盡有[快穿]、縮水后我扳彎了死對頭[修真]、穿成女主的早逝未婚夫、[綜恐]這苦逼的救世主、聽說那個Omega又炸翻全場了、[綜漫]失憶后噠宰說要跟我結婚、失憶后有了老婆[娛樂圈]
“是?!?/br> 她稍沉內息,令一股內力由身及肱,由肱及肘,由肘及掌,那竹簫通體一震,緊緊握于其手,隨其臂擺動揮出嚯嚯勁風,而這風聲之內竟夾雜著一絲細碎的植株抽芽的沙沙響動。葉枯覺察有異,撤力收手,那剛剛繞上竹身的白藤輕顫一下,抖出幾片花瓣。 左書笈信手拈取一片,遞至葉窈眼前:“夫人請看?!?/br> 佛焰狀的潔白花瓣在他兩指間停留一瞬,但很快便如幻影一般消解無蹤。 “無闕?葉枯怎么會——” 這竹簫已成一塊燙手山芋,葉枯滿臉驚慌,左書笈忙將此物收回,解釋道:“葉枯前輩自然不會習得無闕。我想說的是,今日所現的‘無闕’,根由不在人,而在這些人的兵器?!?/br> “你是說他們的兵刃被做了手腳?” “嗯,若這無闕是一門功法,修習便需要時間,哪怕是傳功,也無法一夜之間傳與數百人,何況昨夜他們皆無知無識,若身體遭變,他們豈會毫無察覺?今日,我觀臺上之人的功力與從前相較無甚增減,所施武功也不出其門派所藏,故有些猜想?!?/br> 葉窈支頤沉思,任他繼續陳述。 “先前,我見那位絕情宗的小弟子奪人之劍迫其回鞘,一直不曾顯現無闕之力的長劍竟于那一瞬綻出藍光,這是此劍主人自己都沒能做到的事,方才我又請葉枯前輩拿這竹簫一試——結果正如您所見?!?/br> “原來如此?!比~窈輕輕撥撫著指上玉戒,“武器之異,他們回去后不久就能發現,你敏銳發覺,提前告知,為我省去不少麻煩?!?/br> “這是晚輩分內之事?!弊髸殴笆值?,“來者為客,且招親勝者未定,斂意恐不便向他們索要武器,這只簫還是留給夫人作為憑證,以免那些兵刃再遭賊手?!?/br> “失了武器,你要以何對敵?” 左書笈笑了笑:“那就要請夫人贈我一柄刀劍了?!?/br> 葉窈語氣也甚是慈和:“斂意所鑄,任君取用?!?/br> 左書笈望向置于擂臺前的一排兵器架:“得夫人首肯,我便不客氣了?!?/br> 葉窈目中又升起一絲興味,她刻意把話說得稍重,便是誘左書笈向自己索一把寶器,但他似無邀功之意,竟要去取那些廢鐵。 “母親?!?/br> 左書笈邁步剛出,忽聞身后飄來一句輕喚。 “幽兒?怎這么快就過來了?待會兒還有的熬,怎么不多吃些?”葉窈關切地道。 “事關我的終身大事,豈愿錯過分毫?!焙沃劣耐嶂X袋對那背影“欸”了一聲,“左少俠,我這里有一柄劍,總比擺出來的那些要好,不如就用我的吧?” 左書笈回頭望進那雙眼睛,淡淡一笑:“二小姐好意,在下還是心領便罷。比武講求公平,若用此等神兵,勝之不武?!?/br> “左少俠高風亮節,是我考慮不周了?!?/br> “不,二小姐體貼之心,我銘感五內。告辭?!?/br> 何至幽眨了眨眼,不再堅持。 顯然,左書笈不敢收她的贈禮,也不會跳入這樣簡單的圈套,狡猾得令人興致全無??上?,他還是悟錯了一點——這柄劍本就不是為他準備的。 …… 日懸中天,戰意勃發。 混沌的群會決出了三十二位清醒的勝者,他們深知斂意不會因無闕中止比武,進身之階近在眼前,焉有止步之理?兩人對決亦沒有任何迂回余地,非勝即敗,他們也不加掩飾地現出了對對手的深刻敵意。 一切都依循許蕭二人的推測進行。 那夜,許垂露自陳計策時曾道出自己的憂慮:“這法子還有一個冒險之處,若斂意發現是兵器有異,可能會收繳所有武器,這樣,無闕還是落入一家之手,先前所謀,就前功盡棄了?!?/br> “不會?!笔挿诺恫灰詾槿?,“武器之事瞞不了多久,各派皆想知道無闕源頭是何,豈會將到手明證白白送給意欲獨吞的斂意?且斂意元氣有傷,招親是為撫鎮人心,葉窈不大可能強索,至多只從交好門派處取得幾柄?!?/br> “嗯,那就好?!?/br> 許垂露看著場中黑煙白瘴、紅云紫霧滾滾不休,心中甚慰。 這意味“它”——那個與蕭放刀、李拂嵐的思路完全相悖的辦法已經開始奏效。 將圣物拉下神壇、給邪魔抽魂祛魅的方法并不是隱秘地保護收藏,而是令其頻繁地出現在眾人視野,用一次又一次的重復表演消除敬畏、削減好奇,把不尋常變為尋常,將舉世無雙變為恒河沙數…… 簡單地說就是,讓它爛大街。 到了那時候,它從何而來就已經不再重要,畢竟人們最擅長的就是忽略唾手可得之物。先民對天上烏輪的了解能有多少?可這并不影響他們享受朝暉夕曛。 當然,一切的前提是她恰好有此能力,又恰好逢此良機,更恰好得蕭放刀的無嫌信任與傾力相助。 功尚未成,她卻已有幾分志得意滿的陶然醉態,不僅后腦發麻,眼前也有斑駁光暈一閃一滅……她神思一恍,腦袋一墜,險些磕上蕭放刀的后背。 蕭放刀架住她無力的雙臂,蹙眉道:“怎么回事?” 許垂露自不敢用樂極生悲之類的說辭敷衍,誠實而慚愧地道:“可能是昨夜太累了?!?/br> “坐下歇著?!笔挿诺独潇o地給出解決之策,遣人搬來竹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