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請長纓 第276節
“鑒于此,我們的態度可以強硬起來,非但不接受韋爾提出的額外條件,還要反過來向韋爾提出我們的條件?!?/br> “這可是玩大了……”張令偉苦笑著嘟噥道,接著又問道,“那么,唐總,你覺得我們應當向韋爾提出什么條件呢?” “按照我們的標準來提供全套機床?!碧谱语L不假思索地說道。 “我們的標準……,呃,還是你們的標準?”廖通一愕之下,狐疑地問道。 唐子風說:“當然是你們的標準,是你們浦飛公司對于機床的內部標準,包括機床的架構、編程方式、夾具標準、刀具標準等等,韋爾財團提供的機床,必須按照這樣的標準進行設計和制造,否則你們不予接受?!?/br> “可是,我們并沒有這樣的標準啊?!绷瓮摽诙?。 段如飛嘿嘿笑道:“廖秘書,這個你不用擔心,我們可以替你們制訂這樣一套標準。按照這套標準,未來浦飛使用的機床和國內市場上的機床會有更強的通用性,別人想卡你們脖子的時候,也要掂量掂量了?!?/br> 張令偉和廖通再度無語。唐子風說得好聽,說這是浦飛的標準,可落到最后,不還是商用機床集團的標準嗎? 但是,說實在話,唐子風的這個建議,還是很讓張令偉心動的。 韋爾財團實質上是一家機床掮客,它從歐美的各家機床企業那里采購機床,提供給飛機制造商,賺取壟斷利潤。由于機床來自于不同的企業,設計上千差萬別,很難統一。這種不統一,給用戶帶來的麻煩是很多的。配件不通用也就罷了,數據格式和接口不一致,就會給生產組織增加無數的工作量。 浦飛的技術部門也曾提出過意見,說能否控制一下機床的來源。如果機床不是來自于幾十家不同的生產商,而是來自于少數幾家,系統集成的壓力就會大幅度減小,生產效率就能夠提高。 但是,韋爾財團會接受嗎?這個財團原本就是由各家機床企業聯合建立的,各家股東單位都要求把自己的機床放進去,韋爾財團能讓誰退出呢? 唐子風的建議,是由浦飛公司制訂一個統一的標準,好吧,其實是請商機集團幫忙做出來的。在進行機床采購的時候,浦飛公司直接要求生產商要按照標準提供,不管這臺機床來自于哪家企業,交到浦飛手上的時候,都必須符合統一標準的。 這不就是浦飛做夢都想實現的事情嗎? 擱在過去,唐子風敢提這個建議,張令偉也不敢接受。他們與韋爾財團合作的時候,是處于弱勢地位的,人家說啥就是啥,啥時候有他們提要求的機會了,更別說是提出這種強人所難的要求。 但現在,唐子風捅破了窗戶紙,指出不管浦飛如何妥協,都無法換來韋爾財團的善意。既然如此,那就不如直接展現出一種強勢,就賭韋爾財團敢不敢掀桌子。 假設韋爾財團不在乎中國市場,那么浦飛此舉就會讓雙方的合作直接破裂。但如果真是這樣,浦飛就算不提這樣的要求,又豈敢和韋爾合作呢?人家既然不在乎你,那么坑一把就走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浦飛做的讓步越多,風險就越大。 反之,假設韋爾財政是在乎中國市場的,浦飛的這個要求,他們就不得不考慮。浦飛的理由是很充分的:我們不相信你們的承諾,所以必須要留出后手。這個后手,就是一旦你們不給我們提供機床,我們可以隨時在中國國內找到替代,因為我們的機床標準是中國國內的。 同樣,如果我們買了你們的機床,而你們卻食言了,不肯為我們解決適航證問題,我們也會立即停止從你們這里的采購,用國產機床來取代你們的機床。 放在從前,浦飛這樣說話,就是不信任合作伙伴,人家是可以表示生氣的。但現在不同啊,你們各自的國家都在違約,我們憑啥相信你們? “看來,也只能如此了?!?/br> 想明白了這些,張令偉輕輕地點了點頭。其實,唐子風說的這個方案,在浦飛公司內部也是討論過的,相比其他方案,具有更強的合理性。他看著唐子風,說道: “這樣一來,我們可就把寶都押在商機集團能夠為我們提供全套設備的基礎上了。如果商機集團拿不出全套替代設備,而我們又和韋爾財團徹底談崩了,那我們就可抓瞎了?!?/br> 唐子風笑笑,說道:“事在人為,我們會盡快安排技術人員到浦飛去了解所需設備的具體要求。不過,要我們研制這么大的一套設備,你們是不是應當預支一下研究經費???” “唐總估計需要多少經費?”張令偉問。 唐子風豎起兩個手指頭,笑而不語。 “2000萬?”廖通問道。 唐子風撇了他一眼,沒好氣地說道:“廖秘書,咱們不帶這么欺負人的好不好?你們需要的全套設備加起來有好幾百種,其中大多數都是高精度以及超大、超重的機床。每一種設備的研制經費,也不會少于2000萬,你們總共拿出2000萬來,我給你們開發一套造玩具飛機的設備還差不多?!?/br> “這……”廖通有些窘,他訥訥地問道:“不是2000萬,難道是2億?” “別想了,是20億,而且這是第一期的投入?!碧谱语L說,“你們應當知道,韋爾財團能夠拿捏住你們,靠的絕對不是用區區2億元就能夠研發出來的技術,20億人民幣對于研制這樣一整套機床來說,都是杯水車薪。要把整套設備研制出來,達到國外同等水平,最保守的估計也得投入100個億?!?/br> 第571章 不愧是唐總的親傳 張令偉和廖通離開了。 唐子風提出的預支20億元研制經費的要求,他們并沒有答應,因為這已經超出了公司給他們的授權,甚至也超出了國家給浦飛公司的授權。張令偉表示,他需要回去向公司匯報此事,公司則需要向國家匯報此事,沒有國家的許可,公司是不可能拿出這么大一批錢來作為研制經費的。 國家為大飛機項目投入的經費高達千億,但每一筆錢都是有具體去處的。按照最早的設想,浦飛公司將全盤引進韋爾財團的設備,設備投資有二三百億之多,但其中并沒有用于自研設備的預算。 現在情況變了,浦飛公司需要請國內機床企業幫助研制一批設備,那么支出一些研制經費也是合情合理的,浦飛公司對此也有心理準備。 可準備歸準備,唐子風一張嘴就要20億,這就遠遠超出浦飛公司的心理預期了。 張令偉是個懂行的人,他知道唐子風報出這個數字是有道理的。要研制出制造大飛機的全套設備,別說20億,就算投入100億也不算多。但是,他哪有這個權力答應唐子風的要求呢? “唐總,這件事,咱們該怎么做?” 段如飛把張令偉一行送下樓,看著他們坐車離開,這才回到唐子風的辦公室,向唐子風請示道。這么會工夫,唐子風已經把公司的另外幾位高管也叫過來了,大家就在唐子風的辦公室里開起了集團辦公會。 “大飛機設備,咱們是肯定要拿下的,這是一個很大的市場,咱們不可能拱手讓給外國人?!惫境崭笨偨浝碚部饲谡f。 “從國家利益的角度來看,西方卡浦飛的脖子的可能性很大。美國要保波音,歐洲要??湛?,他們都把浦飛當成眼中釘、rou中刺,在設備上刁難一下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如果是在過去,西方廠商和浦飛簽了合同,就不太可能違約了。但現在,這種事就不好說了,咱們必須要未雨綢繆?!备吖荜惒ǚ治龅?。 總會計師舒欣說:“道理的確是這樣一個道理,可剛才唐總不是說了嗎,浦飛公司拿不出研制經費來。如果咱們要研制這套設備,就需要自己先墊錢,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br> “不僅如此,還涉及到我們的研發能力分配問題?!笨偣こ處熡跁曰菡f,“大飛機機床的問題,前些天唐總就讓我們技術部研究過了。有一部分機床的技術,是我們有技術儲備的,要進行研制的難度不大。但還有一些機床,屬于大飛機的專用機床,我們要進行研制,需要投入很多人力,這會影響到我們其他的項目?!?/br> “的確如此?!闭部饲谡f,“咱們原先的打算,是搞逐步替代的策略,每年研制幾種機床,替代浦飛從國外進口的機床。但現在的情況,卻是需要齊頭并進,用幾年時間搞出一套完整的設備,這可就沖亂了我們的計劃了。畢竟,我們也不是只為浦飛一家服務的,我們手頭還有一大堆國家重點項目呢?!?/br> “要不,我們還是等等,看浦飛那邊向國家請示的結果如何。如果國家支持搞設備自研,那么自然就會有更多的經費支持,我們也就可以放心地投入更多資源去搞了?!标惒ǐI計道。 唐子風搖搖頭,說道:“國家的態度,其實也是要看我們能不能做到。經費的問題只是一方面,曉惠剛才提到的研究力量不足的問題,可能是更重要的一方面。如果我們把這些困難如實上報,國家也就不會堅持要搞設備自研了。但這樣一來,大飛機被別人卡脖子的風險,就大大地增強了?!?/br> “而且我們也會錯失一個進軍飛機制造設備的好機會,這也是很可惜的?!闭部饲谡f。 “是啊,趁現在這個時機,我們可以大大方方地聲稱要進入這個市場,國外同行也沒話說。過了這個機會,咱們如果公開聲稱要去搶人家的飯碗,人家就該不樂意了?!碧谱语L說。 看到眾人都皺起了眉毛,唐子風笑呵呵地轉頭看向段如飛,說道:“小段,這里數你和曉惠最年輕,商機集團的未來是要壓在你們肩膀上的。你說說看,對這件事,你有什么想法?” 聽唐子風這樣說,大家都把目光對準了段如飛,眼神里頗有一些鼓勵之色。段如飛畢業于名校,在公司里滾打了十幾年,剛剛被唐子風提拔起來擔任總經理助理,是最有可能成為唐子風的接班人的。 詹克勤等人年齡都已經比較大了,知道自己不可能接替唐子風的職務,因此對段如飛并沒有什么嫉妒之意,更多的是有一些前輩對晚輩的提攜之心。 段如飛看看眾人,靦腆地笑笑,說道:“既然唐總點了我的名,那我就說說我的想法吧。我年紀輕,經驗少,如果哪個地方說錯了,還請大家多指教。 “剛才唐總和浦飛的張總會談,我是一直在旁邊做記錄的。剛才送張總他們離開,上樓的時候我琢磨了一下,覺得不管浦飛方面能不能答應給我們20億的研制經費,我們都應當盡快地展開對大飛機機床的研制工作。 “時不我待,這件事關系到的一是我們國家大飛機產業的發展,二是我們國家機床產業的發展,于公于私,我們都不能等待?!?/br> “我贊成小段的這個觀點?!闭部饲谡f,“于公,咱們干機床的,就是要對國家的制造業負責,大飛機是咱們國家面臨21世紀的戰略性產業,這不僅僅是浦飛一家的事情,而是整個國家的事情,咱們不能隔岸觀火。于私,大飛機機床是一個年產值幾千億元的大領域,咱們要想把商機集團做大做強,就不能不進入這個領域?!?/br> 陳波說:“這一點,我想應當是咱們大家的共識了?,F在的問題是,經費、人手都存在困難,咱們該怎么辦?小段,你說說你對這個問題的想法吧?!?/br> 段如飛笑笑,說道:“我覺得,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是要用唐總過去的辦法,那就是搞人民戰爭。大飛機機床是一塊大肥rou,咱們商機一家吃不下,可以讓國內其他企業一塊來吃。咱們充其量做一個負責分rou的人,誰有資格吃,能吃多少,用什么辦法吃,由咱們說了算?!?/br> “哈哈,小段真不愧是唐總的親傳,把唐總的精髓都學到了?!闭部饲诠χu論道。 “有氣魄,唐總沒白疼你?!笔嫘酪蚕蚨稳顼w翹了個大拇指,同時調侃地說道。 唐子風點點頭,說道:“小段說的,的確正合我意。我剛才也是在思考這個問題,覺得如果由咱們商機集團全盤接下來,壓力太大,風險也太大。 “大飛機機床的確是一塊肥rou,但也正因為它是肥rou,咱們要想獨家吃下去,是不太可能的。在關于韋爾財團的問題上,會有各種博弈。國家不會把幾千億的設備都交給咱們,咱們如果在前期投入太大,未來收不回投資,反而拖累了集團的發展。 “人民戰爭這個方案的好處,就在于分散了壓力,也分散了風險。讓更多的企業加入進來,風險大家擔,利潤大家分,只要rou還在鍋里,誰多吃一口,誰少吃一口,其實也是無所謂的?!?/br> “但是,這樣一來,機床的技術標準就難以統一了?!庇跁曰莶逶挼?。她是搞技術的,當然最關心這個問題。 早在幾個月前,唐子風就讓她關注過大飛機機床的事情。她依據系統化的思想,提出了一套大飛機機床的總體設計思路。唐子風向張令偉說,浦飛即便是答應從韋爾財團采購機床,也要對方答應滿足我方提出的機床標準,其實就是源于于曉惠的這套設計。 現在,段如飛提出搞人民戰爭,讓更多的企業參與大飛機機床的研制,于曉惠就難免要擔心機床標準問題了。 “這一點,我們可以堅持的?!碧谱语L說,“我會說服浦飛,讓它們接受我們提出的機床標準。未來,不管是韋爾的設備,還是咱們國內企業提交的設備,必須滿足這個標準,浦飛才會接收,不滿足標準的,一概出局?!?/br> “這個方案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其他企業不愿意參與怎么辦?”陳波說,“咱們光說了大飛機機床是一塊肥rou,可這塊肥rou也是那么容易吃到嘴里去的,它的風險也是很大的。 “一來,機床的研發需要高額投入,萬一研發失敗怎么辦?二來,剛才唐總也說了,浦飛采購機床是要進行博弈的,如果到時候他們把主要的訂單都給了韋爾,那么國內這些參與研發機床的企業,可就收不回投資了?!?/br> “這的確是一個問題,而且,可能是一個很致命的問題?!碧谱语L說,“咱們把研發任務分解出去,該怎么向別人承諾回報呢?” “關于這個問題,我也考慮過了?!倍稳顼w微笑著說道,“咱們沒必要向別人承諾回報,我們應當告訴他們,這就是一項風險投資,敢賭的就進來,不敢賭的就請便了?!?/br> 第572章 這是什么情況 《浦飛開展全球設備招標,國產機床能否登堂入室》 《航空專用機床,一場萬億級別的盛宴》 《進入機床業的最后一張門票:大飛機機床》 《圓百年航空夢,從機床做起》 …… 媒體永遠都是語不驚人誓不休的,新興的自媒體就更別提了,各種標題之煽情,讓一向吃這碗飯的包娜娜都自嘆弗如。 出于培養新人的考慮,唐子風把推進大飛機機床研發的事情,交給了段如飛和于曉惠二人。于曉惠的任務,是與浦飛公司的工程師們合作,制訂大飛機機床的技術標準,并負責機床招標中的技術把關。段如飛的任務,則是在全國范圍內招募有志于此的企業或個人,承接某種機床的研制工作。 要辦事,首先要造勢,這是段如飛從唐子風那里學來的經驗。他聯系了多年來一直為公司提供公關服務的深藍焦點公司,讓他們組織一批稿件,在媒體上炒作大飛機機床的概念。 讓段如飛和包娜娜都沒有想到的是,深藍焦點公司剛剛投放出去幾篇稿子,網絡上就掀起了一個討論大飛機機床的熱潮。無數大v一夜之間就變成了航空專家和機床專家,對大飛機機床的話題侃侃而談,而他們的發言,又被許多自媒體拿去洗稿融梗,變成一篇篇10萬 的熱文,登上了各家社交網絡平臺的熱搜榜。 “這是什么情況?”段如飛目瞪口呆。 “這里面很多都是胡說八道??!”于曉惠不能忍了,有些文章寫得也太玄了,什么100米之內只能有1微米的偏差,什么一個刀頭價值800萬人民幣,這都是哪跟哪的事情??? “至少能夠證明一點,那就是袁爺爺讓大家吃得太飽了,大家的精力無處發泄啊?!?/br> 這是唐子風的評論,說這話的時候,他臉上帶著笑意,顯然是對此十分滿意的。 最早做出響應的,是地方政府。關于大飛機機床的話題成為網絡熱點之后,便有不少于十個地級市派出了夠份量的官員來到浦飛公司,商談有關在當地建立大飛機機床研發制造基地的問題,還提交了有關建設“機床谷”、“航空灣”之類的策劃報告。 這些官員們聲稱,只要浦飛公司同意,他們愿意拿出少至幾千萬,多至幾億的資金,支持企業在他們當地建立大飛機機床公司或者研究中心,三年免租金,五年免所得稅等等,條件可謂是一個比一個更優越。 這些年,地區間的產業競爭也陷入了內卷,各地為了爭奪優質產業項目,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 早些年,國內資本短缺,地方政府招商引資十分困難,哪里會在乎投資商投的是什么產業。但凡有人愿意來投資,地方官員就會把他們當作祖宗一樣地供著。 隨著國內資本日益豐盈,加之地方政府的財政狀況也不斷好轉,地方官員對于投資項目的技術含量就越來越重視了。一個地方的產業用地是有限的,如果引進一些占地面積大,而產值卻不高的企業,對于地方政府來說就是一種損失了。 此外,要提高一個地方在國內的地位,也需要有高精尖產業作為“城市名片”。你這個城市里的企業都是做五金、塑料、服裝的,人家就把你當成了第三世界。反之,你說你有多少家集成電路企業,多少家航空航天企業,人家就得高看你一眼。 正因為如此,當“大飛機機床”這個概念被網絡炒起來之后,各地的地方官員就聞風而動了。造大飛機機床能不能盈利,這并不是官員們首先要考慮的問題,他們甚至可以接受這個產業在幾年內連續虧損,大不了財政拿點錢出來補貼一下,這對于一個城市來說算得了什么? 其實,地方政府的這種想法并沒有什么錯誤,培育一個高技術產業所能夠帶來的收益,不是光憑幾家企業的盈虧就能夠體現出來的。一個高技術產業會產生技術的外溢,惠及當地的其他產業。還有,一個城市擁有一些知名的高技術企業,也會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帶來的隱性收益也是不可估量的。 大飛機是國家確定的戰略性產業,一向被認為體現了工業的最高水平。當初國家布局大飛機項目的時候,許多城市便爭得不可開交,都希望能夠分到一杯羹?,F在大飛機項目已經塵埃落定,那些沒搶到大飛機項目的城市,覺得自己如果能夠爭取到一個為大飛機提供生產裝備的項目,也同樣顯得高大上。這就是各地競相出手的原因了。 相比不差錢的地方政府,諸多機床企業在這個問題上就顯得比較謹慎了,同時也顯得更加糾結。 正如唐子風他們分析過的,大飛機機床是一塊肥rou,但卻是一塊充滿著風險的肥rou。大飛機機床的利潤之高,讓每家企業都垂涎欲滴,但要想拿下某個型號的機床,又豈是那么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