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請長纓 第218節
“關老師,我還不餓呢?!?/br> 于曉惠抬起頭,用手撩了一把額前的幾根亂發,笑著向關墉說道。 “你還在研究這臺深孔鏜呢?別弄得自己太緊張了?!标P墉說,“人家的機床有訣竅,那是秘而不宣的,咱們只能慢慢摸索。咱們和國外的差距,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彌補過來的。你天天不按時吃飯,錯過開飯時間了,就拿一包方便面應付,長期這樣下去,身體會垮的?!?/br> 于曉惠說:“謝謝關老師。其實我也不是光吃方便面的,我還有我男朋友寄給我的牛rou呢,用微波爐熱一下,特別香,比食堂的菜好吃多了?!?/br> “是嗎,還有這回事?哈哈,恐怕這里還有精神因素吧。也好,你們小年輕的事情,我是弄不懂的,那我先下班了,你也早點下班回去吧?!?/br> “好的,關老師再見?!?/br> 關墉和其他的同事都離開了,于曉惠重新低下頭,拿起放在一旁的卡尺開始測量機床各個部件的尺寸,眉頭漸漸地皺了起來。 這是一臺由臨一機公司仿造德國博泰公司同類產品設計并制造出來的深孔鏜床,是國防裝備制造所需要的核心設備之一。于曉惠參加了這臺鏜床的設計,知道其主要部分都是完全參照博泰機床設計的,可以算是一臺徹頭徹尾的山寨機。 臨一機在制造這臺鏜床的時候,要求十分嚴格,所有的部件尺寸和裝配精度都與博泰機床無二,一些關鍵部件甚至直接采用了進口件,可到實際使用的時候,卻依然達不到原機的精度。 原因方面,即便于曉惠作為一位沒有太多實踐經驗的在校博士生說不出來,如關墉等在企業里滾打了幾十年的老工程師肯定是能夠說出來的。 這其中,有裝配上的一些訣竅,也有機床部件材料熱處理上的差異,甚至不同部分的配重也有講究。機床高速運轉的時候,一點細微的不平衡都會被放大,進而影響到刀具和工件的穩定性。 對于精度要求不高的機加工來說,這些影響是可以忽略不計的。但如果加工精度要求高了,這些因素就都需要考慮在內。國產機床在高精度加工方面一直表現不佳,就是因為無法解決這些問題。 “只能是不斷地嘗試,積累經驗和數據,沒有別的辦法?!?/br> 這是老工程師們對于曉惠的教誨。博泰能夠解決這些問題,是因為它有許多年制造高精度機床的經驗,事實上,它的經驗也是用一次一次的失敗換來的,背后是無數金錢的支撐。 中國機床企業是近年來才開始研制高精度機床的,技術上與國外有著很大的落差。因為存在落差,所以國內的用戶就不愿意使用國產高精度機床,而這又使中國機床企業難以獲得積累經驗的機會。 這一次科工委下決心搞“04項目”,一邊從西方國家進口高精度機床,一邊支持國內企業研制同類產品,并且拿出了充足的資金用于試錯,魄力不可謂不大。但正如關墉所說,差距不是一兩天就能夠彌補過來的,中國機床企業要補的課實在是太多了。 難道就沒有辦法縮短這個時間嗎? 這是于曉惠這些天一直都在思考的問題。 她知道經驗的重要性,但她同時也相信,理論分析能夠彌補經驗的不足,能夠做到事半功倍。但是,理論應當從何入手呢?她隱隱約約地想了一些東西,但要具體去做的事情,卻又抓不住這些思想的碎片。她一遍又一遍地測量著拆開的機床,想從這些枯燥的數據中尋找靈感。 “于工,還在忙呢?” 一個聲音在于曉惠身邊響起。 于曉惠扭頭一看,見說話的是車間看大門的老師傅趙金泉。這是一位60來歲的老工人,據說是退休之后返聘回來的,被82廠安排在404車間做一些勤雜工作,晚上則負責在車間值班。 他成天笑咪咪的,對誰都特別客氣。于曉惠有許多次都讓他不要稱呼自己為“于工”,叫自己“小于”或者直呼其名即可。但趙金泉堅持說于曉惠和其他人一樣,都是有學問的人,理應被尊稱為“于工”的。 “趙師傅,我在這琢磨一下這臺鏜床?!庇跁曰菘蜌獾叵蜈w金泉說道。 “這是咱們自己造的鏜床吧?我看和德國人造的相比,也差不了多少了?!壁w金泉湊上前來,用手摸著鏜床,感慨地說。 于曉惠嘆道:“看起來是差不了多少,可是實際做加工的時候,差別還是挺大的。博泰的鏜床,1000毫米深孔能夠保持2微米的精度,我們只能做到5微米,再往下就達不到了?!?/br> 她能夠這樣對趙金泉說話,是因為知道趙金泉也懂機床。平時大家在車間里做實驗的時候,趙金泉經常會過來看看熱鬧,說到具體某種機床的性能時,他還能評論一二,顯得對機床頗有一些了解的樣子。 聽到于曉惠的話,趙金泉說道:“于工,你也別太焦心了。咱們和德國相比,還是有些差距的。我記得原來咱們自己都造不了這種級別的深孔鏜床,外國人又不肯賣給咱們,我們82廠過去還搞過土設備來做深孔鏜呢?!?/br> “是啊,可那是過去的事情了?!庇跁曰菡f,“趙師傅,你可能不太了解,我們臨機集團這些年從國外進口了一大批設備,又自己搞了一些技術革新,很多方面和國外已經沒有什么差距了。 “就說這臺深孔鏜床,我們用了很多進口配件,自己生產的配件也基本達到了博泰原裝配件的水平??赏瑯拥臇|西,裝配起來就是不如人家的好,實在是讓人覺得難受啊?!?/br> 趙金泉問:“我看你這幾天天天都在車間里加班,有時候加到深夜才回去,就是在琢磨這件事情嗎?” “是的?!庇跁曰菡f。 “那么,你琢磨出啥了?”趙金泉問道。 于曉惠一愣,一時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才好了。 82廠能夠安排趙金泉到404車間來值班,這個人當然是可以信得過的,于曉惠不存在需要向他保密的問題。但作為一個看大門的老工人,向于曉惠詢問機床設計上的問題,而且是這種連于曉惠自己都覺得很困難的問題,似乎就有些不正常了。 就算于曉惠愿意滿足老工人的好奇心,向他解釋一二,他又能聽得懂嗎? 見于曉惠不說話,趙金泉笑了笑,自己先開口了。他說道:“我有個不成熟的想法,說出來給于工你聽聽,沒準能給你一些參考,不知道你有興趣聽沒有?” “好??!趙師傅你請講吧?!庇跁曰輵?。她是一個很謙遜的人,即便是對一個老工人,也能保持足夠的尊重。 不過,在她心里,對于趙金泉能夠給自己提出什么好的建議,基本是不抱啥希望的。她覺得,趙金泉或許就是那種“民科”,想法很多,但要么是站不住腳的瞎想,要么就是學術界早有定論的一些知識。 趙金泉說:“我覺得,于工你的思考方向可能出了一點問題。你總是在這里分析我們的機床哪個配件做得不如人家的好,哪個地方裝配上出了什么差錯,這樣想下去,恐怕是很難想出一個結果來的?!?/br> “那么,我該怎么想呢?”于曉惠問。 趙金泉說:“其實,造機床就像我們造導彈一樣。要造出最好的導彈,不一定需要用最好的部件。我們國家的加工技術水平一直都不如西方國家,所以我們造出來的部件,也不如人家的那么精密??晌覀円虼司筒辉熳詈玫膶椓藛??” 于曉惠眼睛一亮,她覺得自己似乎是抓住了什么線索。她盯著趙金泉,等著他繼續說下去。 趙金泉說:“我們的設備不如別人,造出來的部件不如別人的好,可我們有一樣致勝法寶,能夠把不完美的東西,通過完美的方法組織起來,變成一個完美的整體?!?/br> “您是說……系統工程!”于曉惠脫口而出。 這些天,于曉惠一直都在思考改進機床的問題,偶爾也會想到應當把機床當成一個整體來分析,而這恰恰就是系統工程的思路。她在學校的時候,接觸過系統工程的概念,但了解不深,臨到應用的時候,就不知道從何下手了。 趙金泉跟她說的意思,分明就是在講系統工程。用不完美的部件,組合成完美的產品,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啊。 “沒錯,就是系統工程。這幾十年,我們就是靠這個法寶,在簡陋的條件下,研制出了世界第一流的火箭、衛星和導彈。我琢磨著,這個方法對你們研制機床也是有用的?!?/br> 趙金泉緩緩地說著,眼睛里透出了睿智的光芒。 第451章 不思進取肖教授 “曉惠這回去82廠,真是得到了意外的收獲呢?!?/br> 唐子風家里,肖文珺對著自己的筆記本電腦,對唐子風說道。她剛剛結束了和于曉惠的網上技術討論,對于曉惠的新思路頗為感慨。 “這就叫傻人傻福氣啊?!碧谱语L呵呵笑著說道。 原來,那天聽趙金泉說起系統工程方法時,于曉惠就敏銳地意識到這應當是解決困擾她多時的難題的關鍵。她向趙金泉虛心求教,這才知道這位貌不驚人的老師傅在30年前就是航天系統某重點型號的副總師,后來因為在科研中用腦過度,患上了嚴重的神經衰弱癥,這才離開設計崗位,到后勤部門去掛了個閑職休養。 這一回,82廠安排他到404車間來工作,原意是讓他給地方機床企業的工程師們支支招。但老爺子堅決要求廠方不要透露他的真實身份,只說是一位退休返聘的工人。老爺子的想法是,他已經離開技術崗位多年,知識已經有些陳舊了,如果掛一個專家或者顧問的頭銜來與工程師們一起工作,說不定會給別人帶來一些干擾。 他把自己偽裝成一個熱情過分的看門老頭,旁觀工程師們的工作。他看到了一些問題,但并沒有親自出面去與工程師們交流,而是把自己的所得告訴了幾位在廠里的徒弟,讓那幾位徒弟來與工程師溝通。 趙金泉的這幾位徒弟,可都是82廠的高工,他們出面,關墉等人自然是十分重視的,還經常感慨于82廠的技術水平之高,這幾位高工只是到車間里轉了一圈,就能夠發現這么高深的問題,提出的意見也極具針對性,給大家很多啟發。 于曉惠是車間里最年輕的技術人員,也是工作最勤奮的一個。趙金泉從一開始就注意到了這個小姑娘,并認定她是一個可造之材。他耐心地等待著于曉惠在國產鏜床精度的問題上苦苦思索,直到覺得機會已經成熟,這才上前點破了問題的關鍵。 在隨后的一段時間里,趙金泉開始系統地向于曉惠介紹航天部門搞系統工程的經驗。趙金泉雖然在十幾年前就已經離開了技術崗位,但他一刻也沒有停止學習和研究。由于沒有俗務纏身,他甚至比設計一線的工程師具有更深的技術領悟。 于曉惠技術功底扎實,加上天資聰穎,趙金泉稍一點撥,她便明白了系統工程中的訣竅,甚至有時還能舉一反三,向趙金泉提出一些他自己也不曾想到過的問題。 帶著系統思維,于曉惠跳出了此前一味模仿博泰機床的思路,轉而從機床的最終功能需求出發,把機床當成一個整體,自上而下地分析每個功能模塊、每個部件的要求,思路頓時豁然開朗。 于曉惠有了這樣的感悟,自然是要向肖文珺匯報的。事實上,她在82廠的科研工作,一直都得到了肖文珺的遠程指導。當然,這其中是要考慮到軍工企業保密要求的,細節就不必贅述了。 系統工程方法在中國的應用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的時候,國內曾掀起過一段應用系統工程方法的熱潮,一時間各行各業都以做系統工程為時髦,諸如“系統工程在餐飲業中的應用”、“運用系統工程方法改進高校廁所管理”之類的論文充斥于各類期刊,也算是一道有味道的風景線了。 機床設計行業運用系統工程方法也由來已久,但多數都是淺嘗輒止,披著一層系統工程的皮,其實不過就是做了一些功能分析、成本分析等等,作秀的成分遠多于實際的價值。于曉惠過去在學校里也學過系統工程,但到具體應用的時候,就不知從何下手。 航天部門是中國最早運用系統工程方法的部門,也是對系統工程研究最為透徹的部門。正如趙金泉向于曉惠說的,航天部門一直都是用不完美的部件,來制造世界一流的衛星和運載火箭,系統集成能力之強,世所罕見。 也許是出于保密的需要,也可能是技術門檻過高,航天部門在系統工程應用上的訣竅,外界了解甚少。這一回,于曉惠為了幫助軍工部門研制高端機床,來到82廠,倒得到了實地學習系統工程方法的機會。向她傳授這些訣竅的,還是航天部門里曾經的大佬,這就不能不讓人感嘆她的好運氣了。 “曉惠才不傻呢?!毙の默B說,“她是好人有好報。其他年輕人都不愿意去82廠,擔心耽誤前程,曉惠是為了報答你,才自愿去82廠隱姓埋名?,F在這樣一個機會,也是她應得的?!?/br> “我怎么覺得你有點酸溜溜的?要不,我讓集團出個函,把你也派到82廠去,跟老趙頭學學,怎么樣?”唐子風故意地說道。 肖文珺斥道:“曉惠是我學生,我有什么好酸的?我如果想去82廠,還用得著你們臨機來開函?我們清華大學的函,不比你們那個小公司的函管用?系統工程方法,有曉惠跟著趙總工學習就可以了,未來等她回來,她也可以憑這個獨當一面了,我總不至于去和自己的學生爭位置吧?!?/br> “是嗎?我怎么覺得,肖教授當了媽之后,就有點不思進取了呢?”唐子風說。 “有嗎?”肖文珺眉毛一挑,看著唐子風問道。 唐子風點點頭,說道:“有那么一點吧?過去你吃飯的時候都要拿份文獻看,現在從實驗室回來先看娃,周末也要帶娃出去玩,好像是沒有過去那么宅了?!?/br> 肖文珺笑道:“我本來也不宅啊。你想想看,過去我為了攢錢買筆記本,還跑到臨河去給你們當老師呢,這能算是宅嗎?霄霄和熠丹都跟我說過,技術是研究不完的,孩子說長大就長大了?,F在不多陪陪他,以后他長大了,咱們想陪他玩,他還不跟咱們玩呢?!?/br> 說到這,她把目光投向坐在客廳角落里吭哧吭哧擺積木的兒子,臉上露出了老母親的慈祥微笑。 “哈,原來肖教授也有這么文藝的一面啊?!碧谱语L笑道。 肖文珺把頭一昂,說道:“我本來就很文藝好不好!我是跟著你這個俗人,才一天一天變俗氣了?!?/br> “唉,理科生在文科生面前自稱文藝,這個世界腫么啦……”唐子風發著不著邊際的感慨。他這個文科生倒也有些名不符實,肖文珺寫的詩就比他寫得好,他的文采只是體現在寫研究報告上。 小夫妻之間的這種拌嘴,其實就是生活中的調料。唐子風和肖文珺都是人中龍鳳,凡事都是有主見的,各自也非常了解。唐子風說肖文珺不思進取,純粹就是一句玩笑話。肖文珺這幾年成果迭出,30歲就已經是正教授了,在學術界和實踐部門都小有名氣,如果這樣的成就還算不思進取,唐子風自己就只能算是混吃等死之輩了。 “說真的,子風,我最近對于自己做的東西,的確是有些不滿意?!?/br> 說完笑話,肖文珺換了一副嚴肅的表情,對唐子風說道。 “怎么不滿意了?”唐子風問。 這兩口子,一個是做技術的,一個是做管理的,雖然唐子風是機床企業的總經理,但對肖文珺做的那些研究,基本上是兩眼一摸黑。肖文珺看的文獻,哪怕是中文的,擱在唐子風面前也如天書一般。 不過,每當肖文珺在技術上遇到什么瓶頸的時候,她還是習慣性地想和唐子風嘮叨嘮叨。她發現,唐子風雖然徹底不懂技術,但有時候說出來幾句外行話,卻能給專業人員帶來啟發。說到底,世間萬事都有共通的道理,聰明人的思想在任何領域里都是有用的。 肖文珺說:“我們過去做的機床研究,說是追趕國際先進水平,實際上也一直都是帶著一種追趕的思維,也就是試圖順著國外的道路走,破解他們的技術訣竅。 “這一次,曉惠跟我說,趙總工對我們的這種思路提出了嚴厲的批評,他說我們不應當跟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趨,而是應當從自己的需求出發,自己搞出一套體系。曉惠說她受到了很大的啟發。 “關于這個問題,我早在讀博士的時候就思考過。但那時候限于國內的條件,我們想搞創新也辦不到。各行業提出的需求,就是讓我們模仿國外,甚至直接就是國外機床的國產化。就比如這一次的04項目,說到底就是仿造國外的機床,創新的成分并不多。 “但現在,我們越追越近,有些領域已經基本上和國外并肩了。到了這個時候,再按照原來的方法,只想著追趕,就沒法走下去了。因為前面根本就沒有目標了?!?/br> 唐子風驚訝地看著肖文珺,好一會才說道:“你居然也有這種感覺?秦總工前些天就跟我說過這個問題,他說我們過去搞機床,都是在做逆向設計,現在到了搞正向設計的時候了。我當時還想著回來就要跟你說說這事,結果一忙起來,就把這事給忘了?!?/br> “沒錯,我說的就是秦叔叔說的這個意思,我們現在該開始搞正向設計了?!?/br> 肖文珺認真地說道。 第452章 風景這邊獨好 所謂逆向設計,就是根據已有的產品進行仿造或者改進,其中即便有創新,也不過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修補,脫離不了原有的框架。 而正向設計,是指設計者從一個想法出發,不參照已有產品,而是進行完全獨立的設計,開發出一種全新的產品。正向設計的好處,在于設計者知道每一個技術細節的由來,未來無論是修改還是升級,都能游刃有余。 中國作為一個后起工業國,在上世紀50年代引進蘇聯技術,之后很長一段時間的技術開發都是對蘇聯產品的逆向設計。到80年代,中國開始引進西方技術,隨后便進入了逆向仿造西方設備的階段。 作為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的手段,發展中國家在工業發展過程中搞逆向設計無可厚非。世界上原創性的技術并不多,即便是發達國家,很多技術也是對其他國家技術的逆向開發,在模仿的基礎上再進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