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后我回家養豬了 第22節
這天下午,整個福利院都熱鬧了起來,雙彎鎮送來的草莓都是一大早剛從大棚里摘出來的,草莓蒂都是新鮮的,自然成熟的草莓,咬一口,滿嘴都是草莓獨特的酸甜口感。 “院長奶奶,我從來沒有吃過這么大的草莓!真好吃!”青苗捧著一顆足有她拳頭那么大的特大號草莓,啃得半張小臉都是草莓汁。 “好吃就多吃幾個,冰箱里還有呢,咱們明天還有草莓吃?!痹洪L拿手帕給青苗擦干凈臉上的草莓汁,催其他人快點吃,“吃完都去院子里幫忙摘韭菜,晚上咱們包韭菜雞蛋餡兒餃子吃!” 開春的頭茬韭菜不像其他季節那樣肥大,但特別嫩,稍微一掐就斷了,幾十斤韭菜都是剛從地里割上來的,單靠廚房的人根本來不及摘完,好在全院的孩子們都來幫忙,到傍晚總算是摘好了,做韭菜餃子用掉了大半,剩下的洗干凈放在廚房瀝水,明天早上可以切碎了烙韭菜雞蛋餅給孩子們吃。 這天晚上,很久沒有更新的市福利院微信號突然發了一條推文:《感謝雙彎鎮愛心人士!福利院的孩子們吃到了春天的第一個韭菜雞蛋餃子》 大約是心有所感,董開運這篇推文寫的特別生動,從突然收到大批捐贈蔬菜米糧,到特大號的草莓,再到這些草莓和韭菜是怎么來的,配上福利院的孩子們大口吃草莓和韭菜雞蛋餡兒餃子的畫面,簡直稱得上是一篇優秀的通訊稿了。 董開運是吃完晚飯開始寫的,發完推文已經快十一點了,鑒于他們這個號的粉絲數,董老師從來就不對他們的閱讀量抱有任何期待,他寫這篇推文主要是為了感謝唐新嵐和雙彎鎮的愛心人士,發完他就去睡了。 第二天早上,董開運打開手機,打算把這片推文鏈接私信發給唐新嵐,沒想到一點開昨晚的推文,整個人都驚呆了! “十萬加……臥槽!”董開運差點從床上摔下來! 只有閱讀量超過十萬的,才會在后面出現那個 號! 什么情況?他們這個號以前閱讀量從來沒有破萬過的,難道是他點錯了?還是系統后臺出錯了? 董開運連滾帶爬跑去開電腦,一打開后臺,里面一堆待審核的評論,簡直看都看不過來……直到一個多小時后,他一條條審核過了覺得不錯的評論,才在其中一條評論里找到了答案。 “院長!覃書記轉發了我們的推文啊啊??!” 誰能想到呢,奔波在抗疫最前線,據說已經一個月沒有回家的市委書記覃光明,居然在百忙之中還幫他們福利院轉發了一篇微信推文……他不會是在做夢吧? “你沒做夢……”院長覺得自己才像是在做夢,“剛才電視臺打電話過來,說等一下想來采訪一下我們,還要拍一下雙彎鎮老百姓捐給我們的蔬菜?!?/br> “開運,你知不知道,昨天咱們吃的那些蔬菜,原來是雙彎鎮的老百姓,一家一家從菜園子里湊出來的……”這才是覃書記轉發這條推文的真正原因。 “這陳新平算是入了覃書記的眼了!”采訪車里,扛攝像機的小馬感嘆道。全省的鄉鎮干部那么多,能被市委書記記住的可不多,這個陳新平,前途無量??! “運氣不錯!”張主任的嘴角也噙著一抹笑,因為上次雙彎鎮的采訪就是他們三個做的,所以這次,臺里再次把這個任務交給了他們,這可是有機會在覃書記面前露臉的采訪,他們的運氣也不錯。 “運氣不錯,心也是好的!”主持人周燕不服氣道,“我剛才問過他們縣里了,陳新平做這事兒的時候,可沒找縣里邀過功?!?/br> 做他們這一行的,見過太多喜歡玩表面功夫的基層干部,真正像陳新平這樣心系百姓的,反倒令人敬佩。 不管怎樣,現在陳新平這個名字,能被覃書記記住了,這對他絕對是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最起碼,臺里已經初步定下了,這次的報道,一定要全面凸顯基層干部在這次抗疫中做出的巨大貢獻,尤其是即將到來的復工復產,陳新平和雙彎鎮,或許真的會被樹立為一個典型! 第37章 不到半個月的時間,第二次迎來省臺報道組,而且還是時政部主任親自帶隊的,哪怕是沒有學過新聞的陳新平,也嗅到了這其中的不尋常。 作為半個“業內人士”的唐新嵐,看著省臺以報道重大主題出名的“鐵三角”,心里也不由得為陳新平高興,多少基層干部擠破了腦袋想這三個人的筆下留個名字,陳新平連續上了兩次,目測還都是特別報道,今后的仕途應該會好走很多。 這樣就好,如果全中國的基層干部都能像陳新平這樣,那老百姓的日子肯定會越來越好。想到這里,唐新嵐熱情地挽住了周燕的胳膊—— “燕子姐,咱們又見面啦!來都來了,先別忙著干活,我們這里有新蒸的艾葉粑粑,火腿冬筍雪菜餡兒的,先吃杯茶再采訪吧?” 從省城到雙彎鎮雖然路不算遠,但現在特殊時期,重重關卡檢查,花了比平時多一倍的時間過來,他們也確實有點餓了,唐新嵐可沒給他們推辭的機會,早就把蒸好的艾葉粑粑拿過來了,放在煤球爐子上溫著,揭開蒸籠就能拿出來吃了。 “我們還做了一批艾葉粑粑,打算送到市福利院去給孩子們嘗嘗,張老師,燕子姐,你們快嘗嘗,這味道一般的早餐店可做不出來!” 剛從蒸籠里拿出來的艾葉粑粑,一個個鼓囊囊的,里面的餡料仿佛都要漲出來了,趁熱夾一個,輕輕咬開,里面滿滿都是切成丁的火腿rou、冬筍和雪菜,這雪菜也不是菜市場買的那種,而是農民家里自己腌的,餡料應該是預先用菜籽油炒過的,油潤潤的,一口咬下去,滿嘴都是鮮香! 茶也是唐媽自己炒的筍干青豆茶,這種茶只有夏天毛豆剛上市的時候做出來的才最好吃。把新鮮的毛豆米剝出來,反復搓洗去掉外面一層白色的豆膜,倒入大鍋里,加水和鹽煮熟撈出,瀝干水分后,均勻地攤放在淺口的竹匾里,放到火塘上,用炭火慢慢烘到青豆變得干燥,就是簡單的青豆茶了。 唐家的青豆茶里還加了煮熟后烘干的筍干,炒香的黑芝麻,平時當零食吃都很好吃,拿來泡茶湯更是一絕,張主任和周燕跑基層的時候也吃過幾次青豆茶,但都沒有這次的好吃。 也幸虧他們提前吃了點東西墊墊肚子,這次的采訪比上次需要跑的地方更多,從鎮里到村里,再到捐贈蔬菜的農戶家里,足足忙到快天黑,才拍夠他們想要的素材,因為要趕著回臺里剪片子,周燕一行謝絕了鎮里留他們吃飯的好意,也不能吃,違反規定的。 “燕子姐,我媽熱了幾個艾葉粑粑,還有家里剛炸的米餃,你們帶著路上墊墊肚子!”唐新嵐忙把兩個層層打包的塑料袋趁機丟到副駕駛上,“這外面已經消毒了,放心!” “還是小唐想的周到?!彼妥呤∨_的采訪車,陳新平忍不住夸道。 “陳書記,不是我想的周到,是你們都沒經歷過采訪餓著肚子,跑到半路連個買泡面的地方都沒有,簡直太慘了!”唐新嵐打趣道,“現在省道一路上的超市小店都沒開門,燕子姐他們連晚飯都沒吃,回去又馬上要剪片子寫稿子配音,記者也是人啊,總不能讓人家餓著肚子干活吧?!?/br> “就你話多!敢跟陳書記頂嘴啦?”唐媽偷偷擰了閨女一把。 “哈哈!看來專業的事情還是要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小唐啊,趕緊的,畢業就考到咱們鎮上來!” 唐新嵐頓時無語,陳新平這真是無時無刻不想著給鎮上挖人??? 主播直播賣韭菜,意外遇到了福利院的工作人員,引來了鎮上的注意,為了讓福利院和敬老院在這個特殊事情能吃到新鮮的蔬菜,鎮里發動全鎮老百姓,把自家菜園子里吃不完的蔬菜全部捐了出去……這樣頗具戲劇性又滿滿都是正能量的新聞,果然在登上了省臺新聞之后,迅速出圈! 唐新嵐也看了這次播出的新聞,她很有理由懷疑,這條新聞之所以能出圈,肯定是攝像大哥把福利院做韭菜盒子、薺菜咸rou包子的畫面拍的太有食欲了……以至于這條新聞被搬上網站后,彈幕里密密麻麻都是吃貨們的哀嚎。 韭菜盒子還好說,等解封之后,他們隨時都能去菜市場買到韭菜,可薺菜只有開春這段時間最好吃啊,過了季節,哪怕是蔬菜大棚里種出來的,也總覺得沒有那個味兒,再想吃,也只能等明年了。 不過,雖然錯過了今年的薺菜季,但機智的網友們還是找到了唐新嵐的直播間,幸運地趕上了直播間第一次直播賣手工制作的艾葉粑粑! “一盒艾葉粑粑6個,三十元一盒包配送費,買兩盒送一份青豆茶?!?/br> 頭一次試水,唐新嵐也沒敢準備太多,先上架三千份,這樣算下來,她和堂姐找的第一批人,只要每家幫她做六百個艾葉粑粑就夠了。 別看六百個看著多,其實這玩意兒做起來真不難,一籠屜一次能蒸三十多個,全家人一起幫忙,一天時間就能做出來,一個艾葉粑粑按毛利潤五毛錢算,這一天就能掙三百塊錢,誰聽了不心動? 再心動也沒轍!村長說了,這次幫忙做艾葉粑粑的都是村里沒工作的留守mama們,人家帶孩子想賺點零花錢不容易,你丫的好意思跟人家搶活兒? 陳二妮氣得半死,她覺得自己這輩子真是倒霉透頂,年輕的時候她一個女人帶倆孩子,那時候村里可沒說什么照顧留守mama,還給安排這么賺錢的活兒!如今她一雙兒女都長大了,根本算不上留守兒童,怎么這好事就總輪不到自己頭上呢? 五塊錢一個艾葉粑粑,確實比店里賣的貴。唐新嵐已經做好了打算,實在不行就少做點,慢慢來,等快遞恢復之后她再搞一波促銷,萬萬沒想到,因為省臺的這次報道,又有一批人順著網絡找到了她的直播間! 三千份艾葉粑粑,不到五分鐘就賣完了……彈幕里一堆嚷嚷著讓主播趕緊補貨的,省城的網友消息靈通,很多人都知道省內物流快要恢復了,不過因為早餐店很多都是外地人經營的,那些店主自己還被困在老家呢,即便物流和客運恢復了,老板回來也要先隔離半個月,今年想在店里吃到艾葉粑粑是不可能了,自己又不會做,別看唐新嵐自己覺得五塊錢一個有點貴,但對比一下面包店里動輒十幾塊錢的小面包,這種餡料豐富的本地特色美食,賣五塊錢一個已經算是很廉價了。 “都、都賣出去啦?”唐新悅手一緊,差點掰斷了手里的箬葉。 蒸艾葉粑粑,下面最好是墊上新鮮的箬葉,他們這里山多竹子多,箬葉也多,正好上山砍一些回來做墊子。唐新悅一大早就去自家山上砍了兩捆箬葉,正蹲在院子里洗呢,就接到了唐新嵐的電話。 “四分二十八秒!三千份艾葉粑粑全部賣出去了!姐,你趕緊跟她們說,可以去摘艾葉準備做艾葉粑粑了,每家先做六百個給我,要快!我答應他們后天發貨的!” 今天割艾草準備發面,下午開始做艾葉粑粑,明天上午蒸熟了晾涼,真空包裝做好,后天一早就能發往省城,如果配送速度快的話,后天中午,省城的網友就能吃上春天的第一個艾葉粑粑了。 “哎!好!我馬上打電話給她們!”掛斷電話,唐新悅站起來在院子里轉了兩圈,看到她兒子在邊上捉螞蟻,把兒子薅起來就狠狠親了兩口,“軒軒!mama掙了錢就帶你去海洋世界!這回咱一定去!” 省城的海洋世界,一大一小親子門票就要380,夠她們娘倆半個月生活費了,唐新悅一直沒舍得帶兒子去,兒子一直想看大鯨魚,卻只能在電視里看一看,這次做艾葉粑粑說不定能賺幾百塊錢,這錢誰也別想動,就給她兒子去海洋世界! 這天晌午,整個上唐村的田間地頭上,都是挎著竹籃出來割艾草的,不過,此時的她們并不知道,這并不是她們以為的一錘子買賣……以后的幾年里,她們跟著唐新嵐,幾乎把上唐村艾葉粑粑、糯米rou圓子、蛋餃、酒釀、米餃、米糕,鋪到了省城大部分社區的小菜場、便利店,很多人因為忙不過來,甚至把自己家在外面打工的男人也叫了回來,一家人都給唐新嵐打工,夫妻團聚不說,孩子也終于有爸爸mama陪在身邊了。 這些都是后話了,此時的唐新嵐,正對著剛安裝好的真空包裝機在做實驗,她以為這玩意兒會很難,誰知道居然非常方便,只要把需要真空包裝的東西放在特制的袋子里,然后袋口朝里面放,機器自動就真空封口了。 “這個好!哥你這臺機器多少錢?等我賺錢了我也買一臺?!碧菩聧惯@臺真空包裝機是找唐新勇借的,他鵝場里每年也會賣現殺的大鵝,都是這么真空包裝再冷凍好快遞出去的,非常方便。 “我這臺便宜,只要六千多塊錢,你這規模不大,沒必要買太貴的,這樣的就夠用了?!碧菩掠伦约阂彩菑膭摌I最艱難的時候過來的,知道創業初期最艱難的就是各種設備的置辦,那是真燒錢!“而且我那邊現在也用不到這臺真空機,先放你這里用著?!?/br> “那不行!親兄弟也要明算賬!”唐新嵐想了想,給了一個她覺得折中的方案,“現在就算馬上去買,人家也不一定發貨。這樣吧哥,這機器算是我租的,每個月五百塊錢,你看行嗎?” “對!不能占你堂哥便宜,該給的租金就得給!”唐爸也贊同女兒的觀點,他們家雖然疼女兒,但該教的為人處世的規矩可是半點沒落下。 “這樣吧,從現在開始到9月份,你就給我1500的租金好了,不能再多了!再多你自己都能買一臺新的了?!碧菩掠孪肓讼?,又教了堂妹一個訣竅,“你現在先別買,等到了年底再去買,年底廠家都要沖銷量,這種機器更新換代也快,到時候買個質量好的老款,肯定能便宜不少?!?/br> 還能這樣?唐新嵐忙不迭地狂點頭,省錢好??!她現在最缺的就是啟動資金了。 雖然爸媽已經松口支持她回鄉創業了,唐媽還說她要是缺錢就開口,反正他們家就她一個孩子,夫妻倆攢了一輩子的家底,還不都是為了這么一個寶貝閨女?不給唐新嵐花給誰花呢? 不過,不到萬不得已,唐新嵐是不想找爸媽借錢的。 這或許就是她們九零后女孩最后的倔強了吧? 自己選的路,再苦再累,也絕不連累家人! 第38章 “開始了開始了!都別說話了!花生花子都給我收起來!”老支書一聲吆喝,村委唯一的一間大會議室內頓時鴉雀無聲,只有前面一臺電視機里傳來了主持人標準的播音腔—— “菜園子里的菜吃不完怎么辦?近日,我省六合縣雙彎鎮的老百姓,集體做了這樣一個決定:他們把全鎮村民家里吃不完的蔬菜一點點搜集起來,捐給了省城的福利院和敬老院……” 隨著主持人的聲音響起,下面唰的一下舉起了各自的手機,爭相拍攝起來,老人家不知道去哪里看網絡回放,更不會錄屏,不過,這并不耽誤他們把這一幕用手機記錄下來,因為,這很有可能是他們這一生中唯一一次登上省臺新聞露臉的機會! 與此同時,鎮政府會議室內—— “三分十秒!陳書記,咱們鎮的報道比市里的時間還長呢!”孫今妍美滋滋地掐著表秒,還特意截了個圖保存起來。鎮上每年也有宣傳報道任務的,分數按照市臺、省臺、國家臺依次遞增,今年他們上了兩次國家臺,三次省臺,而且時間都很長,還上了兩次不花錢的熱搜,宣傳任務提前八個月完成,她能不高興嗎? 要知道,前兩年她為了完成這個宣傳任務,簡直寫稿子寫到頭禿好嗎? “回頭我得單獨請小唐吃個飯,她可真是我的秀發守護者!”孫今妍憐惜地摸了摸自己的發梢。省下來植發的錢,夠她請唐新嵐吃三年了。 陳新平坐得近,隱約聽到下屬的嘟囔,暗暗嘆息一聲,摸了摸自己剃成板寸的腦袋,以前在部隊里摸著還很扎手濃密的頭發,這幾年也稀疏了不少,唉! 在省臺露了一次臉,效果還是很顯著的,最明顯的就是,年前還不太搭理雙灣鎮招商邀約的投資商們,仿佛一下子熱情了起來,陳新平趁機抓住機會,敲定了好幾個投資商的檔期,等省城解封,就立刻邀請他們來鎮上參觀。 別小看了這些投資體量不算大的中型企業,有時候一家企業就能養活好幾個相關產業。 現在鄉鎮發展最頭疼的就是人才外流,可要是在老家就能找到工作,誰愿意背井離鄉去外地找工作呢? 陳新平是個做事情喜歡按部就班的性格,抓住了主要矛盾,就一點點的想辦法去克服,這也是唐新嵐最欣賞這位書記的地方。 就像她自己,其實返鄉創業遠沒有想象的那么簡單,孫今妍已經私下提醒過她了,省城到他們鎮上、村里,可能月底就要解封,到時候,“扶貧抗疫物流專線”就要取消了,鎮上設在省城的倉庫和配送點也一并取消,以后她直播帶貨,物流和配送就要她自己去想辦法解決了。 好在唐新嵐并不是她們村第一個返鄉創業的,趁著換班的功夫,她帶著唐媽剛炸好的米餃去了唐新勇的養鵝場。 “怎么又給我送吃的?哎唷,這是你媽做的米餃?我就饞這一口!是啥餡兒的?”唐新勇正在把小鵝從屋子里搬出來曬太陽,見她端了一大盤米餃過來,忙擠了點洗手液洗干凈手,從廚房拿了兩副碗筷出來。 農村人吃飯沒那么多講究,忙起來的時候,田間地頭隨便找地方一坐,拿起碗筷就能吃飯。 唐新勇把一只空的竹筐倒扣著,唐新嵐把米餃放在上面,指了指米餃:“帶花邊兒的是豬rou粉絲餡兒的,光板的是豬油渣香蔥豆腐餡兒的??上КF在買不到河蝦,不然這個季節吃蝦米豆腐餡兒的最鮮了?!?/br> “月紅嬸做的米餃真是咱村一絕!啥餡兒都好吃!”唐新勇一口咬掉了半個米餃,他夾的這個是豬油渣香蔥豆腐餡兒的,熬豬rou剩下的豬rou渣,搗碎了和香蔥、豆腐做餡兒,加點兒炸過的菜籽油,做出來的米餃下油鍋炸到金黃,外皮酥脆,一口咬下去,里面的餡兒油潤潤的,滿口鮮香! “嵐嵐,以后你可以讓月紅嬸在家做米餃,你在直播間賣,肯定很多回頭客!”唐新勇最喜歡吃米餃了,只可惜他媽嫌麻煩,很少在家做,反正集市上也有賣的,想吃了就去買。 不過,唐新勇大概是遺傳了老唐家“好吃嘴”的基因,同樣的米餃,集市上買的和唐媽做的,他聞著味道都能分辨出來。 吃過唐媽做的頂配版米餃,誰要吃集市上買的低配版??? 唐新嵐說的沒錯,往年這個季節,正是河蝦剛上市的時候,唐媽每次都會買新鮮河蝦回來做米餃,河蝦整個下油鍋炸酥,切碎后,和韭菜、泡發的粉絲、五花rou等一起做成不同口味的餡料,包在米餃里,薄薄的餃子皮是米粉做的,外皮酥脆,里層細軟,唐媽調餡兒的時候很舍得下材料,會加點豬油,餡料沒有集市上賣的那么干,巴掌那么大的米餃,唐新勇一次能吃好幾個! “我也這么想的,對了,新勇哥,我想找你打聽咱們鎮上物流的事兒,你平時在網上賣鵝,快遞費都是怎么算的???大批量的能便宜多少?” 這幾年鄉鎮物流發展很快,他們鎮上就有三家物流網點,加上郵政就是四家,但到底哪家便宜,這個以前唐新嵐還真沒注意過,這就得問唐新勇這個業內人士了。 “要是別人我不敢說,咱們都是自家人,嵐嵐,我有個主意你先聽聽看,要是你覺得行,那這事兒就交給我來辦?!碧菩掠路路鹪绮碌剿龝碚宜麊柨爝f的事情,回屋里找來紙筆,又拿了塊木板墊在膝蓋上,給她算了一筆賬—— “咱們鎮上幾家快遞點我都去談過,給的折扣都差不多,按照每個月單數的多少來算折扣,單數越多,折扣越大……” “等等!哥我明白了,你是不是想說,咱們倆把兩家的快遞單合并到一起,發一家快遞,然后就可以憑快遞單總量,和快遞公司爭取更低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