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原著全程圍繞男主展開,當然沒南頓門什么事,更不要提什么弟子秘境試煉的了。 雁柯繼續忍:“那,那你陪我說說話,行不行?” 001想了下,提議說:“不如我給你放首歌吧?” 當那一聲聲的“兒子我是你爸爸”在腦海里盤旋環繞,雁柯已經不怕了,只希望狗系統能夠化成人形。 我特么不把你揍到地上哭爹喊娘我就不姓雁! 而現實是,她只能笑著跟001道謝:“謝謝你阿統,你真好,我不怕了?!?/br> 001哈哈一笑:“不客氣,咱倆誰跟誰??!” 插科打諢過后,路也走到了盡頭。 老舊的木門向兩邊分開,雁柯跟隨男人入內,進門沒走兩步,門在她身后關上,嚇得她一激靈。 再勉強控制著自己轉回來,正視在場諸人,突然就不怕了。 一個兩個三個四個五個……總共十一個光頭杵在那里,一看就很有安全感! 怪不得說是法師呢,這都是寺廟里請來的和尚啊,身上金燦燦的,儼然佛光普照,驅散了各類陰邪。 眾光頭朝雁柯行禮:“阿彌陀佛,貧僧拜見巡撫大人?!?/br> 看著真有安全感啊…… 雁柯不虛了,笑呵呵點頭,坐在了上首。 眾人商討對策,雁柯時不時搖頭晃腦提些問題,終于搞清楚了此行的目的。 這里是永平縣的知縣府邸,他們這些人都是來“驅邪”的。 永平縣,如其名字一樣,平日里也沒有什么大的案子,百姓安居樂業,樂得太平。 可不知從何時開始就變了。 先是來衙門里報案的人多了,報的還都是同一類案子:孩子丟了。一例兩例能夠說是家里大人不小心,可這么多確實不正常。 知府派人去查案,全都無功而返,那些孩子好似憑空消失一般,沒一個找的回來。 再然后,是知府自己的女兒。 那段時間人心惶惶,人人都把孩子困在家里,不敢帶出來。 也就那么一段時間便好了。 后來怪事接連發生。 知府每日躺在床上,耳朵邊上總能響起孩童的哭喊,撕心裂肺。 他好不容易懷上第二胎的夫人也是如此。 自己睡不好不要緊,這夫人若是睡不好,大夫說了,孩子就有可能保不住了! 知府思來想去,自己也沒做啥虧心事,不怕,便去了本地最有名的寺廟請高僧回來做法。 本朝又最是忌諱巫蠱之術,為了證明清白,便邀巡撫前來見證。 真是用心良多。 了解了前請提要,雁柯只覺悚然。 孩子??!還是會哭的孩子!這得多嚇人! 雁柯心里毛毛的,突覺眼前一片金光閃過,幾個大字漂浮在半空中:助知府查明真相。 在場眾人沒有察覺異常,想來這字只有她能夠看見,不過,怎么就她一個人?其余師兄妹呢? *** 南頓門,幾個維持秘境的長老正在觀察。 這一關,考的不是弟子能否齊心協力共渡難關,而是他們自身明辨是非的能力,因而所有人都被分到了相同的場景,卻互不相通。 每個人,都是巡撫,同樣的起點,但看他們如何選擇。 時希只專注于雁柯的那一個秘境,對其余人絲毫不感興趣。 看到雁柯聽著知縣的講述不自覺握緊了拳頭,時希有些揪心。 師尊她……最害怕的就是這些東西了,會不會出事? 余山長老悄咪咪瞥了眼時希,呦,表情變了,分明什么都沒發生,怎么就變了? 有趣有趣,這可比自個兒徒弟好玩多了。 當年剛入門的時希也是不敢相信,師尊居然這般膽小。 時希想到很多年前的那個晚上,在那天,高高在上的仙人來到了她身邊。 時琢光是在夜里來到村落的,她特地挑的晚上,就為了避開一眾閑人。 時希在原著里落得那么個凄慘的下場,村里的人功不可沒。 原著里是這么寫的: 宣明永和二丫同時拜入北譙宗,宣明永這個小山村的少年,命運從此改寫,二丫這名字上不得臺面,宣明永給她取名叫——宣芷。這可是天大的喜事,比金榜題名還要大,村里大擺筵席,輩分大的老人們夸贊宣明永光宗耀祖,讓他專心修煉,又囑咐宣芷不要忘本,畢竟,沒有他們,她一個小屁孩早餓死了。兩個懵懂的孩子連連點頭,銘記在心。 于是,宣芷堂堂一個修真者,被他們的話逼著幫襯村落,各類靈丹妙藥自己不用,專門往村里送,村人沒有靈根無法修煉,卻得靈藥相助,延年益壽。 其實她沒必要這樣的,踏入修真一途,便割裂了世俗感情,世俗一切與她無關。 可她吃百家飯長大,承了他們的恩情是真。原著里的宣芷像被下了降頭,圣母一般事事為人,奉獻自己。 這一次被時琢光截了胡,自然不可能還給他們扒在時希身上吸血的機會。 不讓他們知道時希的去向,才是最好的選擇。 夜晚的村落更顯陰森,村民日落而息,為了省油燈蠟燭,村子里一片寂靜,連點光都沒有。 時琢光施展法術飛行至此,找不到準確的位置,只能一家家看,中途各種狗吠雞鳴,差點沒被嚇個半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