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興家:唐瑾他天生好命 第152節
書迷正在閱讀:無雙戰神、斗氣和武魂居然能同時修煉、重生后我成了病弱王爺的小祖宗、西游開局先救七仙女、戲精重生:本宮只想做咸魚、女俠和yin賊、突然成仙了怎么辦、三觀不正、真人秀性愛直播、越界(重生H)
唐爺爺接到信后,不知道該說什么。 這樣本來也沒有錯,只是侄孫媳婦還有著身孕,他弟一大家子都去了長安,把侄孫媳婦一個有身孕的留在家里真的合適嗎? 其實也不能說不合適,畢竟有了身孕,路途勞累,待在家里也好,環境熟悉,也安全,且男人的事情重要,一大家子也不可能照顧不好一個孕婦。只是,有孕的人敏感,這心里難免會失落吧。 唐爺爺把這事給柴氏一說,柴氏一揮手:“你可讓他們一起去吧!她這過了三個月也不礙事了,路上車走慢一點,走個兩三天也沒事,要是待在家里出了什么事,我可擔不起沒照顧好她第一個重孫的負責?!?/br> 這個“她”,自然指的是唐二婆了。 唐爺爺明白了,原來他覺得不對的地方在這里,以他弟媳的性子,的確擔不起責任,就給唐大哥說了,要去一起去,不去就都不去。 最后,唐大哥還是去了長安。他不是很聰明,只有他老爺講的課深入淺出他很容易能聽懂,他爺他爹講的就有些聽不懂了,還是得去找個好點的夫子。 于是,唐二爺一家先后就住去了長安。 過年的時候他們回來了。 過了年以后,暫時也沒走。 唐爺爺他們三兄弟和唐二哥唐三哥要報名參加縣試,唐爺爺他們祖父那里都寫的佚名。 唐大嫂快要生了,唐二姐的婚事終于定下來了。 最后還真是挑了個長安城里的人家,不過挑來挑去,挑了個軍戶。 家境吧,比起唐瑾沒當官前還要好一些,不過離現在的唐家差多了。 唐二叔有些不滿意,他想給女兒找一個讀書人,條件比自己家再好一些,但架不住唐二姐愿意??! 唐二嬸也實在被有些犀利潑辣的唐二姐弄煩了,不想再給她挑人家了,覺得對方家里人品沒問題,就同意了。 唐二爺也同意了,再不嫁孫女就成老姑娘了,這婚事就定下來了。 六禮已經走了三禮,第四禮是婚前最重要的一禮,在這之前自然得通知家里。 嫁妝什么的其實大頭都準備好了,不過其它瑣碎的事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弄好的。 家里人也是各有各的忙頭。 二月五號,唐大嫂生了個兒子。 唐二爺唐大哥他們很高興,家里其他人也很高興。 很快,縣試就開始了。 第一場,唐二爺第一名,唐爺爺第三名,唐三哥第八,唐二哥第十,唐三爺第十一。 這前十名里,唐家就足足占了四人,有五分之二了呢。 這成績一出來,縣里的很多人都三五成群一堆的議論紛紛。 “這姓唐的不會都是一家吧?不會作弊了吧?”有人嘀咕。 “這要是一家人的話,我也覺得不對。這去年前年,前十里都有姓唐的,好像大前年也有?!?/br> “縣太爺人清正,是個好官,肯定不會收受賄賂作弊?!?/br> “這好官也不是事事上都清正,誰知道有沒有收銀子呢?!?/br> “這還用想嗎,這么多姓唐的,肯定是那個唐家??!”有知情的道,這是家境優越,知曉縣里貴族情況的人。 “哪個唐家?”有不太清楚的人問道。 “還能哪個官家,童科狀元的那個唐家唄~!人家曾祖父能教出一個狀元來,子孫里有人考個縣試有什么難得?”自己學的不好,就懷疑這懷疑那的,懷疑自己學的不如人家有那么難嗎? 這樣一說,大家都明白了過來。滿縣里,也就只有一個狀元,早傳的人盡皆知了。不過有些人記住了唐瑾的名字,有些人只記住了狀元姓唐,但大多數人并沒有記住這一點,一被提起才知道了。 于是,本來有些懷疑的人,也不是那么懷疑了。 狀元郎的家人啊,那要是前十里有四個就不奇怪了。 不過,真要是有人作弊的話,沒有人想要讓可能是自己的名次被人擠占了去,是以還是有些人在知道唐爺爺他們以后,故意拿不會的問題考查他們。 結果他們發現,人家是有真才實學的??! 這樣一來,便沒有幾人懷疑唐家人是作弊的了。 不過,還有一些人自己學的不好的,有希望過縣試的人,忍不住私底下酸溜溜的對人道:“這都五六十歲的人了,一輩子那么長,早幾十年前干什么去了,早不考晚不考,非要到我考試的時候考,你看這唐家的人,前十二名里,一家子足足快占去一半了,也太過份了??!” 明理的人便道:“這也沒規定不能一家子一起下場考試啊,人家能考上是人家的本事,怎么能怪別人?有本事你讓你家里人和親戚全都來考全都考中,別人也是服氣的!” 還有人解釋:“這唐家啊,去年、前年、大前年,都有三人過了縣試了,你們知道這唐家人為何接連下場?” 看有人知道詳情,不清楚的人就連聲問原因,明白的人這才道:“這唐家的老爺子,原是個老秀才,歲考成績每次都在四五等,自覺兒孫學的太差,肯定考不上童生。 你們要知道啊,這唐家老爺子是個至少四五十年的老秀才了,那個時候啊,戰爭剛過,文人調零,秀才多好考啊,哪里像現在,考十次都考不進去?!?/br> 圍觀的人聽了這話,不免連連感嘆,恨自己晚生了幾十年,沒有遇到最好的時候,好一次考個秀才回去。 見大家的注意力都在這里,知道“內情”的人繼續道:“對于唐老爺子來說,這秀才好考歲考難,越往后越難,因為文人越來越多,他的成績本來就有水分,歲考又次次是四五等,還不會教孩子,子孫學的不好,你們說,這種情況下,他覺得兒孫考不上童生是不是很正常?” 眾人都點頭。 “那不讓家里人下場浪費銀子是不是也很正常?下場要交錢的,還要請保人,且以前的唐家也不富裕,兒孫又多,花費不起?!?/br> 眾人又點頭。 “只是他沒想到啊,人生處處有意外??!圣上重新開了童科,誰能想到唐大人一個七歲的孩子竟然能考了個童科的狀元呢?!誰也沒想到他七歲時竟然要比江浙那邊進士家的十一二歲的天才都要學的好??!” 眾人也感嘆的點頭,確實沒想到啊,他們也沒想到狀元能是他們秦省的,更沒想要會是他們咸陽府的,是他們奉天縣的! “其實這也說的通,入學三十年后就可以不參加歲考,那唐家老爺子幾十年都沒有參加過歲考,自然不知道自己這幾十年來厚積薄發,學識早已淵博到非常人可比,還以為自己學識不好呢! 這重孫一下子考了個童科狀元郎當了官,他這才覺得自己怕是教的不差,也覺出念書的好來,就讓子孫下場考試了。 你們沒發現嗎?唐家人是從大前年開始下場考試的,那剛好是唐大人殿試結束當了官的第二年。 這夫子教的好不好啊,一看學生就知道了。這唐家老爺子可是個極厲害的,你們看啊,這唐家人年年有人下場,年個都有人考中童生,可見是人家有天分又肯下苦功還有個好夫子才考出來得,可不是用了什么旁門左道?!?/br> 有幾個年年關注縣試的,點了點頭,附和著,一面感嘆別人用功,一面羨慕人家運氣好有個好夫子。 這人又說:“有些人說啊,人家一家五人來下場有些多了,其實要我說來,這唐家人可是真厚道啊。他們家十一個人,每年下場三人,分了四年來考,可沒有一下子十一個人全都下場,真要那樣了,還有別人什么事?別說縣試前十被他們占了,怕是這一年除了唐家人都沒人能考中童生了,要知道,唐家現在可是有五個童生一個秀才??!今年人多,有五人下場,不過是兩個孫子輩不努力,去年沒有考中童生而已?!?/br> 眾人一聽,都覺得是這個理兒,也都感覺唐家人是仁善的,為了大家,竟然能讓家中子弟忍上兩三年。 要是他們家里人學的好,才不管自家考上了別人考不上,先考了再說。 類似的情況,在縣里一些地方發生。 為什么有些人會知道唐家的一些情況呢?因為沈平趙秀才這兩個唐家的親家往年來給人做保時聽到一些不好的話,他們對于唐家情況了解,就詳細的說了一些他們知道的,讓大家明白了唐家人讀書有多努力,也讓大家更相認唐家人的品行,于是別人就知道了。 人家的成績,是自己考出來的,是人家真的優秀。 還有一些別的親戚,像在奉天縣里住著的唐家的二婆三婆二嬸三嬸四嬸大嫂這些人的娘家舅家,和唐家大姑婆和大姑三姑四姑的家里人,對于唐家的情況感興趣,詢問過,知道唐家人的情況,就傳出去了。 唐家可是這些人家的親戚里身份地位最高的了,又出了一個狀元,能不感興趣不詢問這些人唐家的情況? 逢年過節走親戚,這些人對于唐瑾最是感興趣了,聽多少遍都不嫌煩。 這次唐家考試的人多受到了注意,有疑惑的就有好為人師幫人解惑的,是以唐家人學習的情況快速的在不清楚的人里傳開了。 以至于第二場成績出來了以后,再看到唐家的成績好,說出懷疑話的人就少了很多。即使說了,被清楚情況的人一解釋,也都知道了。 唐大人家的啊,哦,那好像也不奇怪了。 縣試簡單,唐家人第一場考的好,第二場第三場和最后一場也都發揮正常,沒出什么問題。 第四場一過,第二天就是發案時間了。 唐爺爺他們年齡大了,唐二哥唐三哥沒有讓他們過去,說發案后他們自己去看。 三個長輩和沈平坐在一起,有些心焦,期待著快點發案。 正等著呢,旁邊有人問:“可是唐大人家的親人?” 第208章 番外9 一桌人轉過頭去一看,見是一個穿著常服的人,感覺有些面熟,像是……衙門里的? 唐爺爺點了點頭,這人下去收糧稅的時候也見過唐家的人,有些印象,知道人沒有找錯,便將一張紙遞給了唐爺爺。 “這是我家大人給您的?!?/br> 唐爺爺接過來,道了謝,那人便走了。 唐爺爺打開來一看,上邊寫滿子密密麻麻的名字,仔細一看,上邊有他們兄弟的名字,猜測著可能是這次縣試的名單。 他看完了以后,把東西給了唐二爺,讓他看。 唐二爺打開一看,見第一個就是他的名字,又細看了一下,笑道:“這是……” 店里人多口雜,就算是縣令給走了后門,也不方便說出來。唐二爺停頓了下,找出了家里人的名次來,笑道:“小三總體來說比第一場進步了,其他人都沒有變?!?/br> 唐三爺接過名單看了一下,笑了:“沒想到還能這樣?!边@下子,就不用去擠了。 唐爺爺有些高興的道:“縣令這是體貼我們呢?!彼麄兡挲g大了,不適合擠過去看發案,應縣令就早些把名單拿給他們,以免他們著急。 唐二爺跟著點頭:“他是縣令,卷子是他批的,成績他知道,自然可以這樣。以往咱們沒想到這一點,也是沒遇到過這種事?!?/br> 說到底,是身份變了,但心里的身份還沒有變過來,不然前三年,其實私底下問一問,也可以提前得到名單。 沈平側頭和唐三爺一起看了,感嘆的道:“有人就是好辦事啊?!?/br> 唐二哥唐三哥接過來,把名單看了,見了自己的名字在這邊,很高興。雖說第一場是最重要的,名字在前邊最終就能過,不過沒看到之前還是有些擔心啊。 兩人看完以后,又掃了一下大堂里的人,他們都是在家里讀書,外邊讀書的人認識的并不多,這名單里其他人也不認識,也沒得給人說,又把東西遞還給了唐爺爺。 唐爺爺接過了以后,順便教育兩人:“這是大人給我們方便,不可宣揚出去,弄得人盡皆知。那樣的話,大家都知道大人給我們走了后門,有人就會有不滿,對大人名譽有影響。別人幫我們,我們卻給他帶來麻煩,這是不對的,往厲害了說,是恩將仇報,是以不管做什么事,都要謹慎穩重,懂嗎?” 兩人一想,的確是這個樣子,都覺得自己剛才想要張揚炫耀的心思不對,點頭應下。 一旁的沈平看著,自嘆不如。他覺得他要是到了這種情況,可做不到這般細致及時,能順便教育一下晚輩。 他卻是不知道,唐家頭頂懸著一柄達摩克利斯之劍,才迫使唐家上下這些年來個個養成了小心謹慎的性子,要是像別人的那樣的成長環境,也不會這樣。 知道名次了以后,幾人便不急了,唐三爺說叫點點心茶水,唐爺爺想了一下,覺得還是應該去道個謝。 于是幾人便在街上買了些東西,去了衙門里,見了應縣令。 應縣令很熱情,唐爺爺表達了感謝他體貼的謝意。 應禹海一見唐爺爺是真心的感謝,半點都沒有怪他之前沒給唐家提前通信的意思,覺得唐家人真是個可交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