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興家:唐瑾他天生好命 第146節
書迷正在閱讀:無雙戰神、斗氣和武魂居然能同時修煉、重生后我成了病弱王爺的小祖宗、西游開局先救七仙女、戲精重生:本宮只想做咸魚、女俠和yin賊、突然成仙了怎么辦、三觀不正、真人秀性愛直播、越界(重生H)
唐二叔對著另兩人道:“我看乖乖這一路貢元會元狀元考出來,總也覺得科舉沒有那么難,誰成想自己一考,這才覺得困難來?!?/br> 兩人跟著點頭,唐四叔叮囑唐二叔:“二哥,爺不準咱們叫乖乖小名的,怕叫順口了以后出去了被人聽見,有損乖乖威嚴?!?/br> 唐二叔不甚在意的點了點頭,不叫乖乖還能叫唐謹不成,叫小四的話聽著與乖乖官家大人的身份也不合適,他也就是在私底下叫叫而已。 唐三叔對著書嘆了一口氣:“一起念書的時候,咱們都知道乖乖學的好,要是他在這里,我們也能請教一下他問題?!?/br> “也不知道他在木饒縣過的怎么樣?!碧扑氖咫S口道。 “他當縣長呢,過的肯定比一般人好?!碧贫宓故遣粨倪@個。 而他們完全想不到,唐謹根本沒在木饒縣當縣長,而是在千里之外的杭州,在姜家當臥底。 第202章 番外3 縣試成績出來了以后,白忠父子在人少的時候也去看了,知道唐家三兄弟都過了。 白金團稍微有一些意外,對著白忠道:“我還以為這縣令不好明面上得罪唐家,才讓他們考試,暗底里不會取中唐家人呢,沒想到他竟然把這三人都取中了?!?/br> 白忠沒有出聲,白金團怕自己說錯話,就沒有再出聲,而是跟著父親回住處。 看父親沉默一路,白金團有些無聊,問:“爹,這唐家既然是個窮的,可能不是我們要找的那個唐家,那我們現在怎么辦?” “等?!卑字业?。 白金團不敢問等什么,只好沉默。 白忠就輕聲解釋著:“這秦省的苗提學不幫咱們,咱們查不到唐家那老頭的父親和祖父的姓名叫什么,可總有人能知道總有人能查到。這奉天縣的縣令是俞大人一派的,咱們等這縣令問清楚了,再過去試探?!?/br> 白金團有些疑惑:“只有縣試府試院試這些正式考試才寫父親祖父曾祖父的姓名,平時考試好像不寫吧?也沒聽說過唐家老頭子參加過科試,也不知道他是哪一年的秀才,不過至少離現在都三四十年了,就算是苗提學愿意幫咱們查,當時院試的卷子怕也不好找了吧?” “找不找得到,得找過才能知道。提學三年一任,等明年這苗提學滾蛋了,我們找新的提學去打聽?!卑字覒?。 白金團說到剛才那里,像是發現什么秘密一樣,猛一拍手:“這不對勁??!既然是秀才了,怎么可能幾十年都不去參加科試?誰不想當個舉人啊,這一看就有問題??!” 白忠心里有些火,又只能忍住,道:“你又沒把他生平全查清楚,如何得知他到底有沒有參加過科試?他要是參加過一兩次呢?!再者,入學三十年以上的生員就不用再參加歲科試,那他不再考試也沒問題,咱們打聽出來這唐盛歷年歲考都在四五等,也可能是對自己有自知之明,知道考不上,才沒有再去考試?!?/br> “入學三十年以上就不用參加歲科試了嗎?我都不知道!”白金團連忙轉移話頭。 白忠就講起了這個,順便講起一些別的見聞。 回到了住處,白忠讓白金團自己想,要是他一個人來做這事,該怎么辦。讓他把知道的事列出來,把不知道要查的列出來。 白金團拿了紙筆,認真把過程再理一遍。 現在知道京城唐家人的官職姓名等一些信息,只是年代久遠,查不出唐家那個活著的孩子叫什么名字。 如果唐家這個老頭子唐盛是京城那個唐家的孩子,那么只需要知道這個唐盛的父親或者祖父的名字就可以。 這個可以從院試試卷上查,也可以從戶籍上查。 只是這兩邊都碰了壁,也沒人知道唐盛那老頭爹爹爺爺叫什么名字。 實際上,奉天這邊的人還真沒幾個人知道唐家那老頭子叫唐盛,這個名字還是他們從京城來得時候在京里查到的。 白金團想了一會兒,突然問白忠:“爹啊,你說是不是咱們沒給錢,所以人家才不愿意受麻煩???” 白忠搖了搖頭:“你要知道,不是誰都會貪那一些銀子,這姓應的和姓苗的風評都很好,不是那等喜歡黃白之物的人,你給錢了,他很可能不愿意好好幫你,而拿的著主子的信去,有主子皇親的身份在,他們反而能好好幫你?!?/br> “那或許……是給的不夠多?”白金團小聲的說著,“誰能拒絕得了銀子???!” 白忠有些意動,白金團好不容易出了一個好主意,有些興奮,解釋起來:“要是他們不接也沒什么,要是接了,可不就好辦事了嗎?” 白忠覺得也是這個道理,就想著試試。 于是,他們坐車去了長安城里。 拿了拜帖去見秦省的苗提學,白忠拿了兩百兩的銀子出來,請他幫忙。 這一次,苗提學倒是爽快的很,直接撥了兩個人帶他們自己去庫房里查。 這歲考生員成績冊也是按府縣來分的,倒是不難,找到咸陽府奉天縣的,直接從二十年前開始查。 往上翻了十二年的冊子,白金團終于在名冊里看到了唐盛這個名字,激動的叫:“爹!爹!這里!” 白忠接過來一看,是啟昌十八年的冊子。 成為生員三十年后可以不再參加歲考,唐盛在啟昌十八年之后都沒有參加過歲考,也就是說他在這一年剛好是成為生員的第三十年。 他今年七十六歲,啟昌十八年他是……四十四歲。那么,他是十四歲就中了秀才,這一年是哪一年來著? 這個不好算,白忠一小冊一小冊的往上翻著,邊翻邊數。 啟昌往上,年號是興盛,興盛共十七年,減去十二年,那么唐盛應該是興盛五年中的秀才。 白忠直接向最后翻,找興盛五年。 結果,查到興盛八年就沒有了。 白忠抬起頭來,白金團見機迅速問旁邊跟著的那兩人:“怎么到興盛八年就沒有了?前邊的呢?” 這一刻,白忠和白金團父子都懷疑這冊子是不是給做過手腳了。 其中一個笑道:“咱們秦省是在興盛六年才收回來的,在這之前都是由祝簾那賊匪給占著的,這之前的很多底冊都被一把火給燒了?!?/br> “燒了?”白忠有些疑惑的問,“祝簾那賊匪還開科舉?”不然哪里來得底冊? 這人應道:“應該是開的吧?興盛六年是科試之年,興盛七年就開了鄉試,要是祝賊沒開的話,哪里來得秀才去參加鄉試呢?” 白忠一想也對,要是沒有開的話,那應該是從興盛七年開始縣試府試,興盛八年開院試,興盛九年開科試,興盛十年才能開鄉試。 這還都是最快的速度了。秦省可不像別的省份,往前幾十年秀才積累了一大堆,能從里邊挑人才。這從頭來過,一個省統共怕也才幾百個秀才,哪里像別的省動輒幾千上萬的人去參加鄉試。 白忠查了一下,發現興盛七年果然開了鄉試。 再一翻秦省別的縣和府,果然在興盛七年前的生員冊子都沒有了。 白金團小心的窺著他爹的臉色。 這歲考只是測驗秀才成績的考試,不像考秀才考舉人那樣正式,只寫本人姓名,不寫祖宗三代的姓名,這唐盛考秀才時的卷子冊子都被燒了,就辦法知道他的父親祖父叫什么名字,是不是京城唐家的后代了。 而且這祝賊錄出來的秀才,試卷也不可能送去京城復核,京城那邊也沒有底子可查。 怕他爹生氣,白金團便詢問興盛六年以前的冊子卷子還有沒有,他們倒是找到了兩個蒙塵的箱子,可惜年代久遠,又是祝賊那時的冊子,根本就沒人保管晾曬,有些生了蟲。 不過還是能翻的。 里邊是三個府的一部分卷子,沒有咸陽府的。 于是兩人只好去查科試名冊。 只要唐盛考了科試,肯定能查出來。 不過可能是唐盛實在沒有天賦,他前十幾年的歲考成績每次歲試都在第五等,再往后有了長進,也不過是第四等而已。 白忠詢問一下旁邊這兩人,唐盛沒考科試正常嗎。 剛才那個人笑道:“這歲考別說四等五等了,就算是考個三等科試也不好過,更不用說考中舉人了,是以一般只有歲考成績在前三等的才會去參加科試。四等五等的也有,不過很少,畢竟考一次就要一次銀子嘛,沒把握的人也不會花那個錢?!?/br> 看來這邊是完全沒有消息了。 兩人怕遺漏了信息,又再查了一遍,還是沒有得到什么有用的消息,不過白忠還是找了筆紙,把唐盛的筆跡描摹了出來。 等離的遠了,不會隔墻有耳時,白金團對著他爹抱怨:“還說這苗提學年風評好,結果見了銀子也沒好到哪里去,可見平時的好名聲都是裝出來的?!?/br> 從苗家的歷史和處事來看,苗家人的風評幾十年來都很好,白忠這時覺得大家看走眼了,或者說,這世上沒有人能不為銀子所動。 白金團覺得自己幫了忙,又小聲提議著:“那要不,咱們去奉天縣使點錢試試?” 父子兩人又做車去往了奉天縣。 秀才不愛歲考,入學三十年后能不考就絕不會考,是以白家父子沒有想到,唐老爺子在能不參加歲考時,還會再連續參加六年。 他們不知道,等他們一走,苗提學就把跟在他們身邊的那兩個人叫去問了話,知道情況后就讓他們下去了。 只是有些好奇,這唐家到底是什么情況啊,他俞叔叔還寫信讓他照顧,讓他見機行事。 他第一次沒應他們,就是讓人去查白忠那兩人到底是來查什么的,想來想去可能就是筆跡和祖宗姓名及文章這一類的。 筆跡那唐盛以前過年時會寫對聯,很好找;祖宗姓名他也沒有查出來;至于文章,文章應該不會有什么大問題,且那兩人想查的是名冊不是文章。 若非如此,他也不會收了那銀子,會讓他們像第一次那樣離開。 白忠父子到了奉天縣時,天已經快黑了,父子兩人找個地方各自快活了一晚,第二天去見奉天縣縣令。 白忠誠惶誠恐的試探應禹海唐家的事,應禹?;貞呀泴懶艈栠^提學,并非查到有唐家“不得科舉入仕”的公文,且要是真有,這句話的重點在于入仕的途徑,而不在于科舉。 應禹海還問白忠,如何能證明這兩個唐家是一個唐家? 白忠不知道應禹海在套他話,拿不出證據,轉移話頭,孝敬了五十兩銀子,這才到了奉天縣存放戶籍的屋子里。 結果吧,和在長安城差不了多少,戶籍這里,也是在興盛六年被一把火燒了,后來重建的都是活人的,死了的人全沒有底子,也不知道唐盛長輩的情況。 而且這后來建的吧,也不是興盛七年一下子就建好了,而是建了大半,剩下的連連續續建了好些年。不過,唐盛的因著是秀才,在興盛七年就建好了。 再去查遷入的戶籍里,也沒有從京城遷過來的,更不要說是遷來一家姓唐的了。 兩人出了縣衙以后,應禹海就讓人去給唐家通消息了。 白忠要去李家村那邊問一下情況,白金團自然是跟著,不過他有些奇怪:“這唐老頭都七十六了,子侄輩的怕是都死了好多,怕是問不出什么情況吧?” 他們可不是第一次來了啊。 “總要問過才清楚,萬一呢?”白忠瞪一眼兒子。 不過去了后,在附近村子雇個人給了點錢,使他去打聽,也沒打聽出什么來,兩人只好回去了。 見事情沒有什么進展,兩人就回京城去了。 到了京城以后,把情況都給主子說了,白忠得到了一個消息,唐家那小子是八歲的時候就中了秀才,不是十四歲。 京城這邊,氣候潮濕,不像北方氣候干燥稍微保護一下五六十年前的冊子都好著。 京城這邊,六十年前的歲考卷子早都積壓在了箱底,很多都發霉毀壞了,沒有找到唐家孩子的卷子,對不了筆跡,也查不出唐家那孩子叫什么名字。 不過他家主子還是從唐家那孩子的夫子的后代那里問出了那孩子的名,不叫唐盛。 還有,雖然時間久遠,他家主子也查出來了,唐家那孩子二十歲左右才離京的,不是十五六歲,至此,基本可以確定,兩個唐家不是一個唐家。 他們卻是不知道,奉天縣里這邊的戶籍,是唐老爺子很多年前就找人改了時間的。 而且當時,唐老爺子使了錢,戶籍不是從京城遷入秦省咸陽府奉天縣,而是補辦的。這樣雖然想要回家產的話不能證明身份,但若沒什么地位的話,能證明身份也要不回來;有了地位,這種事反倒不是什么難解決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