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興家:唐瑾他天生好命 第122節
書迷正在閱讀:無雙戰神、斗氣和武魂居然能同時修煉、重生后我成了病弱王爺的小祖宗、西游開局先救七仙女、戲精重生:本宮只想做咸魚、女俠和yin賊、突然成仙了怎么辦、三觀不正、真人秀性愛直播、越界(重生H)
唐瑾反問秦大夫:“既然你醫術很好,出身又算得不凡,為何要窩在李家村里?”可見不是有他老爺的關系就是不幕名利或者再加一點別的什么原因。 秦大夫安靜的坐著,心里答了一句:他自然有自個兒的原因,想不飛則已,一飛沖天。 “你有想過,為何張景仲葛洪孫思邈能在醫學的歷史上留名?因為他們醫術高嗎?對,但不止于此,還有另外一個原因!你學醫至今,難道真的不想在醫學上留名,死后告訴祖宗告訴后來人,你,秦梁,秦越人的后人,曾在醫學上做出過貢獻?!” 唐瑾這話轉了個彎兒,沒有接著上邊的說,卻聽秦大夫心情澎湃,嚅動著嘴唇,想接下去問,卻又怕出聲擾了唐瑾自己聽不到了。 “你沒想過嗎?你覺得這很難不可能嗎?其實你醫術沒有他們那么高,只要努力,也可以!”唐瑾沒有吊秦大夫胃口,給他肯定的回答。 秦大夫心情激動,想問又不敢問,只搖著頭。 唐瑾清楚,秦大夫想知道,又怕他是個外行不懂,說出的話沒用,問了反倒失望。 他問:“你覺得你再努力,也寫不出《傷寒雜病論》《千金方》這樣好的書?覺得中醫所有的經驗與醫書足夠完備你再努力也難出彩?” 秦大夫的確是這樣認為的,他聽到這里,覺得唐瑾可能真的有方法而不是胡說,不等唐瑾繼續說,終于急的問出了口,聲音有些干澀:“什么法子?” “術業有專攻,但同樣是大夫,有人善于兒科有人善于婦科,有人專治胃病有人專治頭疼……”唐瑾說到這里,秦大夫就連忙點頭,覺得說的非常對,就像他,不善于兒科。 唐瑾看秦大夫的表情越發有自信說服他隨著唐老爺子走了,不停頓的繼續道:“著名的醫書那么多,卻是缺了一種?!?/br> “哪一種?”秦大夫著急的問。 “外科?!碧畦貞?。 外科?秦大夫聽后怔了一下,然后皺起了眉來。 唐瑾并不意外秦大夫會有這個反應,他與秦大夫也相處了一段時間,加之以前的了解,知道中醫不主張動刀,再小的手術都會損傷元氣,年輕人恢復的快當時看不出來,年老的人恢復不過來容易要命。 他問:“我猜,《黃帝外經》失傳了吧?”以前聽黃帝內經這四個字習慣了也沒有多去想,上次他騙秦大夫后,秦大夫讓他幫忙把“看過的關于種痘的醫書”找一下,給了他一張學過的醫書的單子,他看上邊有《黃帝內經素問》《黃帝內經靈樞》還想,內經都有兩篇了怎么沒有外經。 最后找到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后,他突然想著,既然有內經,那應該就有外經吧,不然為何要專門把內字標上去,直接叫《黃帝經》不就好了? 就像六部有個左侍郎,必定會有一個右侍郎,不然直接叫侍郎就行了,何必分個左右?還有官階有正六品,那就肯定有個副六品,不然直接叫六品,何必分個正副?沒有意義。 秦大夫聽到這個問題后一愣,他沒想到唐瑾會問起這個,有些反應不過來的點了點頭。身為一個有見識的大夫,他自然知道這一點,只是平時從來沒有關注這一點。 “你們不重視外科有你們的原因,但黃帝能寫出一本《黃帝外科》來外科肯定很重要。既然醫術沒那么高的宋慈都能寫出一本《洗冤集錄》流傳下來,為仵作的必讀之書,為何你不能寫一本《外科集錄》流傳下去,做為外科的名典,成為意外受傷和戰場上的將士們的保命醫書?”唐瑾反問秦大夫。 秦大夫呆呆的坐著,望著唐瑾的方向,目光卻沒有聚焦,一動不動,只偶然眨一下眼睛。 唐瑾平靜的坐著。 宋慈的醫術怎么樣他并不知道,只看他以前能記住張景仲孫思邈而不知道宋慈就知道宋慈的醫術不是兩人這一個級別的,讓宋慈聞名于世的是他極為高明的驗尸手段。 歷史到了咸國這里有四千年了,四千年外科都發展不起來,原因是多樣的。 唐瑾以前也信中醫,但生病只有西醫看不好時,他才會去看中醫。后來在老家感冒去診所看病發現大夫墻上掛著的幾百個白大褂合影,隨口跟大夫聊了幾句,才發現國家在扶持中醫,連小診所里都有中藥柜了。 那個老家診所的大夫感嘆,中醫的沒落有政策的影響,他原本是想學中醫的后來各種原因只能學西醫。 唐瑾記得當時他說有些中藥材對身體有很大的副作用,那個大夫問他哪個西藥對身體沒有副作用,反倒是把他問住了,接著對方說了一句話很是讓他認同:哪個行業的發展都是不斷改進,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其實真的說來,很多中藥的副作用都要比西藥小的多。 他跟這個大夫聊了幾分鐘,從這大夫的言語里,大概知道一件事:國學這些年的失落以及失落的原因。 說白了就是西醫見效快中醫見效慢,有些病非西醫不可,再加之一些原因,中醫就不被看好了。 其實中西醫各有優缺點。 唐瑾身為一個男性,自然喜歡看各種戰爭片,國片的某種長盛不衰的戰爭劇看了很多,覺得在那個年代里,藥品受制于人真的太讓人郁悶了。 如今他在了這里,中華的歷史在這個朝代拐了個彎,他也想盡自己所能的讓外科發展起來,哪怕得幾十年才能慢慢看到成效。 是以,他讓秦大夫研究外科,也是一個雙贏的事。 只是沒想到,秦大夫呆了一陣后還沒反應過來,只是憑直覺說了一句專業的話來,讓唐瑾不好意思起來。 第173章 快來訂閱我(n_n) 秦大夫說:“宋慈一生做的是司法刑獄的事,不是大夫。黃帝內經也不是黃帝著的?!?/br> 唐瑾聽到后,感到臉有些發熱。 宋慈原來不是大夫么?黃帝內經原來不是皇帝寫的么? 他看秦大夫上次給的書單是一溜的醫書,下意識的以為宋慈也是大夫。 不,現在想來也不一定全是醫書,只是他知道的全部是醫書,就把不知道的也當醫書。 他以為醫書的著者就是大夫,秦大夫這樣一說他就明白了被他忽略的事?!断丛┘洝冯m是醫學相關,但準確的來說是驗尸的書,不是講病情講治病的書,那宋慈不是大夫更能說的通。 一個大夫一輩子接觸到的非正常死亡的死人,肯定沒有一輩子做司法刑獄的宋慈多。 至于黃帝內經不是黃帝寫的這一點,在最初的驚訝過后,他大概也猜到了原因。 那這樣一來,是不是別的地方也錯了?恐怕他剛才說服秦大夫的話有好些漏洞,會讓人笑話的。 唐瑾努力的板著臉,表現的淡然一點,補充了一句:“道理是相通的。做司法刑獄的宋慈能寫出《洗冤集錄》,是因為他用心研究總結了經驗,那么做大夫的為何寫不出一本《外科集錄》?你跟他之間,就少了用心研究總結經驗這一條?!?/br> 秦大夫眨眨眼,閉上眼睛,抿著唇,沉默著。 唐瑾又道:“我知道,這很難,但不凡之人之所以不凡,就是有著‘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決心?!?/br> 唐老爺子這個時候笑了,他問唐瑾:“誰告訴你,外科沒有醫書的?” 唐瑾一怔,突然覺得不妙。 他覺得外科沒有醫書是沒有聽過哪個有名的外科書,是以覺得沒有。 但事實上很多現代的東西古代都有,古代應該是外科比起內科來極為落后,而不是沒有。 因為落后,就不被人提及,平常人就不知,他也不知道。 外科肯定是有著書的吧?畢竟歷史四千年呢。 唐老爺子用手指敲著桌子,慢慢道:“外科里,我知道的就有唐代藺道人傳的《仙授理傷續斷秘方》,還有南宋陳自明的《外簡精要》,秦大夫知道的肯定比我更多了,是吧?”說著,向著秦大夫那邊揚了揚下巴問。 秦大夫睜開了眼睛放松了唇,唐瑾這才發現,他眼里含著笑意,嘴角上彎,剛才閉眼抿唇只是要掩蓋笑意,頓時懊惱的很。 怎么辦?班門弄斧丟人了! 秦大夫望著唐瑾少有的表情,笑意彌漫在了整張臉上。 唐老爺子教育唐瑾道:“你要說服一個人,首先得極為了解他的各個方面,不然就會像今天這樣,被人看輕不說,還會不能成事?!?/br> 唐瑾抿唇點了點頭,承認道:“是我心急了,不過……” 還沒說完呢,秦大夫看唐瑾抿著唇,帶著一張笑臉為他分辨道:“其實他說的很對,我剛剛的確有醍醐灌頂的感覺。外科確實沒有什么全面的書,《仙授理傷續斷秘方》講的是骨傷科,《外簡精要》講的是癰yong疽ju,乖乖想說的外科不是常指,另有其意吧?” 剛被秦大夫打斷唐瑾只好停下,聽到問他這下子有機會說了:“的確。我看書上凡是是戰爭總會有大量死傷,很多都是有了大傷口后,失血過多或發熱而死。用針線縫合傷口是外科,縫合血管也是外科,失血過多輸送血液救人是外科?!鄙踔劣谝院髷嘀亟右彩峭饪?。 不過最后一句話,唐瑾到了嘴邊還是沒說出來,覺得說出來太過超前了。 秦大夫聽到了這里,輕輕的倒吸了一口氣??p合血管?輸送血液? 這些,真的可以實現嗎? 唐老爺子啟了啟唇,揚了揚手,才道:“你們進去說吧,我可沒功夫聽你們談這些?!?/br> 唐瑾轉眼去看唐老爺子。 自從家里有了堂弟妹后,看到他們哭鬧好動的樣子,玩時一個動作重復幾十遍不覺無聊,甚至尿了還會笑著用手去抓的情形后,他就知道他從小的表現極不正常,太不像一個孩子了。 家里人也琢磨他不對,老爺對他更是懷疑,現在聽了他說這些,讓他進去說,是不想進一步戳破這層窗戶紙嗎? 秦大夫急著知道,連忙起身拉著唐瑾去他的房間了。 進去后就問:“怎么縫合……血管?” “我怎么知道?我又不是大夫。我想著你們會縫合傷口,那血管也應該能縫合吧?!?/br> “輸送血液這個行不通,以前有人試過,雖有活著的,但更多都死了,不管是親人之間還是陌生人之間?!?/br> “我是這樣想的,同一個母親他會生出男娃也會生女娃,許是血液也分性別?” 性別?秦大夫皺起了眉頭來,一雙眼亮亮的望著唐瑾:“兩種性別嗎?應該沒這么簡單,你快告訴我唄!” 唐瑾微噘著嘴搖頭:“我真的不知道!我只是想讓你跟去照顧我老爺,才讓你研究外科,這樣你幾年之內也沒時間給人治病了,跟我老爺去剛好有大把空閑時間?!?/br> 秦大夫打量著唐瑾的神色,觀察他到底是真的不知道還是假的不知道,隨后就點頭道:“好,我知道了,我會好好照顧你老爺的,到時候你可得給我好處?!笔裁春锰幾匀徊挥谜f了。 唐瑾笑著點了點頭:“這是自然?!?/br> “好,你出去吧,我要好好想想?!鼻卮蠓驌]了揮手,讓唐瑾離開,他想靜一靜。 等到唐瑾快走到門口時,秦大夫才想起一事,對唐瑾道:“你知道你老爺為何要我在京城開醫鋪么?” “猜到一些?!碧畦獞?,出了秦大夫的屋子,只覺今天的太陽極為的大。 他抬頭,看了一下碧藍的天空。 他其實并不一定要將外科這些說給秦大夫聽,讓人察覺出他的那些異常。 他可以讓秦大夫像李時珍那樣,編個本草綱目。 這個更顯得正常。 只是他覺得,他來到這個地方,身負的并不是光大唐家這一件事。 他想為這個時代的人做些什么力所能及的事。 也不是圣父,更多的是為自家考慮。 也或許,有一天,他和他的親人會被更加發達的醫術救了性命。 畢竟生活不是看過的穿越電視和小說,隨便就能九十一百歲,更多的人在三四五十多歲就去世了。他活在這個時代里,就要受落后的醫療所限制,想長命,只能自救。 這樣秦大夫能留名歷史,他得到想要的,真的是雙贏。 唐瑾搖了搖頭,拋掉了這些多余的感情,進到了正堂里。 唐老爺子在喝水,見唐瑾進來,笑著把一杯水推了推:“渴了吧?” 唐瑾過去端著水喝了,才道:“你還是心急了。你怎么先不問一問我,秦大夫想開醫館是誰的主意?” “不管是誰的主意,我都想讓他跟著你?!碧畦畔卤?,認真的道。近兩千個日夜的相處,他早已把唐家人當成了真正的血脈親人。 唐老爺子笑著嘆口氣:“秦大夫在京開醫館,以后有救了太子的名頭在,又加上不俗的醫術,能很快的把分店開到大的城市去,認識很多人脈,以后在你的仕途上也能幫助你?!?/br> 唐瑾點了點頭:“我知道,這樣不好,不安全,我不放心你?!?/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