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頁
書迷正在閱讀:永不投降的反派女配[快穿]、[紅樓]放妾有子、重生后我和死對頭好上了、[綜漫]吸引咒術最強只需要一朵煙花、今天吃到名偵探了嗎[綜英美]、在驚悚游戲里和頂流組CP[無限]、予你絕對寵溺、[綜漫]禍犬的夜兔、Blackpink的開車系列、逆時偵查組:兇手何時來訪
這點雨化田是不能保證的,心靈的傷害應該怎么防御從來不是簡單的命題。就是吳無玥也沒有根治的辦法。也許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土豆身上的擔子太重,所以從小他就要學習斬斷一些東西,才能成為一個開創盛世的帝王。 接著前頭的話,孫傳庭在咸元四年二月清理了陜西的戰場后回到了京城,他與秦良玉把叛軍的首領給殺了,但是底下被集結在一起的流民們還有許多?!俺甲窕噬现家?,朝廷接受他們的投降,但是當初組織策劃的頭領必須要誅殺,其中有三隊人馬的匪首都是被部下所犯殺,如此一來剩下的人也算戴罪立功了。這些流民本應是本朝百姓,也是生活所迫才會走上了叛.亂的路,首惡伏誅與叛亂主力軍被鏟除之后,他們也是散了軍心。臣把所有的人都登造在冊,包括老弱婦孺,共有兩萬人投降?!?/br> 朱由檢已經看過了孫傳庭與秦良玉的詳細戰報,還好他們是在最初的時候平.亂,這個時候還沒有形成一個勢力,還是在往后等等,也不用太久,只要在過兩三年,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這之后的幾年可是年年有災情,如果不能喂飽這些人,想要反的那就更加多了。到時候此風已成,就不會再容易拿下了?!皯馉幹皇且环N手段,而要達成的目的才是最重要的,所以關鍵的事情往往是戰后應該要達到什么目的,對于殘局應該如何收拾。陜西的情況已經是千瘡百孔,除了這些參與到叛亂中的流民,其他吃不飽的百姓也不在少數。這里頭的數字你盡快也給朕一個明確的報告?!?/br> 打仗打完了,就要開會了,許多人還在如何避過監察司的絞盡腦汁中,朱由檢已經給了他們一個新的難題,大家來說說如何處理這些兩萬人的流民叛軍,不可能都殺了,應該要怎么辦才好? “皇上,如今陜西不能再大興兵事,應該要修養生息才行?!?/br> 朱由檢看著說話的人,這都是廢話,要怎么修養你倒是給個具體的cao作法案。經過這樣的戰爭本來就不多的農田莊稼被毀,這又是困難的一年。 ☆、第一百十一章 “正如同眾位卿家所言,當下不宜再興兵事,故而對于那些叛亂的流民,朕也打算給他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敝煊蓹z好似接受了大臣們的意見,修養生息這四個字說出來,傳統解決辦法中最重要的就是減免農稅,但其實朱由檢登基之后,農稅沒有漲過而一直在減少中,“雖然朕免去了百姓的稅收,也在早兩年讓他們開始種植了土豆等作物,但是天公不作美,這兩年也不過是勉強糊口而已。眼下要安置這些流民,不讓他們再次誤入歧途,朕想著不如把他們遷到膠州灣去?!?/br> 此話一出,朝中的諸位大臣想起來了那是早年間信王的封地,那個地方也不是十分適合種植作物,而那一帶也早就成為了皇帝的私產,招募過軍士把守,只知道陸氏商隊在那一帶做的生意很大,多半都是從事藥材生意,還會供應軍需。 “朕還不曾登基之時,在膠州灣有一塊封地,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毗鄰大海,那里也是也適合出海謀生。為了封地上的百姓能更好地應對大海上的風浪,朕也想著造幾艘大船,保證他們的出行安全,總不能為了撈一條魚就把命搭上了?!?/br> 朱由檢說著這些話像是在說一個荒誕不羈的故事,“在陸地上的人對于大海了解的還是不夠,原來大船被風吹著就會隨波逐流飄到遠方。蒙惠者雖知其然,而未必知其所以然也。朕卻希望能知道背后的所以然。觀大明的地勢,海岸線之長足以讓人要去思考大海的問題。不是光依靠海禁二字就能解決的,隆慶開關后,大明也接觸到了大海上的事物,雖然后來的倭寇與海盜又使得大明對外的認識產生了阻礙,但是被打開了一角就要看個明白。 這幾年沿海一帶還是有著海禁,不過福建廈門卻打開了一角。去年東南一帶的戰事諸位也都知曉了,鄭芝龍歸順朝廷之后,幾大海盜之間的斗爭卻還是糾纏不斷,荷蘭在此戰中于我朝有利,廈門地方還請對其進行加賞。為什么會有海上戰爭,天下之事來來往往都逃不過利益二字。荷蘭人遠渡重洋來到大明是總抱著目的,就是為了來掙錢的。你們說說能有多大的利益值得冒這樣的風險呢?” 底下的大臣們知道這是要對海貿動手了,但是皇上我們沒有武裝力量,這個吃不飽的年代里面,哪有這樣的手段去與那些番邦人爭奪。廈門沒有出動過官軍嗎?當初何嘗不想剿滅了鄭芝龍、李旦集團,但是事實證明我們沒有那個能力,所以只能妥協,招安了鄭芝龍,讓他與其他的海盜也好、番邦人也好,兩廂纏斗。 “皇上,海上多是兇險之事,茫茫大海難望前路,萬不可以拿百姓的性命去冒險?!?/br> “皇上周大人所言甚是,我朝沿海地帶百年來受到了倭寇的侵擾,不可開放海禁,不然會讓他們去而復返,乃是重燃戰火之師?!?/br> “夠了?!敝煊蓹z瞪了說話的兩人一眼,以為他不知道東南利益集團每年能在廈門與荷蘭人換到多少錢嗎,只要有有百分之十的利潤,資本就蠢蠢欲動;有百分之百的利潤,資本就忘乎所以。相對而言,海上貿易就是那種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即便下一秒要上斷頭臺都在所不惜,性命在資本的面前微不足道。 “朕不是傻子,都說大海多是兇險之事,那么請問東南一帶富的流油是怎么一回事情?與荷蘭人做生意的商人眼中不是沒有兇險,而是他們更能看到背后隨之而來的財富。朕不與你們計較,在生意里頭賺了多少錢,能憑此發家也是一種本事。但是天下斷然沒有吃獨食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