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
書迷正在閱讀:和頂流營業后我紅了、快穿之女配要逆襲gl、七年、影后的巔峰對決、[歷史劇同人]狹路相逢、永不投降的反派女配[快穿]、[紅樓]放妾有子、重生后我和死對頭好上了、[綜漫]吸引咒術最強只需要一朵煙花、今天吃到名偵探了嗎[綜英美]
有些人就開始譴責韋斯萊。一定是他的職業病發作了,參考了以往社會版的無趣新聞標題。 當然,也另一些有人猜測書名是「M」的隨便起的。一位不愿意透露真名的作者,他壓根就不在意書名是否趕客。 除此之外,還有陰謀論甚囂塵上。 華爾街的新合并交易所有意向改變美國金融的游戲規則,繼而能加做大美國的金融市場。 然而,一種新規則的出臺注定是一種束縛,習慣暗中cao縱的經紀商與公司能開心嗎?高遠之見者少,鼠目寸光者多。太多人并不在意將來,只想現在撈一筆大的。 束縛不只針對直接參與買賣的商人們。原本接受賄賂的政客與法官們,希望看到新秩序的建立嗎?如果水不混,他們怎么摸魚。 鑒于《華爾街》一書揭露了太多內幕,哪怕有些人名進行了模糊處理,但懂的都懂并不難推理。 結合現實情況,1870年的炎炎夏日,華爾街之上無數股勢力正在生死角逐。 這時必須換上一個低調的書名,是打壓也是保護,以而確?!窶」先生的新書能夠順利出版。 面對熱議紛紛,邁克羅夫特只想給一句評價——想太多。 身在倫敦,他對華爾街動態不能說是毫不關心,簡直就是密切留意。 哪怕如今華爾街的市場體量只有三十億美元,遠遠不及倫敦金融市場具有一百億美元的市值,但也足以引起英國方面的重視。因為它的增長速度太快了。① 因此,他需要收集分析華爾街的相關各類情報,也就不可能錯過《十九世紀華爾街實況分析》一書。哪怕沒有得到「M」的親口承認,但能確定這本書百分之九十九出自明頓先生之手。 問為什么? 可以隨手舉例,比如對于數據的處理方式;比如遣詞造句看似大天使勸人為善,實則暗藏著冷漠辛辣的嘲諷。 正經的理由還有很多。 比如這本新書出版代理人是韋斯萊,這是很重要的一條線索??上?,世上知道明頓救過韋斯萊的人,一只手也數得過來。 除去細節實證之外,也是因為一種直覺。 女巫鎮分別,至今已經小半年。 邁克羅夫特沒有再見過明頓先生。 即便知道對方又又又出席了哪一場酒會,但也僅是通過坊間傳聞,得知華爾街多了一位穩贏不輸的點石成金手。 只是有個小疑問:明頓先生會安安分分在金融市場日進斗金嗎? 邁克羅夫特一直報以懷疑,直至爆款新書問世,讓他有種果然如此的塵埃落定感。 明頓并不是去認真賺錢,而是在嚴肅地暗搓搓地搞大事,是把幾十年來華爾街的老底都揭開了。 無怪要用代號「M」,否則走在路上分分鐘要防著被套麻袋,起這種枯燥書名也只是對方的惡趣味罷了。 不難推測,這本書九成是韋斯萊記者邀請明頓寫的。如非趁著華爾街大換血,此書根本不會有面世的可能性。那位記者一直勇氣可嘉,但到頭來也必須一力扛下外界的紛紛擾擾。 習慣吧,習慣了就好。 這個世界很精彩,這個世界也很危險。 各種紛爭,你方唱罷我登場。 大西洋的這一頭,紐約華爾街之變,兵不見血;大西洋的另一側,埃姆斯密電事件引得法國對普魯士宣戰,歐洲大陸上普法戰爭爆發。 那不僅僅是兩國之間的事,勢必引起歐洲格局變動。 邁克羅夫特久違地收到了馬修閣下的密信。 簡單概括,倫敦方面對普法戰爭給予密切關注。原計劃美國的任務為期一年,算算時間還剩三個月,羅曼夫人也該結束她的美國旅行。 不妙! 邁克羅夫特腦中警鈴大作,他一眼讀懂潛臺詞,這種情報工作還有完沒完? 之前說好的一年,該不會變成一年又一年,美國結束之后要去法國吧?難道白廳沒有其他可用之人了?會不會是他太好用了,所以被反復使用了吧? 即便在心里把馬修閣下按在地上反復摩擦,但現實中該做的工作還是要繼續。 ** 九月,微涼。 紐約第五大道的豪華酒店里開始了一場盛大晚宴。 主辦者是大都會博物館的籌辦委員會。三四年前,一批美國企業家計劃建立一座博物館。時逢上個月普法戰爭爆發,正是好時機以低價購入一批歐陸的古物。 今夜晚宴的主題與此相關。 邀請了權貴富豪、社會名流、藝術大師等等,籌辦委員會對外廣而告之,表達了想要收購各類藝術品的決心。 瑪麗也收到了邀請函,肯定不是以揭露華爾街內幕的始作俑者「M」的身份,而是以近幾個月在金融市場上小賺一筆的身價。 前者,估計是會人人喊打;后者,卻被同一批人虛心求教如何在風云跌宕的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 燈紅酒綠的夜晚,入目皆是歌舞升平。 這種地方簡直無聊透了。 瑪麗有點后悔,為什么要多此一舉來此閑逛? 距離大一開學只剩四天,她想著挑場晚宴最后圍觀一番熱鬧。等前往C大上學,雖然學校同在曼哈頓,但好歹要做一段時間教授們期待的潛心研究好學生。 然而,今夜的晚宴沒有出彩之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