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頁
書迷正在閱讀:瑪麗的十九世紀[綜名著]、和頂流營業后我紅了、快穿之女配要逆襲gl、七年、影后的巔峰對決、[歷史劇同人]狹路相逢、永不投降的反派女配[快穿]、[紅樓]放妾有子、重生后我和死對頭好上了、[綜漫]吸引咒術最強只需要一朵煙花
不過就是一些異象罷了,林黛玉是仙界的仙草,到底不同于下界的那些小精怪。下界的那些小精怪修為不一定就比林黛玉的低,但是下界靈氣太過稀薄,且他們又不是仙體,自是沒有弄出這些動靜來。 “這林家女是精怪?”皇帝問。 “怎么不說她是小仙女呢?”小靜安道,“看話本么,話本說神仙喜歡下凡歷劫的,各種各樣的劫難?!?/br> “……”皇帝不是很喜歡看那些話本。 神仙下凡歷劫,不過就是把凡人當成螻蟻。凡人的命運就是注定的,神仙渡劫之后又回去,凡人如何,那些神仙才不去管。 “沒事,人家頂多就是歷劫一下?!毙§o安道,“又不是要毀了你們,他們還沒有那么大……那么高的身份?” 皇帝沒有被安慰到,自己辛辛苦苦地守天下,讓百姓們過得好一點,而那些神仙就只當這里是渡劫的地方。他能怎么說呢,他就只是一個普通的人。 皇帝又如何,那也是凡人一個。 “由他們吧?!被实壑荒苓@么說了,希望那些要渡劫的神仙好好渡劫,希望神仙渡劫不要引起大戰爭。 《封神演義》這一類的還是算了吧,皇帝可不想經受這樣的戰亂,精怪們打架……那就是各顯神通,還有各種各樣神奇的事情,皇帝想看看戲曲就可以,現實里沒有必要出現這樣的事情。 “安啦,精怪們都很努力修煉,他們對打仗沒興趣?!毙§o安知道皇帝在想什么,那些小精怪真沒有想著去打仗。 那些小精怪頂多就是想著好好提升修為,想著以后能不能成為神仙。不想成為神仙的精怪都是不努力的精怪,他們都很努力呢。 第46章 、謀劃 皇帝對那些精怪也沒有什么興趣,?只要那些精怪不影響他治理朝堂,那么他就沒有什么想法。要是那些精怪影響他治理天下,那就不一樣了。 “榮國府的那些植物長得如何?”皇帝問。 皇帝還想著小靜安說的把賈寶玉當作是法器的事情,?賈寶玉銜玉而生,就看看那一塊玉能不能讓植物長得好。 “長得不算是特別好?!毙§o安有些失望,?“可能上天就是為了防備我們這樣的人,?所以……作用非常非常小,都可以忽略不計了?!?/br> “……”皇帝心想,?那還真是沒有什么用,?“繼續嗎?” “不想繼續?!毙§o安道,“但是聊勝于無,他們自己種種花草就可以,又不是我要過去。我不繼續,?他們可以繼續?!?/br> 小靜安真的不喜歡跑到賈寶玉的面前,?也沒有想著跟賈寶玉培養感情,她又沒有打算抱住這些所謂神仙的大腿。小靜安之前的修仙世界,?跟神瑛侍者的仙界,也不知道是如何的。 也許神瑛侍者的這個仙界,?神瑛侍者的等級不高呢? 小靜安不懂得,反正瞧一瞧,沒有必要多去折騰。 有的事情一開始有了變化,后面就會有變化。 因著使用靈氣的燈推廣之后,百姓家基本就用靈氣燈。靈氣燈可以白天吸收靈氣,?晚上用。這樣的燈,?也能避免火災,加上價格又實惠,很多百姓就換了這樣的燈。 就連一些寺廟也換了這些燈,?雖然沒有完全替換,但是換了一大部分,有燈一直亮著,便可。 靈氣燈也可以白天用,沒用的時候,靈氣燈會自動積攢一些靈氣。 一些法器的出現,改變了一些事情,可有的事情也改變不了。比如甄英蓮被拐賣,只不過甄英蓮被拐賣不到一個月就被尋到了,女子學堂的一些人有關注這些事情,加上地方官府也更加重視這些問題,甄英蓮的樣貌特征又明顯,也就很快被找到。 葫蘆廟里沒有失火,甄家沒有被燒毀,甄英蓮好好的,一家子也就和樂許多。 賴頭和尚和跛腳道人自然也發現了這一點,按照太虛幻境的運簿,甄英蓮應該被人販子養著,等甄英蓮大了,人販子才賣了她。怎么現在,甄英蓮被找到了,甄士隱家也沒有被燒毀。 如此一來,甄士隱也就沒有看破,沒有想著跟著去當道士之類的。 “怎么就不同呢?”賴頭和尚疑惑,運簿寫的本不會有錯的。 賴頭和尚倒是沒有去想是不是小靜安插手了,小靜安遠在京城,人家壓根就沒有跑過來,也沒有插手那么多事情。他便只能認為萬物都有一線生機,甄英蓮遇見了她的一線生機,那么甄英蓮就得救了,也就沒有按照運簿上所寫的繼續下去。 不過沒有了一個甄英蓮,后頭還會有其他的女子,薛蟠那樣的混賬人物總會犯錯。 那些人主要是陪著神瑛侍者渡劫,又不是陪著薛蟠渡劫。像薛蟠這種細枝末節的人物,倒也沒有必要多去想。 就算薛蟠沒有出事,薛家也要進京的。 雖然說甄英蓮回來了,但是甄士隱的妻子的身邊的一名丫鬟還是跟了賈雨村。 那丫鬟跟賈雨村看對了眼,甄士隱的妻子又沒有痛失愛女,沒有眼瞎。甄士隱的妻子自然就看出來了,既然看出來了,也就沒有必要留著那個丫鬟,便讓那個丫鬟跟著賈雨村去了就是。 賈雨村這個人做官不大行,被一次事情牽累之后就被罷官了。所幸他這邊的事情也不算特別大,功名還在,以后還能繼續謀官。 只不過林家打算讓林黛玉去女子學堂,就沒有給林黛玉另外請夫子,也就沒有請賈雨村了。林黛玉的兄長也是去學堂讀書,林如海還時常親自教導這個兒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