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都怪我過分美麗、[清穿+紅樓]佛修小皇姑、瑪麗的十九世紀[綜名著]、和頂流營業后我紅了、快穿之女配要逆襲gl、七年、影后的巔峰對決、[歷史劇同人]狹路相逢、永不投降的反派女配[快穿]、[紅樓]放妾有子
那道身影騰空而起,輕輕巧巧落在場地中央,關切地一把摟住楚馨寧,手指疾出,連續點了楚馨寧胳臂兩處xue道,迅速止血,又從懷里掏出藥丸喂入楚馨寧口中,這才轉身面向眾人。 若是周揚還醒著,定要眼睛一亮地道一聲:“哇,帥大叔喲!” 只見來人一襲白衫,劍眉星目,長身玉立,背負一個劍鞘,豐姿之瀟灑卓然,比之周揚前世所看的電影《名劍風流》中的秋官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真是好一位美男子! 此人正是楚馨寧的父親,武當派掌門吳陽平的七師弟,也即上代掌門諸葛云飛最寵愛的的小弟子楚燁煜。 楚燁煜轉過身來,朝著松陽大師等人一一見禮,轉向柳若松道:“柳掌門,小女年幼,初次下武當山,不知哪里得罪你,竟要下此殺手,不才倒要討教一二!”言畢,一掌如電擊出,柳若松正待答話,見勢忙提掌抵擋,楚燁煜一掌擊出,馬上收回,第二掌緊跟著拍出,比之前一掌更快,他雖是諸葛云飛的小弟子,功夫卻居武當山之首,早年行走江湖也是威名遠揚,柳若松成名較晚,不是他對手,此時接完第一掌,已感吃力,見得第二掌又來且來的更快,心中既恨且怒,只能硬著頭皮接下,楚燁煜見女兒受傷,心疼不已,此時誓要替女兒討還公道,因此掌掌都是十成功力,兩掌畢,柳若松嘴角已見血絲。 旁邊衡山派掌門洛風忙道:“楚峰主,適才各派與令千金比武,刀劍無眼,受傷在所難免,你何必動氣?” 楚燁煜緩緩收掌,道:“是嗎?原來你們衡山派和華山派都是喜歡以大欺小,楚某聞之,真是耳目一新!” 柳若松氣怒交加道:“楚燁煜,你別以為我怕了你,你與魔教的妖女茍且,生下這個孽障,人人得而誅之!” 楚燁煜聞言臉色大變,一股暴戾之氣涌上面來,他面色森然,忽然身影閃動,快速出手,“啪啪”兩聲,掌摑在了柳若松面上,這才冷冷道:“柳若松,你搬弄是非,挑撥離間,以為我真不敢殺你嗎?” 柳若松大怒無比,正待發作,卻突然看到楚燁煜充滿殺意的眼神,竟不由自主后退了半步,卻不肯示弱道:“今天武林同道俱都在場,你們武當派掌門吳陽平與魔教勾結,你如何說法?” 楚燁煜自懷里掏出一封信函,遞給松陽大師,道:“大師,這是衡山派和華山派挑破離間的證據,請大師過目?!?/br> 第8章 拜師認師姐 松陽大師接過來看了一遍,默默遞給泰山派掌門郭海天。 楚燁煜又道:“大師,我三師兄與明教教主此番會面,乃是受了峨眉派凈慧師太和貴派方丈空海禪師的托付,欲與明教和解,此后雙方恪守陣地,止戈息戰,造福民生。這是凈慧師太和空海禪師的信函?!?/br> 柳若松聞言大驚失色,卻仍是不甘心地道:“楚燁煜,你們和魔教早有不清不白的關系,當然希望和解,我們與魔教之仇不共戴天,你這是為了一己私利,要置我等死去弟子性命于不顧!”正要回頭尋衡山派掌門做助力,卻發現衡山派掌門見勢不妙,已經悄悄溜之大吉。 事情的真相到此終于水落石出。 原是當年楚燁煜行走江湖時,與明教教主司馬洪之女司馬鈺相遇,彼時司馬鈺女扮男裝,楚燁煜與之相交,驚覺二人話語相契,志氣相投,遂結為八拜之交。司馬鈺身份拆穿后,二人由敬生愛,日久生情,私定終身。 后來武當派七大弟子爭奪掌教之位,最受師傅寵愛的楚燁煜,本來最有希望繼承衣缽,但因與魔教妖女相愛受到一眾師兄攻擊離間,并借機挑唆正派與明教的恩怨,導致師傅諸葛云飛與司馬洪雙雙比武身亡,雖然諸葛云飛臨終前要將掌教之位傳于楚燁煜,但心灰意冷的他堅辭不受,只愿輔助性格最為寬厚的三師兄吳陽平為掌教。自此之事,司馬鈺痛恨楚燁煜只愿相信師兄弟離間之言,導致自己父親身亡,教派力量折損,與之決裂,老死不相往來。 楚燁煜意志消沉,不問世事。更因心懷愧疚,對于明教新任教主司馬鈺的挑釁和擴張,屢屢忍讓。 半年后,司馬鈺派人送來一個女嬰,扔在武當派山門前,并留下生辰八字。吳陽平猜出這孩子應該是楚燁煜與司馬鈺之女,于是做主收下,并取名馨寧,命楚燁煜收到門下做大弟子。 楚燁煜知道這是自己的女兒后,更受沖擊,心中便格外憐惜女兒身世,并為之取了小字陶陶。他心中雖疼愛女兒,但心懷愧疚,每每面對幼女,難免傷情,隨著女兒日漸長大,相貌與司馬鈺越發神似,楚燁煜睹女傷情,便多有躲避之舉,吳陽平知道其中原委,卻不便明說,只讓人暗中看護楚馨寧,因了這層保護,也導致了教派中的弟子與楚馨寧疏遠。于是楚馨寧便在這種冷清孤寂的環境中長大,性子越發冷清。 司馬鈺送來女兒之后,便公告武林,繼承教主之位,其后大肆擴張,開疆拓土,發展明教勢力。 楚燁煜因心懷愧疚,對于明教新任教主司馬鈺的挑釁和擴張,屢屢忍讓。吳陽平也知道這層關系,不忍小師弟傷心,對于明教的擴張也是聽之任之。 十年之間,明教實力大漲,如日中天。 后來武林各派懼怕明教坐大,紛紛派人前來說項,請求武當派出面,壓制明教。 楚燁煜不問世事。吳陽平只好自己想辦法,思來想去,為了平息干戈,牽著十歲的楚馨寧,孤身前往明教談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