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頁
書迷正在閱讀:在冰山總裁懷里搖個尾巴、冰山大師姐被我暖化了gl、[綜漫]都怪我過分美麗、[清穿+紅樓]佛修小皇姑、瑪麗的十九世紀[綜名著]、和頂流營業后我紅了、快穿之女配要逆襲gl、七年、影后的巔峰對決、[歷史劇同人]狹路相逢
朝中沒有靠山不能如此肆無忌憚行事,他背后之人正是如今的吏部尚書傅宗書,蔡京死后,前任禮部尚書趙挺之成了宰相,傅宗書野心勃勃,同樣也想再往上爬一爬。 江南這個錢袋子里裝的錢,十之八九都送去了京城供傅宗書花銷,上頭已經有了命令,鹽運上無論如何也不能出岔子。 聽說長樂王這些日子并沒有住在王府,而是和花家的人混在一起,花隱溪在戶部為官,這兩年頗受重用,如果沒有猜錯,接下來會被派過來清查鹽政的應該就是他。 長樂王這些天不知道都查了些什么,以防萬一,他只能讓那小王爺去死。 千不該萬不該,他不該在傅大人成為傅相之前來到江南。 第七十章 * 趙明鈺是什么樣的人傅宗書很清楚,小霸王的名聲在京城那么響亮,被坑過那么多次還不知道他的真實性情,那京城大概不適合他待。 只是王爺畢竟是王爺,京城的官員那么多,能經常見到趙明鈺本人的也只有那么幾個,更多的人還是道聽途說,三人成虎,假話聽多了慢慢也就當成了真的。 前兩年皇帝的行事中就透露出要清肅江南官場的意思,傅宗書在吏部當值,對官員的調遣了如指掌,所以早早就有了察覺,去年科考之后,在通過吏部銓選的士子大多數都被派到了江南,皇帝更是直接將心思擺在了明面上。 鹽稅關乎朝廷的經濟命脈,只此一句就可以看出其中究竟有多少利益,敢鋌而走險販賣私鹽的都不是簡單人物,想在這條路上走的長遠,只在經商一道上有天賦還不夠,上頭有人好辦事,朝廷也得有門路。 官商關系錯綜復雜,一團亂麻讓人無從下手,就算想整肅官場也理不清頭緒,所以江南的官員先前就算聽到消息也都有恃無恐。 除非皇帝能把江南所有官員換干凈,不然不管他怎么查也查不出想要的結果,官場商場如百年老樹的樹根一般盤根交錯,前一發動全身,皇帝總不能把江南的官全部下獄。 只是他們忘了,當今陛下是個吃軟不吃硬的性子,把他惹急了這種事情并不是不會發生,傅宗書擔心江南出現變故,在趙明鈺離京之前就讓手下人不要輕舉妄動。 整肅江南官場,首當其沖就是鹽政。 傅宗書覺得,以趙明鈺的性子,皇帝十有八九不會讓他摻和進這種事情,小祖宗玩兒心重,如果讓他來查鹽運,查到地老天荒也查不出什么,需要著重關注的是戶部的花隱溪花侍郎。 花家的根基在江南,雖然做的不是私鹽生意,但是在商言商,花隱溪要查官場,花如令肯定不會袖手旁觀。 傅大人原本只讓手下人注意防備花家,后來想到小王爺向來不按常理出牌,怕最后真的讓他給瞧出什么來,以防萬一又加了句讓他們注意小祖宗的動靜。 聰明人最擅長揣測上意,一不小心就想的有點多,傅大人特意叮囑讓他們盯著長樂王的動靜,長樂王肯定是皇帝派來使壞的,為了萬無一失,他們只能先下手為強。 如果小王爺知道自己在蘇州官員心中是個心機深沉手段叵測的狠辣王爺,白眼大概能翻到天上去,謠言止于智者,但止不了智障,后人誠不欺我。 口口相傳真的很容易傳出問題,比如后世某個劫鏢被人開了26個小號罵的槍神,傳著傳著就從反殺26個小號到殺的全世界只剩下26個人的當世趙子龍?!?】 他也沒怎么裝模作樣,那些人大概眼睛有問題,不然怎么會覺得他心思叵測,他明明那么單純那么善良,眼睛不需要可以捐給需要的人,長在他們身上簡直是浪費。 問題就是,小王爺現在并不知道自己在外面是什么形象。 遠在京城的皇帝知道寶貝弟弟在王府睡不好后心疼壞了,要不是身邊人攔著,他甚至想親自跑到蘇州把他們家小可憐帶回身邊。 就說小祖宗離開哥哥后習慣不了,讓他說準了吧,小小年紀就睡不著覺,以后長不高了怎么辦? 他可憐的弟弟啊,賊老天為什么要這么對待他們? 皇帝陛下沒能親自到蘇州,也不好在寶貝弟弟剛到封地的時候就把人召回京城,但是他有他最后的倔強,自己不能打包送過去,打包別人總沒問題吧。 于是,太醫院還沒到退休年齡的太醫們,只要是江南籍的,有一個算一個,全被皇帝陛下賞了恩典提前回鄉養老,就是這養老地點有點小限制,不能離蘇州太遠。 太醫們接到詔書,面面相覷不太敢相信自己聽到的話,提前回鄉這種好事兒還能將落在他們頭上,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江南那么大片地方不只一個蘇州,蘇州籍的太醫興高采烈收拾包袱去了,江南其他地方的太醫無話可說,也只能跟著去收拾行李。 在王府還是在皇宮對他們來說沒什么區別,這把年紀也沒有往上爬的野心了,王府只有小王爺一個主子,蘇州怎么說也比京城離家鄉近,皇上都把恩典賞下來了,他們哪有不受的道理? 過了倒春寒就迎來了真正的春暖花開,連著好幾天都是晴天,微風和煦,吹在身上很是舒適,趙明鈺依依不舍的和花滿樓道別,一步三回頭的帶上陸小鳳回他那冷冷清清的王府。 他想好了,過幾天生辰時就在王府里擺上一桌酒席,讓花滿樓也來他的地盤認認路,雖然他喜歡熱鬧,但是這里人生地不熟,他還真不敢大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