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127浩劫(求訂閱)
一聲爆吼,真如霹靂炸雷! 那股音波,比獅子吼更加厲害,猛烈,急促! 縱然是江湖一流高手,恐怕也會直接被炸死。 李知魚首當其沖,卻無任何異常。 他不是一流高手,早已超越了這個界線,武功之強,還要在無崖子之上。 嘭!嘭!嘭! 連續七聲震響,道道轟鳴,如若敲擊大鼓一般,李知魚揮動拳頭,空氣雷霆震動。 七拳擊出,李知魚五指一開,化拳為掌,收攏胸前,又是一掌。 砰然一聲,無崖子再顫,隔著四丈之距,五道指痕印入身軀。 他沒有再出手。 無崖子目光望著虛空,毫無神采,須發卻獵獵飛揚! “七十年的功力,果然不可小覷!” 李知魚臉上逸出一絲笑容,駢指一拈,一朵花在指間綻放,數丈之外,無崖子身軀終是凝住,無聲無息間分為兩截,切口平滑,竟如刀鋒一般,一股鮮血迸射! 世上之人能氣達數丈,仍凌厲如刀者幾乎絕跡。 可見李知魚內力之深,已到了尋常人匪夷所思的境地。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無崖子,你可安息了!” 李知魚上前,取下無崖子手中的七寶戒指,戴在了大拇指上。 行出密室,卻不由一怔。 地上橫七豎八,竟然都是一具具干癟的尸體。 “鳩摩智!” 李知魚念頭一動,四面觀察,卻沒發現一個活人。 “沒有慕容復,段譽等人的尸體……” 李知魚把所有的尸體翻看一遍,念頭微轉:“卻未完全成為劍奴……” 返回妙玄觀,李知魚繼續參悟《易筋經》。 這本經書實在博大精深,奧妙無窮,練成之后,威力其大,所向披靡。 七天之后,卻是一則消息轟動江湖。 鳩摩智重出江湖,大殺四方,成為一尊魔佛。 不久之后,又傳出消息,蕭峰自雁門關歸來,殘殺養父養母,乃至弒師,行為之卑劣,震動江湖。 于是,少林廣邀天下豪杰,齊聚少林,召開英雄大會,商議此次武林危機。 又是少林。 昔日香火鼎盛,朝拜祭祀人流不息的禪宗祖庭少林寺沒了往日的喧囂,整座少室山都化作了銅墻鐵壁,里三層外三層被無數武人拱衛起來! 少室山上,無數佩刀帶劍的武人凝神以待,一片肅殺凝重的氣息,籠罩在天地之間。 凜冽鋒銳的氣機,沖攝長空,飛鳥簌簌驚飛,驚叫聲此起彼伏。 一位位僧人莊重肅穆,一位位武林豪杰同仇敵愾。 由此可見,蕭峰,鳩摩智這兩個域外番邦之人,在中原也實在鬧出了不少的事情,武林已到了一個岌岌可危的地步。 “佛寶,我需要佛寶!” 一道人影籠罩在明黃袍服中,足不點地,縱掠如飛,似御風而行。 寒風吹起,露出一雙殷紅的眸子,那眸子竟然閃出一道道殺意。 居然就是少林開英雄大會要對付的鳩摩智。 而在另外一邊,蕭峰亦再度踏上了少室山。 “玄慈方丈德高望重,又怎會佛手向婦孺,此事定要有個了解……” 他已經在神秘人的指引下,知道了“帶頭大哥”可能是少林方丈玄慈,此來便是為了當面對質。 “我這次只用看戲便可……” 李知魚仰頭望著那股氣機,知道氣氛已濃烈到了極點,將要爆發。 他步入佛院,不少人都已認出。 而一些南北道觀的門人弟子亦紛紛拜見。 李知魚現在可謂道門首屈一指的人物。在這佛門之地,眾道門高手卻是有種馬首是瞻的意味。 佛門高僧,此刻亦當然不會對李知魚發難,以免有仗勢欺人的嫌疑。 更何況,他們此時的目標,乃是蕭峰,鳩摩智! 當當當…… 一百零八道鐘聲悠悠響徹。 有頭有臉的江湖豪客魚貫步入大雄寶殿。 寶殿寬敞,足可以容納兩百人。 青煙裊裊,更顯氣氛莊嚴肅穆。 嗆! 一聲金鐵爭鳴!石板皸裂,密布。 “魔劍出世,浩劫已臨,唯我佛施展降魔手段,掃蕩群魔,方可還蒼生朗朗乾坤!” 大雄寶殿內,玄慈手持禪杖,義正辭嚴,面上滿是肅穆威嚴之色。 身后一眾玄字輩高僧大德,紛紛舉手合十,更顯威嚴浩大。 但當聽在一些道門之人耳目中,卻總不是個滋味。 千年道門,卻敵不過一個東渡六百年的異教,也實在不是個事。 “玄慈方丈!我今日有一事相問!” 蕭峰身形魁偉,驀然降臨大殿。 “蕭峰!” “是契丹狗賊!” “此人不僅殘殺養父母,更逆弒師,又殺死不少武林宿老名宿,簡直罪不可赦!” 頓時之間,大殿之內群情洶涌,竊竊私議,更有不少人大聲斥喝,羅列罪名。 “這蕭峰竟如此膽大包天,強闖少林……不過,卻只是匹夫之勇罷了!” 慕容復見著蕭峰,心下暗自冷笑不斷。 段譽只是暗嘆,“書上說,眼大唇厚,額方而寬,正義之輩!這人暗合此象,竟是jian邪小人,盡信書不如無書啊……” 李知魚的到來,改變了許多,段譽此時便是第一次見蕭峰。 至于虛竹,或許已死在擂鼓山上,亦或許逃過一劫。 當然,更可能卻是前者。 縱使福源深厚,沒有力量也是枉然。 “蕭峰,你還有什么話好說!?” 玄寂踏出一步,隱含怒意。 “玄慈方丈,你可是當年的帶頭大哥,為首的大惡人,殺我父母的兇手!?” 蕭峰并指一點,雙目射向玄慈方丈,目光爆射。 玄慈悠悠嘆息,卻沒有言語。 “殺我愛妻,奪我獨子,怎么敢做不敢認?” 忽然之間,一位蒙面灰衣人掠出,放聲長嘯。 他掀開面罩,露出與蕭峰一般無二的容貌,只是看來卻更為蒼老。 “這,這人是誰……” 群雄頓時震驚愕然,相顧失色,誰也預料不到世上竟然有如此相似之人。 但最震驚的,卻莫過于玄慈。 “善哉,善哉!既造業因,便有業果!” 玄慈緩緩說話,聲音安祥鎮靜,一如平時:“蕭老施主,雁門關外一役,老衲鑄成大錯。眾家兄弟為老衲包涵此事,又一一送命。老衲今日再死,實在已晚。 不過,慕容博,你假傳消息,可曾有絲毫內疚……?” 玄慈目光平淡,射向銅鐘之旁,一位灰衣老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