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書迷正在閱讀:小青梅每天只想睡我、青春女神是團寵[希臘神話]、那佛剎不凈、[綜漫]詛咒之王又怎樣、折宮謠[重生]、世臣、[綜漫]抽出詛咒之王這張SSR以后、我不只想夢見你、[綜漫]被男友手刃后我開掛了、[柯南]與月下魔術師的合約
如今她對那些賊人的記恨一如往常, 但現在的她卻已不再是當年的那個她了。對這次剿匪霍嵐與其說緊張, 不如說是興奮——這是她習武這么久以來第一次試手, 如果這次能夠取勝, 起碼說明將來不得已還需要再次跟云妙晴一起逃難時, 遇上這些歹人她能有一戰之力, 而不必像上輩子一樣依靠別人。 霍嵐話到嘴邊, 忽然想起了云妙晴那個“要說疼”的論調, 心思一轉,帶出幾分可憐的腔調:“有一點點……” 這語氣似乎是在撒嬌, 霍嵐垂下眼有些不好意思, 她跟云妙晴兩輩子加起來認識這么久,還從未嘗試過對云妙晴撒嬌,至少她自己是這樣認為的, 這是她第一次主動撒嬌,感覺十分微妙。 她摩挲著自己的指頭,是真的開始緊張了,不為三日后的剿匪,而是怕自己的表現得不到心里預期的回應。 只有人家愿意縱容你對你有好感,你的撒嬌才叫撒嬌,不然就只能叫無理取鬧、作天作地。 那么云妙晴會縱著她么? 霍嵐覺得會,但是真當云妙晴的手心觸碰到她的頭時,那一刻霍嵐仍舊有一種驚喜過頭想要跳起來抱住眼前之人一起慶祝一下的沖動。 年三十那天晚上她就認清了自己大概是喜歡云妙晴的這件事,雖然她不明白為什么女孩子會喜歡上女孩子,但喜歡就是喜歡。她原以為自己對云妙晴的感情已經滿滿當當,可云妙晴總能做出一些舉動,讓她驚覺這個人竟然還能讓自己更加動心一些。 這份感情她萬萬不敢叫云妙晴知道,它聽起來就不太合于世俗,何況她跟云妙晴之間的身份地位還有天壤之別——起碼,起碼得等她有足夠的條件跟云妙晴平起平坐了再說這件事,以免讓人覺得她之所以會說出這么荒謬的話全是因為別有所圖。 在這短短幾息之間霍嵐心間轉了好幾個念頭,介于都是不能說出來的,最后霍嵐低下頭避開云妙晴的眼睛,小聲嘀咕道:“不要總摸我的頭!” 她是很喜歡云妙晴這樣摸頭,感覺上很親昵,但同時又覺得自己在云妙晴眼里肯定就是個需要憐愛的小孩兒。 她還要努力跟云妙晴平起平坐呢,怎么能讓云妙晴一直把她當做小孩兒! 霍嵐說不要摸頭的時候很勇敢,說完又慫了,擔心云妙晴好心安慰她還被她拒絕,會覺得沒意思,以后就懶得在她身上浪費感情了。 要是那樣的話,摸頭就摸頭吧!做人就要能屈能伸,一時的伏低做小是為了日后能……咳! 霍嵐不敢想也不知道日后要做什么,她在心里給自己灌輸了一堆奇奇怪怪的勵志言論,偷偷抬起眼皮去瞧云妙晴。 云妙晴看起來并沒有不高興,一手支著頭帶著笑問:“那不要摸頭要什么?” 霍嵐看著云妙晴的眼睛,輕輕舔了下嘴唇內側,有點想說“想要抱一下”。但這個一聽就很奇怪,霍嵐略一思索,學著曾經云妙晴對她說話時的語氣道:“我不知道,你自己想,想不到就先欠著吧?!?/br> 模仿云妙晴說話讓霍嵐心里升起了一絲別樣的有趣感,她抿著嘴看向馬車窗外,盡量不讓自己笑出聲。 “學精了啊小鬼頭!”云妙晴笑罵了一句。 霍嵐姑且把這句話當做表揚,如果她身后有個小尾巴,那這會兒一定搖得很歡。 三日時間一晃而過,第三日清晨,聞泰蒼帶著霍嵐天沒亮便出發,在縣衙與周捕頭一行人碰上面,一起出發前往南鶴村。 云妙晴這段日子給這些捕快們的好處便在此刻發揮出了作用,面對聞泰蒼跟霍嵐這兩個空降來的人,周捕頭不但沒嫌煩,還處處與他二人商量。尤其他聽說聞泰蒼居然還跟那位聞老將軍沾親帶故,更是愿意一切聽從聞泰蒼指揮。 聞泰蒼問周捕頭要來松欒縣地圖,地圖上,南鶴村位于松欒鎮西北角,四面環山,只有東南邊有一條細細的小道可以進出。 “你覺得咱們這次該如何行動?”聞泰蒼有意培養霍嵐,自己不說方案部署,先問霍嵐的看法。 “南鶴村的地形易守難攻,咱們是不是可以考慮繞點路,趁著天黑從背后山上下來,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從縣衙回來的這三日霍嵐跟聞泰蒼并沒有閑著,他倆去南鶴村附近踩過點,南鶴村背后的山雖然有些陡峭,卻也還沒到完全無法下腳的地步。唯一稍嫌尷尬的地方在于此時山上光禿禿一片,樹葉和雜草都還沒有生長出來,若是白天有人在山上很容易被下面的人看見。 如果趁著夜色突襲,這一問題或許可以被彌補。 聞泰蒼指著那條進出的小路:“如果咱們從山上下來,他們卻從這里跑了呢?” 霍嵐一呆,意識到她剛才的想法有一個致命的缺陷。一旁跟著聽的捕快卻有幾個還沒想到,接嘴說:“那咱們再分點人在這里守著不就完了,這樣一來咱們不就成了易守難攻的那一方?” 那人說完,不少人跟著點頭,覺得似乎很有道理。 “你們中有幾個人去過南鶴村,我是說進到過村里?”聞泰蒼對剛才的討論不置可否,反而問起了這個。 一干捕快被問糊涂了,只有周捕頭并兩三個老捕快舉起手,剩下那十幾個年輕的跟張元白從自己府上抽來的家丁沒一個去過的。 “這條道雖窄,卻還沒到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程度,所謂易守難攻,是建立在咱們雙方人數相當的基礎上。如果咱們兵分兩路,那么該分多少人去進攻,多少人在此處防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