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2
書迷正在閱讀:暗衛她好大膽(娛樂圈 GL)、那些突然消失的同學、合歡宗女修沒有節cao、肛交許可的國家、【西幻】龍族少女nph、重案大隊、欲之歡(古言np)、小塚恐怖故事集、山神的新娘(h人外合集)、女配她誰都不愛
在鐘初鳶產生收徒的念頭沒多久,便真有了合適的人選出現。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鐘初鳶在靈山生活了一段時間,有一天循例到靈山去勘探地形,結果在山腳下的墳地周圍聽到了嬰孩的啼哭聲。 一般人在墳地聽見嬰孩啼哭,心里難免會發毛??社姵貘S跟鐘起淵做了不少法事,得知了許多靈異的手段竟能用科學來解釋,她漸漸地就不相信鬼神之說了。故而聽到嬰孩啼哭后,她便上前查看。 結果發現了一個墳堆旁被挖了一個坑,一個剛出生沒多久的嬰孩就躺在坑里哭,身上還蓋了一些泥??梢娫居腥舜蛩慊盥窳诉@嬰孩的,但不知何故,只埋了一半就跑了。 鐘初鳶只看一眼便斷定這是女嬰,畢竟殺女嬰的現象不要太常見了。 太平時期,都有虐殺女嬰的情況,更遑論亂世了。百姓活不下去,首先要保住的便是香火(男?。?。女嬰會成為累贅,因此要么扔到尿桶溺死,要么挖個坑埋了,怕麻煩的直接扔路旁。 鐘初鳶聽嬰孩的哭聲有些孱弱,想必已經餓了許多時日了。她沒多想,將她抱起來,撩開那老舊粗糙的襁褓一看果然是女嬰。 她抱著女嬰回家,路上問養羊的人家要了碗羊奶,回家蒸煮一番后,才喂給了女嬰喝。 孟氏被她突然抱回來一個孩子的舉動嚇到了,問她:這孩子哪兒來的? 鐘初鳶一邊喂奶一邊解釋。 而如何安置這個孩子,她在回來的路上也已經想好了:既然讓我撿到她,那說明我與她有緣,干脆就收她為我的首席弟子吧! 孟氏: 她沒有反對,主要是她們暫時不缺錢,而她平日閑來無事,正好可以體驗一下含飴弄孫的滋味。 至于嬰孩夭折率太高了怎么辦?且不說有鐘起淵,就連鐘初鳶都是專攻兒科、婦產科的,這個問題不大。要是連她們都沒辦法,那也是天意。 鐘起淵都不得不感慨:氣運之子果然是主神的寵兒,想收弟子,就有現成的孩子送上門。 從宛也從系統那兒收到了消息,當即尋了個由頭過來她們這兒看是什么樣的幸運兒能成為氣運之子的養女兼弟子。 那孩子很小的一只,連從宛這般纖瘦的人抱著她都能感覺到她的幼小。她的肌膚還有些發黃,便問鐘初鳶:她可是有黃疸? 鐘初鳶道:有,不過不嚴重。她還小,不能用烈性的藥方,因此每日都只能在喂她吃奶后喂幾口藥湯。 從宛的指尖點了點她的小臉蛋,問:那起名字了嗎? 娘說孩子太小,不能起大名,怕壓不住,小名則叫燕兒。 多了這個孩子,家里總算是熱鬧了許多。而且從宛發現帶娃最多的不是養母兼師長的鐘初鳶,也不是孟氏,而是鐘起淵。 鐘初鳶喂了羊奶后,喂藥湯的工作便總得鐘起淵來,只有她喂,小家伙才肯乖乖喝藥湯。加上鐘起淵如今不研究草藥了,那些田地又無需她耕作,她閑暇的時間很多,久而久之,鐘初鳶與孟氏便將帶娃重任交給了她。 從宛來時,見她一臉麻木地搖著嬰兒床哄小家伙睡覺,便直樂:你也有今天???! 鐘起淵瞥了她一眼,眉梢一揚:她非得要我喂才肯喝藥,可見我的魅力之大。 從宛: 你確定不是你身上的煞氣嚇到她不敢不聽話? 不過相較于煞氣,更有可能是鐘起淵自身的神力影響。 從宛道:但你不像是會有耐心帶孩子的人,今日著實令我刮目相看。 是否說明其實這十多年的時間里,宿主也有了一絲改變呢?比如心里柔軟了些,又比如不再像從前那般蔑視所有的生命。 鐘起淵一頓,停了手,嬰兒床沒了晃動,小家伙頓時不樂意起來。 聽見她的哭鬧,鐘起淵卻沒有反應,從宛趕緊接替她的活,又不解地看了她一眼,卻對上她譏笑的目光。 鐘起淵:你說的有道理,誰愛帶娃就誰帶吧! 從宛睜大了眼。 不是,一言不合就耍性子是怎么回事? 你是三歲孩子么,說不得半句? 四千多歲的老妖怪裝嫩呢? 作者有話要說:從摸魚:裝得還挺、挺可愛的??? 系統:你這濾鏡也太厚了。 上章沒被鎖,真是驚喜。因為有時候鎖文的理由千奇百怪,比如有一個詞做ai(ML,不是做AI智能)也會被鎖,所以這種光豬描寫,也有風險。 感謝在20210319 21:17:58~20210320 22:11:06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焦糖馬頭 4個;不易、abc、アキラ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你是我眼里的小猩猩 27瓶;走在彩虹下的陽光、碧、我就快想不起你、皮皮 20瓶;厭.、代號:小松鼠 9瓶;伯貢 5瓶;尋舊、qw 2瓶;伍六柒捌、澤概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27章 宅斗不如種田27 五月盛夏, 烈日炎炎,石玄明正在官署里跟自己的一眾幕佐商議著事,說到糟心處, 那些幕佐要么是眉頭深皺,要么是憤懣不滿, 便連石玄明也唉聲嘆氣起來。 他那兩位弟弟隨父東征西伐,這不, 此番西伐忠武節度使功成,他那兩位弟弟又在父親面前長了臉。 他雖領命坐鎮后方, 主持朝務, 卻有諸多聲音稱老三文韜武略, 頗有魏王之風。只可惜他這個文不成武不就的大哥占了嫡長子的身份的優勢, 令老三只能屈居他之下。 正郁悶,便有人來報, 道:大公子,那位鐘道長派人來稟報, 說土豆可以收了。 石玄明眼前一亮,喜悅沖上心頭,道:快讓他進來說話! 傳召了報信的人進來,石玄明將方才心頭的陰霾一掃而光, 忙道:走, 我們收土豆去! 一眾人等立馬出發,去到那里時, 只見鐘起淵一人在田邊,石玄明問:道長,土豆呢? 鐘起淵指了指那幾十畝綠油油的田:這兒呢,挖出來就有了。 石玄明看看她, 又看看幕佐,再看看她,忽然明白她的意思了,然后讓自己的隨從趕緊去找鋤頭:挖,都給我挖! 眾人: 他們堂堂文人墨客,身份清高,怎能干這種粗活? 等隨從挖出第一株土豆苗根莖上的土豆時,他們也激動了:這一株就結了七八個呢?還有拳頭這般大,一人吃一個都能飽了吧?! 他們覺得這些隨從挖得太慢,干脆也主動上手,沒看見他們的主子石玄明已經忍不住親自動手開挖了嗎! 挖了一會兒,這些平日就沒干過粗活的文人都累壞了,不顧形象地坐在地上喘氣。 石玄明也受不了。好在隨從找了更多人手來,只半個時辰,便已經挖了好幾畝。 快,我要寫信告訴阿耶!石玄明臉上喜氣洋洋。 先不忙著寫信。鐘起淵道。 眾人這會兒才想起她還在這邊。 道長可是有什么見解? 鐘起淵道:土豆是種出來了,可你知道如何吃嗎? 石玄明臉上一僵:煮著吃? 土豆的吃法多樣,可做糧食、蔬菜,也可做飼料。關于它作為糧食的吃法,那也有很多種??伤?,直接吃能填飽肚子,可這口味就不好追求了。還有一種法子,便是將之研磨成粉,既能防止它發芽,又能制成面條,攜帶比較方便。 發芽會如何? 發芽便不能吃了,吃了會鐘起淵頓了下,會身體不適。 石玄明一想,行軍打仗運一筐筐土豆也不大像樣,萬一發了芽,那就不能吃了,所以能磨成粉是最好的! 他準備求教如何磨成粉,鐘起淵道:時候不早了,貧道先回去吃飯,有事改日再說。 她徑直離去,石玄明的一位幕佐生氣道:她怎的這般無禮?! 石玄明眼下心情正好,笑瞇瞇地道:高人嘛,總有些冷傲。 他雀躍的心情隨著鐘起淵的離去而慢慢平復下來,冷靜許多的他又恢復了往昔的沉穩模樣,吩咐下去:安排人手將這些土豆收了,明日備上厚禮來向道長請教制粉之法。切記,此事先別大肆宣揚,待塵埃落定后再說。 翌日他攜厚禮前往孟宅見鐘起淵,后者并不接受他的禮物,他登時便明白了她的意思。 遣散左右,開門見山地問:不知道長想要什么? 名利、財富、地位、權力 石玄明心想,這般貪心,似乎并不像出家人。 鐘起淵勾了勾嘴角,貧道都沒興趣。 畢竟這些東西,她唾手可得。 系統:不,你欠了好多債,你缺財富。 鐘起淵: 讓我裝會兒比怎么啦?! 石玄明為自己惡意揣摩對方而慚愧。 他夸道:道長高風亮節,是如今之亂世正好缺少的清流。 他給鐘起淵戴高帽,后者只是笑了笑,既沒有接受他的示好,也沒有冷嘲熱諷以示鄙夷,而只是道:貧道想要的不過是天下太平后,這世間仍有阿娘、meimei的立足之地。 石玄明沉思了片刻,笑著應下。 突然,他對上了鐘起淵那漆黑如暗夜的眼瞳,冷不丁地打了個激靈,靈魂的深處升起一股古怪的感覺,像是靈魂深處受到了什么約束。 這種感覺稍縱即逝,他得到鐘起淵教授的如何使土豆更加物盡其用的方法,滿心歡喜,便沒去多想那一瞬間身體發生的異樣。 系統道:這么多年宿主都不曾用過神力,為什么要用在一個炮灰身上? 因為我不想用在男主身上。 系統: 除了男主還有一群人都可選擇,這是什么腦回路? 它又說:男主多好,他文武雙全、文韜武略,又深諳帝王學,還十分克制,將來他上位必能成就一番大業。應該說,他當皇帝,這個王朝才能相對長久一些。 鐘反派起淵再現她邪惡無情的一面:這個王朝長久不長久關我什么事?我又不是來給封建王朝續命buff的圣母神醫。 系統: 對哦,它的宿主從來都不是一個良善之輩,只要任務完成了,在氣運之子還活著的時候,小世界也沒有崩潰,別的事她便毫不關心。 再說,男主身邊有重生女,你確定他能如原著里說的那么英明神武、心胸寬廣?萬一前期努力工作,晚年貪圖享樂、荒唐無度,再讓天下大亂呢? 系統心想:男主心胸寬不寬廣我不知道,但你睚眥必報是肯定的。 它敢肯定,宿主跟氣運之子當年云游途徑洛陽遇到男主時,男主的行為便已經得罪了宿主,所以這次來洛陽,她甚至沒考慮男主的優勢,便選擇幫炮灰石玄明。 當然,也有可能是鐘造得罪了宿主,他剛好站隊男主,所以在宿主整他時,遷怒了男主。 不管是哪種原因,系統都沒有開口。 倒是鐘起淵在石玄明的身上動手腳時,在云家后院蕩秋千的從宛突然用腳剎住了晃蕩的秋千,剛生出監視鐘起淵的心思,她又頓了下,搖晃著秋千,重新蕩了起來。 石玄明收集和整理了土豆的相關數據后,才給在前線打仗的石洪送去了信,上面詳細地寫了這次的收獲,以及如何讓土豆迅速成為繼五谷之后的第六大糧食。 土豆能跟小麥一樣制成粉,而且那多出來的殘渣在發酵一段時間后還能作為飼料,減輕糧草的負擔。 不過十斤土豆只能出兩斤粉,比十斤小麥出八斤粉要少許多,三十石土豆折合下來出粉是六石。 這么比對看似不多,可關鍵是一畝麥田也未必能種出兩石小麥來,相較之下,土豆的產量已經算是很驚人了。 因此石洪大喜,立馬將大面積種植土豆的工作交給石玄明去做。 石玄明領命后便找皇帝要了一紙詔令,將土豆也列入賦稅清單中,可以代替米、錢等繳納,跟米的比例是5:1。也就是交五斤土豆,便能抵一斤米。 百姓初始并不樂意種這玩意兒,畢竟跟米的比例太高了。直到他們知道這玩意兒能畝產三十多石,耐旱、周期短,一年能收兩茬,還不需要花太多心思照料后,紛紛動了心思,開始去學習如何種土豆。 石玄明先選了鐘起淵所在的陸渾縣來試驗,把發芽的土豆作為種子出借給農戶,但是并不會提前收錢,等土豆種出來后,再結算。然后再派跟在鐘起淵身邊偷學了如何種土豆的人逐去教借貸了種子的農戶如何種植。 當然,為防止土豆占了糧食的地位,石玄明也嚴格限制每戶的種植面積,這種作物種三分之一的田地就足夠了。 五六月收割了小麥,農戶又緊趕慢趕地在七月底種下了一批土豆。 待到十月,小麥正進入越冬期,土豆便可收了。 許多農戶是第一次嘗試在大冬天里采收,雖然有些折騰,可那一顆顆土豆堆滿了田地時,他們打從心底感到喜悅,今年這個冬天,他們可是有足夠的糧食過冬了! 石玄明收購了大半土豆,準備來年繼續擴大種植面積。 雖說其種植面積仍然很小,可它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石洪特別高興,讓皇帝下旨,授自己的長子光祿大夫、左衛大將軍、京兆尹兼屯田使等官銜官職。 與此同時,又賞賜了鐘起淵十萬錢、絹五十匹等,還讓人在靈山建造一座紫極觀,授她紫衣,賜號升潭先生,以示榮寵。 所謂紫衣,是朝廷賞賜道士的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征,因朝廷官員中,只有三品及以上才能穿紫色官服,所以賜道士紫衣也代表其地位在諸多道士中居高位。 至于賜號,與鐘祈愿原本的道號不同,它也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征。 洛陽的許多道士因此往靈山涌來,一是想拜她為師,二是想看看她是否配得上這份榮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