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頁
書迷正在閱讀:警告!黑客侵入(穿越)、穿成人魚后我把大佬咬了、[綜漫]娜娜明今天也在被特攻、全服最強散人玩家、穿書后上司突然說愛我、我給女主管魚塘、[綜漫]終于還是向白毛勢力低頭、和福爾摩斯當鄰居的倒霉日子[綜名著]、說了別惹我(GL)、林教授的中年戀愛
麾下一個將領李廣二開口道:“國公,宗澤分了慕容景三十萬人打了過來,今日已經到了東北口駐扎完畢,咱們今天無論如何得把陣營劃分完了!” 穆國公抬手,打斷了他的話,即便已經十分疲累,他的眼睛里面依然閃爍著精光。 回風谷,地如其名,乃是由兩個干涸的山谷堆疊而成,大山谷位在外,中間又重新隆起,再次下凹,形成中間被包圍的小山谷,小山谷也稱鬼風谷。兩個山谷疊合,自高處而看,便是一個圓環狀的“回”字。春冬時節,大風刮起,自回風谷南面與東北兩個谷口傳入其中,呼嘯而過、卷塵千丈,故名“回風谷”。大風順勢遁入西南角落的小谷口進入鬼風谷,四面碰壁,連連呼嘯,四面八方傳來似鬼嚎哭的風聲,風水也不佳,故被人稱之為“鬼風谷”。 回風谷南倚淮水,淮水渡過便是大城鎮合陽,千百戶人家常年定居于此地耕種作息,更牢牢把手回風谷大營與淮水東營的官道要地。故而回風谷乃是北燕與大殷歷年打仗的必經之地! 但無奈,回風谷地形復雜,叢林遍野,可以藏匿、設置陷阱的地方簡直多如牛毛,即便是當年延和帝親征都曾被困于回風谷,身受重傷又被穆國公及時帶兵馳援方才撿回一命! 自那之后,穆國公也多次對回風谷進行勘探與摸索,雖沒多少建設性的成果,也因為淮水的阻隔,在此地修建大型工程也十分困難,但好歹也算是熟悉了情況,此后打仗倒也心里有數。 穆國公突然放下摸著胡子的手,看著齊王的方向:“殿下,過來一塊兒商量商量吧!” 齊王愣住了,雙腿又開始發軟:“國公?” 穆國公頷首,兩邊原本擋著齊王的將領們互相對視了一眼,默默讓開了一條道。 齊王嘿嘿笑著,點著頭、哈著腰慢慢挪到了沙盤面前,自己對面就站著身披鎧甲和紅色披風的穆國公。他吞了一口唾沫,想起了北燕人在自己耳邊說過的話: “攝政王殿下看穆瀚很是不爽……這樣吧,您把回風谷布防陣圖交給我,我帶回給攝政王殿下。殿下開心了……說不定,就能送您平安去我大燕,封個王爵?!?/br> “堂堂大殷齊王殿下、皇室中離皇位最近的人,竟然……竟然因為怕自己的好皇兄要了自己的命,而出賣家國、為我們賣命!” “想活命嗎?殿下?!?/br> 齊王滿頭頂都是冷汗,他只能佯裝十分認真地盯著面前他根本看不明白的、還無緣無故插著許許多多紅白旗子的沙盤裝作在思考布局,實際上心亂如麻。他偷偷翻起眼,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穆國公…… 誰知道,穆瀚也正盯著他看,臉上似笑非笑!他們倆地目光一瞬間就對了上去,齊王嚇得一個腿軟,直接踉蹌了一步! 可他身邊的將領沒有一個護著他,就只是沉默地盯著他看! 他只覺得,穆國公的眼神中充滿了殺伐與嗜血,似乎下一刻就能抽出腰間的劍將他的喉嚨砍斷了! 齊王也只能自己爬了起來,假裝笑了笑:“不、不知道國公,有何見解?” 穆國公盯著他的眼睛看,把齊王看得背脊發麻了,才收回眼神,長嘆一口氣,道:“回風谷大營現在有二十四萬兵馬,人數上看,咱們跟北燕勢均力敵,可……” 李廣二把話接了下去:“咱們的軍糧,只能維持半個月了,經不起持久戰?!?/br> 眾將紛紛頷首。 穆國公瞇起眼睛,道:“咱們也沒打算打持久戰,真拖到冬季把人逼急了?屆時除夕我們幾個大魚大rou,逼著人家過來搶食兒吃?催個伐?!” 幾個將領沒忍住笑了出聲這些人都是跟著穆國公在淮水東營待過的人,自然也見識過當年穆國公追著監軍的八哥兒滿大營跑的樣子,此刻聽見穆國公這話,不由自主跟著笑出聲來。 監軍…… 想到監軍,幾人的笑容又重新收斂起來了,目光隱隱帶著幾分戒備,偷偷瞄著大事兒都辦不成的齊王。 齊王深知自己不受軍中人的待見,也沒報多少希望覺得他們會對自己改觀,縮在一邊瑟瑟發抖。 前兩日,他偷偷派人聽見了穆三公子給穆國公帶過來的京城消息。當他聽見皇兄已經晉封戚含章那個小丫頭片子做了福熙大長公主、從一個普通公主連升兩階的時候,他心下越發確定,皇兄這次是不大希望看著他活著回到京城的。換句話來說,皇兄讓他來邊境跟著穆國公,根本不是為了撈什么軍功名聲好處的,就是放縱他自生自滅的。 尋常百姓,甚至是朝廷官員,都不大清楚大長公主究竟是怎么樣的一個品階。但身為皇室中人,上了玉碟進了宗祠的齊王,卻一陣膽寒。 大殷朝至今已經歷了八位君主,冊封公主數十人,這些公主死后也會被追封大長公主,但活著的大長公主目前除了戚含章之外,只有一人,便是延和帝的姑祖母廣肅大長公主。 廣肅大長公主是延和帝曾祖父的女兒,當年作為長姐,在先帝駕崩、太后薨逝的咽喉關口,憑一己之力扶持年僅八歲的豐慶帝登基,臨朝稱制,因其卓著功勛而破格奉為大長公主,死后葬入皇陵。 在皇室之中,大長公主一般用來指皇帝的姑母??蓮V肅大長公主卻直接將這一封號定為了公主的品階之一,并在豐慶帝的支持下,將公主的封號自后宮搬至前朝,給了公主光明正大進入朝堂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