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書迷正在閱讀:三句話讓男人cao了我十八次、金風玉露(作者:白芥子)、結果、靈界老祖他回來了、投胎后我成了撿破爛的[無限]、[綜漫]奇跡真人是二五仔、帝王的寵妃是個O(穿越)、隔壁有個么么噠、[火影]我是醫忍我怕誰、永無寧日[無限](穿越)
沒有母親不愛聽人夸贊自己的孩子,卞氏也一樣,雖然口中連連謙虛,但眼角眉梢的喜悅之情依然掩藏不住,對著思齊也更是熱情了幾分。 劉沁和思齊自幼關系要好,這次也被安排在了思齊的右手邊。 思齊前些時日就分別接到了小夫妻的來信,知道了劉沁有孕的消息。劉沁雖然話不多,坐在席間也十分安靜,但依然看得出在府中頗為得臉,卞氏對她十分關照,席上的菜除了顧及思齊口味便全是劉沁愛吃的東西。 卞氏給郭女王安排了位子,她卻沒有落座,一直立在一旁伺候卞氏和甄宓兩位夫人。 但即便如此,她依然不卑不亢,笑盈盈地面對眾人,臉上都是接待遠方客人的喜悅之情,叫人看著就很是喜慶。 而甄宓端坐在一旁,一身綾羅,華服高髻,臉上是掩不住的憔悴,笑容里也滿滿都是勉強,坐在桌邊也時不時地走神。 思齊一直關注著甄宓,發現這一頓飯下來,她幾乎沒吃幾口東西,原本就身姿纖細的她如今也變得越發消瘦。 回到住處后,思齊還是有些放心不下,派人請來了甄述,對他說了自己看到的甄宓的情況。 這些年來,甄宓在信中一直都是報喜不報憂,甄述也沒想到阿姊如今狀態已經如此糟糕。 思齊當機立斷,讓甄述留在鄴城陪著甄宓住上一段時日,若是發現甄宓有什么不對頭,可以給她來信,到時他們和曹丕一起研究協商。 甄述應了下來。 思齊在鄴城住得相對較少,不比許昌有著更多的牽絆和玩伴。思齊在鄴城住了兩天,拜見過曹老板后,便想著啟程趕往許昌。 曹cao卻不依思齊和劉赟這就離開,非要請她和、劉赟、蔡文姬、曹植去建好的銅雀臺看看。 思齊腦中警鈴大作。 據史書記載,曹cao修建的了銅雀、金虎、冰井三臺并稱“鄴三臺”,是建安文學的發祥地?!?】 當年銅雀臺賽詩的盛世,思齊聽蔡文姬和曹植都有說過,曹老板這樣鄭重地邀請他們前去銅雀臺,思齊突然有種不祥的預感。 參觀銅雀臺時,曹cao詩興大發,自己率先來了兩首后,又請同行幾位作詩,蔡文姬和曹植是這方面的行家,自然不愁,劉赟這些年來一直以文人自稱,如今又有了田間耕作的經驗,竟意外得出了兩首頗有田園氣息的好詩,一舉得了魁首。 在如此的氛圍帶動下,思齊也絞盡腦汁作出了兩首詩來,感覺所有的腦細胞都被調動了起來,簡直要比當年五省聯考競賽爭金牌的那場考試更累一些。 曹cao擔任魏公之后,皇帝便將冀州屬下的十個郡作為他的封地,曹cao仍許他繼續擔任丞相一職,兼任冀州牧?!?】 如今鄴城成了曹cao的治所,城市建設更上了一個臺階,曹cao作為封地之主,也建成了新的“魏公邸”,只是尚未入住,此時便帶著思齊等人過去看看。 曹cao和審美都很是在線,此時將他們帶過來自己的新宅子,自然也是有想要聽一聽贊美的意思。 經過方才的銅雀臺賽詩,思齊已經詞窮,此時還要變著法兒拽文說好話,雖然這邊建設的確不錯,既古典又雅致,還帶著幾分曹老板獨有的霸道風格,夸贊起來并不違心,但對于此時的思齊來說依然是很大的考驗。 思齊給曹植使了眼色。 曹植會意。 經過了這么多天相處,兩人已經十分默契,曹植連用了三杯葡萄酒后,當場揮毫,寫下了一篇長賦。 曹植這篇長賦驚艷了在場的所有人,曹老板就是其中之一。 直到開宴之時,眾人的話題也沒能離開曹植的這篇長賦,多少言語夸獎都無法表達出大家心中的贊許,而思齊也終于得到了解脫…… 感謝曹植! 第80章 籌劃 他們鄴城的下一站就是許昌。 曹cao聽說思齊要和劉赟去許昌走一趟, 便讓她幫自己把想要從魏國試點推行科舉制的奏疏給了思齊,讓她帶過去給皇帝,順便給皇帝講解一下推廣科舉制背后的故事和意義。 若是他們能夠早些得了皇帝批復, 行事起來也更加方便一些。 這畢竟是兩人合作完成的事情, 思齊也希望能夠更快地推進落實, 故而痛快地答應了曹cao的要求。 曹cao也對著思齊微笑著點了點頭,又道自己想要把曹植留下來一段時間, 也好給自己做個幫手。 思齊能夠理解曹cao的想法, 畢竟如今的他剛剛有了自己的封地, 想讓曹植幫著搞搞建設, 在推廣科舉制的進程當中做出一些貢獻, 日后也好提攜孩子入仕。 這事原就不在思齊考量的范圍之內, 曹cao這會兒還要跟她商議,實在是有些過于客氣。 思齊也對著曹cao好態度道:“子建是您的兒子,自然由您做主。到時若是我想念您和子建,只管來鄴城尋你們便是?!?/br> = = 如今的江北相對建安初年和平了許多, 思齊從鄴城一路南行至許昌都十分順利。 雖然劉赟一家已經搬往了成平,但從前皇帝賜給劉赟的景園依然留在了那里, 并沒有再分給旁人。 劉赟和曹cao和皇帝都交好, 身份又尊崇, 自然也沒人打他宅子的主意,景園便依然留給了劉赟。 但因為家中大小主人都已經搬走,只余了一些仆從在那里守著,時不時打掃打掃,相比建安初年的景園而言, 已是rou眼可見的十分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