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
書迷正在閱讀:三句話讓男人cao了我十八次、金風玉露(作者:白芥子)、結果、靈界老祖他回來了、投胎后我成了撿破爛的[無限]、[綜漫]奇跡真人是二五仔、帝王的寵妃是個O(穿越)、隔壁有個么么噠、[火影]我是醫忍我怕誰、永無寧日[無限](穿越)
故而面對著只有十二歲年紀的思齊,董盛有十二分的耐心慢慢同她周旋,他對著思齊反問道:“有什么不了解的事情,不能等日后再了解呢?” 思齊道:“我從小讀圣賢書長大,親事聽從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方才我阿父出聲反對這門親事,你卻連正眼都不看我阿父一眼。而今天在這里的,不光有我的父親,還有我的恩師和我的舅父,你越過這些人,卻獨獨沖我一人而來,又哪里是守禮君子作為?” 在座的人都知道,成平翁主的身世是多么顯貴,母親荀越來自潁川荀氏,恩師郭嘉更是曹cao座下最得力的謀臣之一。 思齊此言一出,不論從前和黎王家中交好抑或是關系平平的世家,此時的天平都已向著思齊傾斜。 董盛一個粗人,以前跟著黑山軍上山下海,做過不少類似土匪的活計,自然不懂思齊話語當中的含義。 他大笑一聲,對思齊道:“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翁主何必要拘泥于這些虛禮?” 思齊點了點頭,道:“那換我問董將軍,祖上哪里?家里從前有多少地,幾口人?我家中只有兩個兄長,并無姊妹,不知將軍家中可有姊妹?” 那天甄述還是說得少了,后來經過打聽才知道,董盛長得也還算不錯,家中姊妹個頂個年輕貌美,他開頭時候嘗到了送阿妹給上峰的甜頭,走起捷徑越發不能自拔,家中姊妹甚至堂姊妹、表姊妹等都被他送了個遍。 董盛也知道,在座的這些世家之人最是不齒這些事情,故而對于思齊的問話,他一時之間卡了殼,竟不知如何回答。 這明明是個最為簡單的問題,卻把董盛給問住了。 這么簡單的問題,對方卻不說話,大家就知道這其中必有貓膩。 董盛在黑山軍中很是出名,知道他靠著送姊妹一步一步爬上來的人,很快就有知情之人小聲給周圍人科普,而大家也由原來的看熱鬧改為對董盛深深的鄙夷。 思齊看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便不再執著于這個問題,繼而對著董盛問道:“聽說董將軍在鄉里也是有名的人家,敢問將軍從前讀了幾年書?師從哪位大儒?” 據甄述的調查,董盛是地主出身,父親是當地還算有名的鄉紳,但卻沒有念過幾天書。他倒不是因為家里頭窮,念不起書,而是因為他天性就不喜歡讀書。 董盛冷哼一聲,道:“我們鄉里頭只有兩家私塾,沒那些名家大儒。我天性不愛被拘束,從小只管拜師練武,哪里還有心思去念那些個書?” 思齊“哦”了一聲:“難怪我聽說,將軍從前在軍中寫信都是請人代寫,卻從沒想過將軍是真的沒有念過書。將軍從未上過私塾卻能做到今天的位子,果然還是天賦異稟,天資過人,令人佩服?!?/br> 大家雖然看董盛不像念過書的樣子,但看著像和親口承認是兩回事。 雖說那些不識字的人當中也有超乎尋常能耐之人,可配一個自幼熟讀圣賢書、師從郭嘉的宗室翁主,的確很不合適。 經過兩人的這番討論之后,更多的人都選擇站在了思齊這邊。 思齊微微一笑,又道:“城中對將軍議論不少,我也聽了幾句,得知您有正室生下的一兒一女,既然您已娶親,為何還要求娶于我?此事是否過于不合規矩?” 董盛再沒了方才時候的氣焰,聲音也不自覺小了下來:“我與趙氏數年前早已離姻,此事休要再提?!?/br> 趙氏是他母親為他選定的童養媳,早先年為他生下了一堆兒女。后來他一朝得勢后,嫌棄趙氏粗鄙,為了求娶貴女,同趙氏離姻。即便當時趙氏生著重病,也把他們娘仨攆了出去。 經歷了這件事情后,前頭妻子生下的兒子和女兒如今都已不再認他,就連跟在身邊的兄弟們也覺得他涼薄。 軟刀子割人,最為無形。 經過和成平翁主這一番問答后,董覺得自己像被剝光了放在陽光下被人圍觀似的,臉上一陣一陣火辣辣的感受。 一時之間,周遭全是針對自己的竊竊私語,都是暗罵他的自不量力。 方才一直替思齊捏著一把汗的曹彰坐直了身子。 阿瑛實在是厲害,真不愧是郭先生的弟子。 記得從前郭先生同人論辯之時,用幾句話便能將人逼至墻角,一句話都反駁不出。 今日情形,恰如那日場景再現,只不過,此時站在上風的,正是郭先生的女弟子阿瑛。 曹植抬頭,沖著思齊燦爛一笑。 阿瑛雖然少了幾分吟詩作賦的才能,但在某些方面是旁人無論怎么追趕都及不上的星光,不愧是荀彧的外甥女兒。 甄述默默松了一口氣。 他發現自己根本不夠了解王主。原來她是這樣有攻擊性的美人,和那些嬌滴滴的遇上這些事情只會哭的女郎完全不同。只不過她的性格相對平和,平日里不輕易針對誰,但一出手也是驚濤駭浪。 周不疑點頭微笑,將杯中之酒一飲而盡。 真不愧是叔父口中的那位文治武功皆為上乘的成平翁主,果然像是她能干出來的事情。 思齊看董盛的氣焰已經被自己壓了下去,也知道差不多到了火候,再說太多也是無益,便快速收尾道:“聽說從前將軍一直在冀州和并州一帶活動,而我的封地也在并州,將軍可是希望,向我求親以后,將我的封地也拿去打理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