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書迷正在閱讀:三句話讓男人cao了我十八次、金風玉露(作者:白芥子)、結果、靈界老祖他回來了、投胎后我成了撿破爛的[無限]、[綜漫]奇跡真人是二五仔、帝王的寵妃是個O(穿越)、隔壁有個么么噠、[火影]我是醫忍我怕誰、永無寧日[無限](穿越)
現如今的時代,植物油還不普及,菜品主要以涼拌、燒烤和蒸煮的方式烹飪。 今天阿玉給思齊帶來的朝食就是白粥和小米面、麥子面加野菜烙成的餅,章氏可憐她生病了不能像平時一樣吃東西,特地違背醫囑給她一份拿腌制的雞rou片做好的嫩炙,但現在的思齊對于這種燒烤過的食物也提不起半點興趣。 這時候的生產力跟后世實在是不好比,若是讓思齊說一下現在的夢想,就是能夠吃夠八大菜系的特色菜和小吃,有吃不完的甜點和糖果,穿更輕薄美好的衣服,把寢室的窗戶換成透光更好且擋風遮雨的玻璃,日常當中能用得上更精美的瓷器,有抗生素類藥物能在關鍵時候保障生命安全…… 換言之,她想擁有更美好的生活,并愿意為之奮斗。 第9章 藏書 古往今來,春季向來是四個季節當中雨水最值錢的季節,杜甫甚至還曾為了春雨專門寫了那首膾炙人口的《春夜喜雨》。 冷暖交替的初春季節里,許都城中迎來了建安五年的第一場雨。 這日思齊清晨起床后,外面還飄著零零星星的小雨,思齊洗漱完畢,又陪章氏用了晚膳,再叫阿玉打了傘,罩了披風去了東院藏書閣。 因為前線戰事一直未停的緣故,不光是郭嘉這個先生近來一直未得露面,就連劉赟也開始變得忙碌,沒時間在給孩子們講學了。 所幸前幾日休假的衛先生這幾日又趕了回來,劉衡和劉城又有了書念,而思齊則被劉赟委派了任務,幫著整理一下府中庫存的圖書。 劉赟一向是個愛書之人,平日里也慣愛吟詩作賦,在如今的漢室當中也是文采很數得著的風云人物。 當年搬離南宮之時,劉赟沒收走多少金銀珠寶,反而帶走了大量的書籍,如今他府中的藏書也是極為齊全,莫說許都城中,就是放眼如今整個天下也無人可以比擬。 這些書都是劉赟的寶貝,在思齊眼中亦然。只不過這幾年戰亂頻仍,保存能力有限,有很多竹簡都出現了模糊和殘破的趨勢。 這幾日天氣都不大好,思齊便打算將書籍先登記造冊,重新布置歸類,尚能修正的就根據原版內容修補一下,實在不好修復的就試著重新謄寫抄錄,等到了風和日麗的天氣里再去曬書。 劉赟這幾日不在家,但已經將書房的書童和婢女都交由了女兒差遣,倒也累不著思齊什么。 只是這時候人讀書意識不強,如今漢室式微,府上的仆役也都是從外頭買來的窮苦人家的孩子,識字的不多,能夠幫著謄寫歸檔的就更少了。 思齊一個人抄錄實在累人,便等兩位兄長下學后叫阿青一并請了過來,和她一起完成登記造冊這項大工程。 章氏看著孫女這幾日忙得腳不沾地,原本只有巴掌大的小臉有瘦了一圈,只覺得有些心疼。她原本就不待見劉赟那一整個院子的書,此時更加不待見了幾分。 思齊倒是很樂意做這項工作,不管是穿越前還是穿越后,她一直對書籍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在這個沒有電子設備的年代,劉赟的這些藏書幾乎成了她唯一的娛樂產品。 而劉赟這些書的確非同尋常,是思齊后世所接觸到的小說雜志或者工具書不能比的,說是寶藏也不為過。 因為家中藏書過多,住進景園之后,劉赟甚至專門弄了一個院子來藏書。劉赟在這個院子花了不少功夫,里面除了藏書外,還有修建好的設施齊全打掃整潔的閱讀室。 著人擺好鮮果蜜餞再泡一杯熱茶,找幾本頗有意思的典籍來讀,對于思齊來說就是最好的消遣和享受。 除了昨晚劉赟安排的工作外,思齊還一直關心著郭奕的動向。 畢竟郭嘉如今在外頭奔忙,郭奕的母親早亡,照看他的都是身邊乳母和婢女,很難教人不擔心。 思齊稟明劉赟后,借了他的人隔三差五地叫人過去給郭奕送些東西,今兒是食譜,明兒是果子,后日是衣裳……凡是她這里有的,用不完的,而郭奕又能用到的,都讓劉赟院中的人給郭宅送去。 思齊走劉赟的賬往郭宅當中送了好些東西,自是沒有瞞過阿父的眼睛。 劉赟聽說思齊給郭宅零零星星送了那好些東西過去,心中不由開始犯起了嘀咕。 看來這是在郭先生家里頭受委屈了,覺得郭家小郎君生計維持艱難,才會這般往那邊送這些日常所需的東西。 這事的確也是他思慮不周了,郭嘉的妻子走了也有幾個年頭了,如今家里跟他們府上一樣,連個女主人都沒有。郭嘉也是這幾年才起來,不似荀家一般豐裕,仆婦也多,缺什么只要說一聲,自有人去采買。 等郭先生回來后,可不能讓阿瑛就這么過去上課了,還是得多帶些人手過去才行。 = = 昭華殿。 今日膳房為皇后準備的朝食還算豐盛,比起前段時日好得太多。 可即便如此,伏皇后依然整個人都懨懨的,之扒拉了幾口飯菜便住了筷子。 這幾日皇后殿內的飯菜都是怎么端上來就怎么端下去,看著自己一手帶大的娘子如今日漸消瘦,一旁伺候的乳母湯氏忍不住對著皇后勸道:“殿下還是打起精神,再多用些罷,您就算不為了自個兒,也該為著陛下和皇子們保重自身??!” 伏皇后頭疼地揮了揮手:“還是快先叫人撤下去吧,我已經飽了,聞著味道反而身上難受,等想用了再叫膳房去做不遲?!?/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