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
書迷正在閱讀:三句話讓男人cao了我十八次、金風玉露(作者:白芥子)、結果、靈界老祖他回來了、投胎后我成了撿破爛的[無限]、[綜漫]奇跡真人是二五仔、帝王的寵妃是個O(穿越)、隔壁有個么么噠、[火影]我是醫忍我怕誰、永無寧日[無限](穿越)
思齊也樂得給劉赟面子,對于阿父提出的問題對答如流。 郭嘉忍不住多看了思齊幾眼。 以前不止一次聽荀攸說過,劉赟家中兩位郎君雖然資質平平,但家中的小娘子是個極為靈透聰敏的孩子,神態做派有些荀彧幼時的樣子,說話的風格跟荀攸也有幾分相像,果然是荀家小妹養出來的孩子。 聽說這小娘子的母親還是個極美的美人,這話想來不是虛言。旁的不說,只看荀彧其人也能知道他的同胞阿妹是個怎樣的絕色。 真是便宜黎王殿下了。 第5章 事變 轉過年就是建安五年,思齊也即將成長一歲的年紀,由六歲變為七歲。 七歲在古人眼里意義是不同的,一直都有男女七歲不同席的說法,也等于基本告別了孩童時代。 進了臘月以后,思齊身邊的婢女小喜就提出了要贖身嫁人。思齊想著這姑娘到底伺候自己一場,便求著章氏痛痛快快放了小喜身契,又賞了銀錢給她添妝。 小喜離開以后,皇后不知從哪里聽說了此事,還特意提出了要賞婢女下來,當然也不出意外的被婉拒了。 章氏沒說什么,劉赟卻把這事放在了心上,又過了兩日便挑了丫頭給思齊添了進來,又因著覺得思齊年紀見長要開始出門交際更加了兩個。 如今思齊房中貼身伺候的婢女增至了六人。 思齊還是用慣了從前房里的阿霏和阿玉。 進了臘月之后,府上就開始了緊鑼密鼓新年籌備諸事。 臘月二十三送灶王爺,二十四家中大掃除,等到了臘月二十五,家里已經煥然一新。 等過了午后,天上開始飄起了小雪。 思齊窩在房中午睡許久,醒來時坐在妝臺看到窗外,發現外頭地上已經積了一層薄薄的白雪。 前院阿青踏雪而來,道是大王在扶玉軒設了家宴,太夫人請小娘子穿得暖和一些過去?!?/br> 等思齊到了扶玉軒的時候,大家都已經在了。 劉城坐在靠外的位置,見到思齊就起身將她迎了進來,招呼meimei過來坐。 今天雖說是家宴,但也比較隨意,劉赟也沒叫著準備多么復雜的菜色,而是直接備了涮鍋。 思齊進來的時候,桌上已經擺好了碗碟和蘸料。 思齊前世的爺爺曾經是京市大酒樓的主廚,后來回到家鄉,在市郊開了間飯館,不過短短一年時間便發展成為了市內最知名的私房菜館,更有無數政客富商遠程驅車過來,只為了吃上思齊祖父親手做的一頓飯。 爸爸雖是證券公司的主管,但也繼承了爺爺的天賦,燒得一手極好的家常菜。思齊從前跟著爸爸和爺爺耳濡目染學到了不少,前幾個月恰逢青梅熟透之時,在她的指點下,珠紅和管廚房的楊氏一同做了兩壇出來,味道竟然意外的不錯。 三國時候有個著名的成語曰“望梅止渴”,講得就是曹cao在行軍打仗之時缺少水源,鼓勵軍士們不遠處有梅子可以止渴,從而最終找到水源的故事。 思齊不知道曹cao是不是如傳聞中所說的那樣喜歡吃梅子,如果是真的話,明年再做出話梅來,倒是可以叫阿父去司空府送禮的時候順便捎上兩壇。 這時候就是生產力低下了些,過了今年吃梅子的季節后,想吃蜜餞的話還要等到明年梅子生產時節。 這年頭火鍋雖然算是比較常見的食材,但是蘸料的味道比起后世差得很遠。 思齊穿越到這個世界后,做了許久的嬰孩,第一次被允許吃火鍋還是在去年春天。 章氏養孩子一向不算精細,叫人給思齊備下的也是大人們常吃的醬料。 思齊吃著那蘸料又干太咸,便說要自己調制一些。 章氏從前是窮苦人家出身,家里頭父母都要出門下地干活,像思齊這般年紀的時候已經要看顧弟妹并給家里人做飯了,雖然乳母和婢女們都覺得不妥當,但章氏覺得養孩子不必這么金貴。 聽了思齊的想法后,章氏覺得很有趣,當即便叫廚房將醬料用小碗裝好送過來。 沒成想思齊隨手一調,竟然味道出奇的好,干碟配rou片,油碟配青蔬都是難得的美味。 章氏記得,自己小時候帶著弟妹在家里生火做飯時,味道總能比旁人更好一些,也難怪思齊小小年紀能有此天賦,不愧是她養的孫女兒。 章氏和劉赟等人都對她的醬料贊賞,還舉一反三用在烤rou和其他的菜上。 席間,劉協身邊得力的內侍龐監來了府上,給黎王府上送來了年貨。 劉赟對著龐監客氣,龐監對著劉赟更是殷勤熱情:“許久沒見殿下了,陛下在宮里可想念得緊呢。您近來在府上一切可好?景園這邊可還住得慣?” 劉赟笑瞇瞇地應了一聲。 龐監又替皇后問候了章太夫人、兩位公子和一位女公子,而后才進入了正題:“陛下差奴家來問問殿下,今年可是和往年一樣?還是除夕帶著家眷去英華殿住下,正月初一再同去祭天?” 依照宗族禮法來說,劉赟的確是劉協最親近的長輩,劉赟一家住在宮中同皇帝及家人一同過年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遷都許昌的這幾年里,劉赟也的確是入宮和劉協一起過的新年。 但最近京中局勢不好,曹cao和袁紹之間的戰爭一觸即發,又逢年關之時,劉赟還是想著能低調便盡量低調,能在家待著就盡量不出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