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頁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當織田作成為干部、當乙女游戲主角無心攻略[系統]、[綜漫]乙骨弟弟是mafia、[綜漫]據說日柱大人是火神、麻麻不許你戀愛[娛樂圈]、穿成起點男主他爹[穿書]、[文野同人]我只想在橫濱躺著收錢、子孫又在哭墳了、jiejie,你掉馬了、[山河令]我在青樓混吃等死
“一張都沒了?你再仔細想想還有沒有符在別的地方。比如你老家?再比如你搬來這之前跟你父親住的地方?” 凌風回想了半天,這才想起自己確實還有兩張鎮魔符。 “我們花錢讓天機茶館替我們找那鬼的蹤跡時用了符,你還記得嗎?” 第100章 她們當初與天機茶館定下的兩年之約, 朗晴自然是記得的。 用兩張符買那鬼的蹤跡, 如果在接下來的兩年時間里還沒有消息的話, 天機茶館全額退款。 記憶漸漸恢復, 有關天機茶館的傳聞也隨之出現在朗晴的腦海里。 這天機茶館來歷神秘,分成鬼界跟天界兩個分部。而這陰間鬼界又直通人界,所以這茶館等于立足于三界。沒人知道天機茶館老板是誰,或者說是屬于哪方勢力, 凌風只知道他們收錢辦事, 自稱只要酬金足夠,就連天上帝姬的內甲都能偷來。 這天上帝姬不少, 可擁有內甲的只有一個。昊天帝家的小帝姬向來不是個安分的主,據說穿的護身內甲都是以天鶴絨搭配天蠶絲制作而成, 即美觀又護體。 偷她的內甲?也不怕她把天機茶館給拆嘍。 再仔細想想, 這天機茶館把這風聲放出來這么久了還活著, 這小帝姬是怕了還是怎么,委實不太符合她的行事風格。 這可是無法無天的小祖宗, 偷小諦聽,闖龍神殿。帝姬內甲這種私密物品被人拿出來打廣告, 她又怎么會放過這家小店。 但現在的問題是,她們倆不知道那隱藏在暗中的對手下一步準備做什么。 天明市這一系列事件已經吸引了全國的目光,網傳有不少云游僧跟道長為了此時進城,基督教堂也對全市的居民提供庇護, 教會聲稱耶穌的子弟現在趕來的路上。 同樣的, 也有些不法分子利用人心惶恐不安的時候私下宣揚邪教, 號稱信教者可保他度過劫難,卻在暗中向教眾索要財色。 要知道這些天死亡的人是隨機的,是小概率事件。天明市常住人口以達千萬,每個人遇害的幾率不過是幾十萬分之一。 可偏偏還有人信了,這種邪教組織跟傳銷一樣在短時間內迅速傳播,無形間加大了警方的工作量。 如果把朗晴認識凌風后經歷的事情記錄下來,大家就會發現這從一篇都市輕偵探小說變成了靈異鬼故事,再從靈異文變成了東方玄幻,最后成了東西玄幻大雜燴。 問題回到剛開始開頭,天機茶館背后的主人到底是誰。天界第一刺頭,昊天帝家的小帝姬為什么會放任天機茶館拿她的私密物品說事。 這個問題,怕是只有在朗晴抓到偷她蛟龍皮的小賊時才能得到答案。 債多了不愁,朗晴倒是越來越淡定下來。 “你也別擔心,網上不是有人有道士跟和尚進市了?雖是他們可能是帶著目的過來,但明面上總歸是站在我們這邊的,有他們在,天明市的夜晚應該會安全很多?!绷栾L倒是看的她,她根本不擔心那鬼殺了她。她是判官,死了才是回家,等她恢復了判官身份,非得拿勾魂筆在他臉上畫王八。 “你看得倒是挺開”,朗晴沒好氣得看著凌風繼續說:“怎么?覺得轉世不好玩,急著送死,等回去成了判官之后再回來找他麻煩?” 被人猜中心思,凌風表面上一副什么事都沒發生的樣子,她看了一眼時間之后還催朗晴下班。 “快下班了快下班了,今天晚上我們出去吃,看能不能遇見同行” 領導們為了案子還在開會,朗晴提前帶凌風下了班,還順著她的意去了最大的步行街購物廣場。 人聲鼎沸的步行街此時空蕩蕩的,兩邊的街面也有不少關了門。凌風看見不少道長跟和尚路過,只不過他們都沒來找凌風的麻煩。 這些修道之人有的為錢,他們的道觀多是年久失修,又沒人上香交付香火。道觀負擔不起日常的開銷,只能借此機會出事尋些賺錢的法子。還有些人則是隱居太久,這番出世想闖下名頭,吸引有慧根之人拜入他門,承他衣缽。 全國的幾處道家跟佛家圣地更是派出了門里弟子下山歷練,紅塵修行一段時日。 這些人的出現減輕的警方的壓力,壞處則是天明市仿佛一夜之間回到了幾十年前。 和尚跟道士的出現讓居民更加相信這些案子是由鬼邪作祟,心性差一點的差點當場皈依我佛。 封建迷信的思想再次從骨子里發了芽,自持永遠不會信佛信教的人在突然間有了印象。當街上商店里流行音樂換成了佛經跟道德經,晦澀難懂的經文在腦海里繚繞,讓朗晴陷入了沉思。 偏偏朗晴身邊還跟了個聽得懂的,凌風覺得自己今天可算是翻身做主了一次。 凌風覺得像一個只會打游戲的差生,會的東西在常人眼里是歪門邪道??捎幸惶?,學霸遇見上“歪門邪道”,到了不得不打游戲的時候。這個時候,身為學渣的凌風就可以堂而皇之得嘲笑朗晴。 當然,凌風也不敢顯擺的太過,她只是在背經文。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br> 凌風雙手背在身后,像是小時候學習經文一樣一邊背一邊晃著腦袋。她聲音不大,被店家的音響聲蓋去了一半。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br> 凌風的聲音跟街邊音響聲重合,朗晴站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看著不知愁的她,聽著回響在耳邊的道德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