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中改造反派 第174節
書迷正在閱讀:六零吃飯嫁人養娃、暑假:蟬鳴、奪愛(1v1 勾引上位)、病態、他是她的帆船、[綜]港黑森繪理的日常、[文野同人]和中也大人談戀愛、[綜漫]和越前談戀愛、[山河令同人]山河令之張成嶺、[綜英美]蝙蝠絕不掉馬
距離寧家和科技大學頗為遙遠的民房內,一家三口吃著飯,臉上的神情都很凝重。 “這房子還是太遠了,每次調查情況,我都得走好遠,還不敢騎自行車,怕太顯眼?!笨瓷先ハ袷莾鹤拥哪贻p人率先抱怨,臉上很是不滿。 他每天走過去就得快一個小時! “沒辦法,那里前段時間修路,大家都傳以后市中心要往那邊挪,原先的房子主人個個都不肯賣,租房的價格也高了?!?/br> “不要老抱怨,你說一說最近你觀察的情況?!?/br> 男人一臉無言以對:“能有什么情況?沒有一天,她的行程是有變化的?!?/br> “每天早上七點半出門,八點前到實驗大樓,然后從早到晚,絕對不踏出來哪怕一步……下班就回家,一直到第二天早上七點半才會再出門?!?/br> 他能怎么辦?他也很絕望??? 有時候他恍惚間都感覺時間根本沒有流淌了,他好像在重復地過同一天。 “你又不能進學校,怎么說得這么絕對?”像是一家之主的男人皺著眉頭道。 “還用進去?我買了至少四個人的情報,沒要對方做別的,只要對方報信,四個人每天給我的情報都一模一樣?!?/br> 作者有話要說: 今日更新,紅包xiuxiuxiu的掉落← = 寧知星:……有一種補,是你mama覺得你應該補一補。 朱局長等人:我多么希望寧知星小同志不要學習前輩們那種艱苦卓絕的作風啊。 寧知星:?你們不太對勁。 境外勢力:我們太難了。 第135章 施淮仁已經不是第一次出任務了,這科技大學的偵測行動,按照以前的級別,那可都不算什么,畢竟科技大學還是一間對外開放的學校,保密級別并不高。 他之前進行的前幾個任務,那都是和華夏的一間大型機械工廠相關的。 華夏的大多軍工項目,保密級別都很高,基本都是圈定在一些隱秘區域生產實驗,周遭往往還會駐軍保護,哪怕他們是多年埋伏,想要潛入其中也很困難。 他們直屬的領導很敏銳,在諸多信息中抽絲剝繭,找到了一家疑似為實驗基地加工材料的工廠,這家工廠所生產的材料,在他們的分析中,應當是直接對接于批量生產的戰斗機或者其他中大型戰斗機器的。 通過了解提供的材料的型號、參數、供貨質量,他們便能迅速地分析出當前戰斗機生產組裝的次數、代數更迭、技術升級,并以此做針對性的改造。 施淮仁在那間工廠里,和父親打了完美的配合戰,通過埋釘子、挑撥離間、發動群眾等策略,一定程度地破壞了工廠原先的秩序,并趁亂把所需的資料給套了出來,他們將資料送往海外后,便得到了直屬領導的夸贊和物質獎勵。 按照之前的計劃,他們現在應該已經通過港城的偷渡口離開華夏,可就在他們要出發的時候,原先已經進入沉眠狀態的他們小組,卻又接收到了重啟的信號,要求他們立刻到科技大學調查寧知星周邊的情況。 這次的命令是加急了的,按照情報上的說法,他們損失了一個兩人的情報小組,根據前后的情報他們推測,這大概率是因為情報小組臨時培養發展的外圍人員素質不高,在潛入科技大學外圍收集情報時舉措不當引起的連鎖反應,還有小概率是情報小組在相關工廠的調查露出了蹤跡。 但無論是哪種情況,寧知星的情報都是必須要收集的,他們便調動了距離最近,且之前順利完成過不少任務的施家父子。 施淮仁打從很小的時候,便已經發現了自己家中的不凡之處,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家和其他人家是不一樣的! 他們家有別人家排隊都買不到的印著洋文的進口罐頭;家里放得最高的罐子里,藏著供銷社里買不到的糖;父親的煙筒里,裝著卷起來的數量驚人的外國鈔票…… 后來施淮仁便成了父親施圳淮的學生,他從父親那了解到了父親的追求,了解到了父親的身份——父親是已經入了外國籍的,爺爺和大伯他們原來都在國外,他現在喊做爺爺的那位,只是父親在國內用錢買的“爹”,而他未來,也是要同父親一道出國的。 他生出了前所未有的熱情,學習、運用,占著年紀的便利,他和父親搭配嚴絲合縫,提供的情報一個接著一個。 自詡和父親搭檔無往不利的他之前的任務就是偶有波瀾,也絕非他的責任,可他的自信,在科技大學面前卻嚴重受挫。 “注意你的態度?!笔┷诨吹闪搜蹆鹤?,直到兒子乖乖把筷子拿回來的時候他才收回眼神,“你具體說一下,你遇到了什么問題?!?/br> 他其實也理解兒子的挫敗,從小兒子就很向往和他一起到國外去生活,這臨到要離開,卻被攔下,想象中的美好未來就在眼前,兒子自然很急切。 可干他們這行是能著急的嗎? “他們學?,F在是半封閉式的,雖然對外開放,可要進去都得登記,他們門口有布告,說是學校里的公用電話和電信局優惠有一定折扣,校外人員長期使用學校優惠,學校不堪其擾,再加上有部分校外人員渾水摸魚,學校頻頻遭竊,他們便不得不限制校外人員的入校,只能如此,我調查了一下,這情況應該屬實,我聽到周邊村民抱怨了兩回。據說前段時間科技大學搞活動就在校門口還抓了一個小偷呢?!?/br> 施圳淮點了點頭:“進不去確實有點煩惱,那以其他學生、老師家屬……” “我都試過了,他們學?,F在是刷卡入校,ic卡上是學生的照片,而且這個學校的學生互相之間關系都特別好,基本上互相都能認出來?!笔┗慈士嘈Φ?,“校外學生的身份我也想過冒用,但他們搞了個幾校合作,每周都會有學生交換到對方校區上課,安保處有學生的名單,我不確認那些學生互相了解的程度,不敢貿然冒名?!?/br> “至于學校里老師的家屬、其他職工,我也想過,前者和學生們情況一樣,后者……他們學校幾乎不對外招工,上一次招工是一年多前了。聽本地人說,科技大學待遇好、內部福利高,職工流動性很低,而且他們校內優先把崗位提供給學生做勤工儉學,很少有空缺?!?/br> 這種時候就要盡情吐苦水,施淮仁忍不住往父親那看,眉宇間隱隱有暗示父親自己想想辦法的意思。 “那些關于寧知星的信息,我都是千辛萬苦才挖到的,問了一個接一個,然后用來比對,最后得出結論,我不敢打草驚蛇,問的四個人都給了不同的理由,廠商合作、想要拜師學習……而且我看那幾個人現在也已經開始覺得奇怪了,估計接下來還得換人?!闭l知道他心里的苦?他是干得比老黃牛還多,回家父親還老覺得他什么都沒干。 原先他還野心勃勃,想的是再探再報,搞清楚寧知星的行動軌跡后,再具體安排接觸的方式。 可是現實狠狠地給了他一個巴掌,告訴他想接觸沒門,除非能混進實驗室去,可問題是實驗室的難混級別,那相比較學校是成數倍狀增加的。 哦對,還有個辦法,就是在大馬路上一躺,來個就地碰瓷,施淮仁還是有點機械基礎的,活著才能打聽情報,死了那就什么都沒了。 其實別說是父親了,他心里也郁卒,這每天都在原地踏步的感覺著實磨人,想到自己花了那么多功夫,只套出來一句“寧知星在實驗室”他心里也難過,這樣下去,什么時候他才能出國??? “看來還不能把一切都壓在寧知星身上?!笔┷诨聪萑氤了?,他們之前的潛伏,那都是花個至少三五年起步的,可現在別說是兒子了,他也等不及了。 “要不要先吃飯,飯有些涼了?!崩钫墟非忧拥氐?,“沒胃口的話,我開個罐頭吧?!?/br> 家里男人說話的場合,她是不能開口的,可是看著飯的溫度下降,她心里也有點焦急。 “煮的什么飯,沒滋沒味的?!笔┗慈士粗竽?,語氣很差,他對于沒用的人就是這個態度,他這個后娘,就是父親當初娶來做掩飾的,這么些年被父親熏陶,那是一點進步都沒。 “淮仁說得沒錯,只叫你煮飯你也干得不好?!笔┷诨凑Z氣同樣不好,意識到自己之前對兒子語氣稍重偏急,他這心里也有點愧疚,只是說不出道歉,便選擇了用責罵妻子沒照顧好兒子來把這事揭過去,“天天在家,也不見你琢磨一些廚藝,之前叫你學的西餐學會了嗎?別白瞎了食譜,等到了外頭,我們家可是吃西餐的?!?/br> 父子倆把李招娣從頭到腳把李招娣數落了一通,最后飯一吃完,便把筷子一放,雙雙進屋去了,他們倆習慣遇到問題就湊在一起討論一下,至于李招娣?她懂什么,頭發長、見識短,什么都幫不上忙,就會添亂,要不是考慮到日常起居,父子倆當初都沒打算把李招娣一道帶到國外。 …… “大家早上好?!逼唿c半不到,何教授便施施然拿著他的小袋子到實驗樓了。 雖說寧知星很堅持要把實驗室副手的位置給他,可何教授還是拒絕了。 他想的并不復雜,如果他還是處于一個領導者的地位,這些跟他來的教授們便會下意識地跟著他干活,而不是聽寧知星的話,那么這便違背了他的初衷。 幾番商量后,何所長成功把崗位給卸下,現在大家都管他叫何教授。 實驗大樓入門處連著的那兩間實驗室現在已經被改造成了實驗樓的食堂,因為實驗室的空間不大,位置安排得很緊促,座椅和座椅之間幾乎是背貼著背,不過大家吃飯的時間并非百分百重合,達成錯峰用飯效果的他們很少將這“食堂”塞滿。 “我剛在門口碰到食堂的人了,應該現在就到了?!焙谓淌谠捯魟偮?,他們小食堂的門便被推開。 戴著白色帽子的學生不好意思地笑笑:“教授們不好意思,今天早上有兩個新菜色,比平時出菜要慢一些,這就耽誤了點時間?!?/br> 食堂的兼職同樣是強身社的工作,這份兼職除了早起外并不辛苦,他們出入有這兩改造好的四周有護欄的推車,入樓的位置還有寧知星加裝的無障礙可收放斜坡,只需要兩人一組,一前一后把吃的搬過來就好。 今天來送菜的學生一共六個,還有一個食堂的隨行人員,對方手上拿著本子,這是食堂最近推行的新制度,每天在教授們用餐的時候,這位隨行人員都會在旁觀察,如果有對菜品的意見她就會立即登記,反應在第二天的送餐中。 起初這崗位剛設置的時候教授們很不習慣,畢竟吃著飯有人盯著的感覺確實很怪,不過現在大家基本都已經習慣,還會主動地同對方提意見。 “又有新菜色了!”有教授已經迫不及待地站起,可勁往這邊張望,想在第一時間看見食堂新出的菜色。 學生們正在合作著把推車上的早飯往桌上移,這移動并不難,寧知星號召實驗室的大家一道進行了自動化改造,這能夠加溫,保證菜品順利上桌的神奇桌子便是其中的一項成果。 “今天早上師傅照例安排了豆漿,之前有教授反應喝牛奶拉肚子,我們問過了醫生,就把牛奶給取消掉的,如果有教授需要,我們可以帶一壺過來,不麻煩的?!彪S行人員開始解釋,“還有白粥、豆花和辣糊湯,這個糊湯準備得不多,怕大家不喜歡?!?/br> “菜的話和昨天差不多,蛋是鹵蛋,今天多了一些點心,是新來的師傅手工做的,其中有兩道師傅很拿手,一道是蘿卜糕,另一道是蝦餃?!?/br> 在她介紹的時候,教授們沒忘點評著桌子。 “這桌子還是有點笨重,不適合推廣,應用場景太少了,當初就想著我們自己方便了,不過這個簡易的保溫功能可以推廣一下?!?/br> “對,上回阿星提過一次,我們大可以不使用這么大的桌子,只取其中一段的大小?!闭f話的教授用手指大概比劃了一下寬度,“四周搭配上輪子,前面再拉個車頭,得用三輪車改,然后就可以做移動式車了,這樣就可以用來賣東西,我之前看其他工廠門口的小攤,那都是用好幾層的紗布蒙著保溫的,這衛生是個問題,溫度也是個問題?!?/br> “那你不如把車頭處改成可拆卸式的,不會騎車的人可以推車,阿星上回還說了,這個重心也是個問題,得去掉一部分不用的設備?!?/br> “那我看,不如在腳處做支撐吧,做個防滑剎車設計,然后可以連著車輪套鎖,防止小偷?!?/br> 何教授側耳聽著,有些感慨。眼前的場景,在何教授看來是有些散漫、無序的,甚至要在以前,這都要被說一句不務正業。 他們手上的項目既然還沒研究完,那怎么可以去分心琢磨其他的東西呢?如果以前看到這情況,他是要罵的。 可通過這段時間的觀察,何教授已然發現,這便是寧知星實驗室的一種“娛樂”,寧知星是鼓勵大家去“放松大腦”的,每回只要有人陷入問題之中繞不出來,寧知星便會勸他到實驗室里的幾個休息空間轉轉,把大腦放空再回來。 這所謂的休息空間有好幾種類型,已經啟用了很長一段時間,一是簡單的休息室,隔音效果很好,房間裝修簡潔,躺在那便能自然放空。 二是閱覽室,放的都是些期刊雜志,還有和研究項目不太相關的期刊,甚至其中還夾著一整套寧知中創作的雜書,何教授聽說這是寧知星實驗室的必看書目之一,不過目前他還沒去看過。 三則是被另外規劃出來的實驗空間,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在那可以做不少大大小小的實驗,如果無聊,甚至可以拿著那里的工具干些諸如切木頭之類的無意義事項。 當然,這要是教授們想回家休息,她也是雙手贊成的,寧知星很堅定地認為“無效的工作等于浪費時間”,如果要浪費時間,她寧可大家去做一些能讓自己放松的事情。 除卻這種強制放松外,實驗室還很提倡大家在課余時間做些也許沒有那么多技術含量的小發明,就比如現在教授們正在琢磨的這些。 還真別說,有不少類似的小發明在現實中有很廣闊的運用場景,像是他們有一位教授琢磨出來的降低洗衣機生產成本的方法就立刻被高價買走了,是科技大學幫忙介紹的買家,當天那位教授還特地買了燒雞請大家都吃了一頓。 這一類的發明技術難度大多不高,難就難在思維的轉換,教授們只要能抓到靈感,便總能琢磨出有趣的創新,只是吧偶爾,也會犯寧知星之前弄那聲控燈的問題。 就比如有一位教授,苦實驗樓爬樓梯已久,他想來想去,便依據寧知星在實驗室大樓門口設置的那個無障礙坡道琢磨出了個可隨身攜帶伸縮樓梯板,再配合上有一定抓力的輪椅輪子,這便是他的“夢中情椅”。 至于后來的情況嘛……何教授想起來就忍不住笑。 那位教授選擇的實驗人在空中來了個攜椅大翻滾,對加速度計算有誤的他,目瞪口呆地看著他的夢中情椅以驚人的速度翻滾著到了樓下,對此他都沒有氣餒,只是一邊下樓梯一邊振振有詞,說自己會改造底座抓力和束縛帶的裝置,杜絕這次的翻車事故再發生。 當時正好來上班的寧知星撞見了這一慘烈場景,她猶豫地指出了疑問:“教授,你的意思是……你要在車后面的袋子裝著這么重的鋼板,然后每到一個樓梯,你就下輪椅固定好鋼板,然后等輪椅到了下面,你就再下車,收好并重新安放下一部分樓梯的鋼板?” 教授:“……” 他怎么沒想到? “還是說你是想推廣這個設計,以后讓樓梯都安上類似的無障礙設施?” “對,我就是這么想的!”教授找回了自信。 “可是……為什么不坐電梯呢?咱們新的實驗樓會有電梯的吧?這么高的坡度如果有斜坡的話,一個腳滑很危險的?!?/br> 當事教授默默的收回了裝置,現在他的夢中情椅已經成了走廊間的行走工具,不少教授站了一天懶得走路的時候,便會坐在著輪椅上直接前進,然后到樓梯處再“下車”。 “老何,你現在看著可年輕了不少,不像以前苦巴巴的了?!闭f話的教授已經拿了一籠蘿卜糕回來,他配的是豆花,他不喜歡早上吃葷的東西。 何教授一愣。 蘿卜糕的表面是金燦燦的黃色,咬下去時便能露出內部脈絡分明的膏體,甜味和本身的獨特風味進入口腔:“果然,早餐還是甜的好?!睗M意地點了點頭,說話的教授看了眼桌面,確定那旁邊的專屬位置分別留出了兩份新品后這才又轉向了何教授。 “你剛來的時候啊,舉手投足都是領導的樣子,雖然也會笑,可大多時候是緊繃著臉的,一副特別著急的模樣,好像耽誤這幾秒就要出大事了一樣?!彼钢约旱哪樑W起了何教授,“你都不知道,那會你看這的眼神,都是帶著火的,我那時候被你看得一愣,心里犯嘀咕,還以為是哪讓你不開心了呢!” 他意味深長:“我也是到這才明白的,有時候看起來慢,不一定是慢,你看,我們的實驗進度什么時候被耽擱過?以前我們緊趕慢趕,一個蘿卜吊在前面就不知疲憊地跑,為了那數據眼睛都要瞪破,最后數據追上了,可真的就追上了嗎?” 何教授看著老教授,他其實知道老教授說的是什么,其實這爭論在改革開放前就有過好幾回,否則也不會有這么多一聽開放就放棄手頭項目想引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