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中改造反派 第128節
書迷正在閱讀:六零吃飯嫁人養娃、暑假:蟬鳴、奪愛(1v1 勾引上位)、病態、他是她的帆船、[綜]港黑森繪理的日常、[文野同人]和中也大人談戀愛、[綜漫]和越前談戀愛、[山河令同人]山河令之張成嶺、[綜英美]蝙蝠絕不掉馬
寧知星對于這種吃苦流敬而遠之,她上輩子996吃的苦還不夠多嗎?為什么要這樣虐待自己。 那天做實驗時,哥哥不在,她還和肖燁吐槽了好一會,但萬萬沒想到,寧知中居然是頭一個信的。 好吧,其實寧知中被吸引到挺正常的,畢竟在大家都穿得像狗熊的時候,穿一件輕薄單衣,雙手插兜悠閑過路,那確實挺有高人風范,也很吸睛——只是別人看你到底是在看傻子還是在看高人就不得而知了。 沒辦法,誰讓寧知中正處于中二感爆棚的年紀呢? 寧知中自己信也就罷了,他還混入其中,反客為主,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他一舉奪過領頭羊的位置,重新書寫了組織綱領和故事。 還真別說,他新編的版本的邏輯挺完整的。 他有“成功案例”,說的就是紅軍,什么當年紅軍吃不飽穿不暖,啃皮帶吃草,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他們偏偏一直打勝仗,戰斗力比那些少爺、老爺兵不曉得厲害多少,這就充分證明了吃苦的人比不吃苦的人優秀。 還有現實案例,他家里有人當兵,回來說過,這平時還要什么越野訓練,那都是要求要接受惡劣環境考驗的。 再現學現賣科學知識,來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能經得起環境考驗的才是更優秀的。 寧知中還安排了口號——“為國家崛起而讀書,為我輩身體而吃苦,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居安思危,從我做起”。 寧知中甚至還無師自通地游說老師,成功在科大建立了以他為核心的社團:強身社,他打破了少年班和普通學生之間的隔閡,面向全校招社員,報名者多不勝數,前仆后繼,學校里甚至有不少老師都參與了進來,目前已經舉辦了兩次活動,都備受師生歡迎。 伴隨著強身社壯大的是寧知中的名聲,他成了學校里最閃亮的一顆星,學校里的學生未必知道校長的名字,可只要說到寧知中,那就一定知道是誰。 現在寧知星要是和哥哥一道走在學校的街道上,便能享受一番“萬人迷”待遇,每個路過的學生和老師,基本都會認出他們,伸手打個招呼。 要怎么形容寧知中現在的受歡迎程度呢?簡單來說,就是食堂的阿姨在給寧知星打飯的時候,都會多給一些,因為認出她是寧知中的meimei。 對此,寧知星只有一個服字。 她沒忍住和系統又確認過一次,她哥到底有沒有金手指,哪怕系統給了否定的答復,她都將信將疑。 這可不怪她,是她哥太厲害了好嗎?對她哥來說,好像和人打交道是世界上最簡單的事情,甭管男女老少,他都能一網打盡。 寧知星覺得,她哥這要是去干□□,那一定是□□頭子……還好她哥是個正派人物。 電話接通的速度很快。 “喂?!?/br> “喂,二叔是我!” 電話那頭的寧振強聲音帶著笑意:“阿星,今天就你在嗎?阿中沒一起?”他有點奇怪,要是平時,寧知中早就湊到話筒旁邊叨叨了。 寧知中對打電話沒什么興趣,但他很在意“參與感”,每次通話他都負責做背景音,平時寧振強老嫌吵,今天忽然沒聽到他的聲音,那還有點不習慣呢。 寧知星:“哥他生病了,感冒在寢室呢?!?/br> “什么情況?”寧振強有些緊張,“衣服不夠厚嗎?我上次又托人帶過去的棉被應該夠厚了呀?” 寧知星默默地把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一一道來,從降溫說到了強身社。 寧振強心中已經有了種莫名的預感:“然后呢?” “然后我哥上個禮拜舉辦了一場活動,冬泳大會,就在學校的湖里?!睂W校的湖是引的活水,但湖本身不深,湖的面積也小。 寧知星都不想說那天下餃子的盛況。寧知中一呼百應,學校里報名的學生多不勝數,結果最后那哪能叫冬泳,都游不開好嗎?參加活動的眾人像是火鍋下菜一樣下了就起,個個還很歡喜,覺得參與了一場有意義的集體活動。 “然后第二天,哥他就感冒了,到今天還沒好?!?/br> 天知道寧知星在知道哥哥感冒時的無語,這不是活該嗎?真要比耐凍,北極熊和企鵝更厲害呢,怎么不見他們成為地球上的王者? 寧知中自個兒感冒,還把肖燁也給帶上了。 寧振強:“……” 這是寧知中能干出來的事情。 寧知中懂事了這么一段,他倒是差點忘了,這孩子當初也挺渾、挺熊,那時候村里大小孩子都跟著他,寧振強甚至一度懷疑過,哪怕寧知中喊他們去跳糞坑他們都會一起去。 這不過是影響力更大了而已,說白了和當初做孩子王沒區別。 聽著電話那頭二叔悶悶的笑聲,寧知星也跟著笑彎了眼,對于哥哥感冒這事,她也一樣是又氣又好笑。 “二叔,我過幾天可能要去首都,你幫我問問爸媽和奶奶想要什么唄?我給你們帶回來?!彼龥]提小叔,小叔她打算之后單獨打電話。 寧知星沒等寧振強問便自己交代了起來,這次她去首都,是跟著學校里幾個教授一道去的,帶團的是陳教授。 這回去,是去開眼界的,有一臺運算超過五百萬次/每秒的通用數字計算機研制成功,用的是全晶體管,這臺數字計算機是首都大學承辦研制的,學校里以陳教授為首幾位教授協助提供了技術支持,這便被邀請去參加儀式,順便也看一看實務。 當然,去那也是順便滿足一下陳博學教授“曬學生”的想法,所以優先選的是少年班的學生。陳教授早就和不少同仁溝通過開辦少年班的想法,這不是也想著趁機向別人證明一下他的想法沒有大錯嗎? 既然要選少年班的優秀學生,成績最佳的寧知星自然是首選,原先他們三人組都被選上了,但現在寧知中感冒得挺厲害,陳教授便也說了,如果寧知中感冒不好,那就不勉強他去了。 “真的呀?老師選你說明你優秀!”寧振強不吝嗇夸獎的話語,一句接一句地夸,“阿中肯定想一起去的,但是如果身體受不了那也沒辦法,去首都要坐好多天的車呢?!?/br> “只是……我有點糾結?!睂幹仟q豫道,“老師說應該是明年初出發,趕著學期末,那邊的教授沒有教學任務,來回估計要半個月呢……這樣不知道春節能不能回家?!?/br> 說來說去,還是怪現在的交通不便利,后世的人應該很難想象,又不是什么跨越整個國家的路線,只是跨越幾個省就得開個兩天起步。 她算過了,單單從學校到首都大學再回來這路上就得花差不多一個禮拜的功夫。 “這樣……”寧振強明白小侄女在糾結什么了。 阿星可不像阿中那混小子,在學校玩得如魚得水樂不思蜀。 對于阿星來說,不能回家,那肯定挺糾結。 “雖然我還沒問過你爸媽和你奶奶,但我想他們知道了肯定也支持你去,這樣,二叔幫你說服大家,今年讓大家去a省過年怎么樣?那里的房子挺大,呆個過年不麻煩?!?/br> 寧知星:“不行,怎么能讓你們來找我們呢?介紹信不好開,路上也辛苦,而且在家里大家都比較習慣?!?/br> 寧振強笑了:“其實我有個事本來也想今天和你說的,只是還沒找到機會開口。阿星,我打算要離開一段時間?!?/br> 寧振強提到了一場發生在前幾天的,堪稱改變歷史的會議,漸漸養成了看報紙、聽收音機習慣的他,幾乎是從頭到尾一字不落地跟完了,而且除了這場大會外,近段時間的報紙也總是在釋放著各種各樣的信號。 “現在介紹信不難開了,我想去沿??疾煲幌率袌?,如果以后可以做生意的話,我打算去試試,不能你們都出息了,我一個人被落在后頭對不對?” 他很認真:“我知道這有些冒險,但我想,這一定是個機會,我占了你們倆的便宜,看了不少國外的報紙和文章,自己也一直思考……我不想錯過這個機會,當然,也有可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br> 寧振強沒有因為寧知星還年紀小就藏著掖著,事先給了接線員錢拜托對方出去一會的他說起話來便完全不用顧忌他人的存在。 他把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寧振強打算先去廣省,上次在廣交會的時候他了解到,當地和港城鄰近,時常有國人偷渡過去,但也因此有很多的港商資源,市場上有不少港城來的貨物,他自己判斷,單從交通和外貿的角度來看,這里一定大有可為。 “我開始想過倒賣貨物,但是仔細想了以后,我覺得這東西風險很高,而且什么技術,很容易被取代,也很容易被人控制,我覺得還是得要做工廠,之前嚴老師就經常說實業興邦?!睂幷駨婈P于這個就沒說太細了,他心里還只有一個大概的計劃。 “你會不會覺得我有點異想天開?” 寧知星:“當然不會了?!鼻也徽f二叔本來就是很有計劃的人,身為“預言家”的她當然知道二叔說的這些準確度有多高。 “我支持你,但是二叔一定要注意安全?!睂幹桥Φ貜哪X海里挖掘這段時間的記憶,然后悲哀地發現,她根本就給不了什么建議,畢竟她上輩子從沒認真研究過企業家的發家史。 寧知星猶豫了一下但還是堅定地開口:“二叔,你不要有壓力,如果在外面不開心的話,那就回家,我養你!”她現在在的這間是學校的一間辦公室,負責看電話的老師還在,寧知星不太好說和錢有關的事情。 陳教授他們沒虧待她,這段時間寧知星得到的獎金多得驚人。 電話那頭的寧振強笑開了:“好,二叔知道,二叔記得了,你不要擔心,要是賺錢了,二叔就再給你和阿中買東西?!彼枷牒昧?,小汽車得安排上,還有未來倆孩子在哪里工作,那就在哪里再買一套房。 就是沒賺成錢他也不怕,實在不行就做倒賣和交通運輸的生意,以寧振強的眼光來看,接下來至少十年里,做運輸幫忙運貨絕對是門好生意。 又和二叔說了好些話,寧知星這才依依不舍地把電話掛斷。 負責的電話老師抬頭看了眼寧知星,確認電話有被掛好后才放松下來,她習慣性地和打完電話的學生寒暄:“寧知星同學今天又是打的長途對吧?” 她對寧知星印象有很深的印象,這孩子風雨無阻,每周都會來打電話,有時是她打過去,有時是約好的時間她家人打來。 她當時還感慨過,要是未來自己的孩子能這么孝順聽話那就太好了。 “對,還是打回家的?!?/br> 電話老師:“最近我這都沒什么學生排隊了?!?/br> 她怕這孩子不知道問,便自己接了下去:“市里新買的交換機特別厲害,說是不用人工交換了,現在打長途都不用找電信局、長途局轉接了,可以直接打過去……我一開始知道嚇一跳呢!聽說這還是國產的交換機,咱們市里工廠生產的,現在全國都在用?!?/br> 寧知星不太好意思,畢竟老師夸的電話交換機的發明人就是她本人。 她也沒想到國家效率這么快,陳教授和電子系系主任幫著把技術完善后報了上去,隨后國家便下了文件要求各省市更換新的電子交換機,這個月除了偏遠的地區外基本都已經換上了。 這件事沒對外公開,主要是寧知星折騰的這一連串的技術按照陳教授的評估可能會有挺大的經濟利益,這年頭治安不算好,陳教授出于保護學生的角度在和寧知星商量后便只以科大研究團隊的名義發表,當然,實際分錢和算榮譽的時候都是算給寧知星的。 寧知星成功沾了自己的光,現在每周兩次電話都能省下不少等待轉接和溝通的時間。 “我和你說這個干嘛呢?”說話的老師不好意思地笑笑,她這天天在這看電話,看著別人和家人朋友打電話,自己呢又沒什么和人聊天的時間,便老喜歡瞎叨叨,“你們要加油哦,努努力,未來你們也能發明這么厲害的東西,到時候老師也這么和新來的學生介紹,我還要告訴他們,發明這東西的同學以前在我這打過電話?!?/br> 自詡正在鼓勵學生的電話老師對自己的這一番話很滿意,她雖然被學生叫老師,但并不擔任教職,可卻偏偏很想要做點教書育人的事情。 寧知星臉有些紅,支支吾吾地點了頭便竄了出去。 還好她跑得快,否則不知道這老師能說出什么! 原先打算去男生宿舍看看哥哥的寧知星在分岔路口換了條路。 剛剛聽完了電話后,她做了一個決定。 …… 新的一年已經來到,開年的1月正是很多城市最冷的月份。 今年是個格外特殊的年份,在去年年底的大新聞之后,火車站便開始迎來了一波訂票的人潮。 寧振強和寧知星說好后,便定下了行程,最近幾天一直在收行李。 他今天難得的不在家,準備到縣里一趟,因為昨天郵遞員騎著自行車到他家門口和他道了歉,說是自己拿信的時候少拿了一些,寧振強有兩封信在郵局,問寧振強方不方便去一趟。 寧振強沒責怪對方,當時就答應了,去一趟縣城對他來說并不麻煩。 他騎著自行車出發,很快便到了縣城郵局,在拿到信件時,寧振強愣住了。 這兩封信一封厚一封薄,薄的那封是從市里寄來的,寄信人是寧振濤,厚的那封是從a省寄來的,寄信人是寧知星。 他們怎么會給他寄信? 尤其是寧振濤,還真是不差錢了?就縣里和市里的距離有什么好寄信的? 寧振強哭笑不得,他經常給寧知星和寧知中寄東西,在郵局有不少熟人,找人借了把椅子,他便坐著直接拆開了信,他先開的是寧振濤的那封,他實在很好奇,寧振濤為什么給他寄信。 信封里只裝了兩張紙,也難怪這么薄,寧振強笑著打開,臉上的笑容忽然僵住。 他首先看到的是一張隨便撕下來的草稿紙,很有寧振濤的風格,他那不太好看的字跡龍飛鳳舞地書寫在上頭—— “雖然你沒說,但我想你是要的,沒辦法,誰讓你是我哥呢?你可要記住了!1月1日,寧振濤借了兩年工資給自己哥哥!有沒有覺得我也挺像哥的?”就這么一段話,寧振濤那得意洋洋的臉都寫在了紙上。 寧振強該罵一句這小子靠不住的。 可不知道為什么,這瞬間他罵不出了。 這張草稿紙下,是張對他來說沉甸甸的匯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