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中改造反派 第103節
書迷正在閱讀:六零吃飯嫁人養娃、暑假:蟬鳴、奪愛(1v1 勾引上位)、病態、他是她的帆船、[綜]港黑森繪理的日常、[文野同人]和中也大人談戀愛、[綜漫]和越前談戀愛、[山河令同人]山河令之張成嶺、[綜英美]蝙蝠絕不掉馬
徐玉看了眼自我安慰上的徐珍,忍不住叨叨:“他們吵架難道二叔會回來嗎?這不回來哪會停?” 說起徐家大吵,那還得從一個禮拜前說起。 寧家人不知道給嚴老師夫婦下了什么迷魂藥,這夫婦倆見天地往寧家去,雖然吧也沒耽誤徐家這邊的活,可這還是在徐家人心中引起了波瀾。 說實話,當時發現這事后,要是徐玉及時干涉,事情沒準還能到此為止,可誰讓她那時候也很受這件事打擊呢? 天知道她為了攻略嚴老師夫婦是多么的賣力,每天從早到晚繞著兩人轉,裝乖賣好……結果對著她始終是冷臉的嚴老師夫婦居然跑到了寧家去,偏偏就是寧家。 且不說她討喜與否吧,就說他們家接納了嚴老師夫婦,給了兩人一個棲身之處,對方不也該抱著感恩的心情和他們家的“仇敵”寧家敬而遠之嗎? 憋屈卷土重來,愈演愈烈,她自己也來氣,就把徐家人可能產生的意見給拋到了腦后。 對著自己徐玉也承認,她當時頗有點看著家里人給嚴老師夫婦臉色暗爽的感覺,結果那一天晚上,定時炸彈炸了。 餐桌上,嚴老師夫婦輕描淡寫地在用餐前提出,他們要搬到寧家的事情,準確點來說這應當叫通知,因為嚴老師夫婦已經把這事告訴過大隊長,甚至寧家人都已經準備好要來搬行李了。 接下來的一切,就完全失控了,徐奶奶頭一個開罵,她在村子里那也不是頭一次和人吵架,說的話有多難聽就有多難聽。 徐和平同吳桂花也沒耽擱,不斷冷言冷語指責,就連平日里甚少在餐桌上說話的徐三也跟著見縫插針地說了起來。 他們各罵各的,說嚴老師夫婦是“嫌貧愛富”,當初選了他們家,現在又看中寧家的條件好;說嚴老師是不懂之恩圖報、說他們沒準私下給了寧家不知道多少好處,罵著罵著又開始指責寧家貪心不足…… 這狂風暴雨般的攻勢和混亂的局面讓徐玉當時就聽懵了,哪怕罵人的人是她朝夕相處的人,她都很難理直氣壯地說一句他們罵得有道理。 要知道,嚴老師夫婦在他們家那也就是有個住處,環境挺差,吃喝上也沒什么優待,這真要算起來沒準也就和他們給予的費用勉強持平。 她之前覺得委屈,那是因為她算是這個家里對嚴老師夫婦最好的人了,她自詡自己那舔狗般的待遇配得上點特殊對待,可她都沒說,徐家人怎么說得出來這種話。 徐玉當時都絕望了,覺得她真是有一堆拖后腿的伙伴,她那么久兢兢業業地做舔狗沒準能換來的好處這就直接被罵跑了,得虧她從小說里知道嚴老師夫婦不記仇,否則現在都要開始提心吊膽之后家里會不會出事了。 徐玉知道家里人罵得不對,也知道嚴老師夫婦這算是無妄之災——起碼不該被這么罵,可她總不能舍己為人跑出來當活靶子吧?只能默默地為嚴老師夫婦祈禱兩句。 可她沒想到的是,那位平日里不愛說話,就是偶爾徐家人因為打飯、干活的事情擠兌一句都不會吭聲的嚴老師居然回擊了。 嚴老師言簡意賅,他那不算大的嗓門直接鎮住了場。 嚴老師對數字的敏銳性在這種場合充分發揮了作用,他精準到分,直接把徐家人從他身上拿走的錢和券都給報了出來,這其中甚至還包括徐家其他人都不知道的“抽成事件”。 這抽成事件指的是嚴老師夫婦托徐家人給農場送東西的事情。 當時嚴老師夫婦特地多給了錢,那就是為了讓徐家人賺的,同時他們也是“單純”地想著,徐家人可以拿這多了的錢補貼徐二,單獨給徐二送點東西,這也算是他們酬謝徐二對兩人的幫助了。 可是吧,徐家人著實是絕了,從徐和平開始,一直到徐三,每個人都在里面“留”了一手,就連徐奶奶這個唯一可能真心為徐二著想的人,那也是留一半給徐二一半。 原先呢,按照嚴老師的估計,他們多給了錢,最后能送過去的東西估摸著也就和寧家的差不多,可誰讓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呢?寧振強多添了,可徐家人卻可勁抽了,徐三這鬼才甚至還干出了拿家里放進去的新米去換舊米的神cao作。 這事一說,剛剛還一致對外的徐家人便立刻開始內斗,頭一個被發難的是吳桂花,因為大家都猜到了她留下的錢準保是拿去貼補了娘家。 嚴老師冷眼看幾人吵了兩輪,把第二件事也給說了,那就是徐二的離開。 包括徐玉也是在那時候才知道,嚴老師他們居然不是因為她的努力、個人魅力來的徐家,而是在徐二的拜托下來“照顧”徐家的。 而這消息中最讓徐家人震撼的,是徐二居然提前結束改造,還因為對家里的失望直接離開了,這擺明了就是恩斷義絕的意思了。 到了這,事情就和嚴老師無關了,徐家便開始了無休止的爭吵。 徐奶奶自己一個陣營,她無差別攻擊,怒罵兒子粑耳朵,兒媳吃里扒外,說他們沒有親情扣扣索索才害得徐奶奶連補貼徐二的錢都沒有。 徐和平和吳桂花是一個陣營,他們認為徐二這樣是被徐奶奶溺愛出來的,責怪徐奶奶自己沒管教好孩子讓家里蒙羞,又指責徐奶奶最愛破壞家里的公平,沒了徐二就開始可勁想徐三傾斜,她哪是掏不出錢,而是舍不得掏錢。 徐三明明和這事牽扯頗深,卻可勁置身事外,但偶爾還得說話,否則徐和平他們就一副要徐三他從徐奶奶那拿的錢掏出來的樣子。 徐玉拿著作業本出神,她直到此刻都很恍然于這幾天的變化。 原來不是她沒好好做舔狗,而是從一開始,嚴家人就對他們有意見。 人家一神帶四坑,她這是一神帶多少坑? 明明小說里,徐家人在原身重生后挺團結的???難道問題出在她這? 不對,徐家人在“徐玉”沒重生的時間線里,分明也是各過各的,所以這不是她的錯,而是……她看錯了徐家。 有時候徐玉一恍惚,都寧可自己是出生在反派家庭了。 起碼那寧家,無論是家庭富裕還是貧窮的時候,那都能做到明面上的一家人齊心協力,不像他們家,現在二嬸沒了、二叔也沒了…… 她昨天晚上特地裝作路過從寧家那看了一眼,開著的窗戶那,寧家人都在客廳看書,嚴老師甚至還露出了徐玉沒見過的溫和表情,這看著甚至要徐玉想起了當年讀書時的晚自習,那種其樂融融的氛圍和徐家截然不同。 難道這就是反派的魅力嗎?可反派太強了,主角比不過要怎么辦? 兩人正發著呆,遠處便傳來有人喊話的聲音。 “阿玉,阿珍!” 徐玉和徐珍一抬頭,看見的是向他們跑來的鄰居。 “快回家吧,你媽剛剛不舒服,老徐家的看了說是可能要給你們生弟弟了呢!” 徐珍臉上是喜氣洋洋,被她拉著跑的徐玉神情卻有些僵。 mama懷孕這事小說里也有,只是時間略有不同,她記得,小說里吳桂花和徐和平因為有了這個兒子像是變了個人。 可現在她怎么覺得,這像是一個不祥的信號? …… 寧家教室再度開啟。 老師們走馬上任,學生們正襟危坐。 而此時,被沉悶的學習壓壞了的寧振濤正試圖向二哥發起挑戰,展開一場外語學習battle。 寧知星雖然吧對于小叔的這種不作不死精神有些無語,可還是在小叔的盛情邀請下參與了盛會。 看著小叔自信滿滿的臉,寧知星默默地在心里下了注,她覺得小叔又要輸了。 作者有話要說:12月欠更 3000=9000 絕望三花花把自己埋起來,明天……明天見! 徐家吧,這大劇情差不多告一段落了(徐家的人按照能力排,其實最厲害的就是徐二嬸和徐二叔了,but……大家都懂的) = 感謝在2020-12-29 23:58:49~2020-12-30 23:57:16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星洛50瓶;糖炒栗子、蔠葵祁祁、愛吃20瓶;熙熙在即5瓶;jinmi、laalajsjs 2瓶;沉默的人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77章 一提及假期這兩個字,那大多會給人以美好的想象,什么放松的休息、度假、屬于自己的時間類似的詞放在上面都很貼切。 從食品廠偷跑回家的時候,寧振濤便是這么想的,他甚至提前做好了每天的玩樂計劃。 比如什么兜里有錢帶著小侄女、小侄子去逛街;久違地去村里野炊等等,包括什么在家里躺一天睡覺他都安排上了。 當然,他也知道這計劃肯定有阻礙,畢竟家里人都不太能理解這種放松的快樂。 哎,想當年,他們家阿星還是個每天愿意和他這個小叔一起躺在地上一動不動發呆的小孩,可自打這孩子找到了什么學習中到底樂趣之后就一去不復返了。 不過不打緊,他還可以釜底抽薪強權鎮壓,憑借長輩的身份偷偷把孩子拐跑,只是要防著點哥哥嫂子和mama。 只是計劃總趕不上變化,寧振濤事先哪里能預想得到,他得意洋洋地一個炫耀,卻直接帶來了計劃外的變故,預想的快樂度假生活像是自由小鳥一去不復返,留給他的只有萬惡的學習。 寧家教室是家里人說笑起的,可這名字卻很是恰當,畢竟有時候乍一看,他們家的人還真做到了把家當個教室。 最早寧振濤教導侄子和侄女讀書、后來村子里的孩子來學習、寧知星和寧知中走了家里看書自學、郭子軒齊雁風出現后的全家齊上進…… 而這回,寧振濤一口氣迎來了n位老師。 首先他要攻克的是語言關,雖然阿星和阿中都能幫忙,可畢竟兩個孩子都要念書,那不能盡指望著兩個孩子,這不就得好好的學一學外語以便之后同外國人的交流,省得被坑蒙拐騙了都不知道。 再然后,就是機械和食品制造的基礎,這對于寧振濤倒是簡單一些,畢竟他的閱讀理解能力不差,只是要同外文結合有些吃力。 嘴巴抱怨但其實學的并不吃力的寧振濤老神在在,還忍不住偷看自家哥哥的學習進度。 說起來也挺奇怪,二哥不知道是怎么了,忽然對語言產生了巨大的興趣,他倒沒向齊雁風請教,只是在上工之余和寧知中、寧知星請教。 他也就能在親哥身上找找優越感了。 可這時候,郭子軒和齊雁風幫著請的嚴老師夫婦就這么從天而降,忽然上門。 嚴老師夫婦起初抱著的只是來看看的想法,他們不是歧視,只是對郭子軒和齊雁風兩個技術型人才的看人標準有些疑惑。 他們一來,先是被寧家的學習氛圍吸引,而后便見縫插針,找了個時機和寧振濤展開暢談。 寧振濤可和那些夸夸其談的空想家不同,受到了不少寧知星和寧振強影響的他在當天下午,就直接把調整好的計劃修改完畢。 他別的東西不行,寫東西向來是很占優勢的,更別說旁邊還有個后世看過不少產品策劃的寧知星和天生就對商業很敏銳的寧振強了。 于是當時讓周市長驚為天人,為之信服甚至拍板決定執行的計劃再度升級。 上回寫計劃的時候時間很趕,機器是改的機械廠倉庫的舊機器,生產樣品的流程也只進行了兩次,沒有足夠的數據作為支撐。 寧振濤將多次實驗的結果體現在了計劃書中,還請來寧振強幫忙驗算,將成本進一步明確,這回連著運輸和保存的費用也計算在了里面。 而這回就不一樣了,從郭子軒那重新夯實了一遍機械基礎,又能夠有個良師一起討論的寧知星直接把幾臺機器也跟著升級了幾個版本,將這生產流程進一步精簡,也為之后生產線的出售做了準備,如果運輸不便,那也可以拆分關鍵部分出售或者是單賣圖紙。 不在機械廠沒法付諸實踐,寧知星便請了父親做了幾個簡易模型,當時寧知星都忍不住看著父親的手感嘆了兩句,國內在很多年內,那都是靠著這些老手藝人的手工活來和機械比精細程度的。 之前沒能幫上太多忙的寧知中這回發揮了作用,他和不少外國人用過餐聊過天,也和齊雁風一起翻譯了不少外國文章,兩人一道把其中提及的外國菜肴、風味給寫了下來,以作參考。 嚴老師夫婦才剛開口,就看見了這厚厚的一本,兩人一下被寧振濤的用心給鎮住,抓著其中的細節一問,兩人便更確信寧振濤是一門心思想要干好實業又有能力的人! 可繼續往下問,兩人就是憋不住的可惜和氣憤。 在他們看來,寧振濤和國內現在大多的官員、實業負責人一樣,那都有一個共同的毛病,就是沒有經濟知識、管理知識作為支撐。 這點是很要命的,按照嚴老師他們的眼光看來,這很有可能在未來某一天引爆,到時候他們所管轄的范圍便會脫離于市場、現實被淘汰——當然,這點也是夫妻倆私下談談,畢竟現在國內的經濟還是在管控之中。 看著寧振濤懵懂的眼神,嚴老師夫婦總算明白郭子軒和齊雁風和他們說的“不得不教”是什么意思了。 看到這樣有能力做好事的苗子,怎么能不惜才?看到這樣的苗子可能被耽擱了,怎么能忍得住。 再然后之前在自家二哥身上找到自信的寧振濤便在經濟學、管理學上開始瘋狂摔跤,感受到了知識這座大山的高大。 而在這學科上,他和二哥的地位直接來了個調轉,之前學語言看著挺吃力的二哥每天下工來聽嚴老師夫婦講兩句,那居然都能如魚得水!不想認輸的寧振濤默默地開始投入學習,趁著二哥上工,加倍努力。 嗚……可他居然還是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