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57
書迷正在閱讀:前任他什么都不好、雙重人格[無限] 美夢APP、撩了暴戾太子后我跑了、重生娛樂圈之晏蓁、打敗那個天之驕子、請多指教、弟弟突然變大了、歿芙蓉(武俠np)、偷走他的心許多年、無路可走,請君入甕(1VS2)
這個時間點奇怪的很,我人都不在長安了,還能得罪了誰?不過無關緊要,早和晚沒什么區別,反正咱們就當不知道就行。 此事若傳開,對您在兩廣的聲譽有礙,就怕地方官員對您不敬。 哈?傳到了才好呢,那本官臉上就貼著個佞臣的標簽了,自古誰敢得罪佞臣?都知道本官是皇上的人了,誰還敢動我?沈嘉不怕這事情傳開,能起到震懾作用也好。 潘辰等人卻不敢掉以輕心,有了這等傳言,沈嘉不僅聲譽受損,肯定也有不少官員想為民除害,那些自詡正義的官員可不會管你到底做沒做錯事,天高皇帝遠的,不知有多少人會向兩廣伸手。 好了,先讓長安那邊按計劃行事,流言這種東西壓制不住就找些更勁爆的八卦引流,多少替本官爭取些時間,趕緊啟程吧,希望咱們的腳步能快的過地方官員的情報。說歸說,沈嘉還是希望給地方官留個好印象的,而不是表面上怕著他,私底下鄙視他。 沈嘉一路坐海船南下,從廣州上岸,路上用的時間并不多,但即使如此,等他抵達廣州也已經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了。 他娘的,這地方不是人待的吧,怎么會悶熱成這樣?在海上時,有海風吹著,大家還不覺得太熱,上岸后沒兩天就紛紛受不了了。 沈嘉是知道南方的天氣的,而且與工業化后的現代比,古代的夏天其實已經很涼爽了,尤其是夜里,他還可以蓋上一層薄被子。 但悶熱也是真的悶熱,尤其是下雨前,整個人仿佛被一層水膜包裹著,悶的人快窒息了。 布政使府就是原來的南靖王府,重新修繕布置一番,換上新家具,看著已經非常氣派了。 當初南靖王年年跟朝廷哭窮,為了不惹眼,王府建的不大,外面看著也破舊,改成布政使府正好。 沈嘉上任的消息早已經傳到了這里,但大家并不知他什么時候會到,官員們每日派人守著各路通道,生怕這位來個明察暗訪,誰也不敢保證自己是清白的。 何況這里的官員大部分還是原來藩王時期留下的,封地被收回去后,換掉的也只是上層一批高官,剩余的那些只能夾起尾巴做官,希望朝廷早日忘記這回事。 如今新官上任,他們自然該謹慎再謹慎,否則丟官是小丟命是大。 讓廚房多煮些涼茶消暑,大家不習慣南方的氣候,別中了暑氣。沈嘉關切地吩咐。 何彥在蜀州長大,那邊的氣候四季如春,對比這邊的天氣真是不要太好,老爺,咱們真要在這鬼地方待上三年?難怪大家都不愛來,這樣的日子誰熬得??? 沈嘉安慰道:你只看到了夏天的酷暑,等冬日你就知道這地方有多好了,不下雪,不用穿棉衣,不用擔心百姓凍死,熱一點怕什么? 咱們蜀州的冬季也不冷。何彥反駁道。 等你過完這個冬天就知道了,而且這里靠海,咱們還能經常出海游玩,等空閑了,老爺我帶你出??词烂嫒?! 一聽出海,何彥這個暈船的人就立馬想吐了,您快別折騰我了,找別人陪您去吧! 沈嘉嘆了口氣,他倒是想和趙璋一起出海,去探索這個時代的世界,可惜啊,也不知道此生還能否達成心愿。 沈嘉上任前并沒有到各地明察暗訪,該知道的消息他事先已經搜集了許多數據和資料,而且時間上也不允許他慢慢看,慢慢摸索,在來之前,他就已經做了一套方案,因此他一進布政使府就有人看到了。 不等他們收拾好,各路官員的拜帖如雪花似的飛進府里,可見消息都靈通的很。 統一回帖,三日后本官在府里設宴款待他們,這三日本官身心疲憊需要休息,讓他們別來打擾。 沈嘉正在整理行李,半路上,杜富成又送了一批人來,且全是宮里的太監,就為了專門給他護送行李的,光是行李就裝滿了一條船,如今人與貨同時到達,他的東西還是喜歡自己歸置。 只是打開那些箱子,沈嘉真是無語了,除了衣裳裝了十大箱,還有各種屋內擺件,每一件都打著大內制造的章,也不知道如果失了竊他會不會被砍頭。 何彥趁機搶了門房的活,替沈嘉去寫回帖,他看到屋里屋外成箱成箱的行李就眼暈,想當初他們上京時也就帶了兩口箱子,一口還裝滿了書籍,如今卻帶著一整條船的行李招搖過市,難怪當地官員都能第一時間收到消息,畢竟相瞞也瞞不住。 但這一出的震懾效果也是非常顯著的,當地官員對這位新上任的布政使大人的印象只有兩點:一是年輕,二是受寵。 再看到他隨行的儀仗與排場,就知道年輕是真,受寵也是真的,畢竟那些行李箱上許多都印著內務府的章呢。 原本一個備受寵愛的年輕官員突然來到這偏僻的兩廣之地,大家心里都猜測無非就兩種,要么是這位官員失寵了,要么是這位官員還要繼續往上爬,到地方來鍍金了。 一開始多數人賭是第一種,等看到這位沈大人的排面后就知道一定是后一種,畢竟失寵的官員不可能帶著宮里的太監來服侍。 有了這個認知,眾人在對待沈嘉的態度上出奇一致,那就是巴結著,抱上沈大人的大腿,他將來回京高升,自己隨便都能撈個升官發財,何樂而不為? 第一百八十四章 建碼頭 轉眼就到了沈府宴客的日子,一大早就有官員來報到,帶著賀禮,因為不知道這位大人的喜好,又都知道他身份尊貴,用的都是御賜之物,因此賀禮怎么送,送什么就成了令人頭疼的問題。 廣州以前是藩王封地,好東西都是收歸王府,地方官是撈不到多少油水的,甚至還要忍受假匪寇時不時的侵擾掠奪,也就海商漸漸多起來后,他們才撈了點油水,但這么點油水又怎么能買到體面珍貴的禮物呢?就算有錢,有些東西也不是想買就有的。 到最后,大部分官員都送海外來的奇珍之物,貴不貴重不重要,主要是稀奇,反正沈大人什么好東西沒見過。 這還真送到了沈嘉的心坎里,他不知道這個世界的海外到底有哪些國家,有什么東西,能有個渠道讓他迅速了解可以省不少事,而且他來這里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將兩廣建成中轉舶來品的中轉站。 宴席設在傍晚,但因為許多人一大早就來了,沈嘉干脆在花園里設宴,喝酒聊天,吟詩作對,玩樂了一整天。 酒桌上最容易讓人放松心情,沈嘉又長著一張不讓人設防的臉,一天應酬下來,竟然套到了不少消息。 來之前,趙璋還給沈嘉塞了一份詳細的清單,記錄著錦衣衛查到的當地官員的一切信息,雖然未必準確,但總比沈嘉兩眼一抹黑強,因此今日見到人,再一一對應,他就能知道該用什么態度面對對方,知道對方對什么話題更感興趣,更知道對方送禮的分量是輕是重。 晚宴過后,沈嘉讓何彥給每個人都準備了回禮,大家原以為就是普通的回禮,等回家后,一個個卻被沈府的回禮驚呆了。 有人收到了一箱子真金白銀,數量多到嚇人,以為沈大人是懷著某種陰謀故意收買自己;有人收到了名家字畫,心頭好,求而不得的東西,一整夜都可以不睡覺的那種;也有人收到的是很普通的東西,像是一把魚竿,一塊精致的帕子,一把折扇等等,但無一例外,每個收到禮物的人都很滿意。 而這些東西是沈嘉從長安城出發前就開始準備的,為的就是在第一次見面時給地方官員留下足夠深刻的印象,他沒有時間慢慢與他們熟悉起來,只能以最快的速度讓他們看到自己的存在。 等各路官員相互之間得知了對方的禮物,一個個從欣喜轉為震驚和恐懼,這位沈大人得多了解他們每一個人才能準備出如此完美的回禮來? 而眾所周知,錦衣衛遍布天下,兩廣也有錦衣衛衛所,連一個剛上任的新官都對他們的愛好了如指掌,可見自己平日是如何生活在錦衣衛的監視之下的。 這樣的認知讓不少官員夜里睡不著覺,不少人更是連夜銷毀了不少以前作惡的證據,對這位新上任的布政使不敢再有絲毫輕視之心。 沈嘉上任第一件事就是重新梳理了一遍當地官員的架構,該補充人手的地方補充人手,該調任的調任,該裁減的裁減,整一個月就把兩廣的地方官重新安排了一遍,讓這個死氣沉沉的地方煥然新生。 等當地老百姓發現變化的時候,時間已經滑過了霜降,馬上就要進入冬季了。 真是神奇了,這都什么時節了,天氣竟然還如此炎熱?這地方夠邪門的。何彥一大早就抱著一疊公文跑進沈嘉的書房,稍微動一動就是一身汗。 沈嘉穿著一身單薄的常服,腰帶未束,寬寬松松的,甚至露出了兩邊的鎖骨,可見也沒涼快到哪去。 早跟你說過了,這邊的冬季與長安城的夏季也沒什么區別,不用準備那些厚衣裳。他帶來的行李中有好幾箱都是冬天的衣服,裘衣斗篷好幾件。 這沒來過誰知道是這副情況,以后回京了估計都要不適應了。 沈嘉開玩笑說:那你就留在這里過日子唄,你年紀也不小了,該成家了,有空讓人給你找個好姑娘成個家吧,以后是想留在這里或是回京都行。 何彥緊張忐忑地問:這話什么意思?當然是您去哪我就去哪,您要是回京了我留在這里做什么? 沈嘉抬頭,與他分析道:我留在兩廣的時間不會太長,但這里的事情不可能短短幾年就完成,到時候勢必是要留些心腹下來的,新提拔上來的布政使也一定是自己人,而我身邊最信任的人就是你了,更重要的是,你不能一輩子呆在我身邊做個隨從,留在這里歷練幾年,積累些經驗人脈,到時候也可以入仕為官。 何彥驚呆了,他這輩子從未想過自己能當官,他一個奴才,怎么可能當官? 你自小跟著我入學,不敢說學富五車,也比得上秀才舉人了,加上聰明機靈,為人處世也不差,你為何不能當官?你比那些只會舞文弄墨的學子差在哪呢?你的奴籍早就放了,你早就是個普通老百姓了,忘記了嗎? 這何彥確實忘了,他根本沒在乎身份的事,他認定了自己會跟沈嘉一輩子,那是不是奴籍有什么區別? 但沈嘉這番話給他指了個人生的新方向,其實在長安時,憑他是沈大人心腹隨從的身份,比一般的六七品官員還受人尊敬,說他狗仗人勢也好,說他仗勢欺人也罷,他也享受過被人追捧的滋味的,他也相信,如果跟著沈嘉,這種滋味還會繼續享受下去。 可是如果能堂堂正正當官呢?那又是另一翻天地了,也許不如在沈嘉身邊來的氣派,但身份上有著天壤之別,他的子孫后代就可以堂堂正正地做官家子弟了。 大人,您不是跟我開玩笑的吧? 沈嘉白了他一眼,去書架上拿了幾本書塞給他,有空把這些都背了,都是學過的,這一屆的鄉試就下場試試,若是考中了秀才,那以后也沒人能挑剔你的出身。 何彥抱緊懷里的書,這書架上的每一本書都是他管著的,他當然知道這幾本書意味著什么,好,我一定不給您丟人!不過若是中了秀才,我可以不可以給您當個師爺啊,比起當官,做您的師爺也很好啊。 就你這小腦袋,當師爺還差了些,等你多做幾年官再說吧。 何彥大大方方地笑了,行,我一定會做好的!他歡快地跑出門,片刻后又急匆匆地跑回來,老爺,說親的事情您先緩一緩,等我中了秀才再說不遲。 一個白身和一個秀才的差距是非常大的,何彥自小跟著沈嘉,眼光高的很,否則也不會拖到現在還未婚,他不求將來的妻子門第多高,但起碼要能識字明理,否則娶一個潑婦回家還不如不娶。 知道了。沈嘉了然地點頭。 布政使的職權極大,管的事情又多又雜,但底下干活的人也多,整個兩廣的地方官員盡在沈嘉掌控中,調度起來比以前在工部時還順暢。 等官場局勢稍微穩定了一些后,沈嘉便開始著手建碼頭,他從長安帶來的錢財一半都投入到碼頭建設中了,一開工,這個消息就由南到北傳開了。 長安商貿區里最受歡迎的商品是什么?十個人肯定有九個人回答是舶來品,未必是這些東西比當地的東西更好,而是新鮮,人類的獵奇心理從未有過改變,尤其是有錢人家,物以稀為貴,哪怕是一塊不認識的石頭都比常見的玉石值錢,這也就導致了越多越的商人想出海撈金。 但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除了南方的福建廣州,其他地方的海商還很少,因為風險太大,也因為缺乏經驗。 廣州建碼頭的事情傳開后,就有不少人商人蠢蠢欲動,想來此尋求機會,帶上大筆金銀和大批的貨物來這里,想尋求一個暴富的機會。 人變多了,這是當地人第二個感受,以前的廣州以南蠻之地出名,是流放囚徒的世外之地,只有最不受寵的親王才會被發配到這里來,百姓們也沒見過什么大世面,日子過的好與不好也無從比較。 但商人們陸陸續續來了之后要吃要住,看中當地物美價廉的好東西也會舍得花錢購買,漸漸地就將市場帶動起來了。 而官府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稅變多了,常年赤字的財政突然就好轉了,這給他們帶來的震撼是非常強烈的。 他果真靠著幾個商人就把財政帶活了? 可不僅僅是幾個商人,您出去看看,街上多的是從外地來的,您再去看看在建的碼頭,幾千勞力夜以繼日地忙碌著,那些人有些是當地招來的,有些也是外地來的,如今那碼頭還沒建成,周邊倒是建起了一座村鎮,每日還有人出海捕魚撈蝦,熱鬧著呢。 聽說那建碼頭的錢是沈大人自己出的,真是家大業大啊,否則靠咱們這小門小戶的可供應不起,也不知皇上派他來這里送了多少銀子。這話明顯酸了,但也不可避免,畢竟沈嘉與皇上那點事終究是傳到了這里,想瞞也瞞不住,而且經過層層傳遞,花樣百出,說什么的都有。 要不是沈嘉起初速戰速決將官府穩定下來,后來想開展工作可沒那么容易,何況,一個能帶著巨額財富來這里扶貧的官員,他們有什么不滿意的?無非是羨慕嫉妒罷了。 第一百八十五章 朝事 天氣一天天變冷,長安城迎來了第一場雪,數百名朝臣頂著寒風站了半個時辰才等到了皇上的到來。 昨日西北傳來軍報,韃靼聯合草原上的另外三個國家共同犯邊,人數不多只有幾千人,但個個是騎射好手,搶了錢財糧食就跑,等西北軍追過去連影子都瞧不見。 被如此sao擾了一個月,西北軍也被整的沒脾氣了,也不被牽著鼻子走了,將邊境小村鎮的百姓全部遷移到有城墻有守衛的城市里,然后將西北軍兵分五路在邊境筑起了一道防線,不管敵軍想從哪里入境,都逃脫不了合圍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