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08)
太子和陳家亦如是。 而三殿下才是個真正的獨行俠,孤家寡人,一無所有。 只有君父那不知道到底是有是無、是真是假的父子之情,且還隨時可能無聲無息的消失。 同樣是奪儲,上輩子裴昭元恨不得殺盡所有異己、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消滅所有不穩定因素,整日吃飯睡覺都在算計,削尖了腦袋也要把一切能掌握的都掌握在手心里。 上輩子,早年間賀顧大多時候都不在京城,也不在太子身邊,許多事他也是一知半解,未曾深想,想不通就不想了,只悶頭為裴昭元賣命,反正太子殿下讓干誰,他就干誰,太子殿下要他往東,他絕不往西,并且深信不疑,從不問為什么,只忠心辦差,覺得這才是為臣之道 因為太子就是這樣告訴他的。 事實證明,這樣只會死的尸骨無存。 賀顧知道三殿下如今并不是無心于儲位,相反,他心中的家國抱負,并不遜于那些考場上指點江山激昂文字的赴考書生,他只是從不把這些掛在嘴上罷了 但和太子殿下相比,三殿下這個儲爭得實在太無欲無求了,甚至于賀顧若不是當初親口問過他,三殿下又從不騙他,賀顧都要以為他只打算做個任勞任怨、實心辦差的老黃牛賢王了。 工部、刑部的差事繁雜瑣碎,又很不討好,沒好處更沒油水,雖然賀顧知道,就算有油水,三殿下也絕對不會碰 他也從不在皇帝面前邀功自詡,王家大哥王沐澤和他閑聊時,親口和他侃過,說三王爺每日在朝會上,低調的都像個隱形人。 賀顧看著三殿下眼下那時不時出現的烏青,一面愈發在心中認定,便是不為著這份糾葛和情愛,三殿下也是這三位皇子里,未來帝位最好的人選,他或許不那么像一個皇帝,不懂得那些收買、籠絡人心,平衡調撥的門道,可對江山社稷、對千萬庶民百姓來說,他惦記的是這些人的死活,而不是那些所謂的帝王心術,以致整日玩弄權術、不問民生。 賀顧既發自內心的敬慕他,也發自內心的愛慕他。 但與此同時,他也為他擔心。 不過,仔細想想,這也都不要緊,畢竟給人保駕護航,賀小侯爺也不是第一次做了。 若是沒人護著他 那,他就做他的刀吧。 裴昭珩并不知賀顧在想什么,只看見他愣愣盯著自己,目不轉睛,一雙明亮的眼睛烏溜溜的、卻因著走神沒什么神采,看著傻傻的甚是可愛,心中不由暗嘆了一口氣,拿賀顧沒辦法,道:你若是府上缺東西,也可叫人去我那里取,父皇賜下的甚多 賀顧回過神來,連忙擺手道:啊,不必了,不缺不缺,還是殿下留著用吧,你整日忙到半夜才從衙門回府,好茶最能養神,殿下自己喝吧。 裴昭珩頓了頓,道:你如此節儉,是因我之故嗎? 賀顧聞言心頭一跳,但卻不想承認,他倒不是怕三殿下知道他打著私蓄府兵的主意,只是不想讓裴昭珩覺得,自己為了他節衣縮食、好像受了多少委屈似的,那三殿下這樣好的人,定會內疚,可賀顧自己知道,其實真不是那么回事,大老爺們其實沒那么嬌貴,山珍海味是吃、家常小菜也是吃,又不會掉二兩rou。 便趕忙轉移話題道:今日殿下來府上,可是有什么事嗎? 裴昭珩頓了頓,道:承河大營,要換將了。 賀顧一愣,道:什么? 裴昭珩道:今日朝會,父皇剛下的旨,命北營代將軍楚長河去職留俸,即刻回京,楊問稟暫代其職。 賀顧一怔,頓時愣住了。 楚長河,這位誰都知道,鐵鐵的忠王黨,聞修明一手提拔的心腹,至于楊問稟 此人,眼下還籍籍無名,別人可能不知道,賀顧卻心知肚明,以后要投入太子麾下的,不,或者說其實他可能早就投了,但是上輩子自己知道的晚罷了。 皇帝到底知不知道,這又是在唱得哪一出? 裴昭珩道:楊問稟其人,我亦了解不多,只知他此前在廣越戍守大營,統領過一支精銳,十分勇猛,屢立戰功,入了父皇的耳,這才得了賞識拔為副將,這些年來頗受父皇愛重,屢屢提拔,只是承河大營舉足輕重,今日朝會上也爭議不休,但父皇主意已定,還是傳旨了。 賀顧道:原來是這樣行,我知道了,不過也沒什么,我在昆穹山呢,離承河大營幾百里遠,那地方怕是連蒼蠅都沒幾只,甭管他是什么三頭六臂、有多厲害,也管不到我的頭上,殿下不必為我擔心的。 裴昭珩聞言,不由失笑。 賀顧道:那日我和殿下說的事殿下和皇后娘娘說了嗎? 裴昭珩道:我已去過一次,只不巧母后在小睡,并未得見,我明日再去吧。 賀顧點頭道:好,畢竟也只有皇后娘娘,才能說的動陛下,咱們多嘴也不妥當。 畢竟他們不僅是臣,還是晚輩,皇帝別說只是吃丹藥了,他就是要吃那什么賀顧也沒資格管,可他卻也是真心實意,希望皇帝能多活幾年的。 不為別的,皇后娘娘待他那樣好,若是皇帝去了,娘娘雖然對陛下有些芥蒂,卻也會傷心的吧 裴昭珩道:子環何時動身? 賀顧想了想,道:后天吧,還有些事沒處理,我打算去見外祖父、外祖母一趟,也不知道他們氣消了沒有?之前去了幾趟,總是趕我,說叫我自生自滅,獨個兒打一輩子光棍去,不必再見他們。 賀顧本是閑來無事玩笑著,和三殿下說說家常,然而遲鈍如他,話一出口也立刻察覺到不太對勁,只可惜后悔已經晚了。 裴昭珩雖然沒說話,臉上笑意卻明顯淡了,沉默了一會,才道:兩位長輩慈愛,子環該去見他們的。 賀顧有點著急道:殿下可千萬別多想,我唉我真是,我提這個做什么外祖母,她她也只是說說罷了,不可能真的逼我成親,我也不打算成親的,只是想去見見他們,畢竟我也要走了 裴昭珩道:我都知道,不必解釋。 語畢隔著茶案,一言不發拉過了賀顧前襟,狠狠親了他一回,直親得賀小侯爺頭暈目眩,半晌才松手作罷。賀顧喘著氣,瞧著三殿下那幅老神在在,臉不紅氣不喘、仿佛剛才什么也沒發生的模樣,心中十分惆悵。 這個口是心非的家伙,分明就很在意嘛。 往日賀顧肯定還要鬧一下,只是這些天來他也習慣了,勻過了氣,又道:走之前,我再去看一眼我爹吧。 裴昭珩轉頭看他,沒說話,賀顧卻能感覺到,三殿下眼神有些復雜。 他頓了頓,解釋道:許久沒見他了,陛下有旨,他也一直在后院里關著,我走之前去看看吧。 裴昭珩道:想好就去吧。 兩人又談了兩句,時辰到了,便一齊站起身來,準備離去。 臨到茶廳門前,要走了,裴昭珩卻頓住了腳步,賀顧見他不動,轉頭納罕道:怎么了? 承微征野、小廝仆從,都候在茶廳外面。 裴昭珩垂眸看著賀顧,過了一會,道:都要走了,還叫殿下? 賀顧聞言,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喉頭瞬間一哽 也不知道為什么,三殿下似乎對于讓他叫他什么玉卿哥哥珩哥哥一類的rou麻稱呼,十分執著,平日里他雖然不說,但他兩個為數不多的幾回咳,那檔子事,三殿下總要在最要命的時候逼賀顧開口,變著花樣的要他就范 但賀小侯爺羞恥心的底線偏偏也在此,他已經為愛屈居人下了,要是還像個姑娘一樣哥哥長哥哥短的叫三殿下,那也太丟人了。 賀小侯爺寧死不屈,就算被磨的眼眶泛紅、眼角濕潤,也堅決咬著嘴唇把頭埋在枕褥里,死也不出聲。 哪怕下唇被咬的破了皮、沁著血,也絕不吭聲。 叫哥哥是不可能叫的,太rou麻了,這輩子都不可能叫的。 不過,其實在床上賀顧要犟,還真犟不過裴昭珩,雖然算上涂了藥,好了以后的一回,他們也不過開了兩回葷,但賀顧經不得折騰,所以如果裴昭珩硬要逼他,到頭賀顧估計也得扛不住 還好叫他瞎貓碰上死耗子,三殿下見他把嘴唇咬成那樣,也不忍心,自然心軟了,賀小侯爺這才躲過一劫 只是怎么今天大白天的他倆也沒干嘛,這人又開始了。 賀顧干咳一聲,小聲道:他娘的,我不叫殿下叫什么。 語罷便腳底抹油,一溜煙的跑了,甚至連送,也不送三殿下出府了 裴昭珩看著賀顧跑路的背影,倒也沒說什么,只是叫了承微,準備離府。 誰知往前門去的路上,遇到一個熟人。 抱著一摞書的蘭宵。 蘭宵見了恪王殿下,還以為自己眼花了,反應過來連忙要躬身行禮,只是懷里的書沒抱穩,立刻撲簌簌的掉下來幾冊。 書掉了一地,蘭宵頓時一個頭兩個大,她懷里還有抱著的,一時也不知道該繼續和恪王殿下行禮,還是把書放在地上去撿掉了的,手足無措,十分茫然。 裴昭珩蹲下身撿起一本,一邊放回蘭宵懷里,一邊道:不必多禮。 承微見狀,也開始幫忙撿起書來。 蘭宵頓時十分感動,真誠道:多謝王爺,奴婢實在是騰不出手了。 裴昭珩知道她在幫賀顧打理家中產業,便道:姑娘這是要去書坊? 蘭宵道:那倒不是,奴婢這是準備進宮去呢。 裴昭珩道:進宮? 蘭宵干咳一聲,看了看左近無人,方才跟著她回來的小丫鬟叫人去了,還沒回來,也不知道眼下人在哪,便對恪王殿下壓低聲音道:咳,那什么,王爺應該也知道吧,侯爺的書坊里,賣了點不大正經的話本子,因著有一顧先生的真跡,我們銷路不錯,近日許是名氣大了,也不知皇后娘娘,從哪兒知道了這些話本子,竟然叫人去鋪子里,說要定一整套的書呢! 裴昭珩這次微微一怔,道:母后? 蘭宵道:是啊,若不是來的是吳內官,我都不信是皇后娘娘的意思,他是便衣來的,我一眼就認出來了,既是娘娘要,我們焉敢不上心?特意挑了一整套精裝帶花箋的給送去了,誰知娘娘見了,卻說書不齊,不要,還叫我回來拿齊全的,點名要呃,總之是一本我們書坊從來沒對外賣過的,雖說的確是一顧先生親筆撰寫,但是這書內容有些犯忌諱,也不知道皇后娘娘是如何知道,有這么一本書的 蘭宵久不俯首帖耳、低眉順眼的伺候人,無論是性情還是精神面貌都與以前裴昭珩記憶里那幅戰戰兢兢、噤若寒蟬的模樣大不相同,仿佛變了一個人,她說話、神態都活潑了許多,一見便知過得不錯。 裴昭珩道:母后要什么書? 蘭宵一邊費勁巴拉的用下巴扒拉開最上面的兩本,點了點底下一本最薄的,道:這本寫的是咳,殿下看了就知道了,不過都是虛構的朝代,信不得,信不得,還請殿下別怪我們冒犯了,侯爺也是考慮到這書犯忌諱,才不叫印了售賣的,否則南到廣越、北到宗山,定能暢銷八方,無往不利! 裴昭珩嘴角抽了抽。 蘭宵如今這嘴皮子功夫倒是厲害,也不知道是跟誰學的 然而他翻開那薄薄書冊的第一頁,卻愣住了,扉頁上赫然幾個大字 《朕與將軍解戰袍》。 裴昭珩: 蘭宵還沒覺察到什么,仍在喋喋不休,道:皇后娘娘都愿意看,可見這書也沒那么犯忌諱,侯爺還整日壓在房里,不讓我們拿去印售 裴昭珩打斷了她,道:這書在子環房里? 此刻的恪王爺,旁人見了,都只會覺得他神色淡淡,沒什么表情,但若是賀小侯爺在此,肯定能看出來,并不是那么回事。 蘭宵一怔,回過神來,理所當然道:自然了,一直都在侯爺房里啊,不在侯爺這,也不可能在別處了。 畢竟他是文盛書坊的東家,就算一顧先生把話本子寫出花來,也得過了他的眼,否則也不能印售不是? 恪王殿下,這不是問廢話嗎? 蘭宵十分費解。 第88章 許是這一年來都在小侯爺手底下干活,賀顧除了要蘭宵打理書坊和綢緞鋪的生意,再沒有別的任何要求,而且還親自和蘭宵承諾過,只要她用心管了,即便頭兩年賺不到什么銀子,也絕不怪她,蘭宵的日子比之以前在宮中、在各位身份貴重的主子們面前。仰人鼻息、謹小慎微,不知要愜意順心到了哪去。 雖說蘭宵也知道,小侯爺說歸這么說,但那畢竟是人家家中的產業,是賀顧親娘的陪嫁,也不是大風刮來的,這兩間鋪子她若是打理不出什么成效,小侯爺雖說不會怪罪于她,但鋪子多半就要換給有能力的人經營了,蘭宵心中自然是不愿的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有了自己能說一不二的好日子,誰還想再回到給人為奴為婢、端茶倒水、看主子臉色過活的日子去? 蘭宵既喜歡小侯爺交代給她的這份差事,也不愿意將打理了快一年的心血拱手讓人,因此做事愈加勤快,只不過,她畢竟攤上了一個賀小侯爺這樣不拘小節、整日待她如同放羊一樣的東家,蘭宵也確認了賀顧的確不會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和自己為難,膽子自然也是與日俱增,嘴上說話早就沒有以前那么謹慎,想到什么就說什么,是以方才聽了三王爺所言,沒怎么思考便立刻解釋道:自然,印售新書這樣的大事,每次都得先問過侯爺,得他親自過目了,才行呢。 裴昭珩道:這些書,他都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