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頁
閩越這邊以后估計也是差不多,但凡是能掙錢的,估計都逃不過那些貪婪的家伙,閩越這邊天高皇帝遠,這邊的人瓜分起來愈發不用太顧及朝廷的想法,但是,他們瓜分之后,卻未必能夠將其帶領到正確的發展道路上,他們更多地還是會以本壓人,比起李悅來說,他們的用人成本簡直是太低了,如此一來,他們其實不需要多在乎技術上的進步,光是壓低人力成本就足夠他們掙錢了。何況,實際上閩越這邊,以前之所以工業發展不錯,主要還是李悅這邊技術高明,但是,李悅離開,肯定是要將能帶走的都帶走的,這些人估摸著很快就會發現,比起重新恢復這里的工業發展,還是在李悅留下來的基礎上搞經濟作物種植更劃算一些,門檻低,也不用擔心賣不出去。 閩越之后留著的多半都是一幫被流放過來的士族還有越人之中的頑固派,以后估計朝廷也會想辦法派人充實閩越,不過,那就不是李悅需要關心的事情了。 越人雖說也安土重遷,不過他們祖上本身就是從中原搬遷過來的,所以,大多數對于去海外并沒有什么抗拒,何況去了之后又不是不能回來了。比起山多地少的閩越,海外對于許多越人來說,還是很有吸引力的。何況,李悅還許諾,等到未來時機成熟,最多不超過二十年,會恢復軍功封爵制度,不是大唐如今這種虛爵,而是秦漢時候那種有著實封的爵位,還能世襲下去。爵位這東西的吸引力還是非常大的,李悅這么多年的信譽度也很高,因此,起碼年輕一輩的人對此都很有興趣,自然,李悅的移民工作愈發順利起來。 等到天授三年的時候,愿意移民的都已經登上了前往琉球和明州的大船,李悅又將其他能帶走的東西都帶上了,正式移封琉球,暫時定都夷洲新化。 第157章 明珠二十八歲的時候,總算是看中了一個男人,將人搶回來了。這位叫做陸珉,還真是世家子弟,不過是落魄了的。武則天登基之后,私底下反武的還是層出不窮,但是這再低調也沒用,誰讓這會兒告密無罪呢?但凡是有點上進心的,一個個都各種盯著周圍的風吹草動,等著告密成功,自己升官發財呢! 陸珉出身吳郡陸氏,不過其實只是旁支,他真要是嫡系子弟,也不會落到這個份上。他父親前幾年卷入了一場所謂的謀反案,其實就是酒醉了發了幾句牢sao,然后就被舉報下獄,攤上了周興那個酷吏,在獄中就死了。 當初為了救父親,陸珉差點沒將家里能賣的都賣了,最后也只落了個空,無奈之下,只得返回吳郡。只是,他雖說也有些才學,之前也通過了郡中的科舉考試,只等著再學幾年,就進京趕考。結果這事一出,作為罪人之后,他這一代起碼是別指望再參加科舉了,所以只得另尋他途。 陸家這樣的家族其實還算得上是有人情味的,若是尋常小戶,像是陸珉落魄到這個份上的,只怕很快就要被族里生吞活剝了。族里還算是給了他幾條路子,陸珉最終選擇了出海。 陸家當年在東漢的時候就是江東望族,三國魏晉的時候,也是人才輩出,可惜的是,不管是隋朝還是唐朝,都是由北而南,起家的時候,更多地是依賴于北方的史家豪族,這些年,山東士族一直在朝堂上占據了優勢,他們這些南方的世家也被打壓得挺厲害,難得出幾個靠譜的,在朝堂上也很難占據優勢。等到李治上臺,人家干脆直接撇開世家,開始提拔那些寒門庶族出身的官員了。 不過,陸家在造船上頭其實一直也沒落下,他們幾乎是第一批出海的世家,像是當年從海路北上征討高麗,一些戰船的制造就跟陸家有些關系。 等到后來捕鯨業興起,陸家也幾乎是第一時間就搭上了線,因此,這些年下來,陸家是真的賺得不少。陸珉雖說只是旁支,但是,他這等有著不低的水平,而且在數學方面有著一定造詣的陸家子弟,若是愿意出海,對于陸家來說也是一件好事。實際上,陸家也在尋找合適的海外地盤作為退路,可惜的是,明顯的能夠住人的地方都被李悅派人給占了,那些零零散散的海島雖說很多,但是,作為臨時的補給點沒什么問題,像是后世,很多海盜就是藏身這些近海的島上,但是,這里無法自給自足,也只能放棄。 陸珉也不知道是運氣好,還是不好,他搭上了來自天竺的商人的線,這些年來,天竺跟大唐(武周)的往來主要是通過西域,高原那邊也有,但這是一個風險比較大的路線,即便是習慣了高原氣候的吐蕃人,也不會沒事翻過雪山跑到天竺地界上去,他們只會在每年比較短暫的幾個月里頭,趁著雪山上積雪化去了相當一部分,然后冒險翻過群山,跟天竺那邊交易。 至于說海上的貿易,雖說也有,但是數量很少。從天竺所在的次大陸向大唐這邊過來,其實是要繞很大一個圈子的,海上氣候莫測,自然有著不小的風險,因此,天竺那邊固然航海技術還可以,但是他們更多地也就是在相對距離比較近的地方進行交易,起碼在這個時代,他們很少會選擇前往大唐的航線。 陸珉搭上了他們的線,只要不出什么意外,賺上一筆之后還能有一條固定的賺錢商路是十有八九的事情,結果偏偏他就遇到了那十之一二的意外。 先是遇上了一幫不知道從什么地方冒出來的海盜,好不容易逃脫,又遇上了風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