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頁
李旦比李顯可是識相太多了,李顯好歹還有個韋家可以作為依靠,當然,如今韋家已經被武后一番cao作,貶的貶,流的流,可以說是沒吃著羊rou反而惹了一聲腥,如今留在京兆的韋家族人,一個個都正縮著脖子等著風頭過去呢!李旦的妻族可算不上得力,或者說,曾經是很顯赫的,但是等到了他這一輩,給力的祖上已經不在了,二代三代們顯然只能勉強守成,借助于祖上的威名,才算是給自家女兒謀了個王妃的位置,再多的他們也沒這個能耐,至于跟武后作對什么的,他們也沒這個底氣和勇氣。畢竟,武后的威名可不是吹出來的,而是這么多年在朝堂上的鐵血手腕積累出來的。劉家和竇家如今除了還算是有錢之外,可沒掌握多少權柄,真要是惹怒了武后,等待他們的可沒什么好事。 有著前面兩個兄長的前車之鑒,李旦坐上皇位之后,就老老實實奏請太后垂簾聽政,自個坐在皇位上權當自己是個泥胎木偶,問到他的意見,那就是一切遵從太后旨意。 如果是尋常的太后,有這么一個傀儡頂在前頭,那么,她也就滿足了,可惜的是,武后已經不能滿足于太后的位置了,她需要的是更高的位置,證明自己不僅不亞于男人,而且比男人更強。 不過,李旦這么老實,武后這邊也還沒真正準備好,所以,武后也沒急著對李旦下手,逼李旦退位。 可以說,朝堂上一時間就進入了一個相對平靜的階段,除了李旦日子過得比較憋屈之外,其他人都適應良好。大家都覺得,武后都花甲之年了,她還能再活幾年呢,熬過去也就好了!因此,無論是李旦,還有朝堂上那些文武大臣,都表現出了難得的耐心。 李悅卻是明白,這樣的平靜不會持續太久,關中和洛陽這邊或許還好,但是,其他地方很快就要成為是非之地了,因此,李悅頓時就打算返回泉州,最好在武后登極之前,就直接撤離泉州,前往夷州。 新城公主也跟了過來,她雖說自己也弄了一艘船,但是很多時候,還是待在李悅的船上。用過廚子精心烹制的江鮮之后,新城公主喝了一口茶漱了漱口,又叫身邊的宮女拿了浸過藥液的熱毛巾給自己敷手,她有些懶散地說道:“真不知道太后是怎么想的,這把年紀了,好好享受天倫之樂不行嗎?非要搞出這些事情來!”她如今年紀也不小了,卻依舊如同三十許人一般,依靠的自然是堅持不懈地保養,每年光是在各種護膚保養的東西上就要花費不知道多少錢財,不過,她又沒有兒女,等她死后,她的大多數產業都是要歸還皇室的,所以,新城公主花銷起來一點也不心疼。 在自己的地盤上,李悅也沒有多少謹言慎行的意思,他可沒有新城公主那般精細,只是捧了一杯花茶,有一口沒一口地喝著消食,嘴里說道:“人跟人肯定是不一樣的,咱們喜歡逍遙自在的日子,而太后嘛,卻早就習慣了手掌權柄,一言九鼎的生活,她能輕易放棄?” 新城公主搖了搖頭,說道:“算啦,人各有志,當年九哥都沒說什么,我有什么好說的!”新城公主琢磨著武后能有今日,多半也是李治留下的鍋,結果弄得武后尾大不掉,也只好讓兒子來承擔其中的后果了!不過,反正那也是武后的兒子,新城公主跟這幾個侄子其實也算不上熟,所有,他們還是自求多福吧!新城公主的熱情早就在多年前被消耗得差不多了,別說是對侄子了,就算是對李治,新城公主要說有多少親情,也是有數的,所以,即便是李賢和李顯前后被流放禁錮,新城公主也沒有插嘴的意思。至于李旦,不管怎么說,他都已經坐上皇位了,有著這樣的優勢,他還是玩不轉,那也能說明他無能。 李悅也不想跟新城公主多說,真要是一個不小心說錯了什么話,回頭新城公主追問起來,反倒是麻煩。 “大概有多長時間能夠到泉州?”一直坐船其實是一件比較無聊的事情,新城公主坐了幾天之后就有些不耐了,她不由問道。 李悅笑道:“大概明日咱們就到揚州了,到了揚州,距離入??谝簿筒贿h了,回頭換了海船,再有個兩三天,也就到泉州了!” 新城公主點了點頭,露出了饒有興致的神色:“揚州啊,那可是個好地方!” 李悅也是點了點頭,的確是個好地方,要不然楊廣當年怎么會選擇揚州呢?如今的揚州都督是李敬業,李績前些年過世之后,李敬業依舊很得重用,不過,比起李績,李敬業在軍事上的才華就差了不少,主要也是沒什么機會讓他施展,名將從來不是學出來的,而是打出來的,就算是當年紙上談兵的趙括,他要不是剛一領兵,就遇上了白起這樣的狠人,他多鍛煉個幾年時間,差不多也就變成真正的名將了。李績自個在李治登基之后,就已經沒有多少機會上戰場了,主要是他功勞已經足夠大,再立下什么大功,那真的是要封無可封,所以,李績后期更多的是坐鎮一方,至于真正領兵作戰的事情,都交托到了新一代的將領手上。而李敬業作為李績的孫輩,自然也沒多少機會跟著李績上戰場,學了一肚子的兵法,根本沒有太多用處。 李悅跟李敬業不是很熟,倒是跟李敬業的弟弟李敬真算是一起讀過書的同學,當年李績也想過讓李敬真跟著李悅廝混一段時間,不過可惜的是,等到李敬真從弘文館出來,李悅都已經跑閩越去了,李敬真從小也是嬌養到大的,哪里會想要跑到當時人人談之色變的嶺南之地,因此這事最終不了了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