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頁
所以,在吐蕃,李賢難得地感受到了成就感,尤其是那些農奴用自己聽不懂的話,對自己感恩戴德的時候,李賢簡直就像是大熱天吃了冰闊落一般,簡直是爽到要升天!是在吐蕃做一個萬人之上的土皇帝,還是回長安或者是洛陽做一個朝不保夕的傀儡,這個選擇題簡直是太好做了好吧!何況,李賢想著李悅之前做過的那些事情,再詢問了一下吐蕃這邊的貴族天竺那邊的情況之后,他就打算如同越王勾踐一般,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多積攢一點家底,回頭將天竺那邊拿下來。吐蕃,恩,如今應該叫做藏州了,這里幾乎是大唐唯一與天竺接壤的地方,當年王玄策那么點人都能將天竺收拾得服服帖帖,李賢覺得自己也行!天竺也是一塊不小的地方,等到時候拿下了,自己那么大的地盤,說一不二,不比在大唐來得強!這般一想,李賢愈發對回京不感興趣了! 這倒是可憐了那些快馬加鞭跑過來給李賢報信的人,正主不樂意,你這邊上躥下跳有個毛用!李賢回想當年,也明白自己當年算是被那些世家坑了,如今他可不想繼續再做那個馬前卒,像是李悅那樣就挺好,不要讓那些原本的官員進入自己的體系,自己培養自己的人才,這樣才不會在將來被人掣肘。 這般想著,李賢便覺得自己還是應該多和李悅親近一些,別的不說,吐蕃這邊想要真正發展壯大,需要的物資還有其他方面的支援都不少,指望著長安那邊只怕靠不住,長安那邊以后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會是是非之地,說不定再過一段時間,連裴行儉都會調回去,最多給自己留下一些兵馬,到了那個時候,自己能依靠的,差不多也就是那位十五叔了! 李悅這會兒卻沒那么多閑心,他簡直是身心俱疲,在看過了李顯演出的那一場鬧劇之后,原本李悅就想著趕緊回閩越算了,結果呢,武后不允許,表示他也算是宗室里頭的長者了(是不是真的長者你不知道?。。?,所以,這新帝的事情他也是有資格說一說的,然后便詢問李悅的意見。 李悅能有什么意見,你還能讓帝位落到前頭幾個皇子身上去不成,因此,李賢直接表示,當年先帝請太后娘娘你攝政,所以,新帝的事情,太后你一言而決便是,我多年不在長安,對于皇子的情況也不了解,所以,這種事情就不開口瞎摻和了。 武后對于李悅的表態還算是滿意,但是,對于李悅一心想要躲風頭的想法又有些不滿,不過,李悅的這個態度明顯對自己有利,因此,武后自然是贊賞了一番,又擺出一副推心置腹的態度,讓李悅去跟其他宗室溝通。宗室里頭,起碼近半是在李悅這邊得過好處的,所以,李悅開了口,其他那些人或多或少都得看李悅的面子,免得他們在這件事上頭胡亂指手畫腳,壞了武后的計劃。 李悅自然是一口答應了下來,他結交的主要是那些公主駙馬,其他那些人,李悅都不是很熟,至于那些公主駙馬,橫豎皇位又落不到自己頭上,他們自然是不用太在意的。 李悅回去之后就意思意思發了一批帖子,找來了自個認識的那些公主駙馬,其實別說是李悅的姑母一輩了,李悅的jiejie那一輩,如今還活著的也不多了。公主之中,論起如今身份最高的就是新城公主,她一直未嫁,李治擔心她以后被人欺負,只要是有機會,就會給新城公主加封食邑,額外賞賜各種田產之類的,因此,新城公主如今絕對是公主之中最大的富婆,比起太平公主還要強上一些。 不過,李悅等到真正見到新城公主之后,才忽然想起來,武后若是真的篡唐,新城公主到時候會是什么反應呢?她要是用自己的影響力去反對,武后只怕不會輕易饒了她。這頓時讓李悅有些抓瞎。在這個世界,新城公主也算得上李悅的一個女性長輩了,她大概是繼承了長孫皇后的性情,是個頗為寬仁的性子,當年也給了李悅不少幫助。不過這些年來,新城公主跟李悅之間往來變得少了很多,畢竟,自從當年新城公主偷跑過一次之后,李治就對新城公主看得嚴格了許多,在關中的范圍怎么轉悠都行,但是,除非是伴駕去洛陽,否則的話,出關中那肯定是不行的! 不是李治故意約束新城公主的自由,實在是這個世上,人心險惡,新城公主若是喬裝打扮出門,誰知道會不會遇上什么亡命之徒呢? 好在新城公主其實也不是那種非常喜歡到處跑的性子,她如今在一眾公主之中,日子幾乎是過得最肆意的一個,沒有駙馬,也沒有兒女,但是卻也不寂寞。只要她愿意,她的別業永遠人流如織,不知道多少士子想要在新城公主這邊揚名。雖說如今科舉制度跟以前不一樣了,不是你先搞出名聲來,主考官就能對你有個不錯的映像,然后閱卷的時候就特意關注你的時候了,但是,只要在新城公主這邊得了青眼,就算是暫時落榜,起碼也能謀個幕僚之類的差事,提前了解政事,之后考上了,吏部那邊的考核就會變得比較容易。而對于一些貧寒士子來說,新城公主出手大方,指頭縫里頭稍微露出一點來,就足夠他們花用了,他們完全可以借著這筆錢,要么返回家鄉,要么干脆繼續留在長安,再多讀幾年書,認真準備下一屆的科考。 在這樣的情況下,新城公主的日子其實過得有滋有味的,她如今幾乎想不起來長孫詮是誰了,不過,她也沒有從其中挑選出某個俊杰成婚的意思,她喜歡現在的生活,真要是成婚了,就算是公主,也不能繼續這么自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