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頁
不過,武后其實也能理解,寧為雞頭,不為鳳尾嘛!中原再好,作為宗室,受到的約束也多。實際上這么多年下來,針對李悅的彈劾從來沒少過,即便是之前李悅上書說自己要移封海外,依舊有許多人在朝堂上大肆攻訐,說李悅有不臣之心,開疆拓土本來就是理所當然之意,憑什么他就能在外為王呢? 這些都是被李治和武后壓下來了,畢竟,他們是真覺得對不起李悅,明明是他們夫妻的長子,卻得作為先帝的遺腹子存在,因此,很多本來可以給他的好處,也不能隨便給了,橫豎朝廷是真騰不出多少精力來經營海外,安東安西兩個地方就牽制住了朝廷絕大多數力量,再往外,那真的是力不從心了。 事實上,李悅這般作為也給了一些人靈感,李家宗室一方面瞧不起海外,另一方面也是沒有那么多的人力和物力,所以他們即便是心里頭酸溜溜的,也沒辦法帶人出去開拓。但是,倒是有一些世家大族存了一些心思,只不過他們嘗試了一下之后,發現自家支付不起這樣的代價,別的不說,海外很多地方如今就是蠻荒之地,想要開發出來,不知道要費多少錢財還有精力,算一算就是得不償失,因此,只得暫時作罷。 總之,也就是李治和武后幫著擋了不少的風雨,要不然李悅就算是想要移民,也沒如今這么容易。在武后看來,這其實還是李悅受了委屈,他在大唐的地盤上,肯定是要被挑剔的,尤其他掌握的財富和技術,也讓許多人眼紅,他們不能正面擊潰李悅,只能靠著這些手段惡心李悅。武后如今雖說是大權在握,但是她也曾經考慮過,自己在世的時候,自然不會對李悅下手,但是她不在之后,情況就不一樣了。李顯和李旦都是耳根子軟的,回頭被下面的人一攛掇,十有八九就想要削藩,剝奪李悅的權力和利益,若是再換一個強勢的皇帝,到時候還不知道要搞出什么事情來呢!所以,李悅準備直接離開大唐,跳出這個是非之地,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他如果只是大唐的一個藩王,那么對付那些一直暗地里頭耍各種手段的人,他難免要束手束腳,甚至不得不通過官面上的流程來跟對方扯皮,最終只能是不了了之。而若是李悅跳出了中原,那么接下來他能做的事情就很多了。 武后想到這里,又是嘆息一聲:“這些年,的確是委屈十五郎了!” 這兩口子都是一樣的說辭,弄得李悅心里頭有些發毛,只得又是謙遜了一番,武后也沒有在這上頭多說的意思,只是隱晦地表示,即便是新帝登基,她也會一如既往護住李悅,不會讓李悅吃虧云云,李悅只能又是擺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樣,表示一定會感念天后娘娘你的恩情云云。 如此一番之后,李悅頓時覺得心神俱疲,好在這會兒時間也不早了,再不走,宮門都要下鑰了,李悅這才得以脫身。而他臨走的時候,無論是武后,還是李治,又是一番賞賜,最后李悅是帶著好幾箱東西回去的。 帶著幾箱子賞賜返回了王府,李悅原本想著直接將這些賞賜封存入庫,結果在查看單子的時候,卻看到了一件特殊的東西。 那是一套王袍,這玩意以前從來沒有在賞賜中出現過,如今的官服,說是工作服,其實不是上面發的,而是朝廷給你相應規格的料子和與你品級職位相當的補子,你自個回去做的。要不然,這么多的官員,高矮胖瘦也不一樣,光是專門制作官服就不知道要花費多少人力和時間了!宗室也是一樣,內侍省只負責宮廷內的衣食住行,至于已經分封出去的宗室,他們是不管的。像是親王規制的禮服什么的,也唯有冊封的時候,內侍省會幫你準備一套,之后在你的俸祿里頭會包括相應的衣料,至于制作問題,那是你自己的事情。 這年頭想要制作出全套的禮服來,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一套親王規格的禮服,從開始到結束,花費個一兩年都是正常cao作。當然,最困難的部分其實是準備衣料,因為料子上的花紋都是手工繡上去的,即便是最頂尖的繡娘,想要完成這樣一套禮服所需要的刺繡,所需要的時間也得按月算。至于后續的縫紉反而要簡單許多,最主要就是得看對方的高矮胖瘦。別以為這年頭的衣服都是寬松款就覺得這些衣服能百搭,中下層或許不在乎這個,許多人甚至為了省錢,直接去當鋪之類的地方買二手的衣服,這些往往是不怎么合身的,講究一點的會回家自己改一改,不講究的,就直接穿了,但是除非身材相當,否則的話,是否合身稍微注意一下就能看出來。你若是領回去一件不合身的官服,穿到朝堂上,那就是御前失儀,嚴重一點算是大不敬,所以還是自個領了料子回去自家做比較靠譜。 所以說,之前的時候,就算是要賞賜衣服,一般賞賜的也就是斗篷披風之后不會挑剔身材的東西,而不會是一整套的王袍,李悅猶豫了一番,便將王袍從箱子里面取了出來,他仔細觀察了一下王袍的外表和樣式,沒看出什么問題,然后,他便干脆將王袍鋪到了塌上,用手一寸一寸摸了起來,結果果然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 王袍本身沒有不對勁的地方,不對勁的卻是革帶,革帶上鑲嵌著好幾塊美玉,其中一塊美玉居然有些松動,李悅便將這塊美玉取了下來,然后就看到了一個特意留出來的缺口,李悅將手指伸了進去,就感受到了一種絲滑的觸感,他直接將里面夾著的東西勾了出來,卻發現是一份明黃色的絲絹,分明是一份詔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