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頁
百姓種地不光填不飽肚子,還倒欠錢,這邊又不像是大唐,如今工商業也開始蓬勃發展,捕鯨如今也變成了一個不穩當的行當,自然他們就不得不逃亡,而來自于中原的商人趁機許下各種承諾,讓他們簽下一份份的文書,然后直接打包帶回中原。而在中原做勞工,可比在高句麗做平民強多了,因為干的都是力氣活,上面要追求效率,也舍得給他們吃穿,然后從中挑取一些回去現身說法,頓時又引得更多的平民拋棄家園土地逃亡中原。 官府發現不對勁,自然想要阻攔,甚至定下了嚴格的針對逃戶的律法,但是大家都快被逼得活不下去了,誰還管這些啊,賣地賣身給本地的貴人做奴仆也是奴仆,去大唐做奴仆也是奴仆。給本地的貴人做奴仆朝不保夕,而給大唐的貴人做奴仆,起碼能吃飽穿暖,有這個對比,那么背井離鄉就不是什么難以接受的事情了。 以至于等到大唐攻打高句麗的時候,那邊已經是民心盡失,底層的百姓在聽說了大唐的富裕生活之后,恨不得哭著喊著加入大唐的懷抱,而高句麗那邊的確是通過各種渠道購買了不少來自于大唐的軍械,但是,大唐的軍械早就實現了流水線生產,很多都是非常精密的,一旦損壞,放在大唐自然可以更換相應的零件,而高句麗可沒這個本事。另外就是,想要讓士卒擁有足夠的戰斗力,也是需要大量的投入的。別的不說,大唐打造重甲騎兵和重步兵,每年花費了大量的錢財采購鯨魚rou還有雞鴨禽蛋之類的,要不然根本支撐不起那樣強度的訓練。而高句麗呢,他們也捕鯨,大頭卻是賣給大唐用來換錢換物資了,自個保留的其實很少,沒有足夠的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入,大唐的軍隊起碼能做到兩日一練,他們能七日一練就不錯了,打起來的時候,沉重的盔甲不僅沒有給他們帶來什么安全感,反而成為了拖累,跑都跑不快。這種盔甲在面對刀箭的時候,的確很有效,但是,你能防得住刀箭,難道還能抵御強大動能的沖擊不成,甚至,因為身上沉重的盔甲,他們遭遇了更重的傷害。 攻下高句麗之后,李治也沒有客氣,直接設置了安東都護府,然后就開始對遼東進行開發。遼東的自然資源也是非常豐富的,別的不說,這里的森林資源就很讓人眼饞了。閩越為什么造船業越來越發達,因為閩越多山,山里頭成了氣候的木材也不少,閩越出海不遠的地方就是夷州,那里同樣有著豐富的森林資源,二戰那會兒,倭國的航母許多用的還是夷州島上的巨木做龍骨呢,可見那里的木料如何!總之,閩越是真的不缺用來造船的木頭,但是其他地方就不一樣了。 像是膠州那邊,那里春秋戰國的時候就開始造船了,一直以來,那里都屬于開發比較成熟的地方,以前也沒人用煤,大家不管是燒火,開荒,還是造船、蓋房都要用木頭,在這樣的情況下,那邊哪有多少成氣候的木料可以用來造船呢!而向益州那邊采購,還不如找閩越采購呢!像是閩越這邊,每年光是賣木頭就能掙不少錢。但是,大家都不甘心什么錢都被閩越掙了去,如今遼東那邊能伐木,自然是再好不過! 既然開發遼東有賺頭,那么,朝廷自然是不會愿意再讓高句麗死灰復燃的,國家的事情其實就是這樣,就像是當年老毛子覺得阿拉斯加是個窮地方,直接拿來賣,結果叫米國人占了便宜一樣,中原王朝其實也是一樣的,之所以周邊那些小國沒有真正納入到朝廷的統治之中,除了大慫之外,其他其實不是因為打不過,而是因為不劃算。名頭好聽有什么用,朝廷不光掙不到錢,還得年年往里面搭,這就很坑爹了!這年頭的朝廷收入其實是沒什么定數的,每年平白多出一筆不必要的開支,自然也rou疼。像是大慫,當年為什么會偏安臨安,多次北伐都沒能成事,一方面是官場,另一方面還是錢的問題,這個時代,沒多少人有多少家國意識,一打仗就要多征稅,也就是說,要拿南人的錢去打北方,還得死上許多人命,在這樣的情況下,誰樂意呢!也就是到了后來,刀子都架到脖子上了,大家才肯出錢出力,要不然的話,大家是寧可茍安的。 如今大家都能從遼東賺到好處,因此,滅了高句麗之后,朝廷就開始瞄著新羅和百濟了,新羅也就罷了,一向恭順得很,李治若是肯松口,新羅女王都能給他暖被窩,百濟嘛,就有些不好說。 李悅沒在遼東占什么好處,錢是掙不完的,你什么地方的錢都想要掙,那你可就犯忌諱了,回頭不被人惦記才怪! 李悅也沒太大的野心,經營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才是真的,就不用惦記太遠的地方了。武后如今已經被尊奉為天后,就差一點就能直接走上臺前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李治頭風愈發嚴重起來,雖說找了孫思邈過來,但是這種慢性病,放在后世,一般也是無法根治的,只能就是吃藥控制著,緩解一下癥狀也就罷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李治是真沒有太多的精力放在國事上,兒子年紀也不大,李弘前幾年的時候因為蕭淑妃所出的兩個公主的事情跟武后起了齟齬,武后從此對這個兒子就不復從前那般親近了。李治其實挺喜歡李弘,但是李弘心腸這般軟,也讓李治覺得有些納罕,畢竟,自個和武后都不是什么善心人,怎么就生了個近乎有些爛好人的兒子呢!李治對于那兩個女兒是沒多少感情的,說白了,這代表了他薄情寡義的過去,如今被李弘翻出來,又將罪過歸咎于武后,李治呢,自然也是順水推舟,找了兩個門第還湊活的貴族子弟將人嫁了過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