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頁
李治想要成就勝過自個父祖的功業,自然也是缺錢的,現在打突厥,回頭要打高句麗,吐蕃那邊自然也要打,這年頭打仗多半都是虧本的買賣,所以,別以為如今國庫內帑讀很充盈,就以為沒問題了,等到真的打起來了,你就會發現,多少錢也不夠花。別的不說,你這邊嘩嘩的錢財要花出去,而繳獲的東西卻很難變成真正的錢財,這就非??恿?。當然,對于這個時代來說,對外戰爭最虧的地方其實在于,你就算是地方打下來了,絕大多數情況下,也沒法真的占領,回頭還是得冊封那些土人。這也是為什么之前朝堂上其實有很多主和派的緣故,主要還是打仗不劃算。當然,如今情況不一樣了,大批的人在棉花種植上頭嘗到了甜頭,已經有人琢磨著是不是能在漠南種棉花了。就算是漠南不要,西域也是要的。而想要真正控制西域,漠南就得抓在手里,要不然的話,三五不時的就有胡人過來打秋風,誰也受不了這個。因此,如今整體上大家還是想要打仗的。如今想要征討西域的比較多,反倒是高句麗那邊,大家對此興趣不大。畢竟,一直以來,大家固有的印象就是遼東苦寒,雖說能夠耕種,但是一年也就一季,因此,許多人覺得不稀罕。他們可不會考慮高句麗那邊的戰略地位,還有地緣政治導致的一系列問題,只會看短期的利益。 李治如今已經有一定的資格不去考慮下面人的想法,但是,光是有想法不行,你得有錢!以前對于李悅賺了多少錢,李治其實也沒有直接的印象,之前讓李悅封到寧州,他是減了李悅不少稅的,而且,大唐的稅制里頭,商稅其實標準很不統一,并沒有針對各行各業有統一的稅率,而李悅嘛,之前簡在帝心,就算是他沒偷稅漏稅的心思,但是下面的胥吏沒事也不會為難李悅不是,因此,李悅的幾個產業幾乎都是按照最低的稅率還打了折扣來的,即便如此,每年的稅收也是一個比較龐大的數字了。但是歷朝歷代收稅,誰也不會看你的利潤,而是看你的營業額,李悅搞出來的東西,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其中利潤如何,所以,如今看到李悅遍地撒錢的架勢,便是李治都嚇了一跳。 “圣人是不是后悔了?”武后對于李治已經非常了解了,一看李治的神情就知道他是什么想法。 李治也不隱瞞,扼腕道:“之前都說十五郎是財神,但是誰也沒想到,十五郎居然這么能掙錢??!” 武后笑道:“那也是在他毫無掣肘的情況下,真要是叫十五郎入朝打理,那可就不一樣了!”武后都不用說透,李治就明白過來。朝廷做事,很多時候是不能考慮利潤的,很多時候需要考慮各方面的權衡,而皇家也是一樣。李唐皇室同樣是一個人事非常臃腫的機構,每年都有大筆的開銷,你以為那些奴婢都會老老實實為你效命,實際上,這里頭同樣有著大量的利益,你若是不給下面的奴婢足夠的利益,光是憑借一個名義,他們可不會真的效忠于你!這天底下哪有憑空而來的忠誠,皇家的家奴也是一樣,跟著你都不如給鄉下土財主做奴隸,那么,他們對你能有幾分忠心呢?真要是憑著身份就有忠心,那么唐朝中后期,也不至于幾個皇帝都受制于宦官了。 李治搖了搖頭,說道:“十五郎現在年紀也太小了,回頭啊,若是他在嶺南那邊干不下去了,就讓他入朝吧!” 武后卻對李悅非常樂觀,說道:“十五郎做事,從來都心里有數,他既然選了嶺南,自然不會沒有把握,要不,我與圣人打個賭,如何?” 李治擺了擺手,說道:“罷了罷了,這個有什么好賭的,朕自然也都是盼著十五郎好的!若是十五郎能夠將嶺南治理好,那么,我大唐也能少一個麻煩!” 武后沒有給興頭上的李治澆什么冷水,李悅若是真的在嶺南站穩了腳跟,并且將嶺南開發了出來,李治在朝的時候,自然不會忌憚李悅,可是日后如何,可就不好說了! 不過,做皇帝的人,雖說嘴上都說什么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但是實際上,大家心里的想法也都差不多,那就是,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兒孫自有兒孫福,就算是未來嶺南跟中央對立,都是自個的兒孫,rou爛在鍋里,也不會便宜了別人,所以,武后也便不再多說什么。 看著李悅財富眼紅的人大有人在,但是這個時候,傻子也不會沒事跟李悅對著干,人家馬上都要去嶺南了,你再如何,難免要在圣人那里留個壞印象,另外,其他人也要質疑你的人品,與其這般,還不如趁著這個機會,先好好撈上一筆,畢竟,嶺南那邊堪稱是一窮二白,需要的東西多著呢,只怕未來幾年,都有好些東西要從外界購買,這會兒正該跟閔王交好,先將那些賺錢的訂單拉到自個家里來,說不得,回頭等到閔王在嶺南搞出什么好東西之后,自家也能占個先手!另外就是,萬一以后自己或者是自家親戚倒霉,被流放到嶺南,到時候還得指著閔王混日子呢! 因此,李悅發現自己如今在朝野上下,人緣一下子好了很多,一說自個缺了什么,其他人一個個爭先恐后地給自己想辦法。不過是大半個月的時間,李悅就發現,先期所需要的各種物資,居然已經都集齊了。 李治對李悅也的確是頗為照顧了,一些需要從關中運輸過去的物資,李治直接就命沿途官府幫忙護送,免得路上遭遇什么意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