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
偏偏李治登基之后,朝堂上的事情一度由長孫無忌做主,長孫無忌不算是鷹派人物,或者說,長孫無忌手里頭沒有什么靠譜的將領,朝堂上那些要么當年開國的功臣,這些就算不是明面上就跟長孫無忌不對付,但是長孫無忌卻也不想讓他們繼續立功,而那些年輕一些的將領多半也是那些老將的部將門生,長孫無忌自然不希望這些人出頭,因此,雖說阿史那賀魯狠狠地下了李治的面子,但是大唐這邊最終并沒有做出什么樣的反應。 這也讓阿史那賀魯自覺看出了大唐的虛實,覺得如今的大唐已經是青黃不接,也該到了突厥復興的時候了。 哪知道,西突厥還沒囂張幾年呢,大唐就弄了些小恩小惠,將下面的那些部族給拉攏了過去。阿史那賀魯也承認,寧州那邊產的東西挺好用,各種羊毛制品很好,鐵鍋雖說沒法重鑄,但是用來做奶酪什么的也非常耐用,就算是不能重鑄了當做事武器,但是在關鍵的時候往身上一擋,可比尋常的盾牌強得多。但是,北周距離如今也不過就是不足百年的時間,百年之前,統治著中原這個花花世界的還是鮮卑人,再往前,還有匈奴人,羯人什么的,那時候突厥人其實還是柔然人的奴隸,但是,他們依舊記得那個時候,胡人的風光。所以,阿史那賀魯是真的向往著中原的花花世界,若是突厥能夠打下中原,哪怕只是打下半壁江山,對于突厥人來說,也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就算僅僅是劫掠一把北方呢,他們能夠獲得的好處也比唐人給的那些小恩小惠強多了。 阿史那賀魯自覺自己才是為了突厥好,目光長遠,偏偏下面那些部族都是目光短淺之輩,再這么一下,下面那些部族都要被唐人收買了,所以,阿史那賀魯覺得不能再等了,他想要先下手為強,等到他先跟大唐打一場,下面那些部族就算是再不愿意,也得跟著一條道走到黑了。 當然,阿史那賀魯的這點小心思,大唐這邊如今也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也不是很在乎,事實上,其實不是所有人都希望邊境太平的,有的人想要軍功,有的人想要土地,很多人已經覺得,漠南這邊的氣候其實跟西域那邊沒什么區別,西域能夠種棉花,漠南應該也能種了。最好能夠將突厥人趕到漠北那邊吃沙子,或者是直接把他們往西域那邊攆,他們在前頭將西域那些小國干掉,大唐跟在后面撿便宜就好了。 如今上元節還不是正式的假期,不過,上元節點燈的風俗卻是已經有了,李悅一直到在長安看過了燈會之后,才啟程返回寧州。在這段時間,寧州這邊的軌道已經滿負荷運行了起來。雖說下過幾場大雪,但是清理軌道上的積雪和清理官道還有其他道路上的積雪完全是兩個概念。因此,許多商人為了方便或者說是更快地將貨物運到西邊,干脆就選擇了軌道。而這個的確沒有辜負他們花的運費,甚至折算一下,軌道運輸的運費可比他們通過別的方法運輸便宜多了,因此,到了寧州之后,一些大商人恨不得拍著胸脯表示,他們要出錢將軌道修到西域去了。 他們不是第一個這樣想的,之前那些遷移人口去安西的就已經有這個想法了,不過,李悅暫時沒答應下來,他也是考慮到突厥那邊未必太平,回頭別被突厥人破壞掉,那就麻煩了。要是李悅這個藩王像是漢朝時候的藩王一樣,能夠建立自己的軍隊,那么這事倒是沒什么好說的,沿著鐵路搞一個護路隊伍,借助于鐵路的機動性,這事不是不能干。問題是,大唐的藩王可沒有組建軍隊的權力,當年也就是李世民因為開國那會兒開了個頭,搞了個天策府,然后呢,這丫的就在天策府都解散之后,來了個玄武門之變,這等前車之鑒在前頭,就算是親兒子,那都別想沾手軍隊的事情,何況是自個組建軍隊。就像是當年李承乾造反,明明東宮就有五衛,最后他還是得去拉攏幾個軍方的大佬。 至于讓那些世家保衛軌道的事情那就更別提了,開了這個口子之后,說不定西域以后就不是大唐的西域,而是世家的西域了!這些世家最擅長的就是因勢利導,給點顏色就開染坊。所以,在大唐對這里有著足夠的控制力之前,修路的事情還是省省吧! 世家的聲音李悅都懶得聽,何況是這些商人,就算是他們背后有人,李悅也是用不著多給他們多少面子的。他到了寧州之后,就開始繼續干自個的事情,其他的事情,自然有王府那些屬官負責。 自從李洽和房遺則在李悅這里得了足夠的好處之后,即便寧王府的屬官品級都不算高,但是依舊有許多人趨之若鶩,畢竟,誰跟錢也沒仇,當官撈錢還有點風險,在李悅這里,不走歪門邪道,正經的收入都非常豐厚。那些被派出來給李悅作護衛的那些人原本還被人同情,畢竟從長安跑到寧州這邊,某種意義上都跟流放差不多了,但是如今他們回長安之后,大把的人想要跟他們換,畢竟,在長安任職也就是聽起來好聽,但是糟心的事情其實很不少,別的不說,在寧州那邊,他們只需要聽寧王的就行,而在長安,他們這些人就屬于一個媳婦頭上頂著好幾個婆婆,誰的話都得聽,另外就是,還有許多人得罪不起,雖說升職的潛力比較高,但問題是,潛力是潛力,概率是概率!與其等著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有的升職,還是多撈點錢比較劃算。以前的時候,寧州那邊或許還有可能撈點軍功,如今大概是不行了,據說那些突厥人,回鶻人到了那邊都跟孫子一樣,一個個點頭哈腰的,就指望著能多換掉寧州的好東西。像是布料還有什么汽油之類的,他們那些護衛每個月都有不少配給,他們反正是包吃包住,每季都有新衣服,所以,很多護衛東西領到手就轉手賣了,買家一般就是那些突厥人或者是回鶻人??傊?,聽說了曾經這些同僚的待遇之后,京城這邊的十二衛成員大多都很是羨慕,只恨當年自己沒爭取一下,跟著寧王就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