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而放到這個時候,中下層對于上層幾乎是沒有多少了解的,要不然也不至于有什么皇帝用金鋤頭,東宮娘娘煎大餅,西宮娘娘卷大蔥之類的話。如今關于公主的桃色新聞一下子傳遍長安乃至關中,頓時一個個簡直跟打了雞血一般,而在流言的傳播過程之中,也愈發開始變形起來。 事實上,在宋朝以前,歷朝歷代公主的cao守實際上真不是那么叫人不容置疑,這也是風氣使然,先秦之前,就算是有著周禮的束縛,不過那會兒本身也不重視什么貞潔,別說是公主了,便是王后太后跟外人私通這種事情其實也很常見,孔夫子他老人家還是在外頭野合生出來的呢!漢朝的時候,別的也就不說了,館陶公主就是個典型,她的面首董賢甚至還因此青史留名,南北朝那會兒山陰公主的行為更是叫人瞠目結舌。在這樣的情況下,高陽公主在外面養面首這種事情,大家都覺得理所當然,甚至還有人疑心房玄齡是被高陽公主氣死的。 房玄齡是不是被氣死的沒人去真的查證,高陽公主真的是要被氣死了!這種事情,是真的說不清楚,她如今一出門,別人看她的眼神都很異樣,甚至還有一些覺得自己不想努力的暗搓搓地找上了公主府的管事,想要自薦枕席的。 好在這位還不算蠢,知道如今這事,都是因為新的造紙術印刷術搞出來的,高陽公主明白,名聲壞了之后,再想要挽回是很難的,尤其是這種根本無從分辨的桃色緋聞,所以,高陽公主也不指望這個了,她一出手,就是直擊要害。 第15章 高陽公主有她自己的優勢,她有錢有人脈,之前房遺愛拿著家里儲備的銅錢甚至連一些銅器都融了做銅活字她還有點舍不得,但是如今將她惹惱之后,高陽公主先是進宮哭訴了一番,李治也覺得高陽公主這次真的是倒了大霉,不免很是同情,他也很厭惡這種暗地里頭使齷齪手段的行為,偏偏法不責眾,那些世家也沒親自出去造謠,因此,李治只得很是安撫了高陽公主一番,又給高陽公主賞賜了許多錢帛。高陽公主又找上了其他那些相熟的公主,甚至連已經就藩的幾個兄弟都被她派人過去打了秋風??傊?,在很短時間里頭,高陽公主手里頭就匯集了數千萬錢,這些錢全被她拿去融了做成了銅活字,再有大筆的錢砸下去,一大群工匠加班加點開始印刷起了《五經正義》,更狠的事情來了,這些書被通過官道送到各地低價出售。 一開始的時候,那些大小世家還想要將這些書籍包圓,結果呢,高陽公主直接來了個限購,來買書的那就拿著戶籍文書過來,只賣良民,不賣賤籍,另外每個戶籍只能買一套。當然,買了書的,你也可以再多買一些竹紙回去自個抄錄,至于你抄給誰,那就不管了。 總之,即便是這些世家想了許多辦法,但是依舊沒有能夠阻止這些廉價的書籍大肆傳播,《五經正義》不過只是個開始,沒過多久,大量的書籍開始沖擊市場,如一些蒙學書籍,從漢代的《蒼頡篇》到后來的《千字文》,然后什么《論語》、《孟子》、《戰國策》、《文心雕龍》、《漢樂府》之類的書籍也被大量印刷了出來,之前被儒家正統摒棄的《谷梁傳》、《公羊傳》也被堂而皇之地放在了書架上??傊?,以前這些不知道要費多少功夫,才能看一遍的書,如今簡直是遍地都是,甚至,高陽公主還高調地在長安搞了一座藏書樓,許多原本只能入學弘文館才能看到的書籍,如今在藏書樓就可以隨意借閱抄錄,還邀請一些出身寒門的士子在里面辯論講學,要不是手里錢不夠,高陽公主能在每個州郡都來一座。 這主意自然是李悅幫著出的,如此一來,高陽公主算是挽回了一些名聲,畢竟,養面首什么的本來就是私德問題,大家原本也沒指望那些公主一個個從一而終,恪守貞潔,從李淵時候開始,李家的公主改嫁幾次的也有,高陽公主的事情,房遺愛這個正主都不在乎,他們有什么好在乎的。而幫助教化天下是多少名士大儒都沒做成的事情,高陽公主卻給開了一個好頭,別的不說,光是大量書籍的出現,就讓許多有志于讀書,卻苦無門路的寒門士子感激不盡了。 幾個世家如今是真的很抓瞎,之前還覺得造謠生事是一個非常美妙的主意,如今呢,大家都覺得這事做差了,直接將高陽公主和房遺愛兩口子變成了瘋狗。他們對付別人,很少會從□□上毀滅一個人,主要是值得他們對付的人,大多數身份不一般,要是使出荊軻豫讓這般的手段,很容易引起反噬。他們手里頭雖然也有部曲,但是如今朝廷的軍隊,主要掌握在那些新興的功臣手里,這些功臣多半是寒門庶族出身,即便是清河房氏這樣的世家,當年其實也有些落寞了。即便通過聯姻之類的手段,這些功臣看似跟世家之間有了聯系,但是在涉及到根本利益的時候,他們是不會站在世家的立場的。說白了,如今資源就這么多,就算是那些開國功臣也不能保證能夠時代富貴下去,他們在讀書科舉上頭也不占優勢,這些世家大族若是一直壟斷話語權,對于這些開國功臣也不是什么好事。 之前李世民在的時候,朝堂上還算是平衡,世家就算是有什么想法,也只能是旁敲側擊,不敢直接跟李世民對抗,畢竟這位是馬背上殺出來的皇帝,別說什么突厥了,便是兄弟也是說殺就殺,他們這些人算什么。但是李治可沒有這般底氣,而朝堂上如今說得上話,做得了主的,一個是長孫無忌,一個是褚遂良,還有一個就是李績,李績因為李世民臨死還擺了他一道,貶謫了他,叫李治施恩,因此這些年在朝堂上根本就是一聲不吭,長孫無忌呢,如果說以前的時候,他還能站在寒門庶族的立場上,但是長孫家這么多年下來,各種聯姻,還有其他的利益交換,他們儼然已經成為了新興世家了,自然不愿意將資源分享出去。而褚遂良呢,這家伙本身就是出身名門,屁股一直以來就是堅定地站在世家這邊的。他就覺得,李家就應該跟世家共天下,至于尋常的那些庶族寒門,誰管他們,老實一點不行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