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頁
書迷正在閱讀:改命、莫老師,談戀愛嗎、[綜漫]身邊都是救世主的我、純情太子爺一親就冒煙gl、[綜漫]穿越后原著劇情崩潰了、攻略冷漠大佬后我真香了、[綜漫]佐二少的海王之路、[綜漫]團寵莫得感情、皇太女要退休[重生]、超級首富養女
“十四弟妹,你們給汗阿瑪的壽禮可準備的妥當?”十四弟不在,四福晉很擔心這事兒,她先前也問過,十四弟妹說早就準備好了。不過四爺依舊有些擔心,讓自己給拿了件古董過來。 佛爾果春一看就知道是好物件,“回頭我做東好好地謝謝四哥四嫂,壽禮的事兒你們不用擔心,我保證我們府上準備的是獨一份?!?/br> “好啊,我們都等著看十四弟妹的獨一份?!?/br> 看佛爾果春的樣子就知道不是在說謊,此時就連德妃都好奇起來??上o論誰問她就是不說,關子賣的十足。 今年萬壽皇阿哥們準備的很別致,就連大阿哥都不知道從哪里找來六十位同年同月的老人。 “因為沒有接到汗阿瑪的旨意,兒子把這六十位老人安置在宮門外的馬車上候著,若汗阿瑪愿意,可招來見上一見?!?/br> 有人能跟自己一起過壽,康熙很高興,“好,快去把人請進來。李德全去讓御膳房多準備幾桌飯菜給他們?!备粯拥睦先税?,他對著大阿哥點頭,“老大你有心了,不錯?!?/br> “這是兒子應該做的,汗阿瑪高興就好?!闭f完他還挑釁的看了胤礽一眼,那意思很明顯,有本事你也拿出別出心裁的賀禮啊。 顯然他還在記恨十五的時候,胤礽和弘皙弄的那個賀禮。 胤礽翻了個不雅的白眼,大哥還真是,都到了這個時候還不忘記跟他別苗頭。這次胤礽并沒有在準備什么字畫,那種禮物一次就夠了,多了也讓人膩味。 他帶著弘晉等兒女來了個彩衣愉親,跳完舞他擦擦額頭上的汗,暗自搖頭,身體是真的太差了,這一會兒就不行了。 不過,事情還沒有結束,他喘息著說道:“弘皙沒能趕回來,不過他派人把禮物送了來?!笔疽馍砗蟮暮霑x把東西呈上來,他繼續道,“這孩子也不知道哪里來的點子,他找了些窮苦的秀才給汗阿瑪寫了贊文?!?/br> “這每個秀才都是有真才實學的,就是受家庭所累才不能繼續上進。也是難為弘皙了,他找了許久才湊到五十七個人,最后沒法子,自己親自動手寫了一篇放進去。又去求了九弟和十四弟幫忙,總算是湊夠了六十之數?!?/br> 每個秀才都有其住址和名字,胤礽看了就知道這孩子一開始根本沒想到這些,說不準是看到十四弟和九弟準備禮物才后知后覺,結果時間來不及只能趕在壽誕前湊了五十七份。 康熙聽了當場看了起來,他是真的挺好奇這些人會說些什么。 好嘛,這下不只是大阿哥,后面的三阿哥都開始恨上胤礽了。 皇子們獻禮的時間很快,就算在胤礽這耽擱了一會兒還是很快就到了佛爾果春一家。 大家的焦點都集中在帶頭的弘暄身上。 前頭弘皙阿哥的贊文,后面九阿哥湊的六十枚銅錢,他們不信十四阿哥沒有東西讓帶回來。 康熙饒有興趣的看著小大人般的弘暄,“弘暄啊,你阿瑪讓人帶了什么?”他不問府里準備了什么,而是對十四的禮物好奇起來。 弘暄帶著弟弟meimei行了禮,之后示意弘暟把東西拿過來。當著眾人的面打開那層話里的布,露出里面花花綠綠的東西。 “這是什么?” “不知道啊,看著像把傘?!?/br> 弘暄也沒賣關子,他打開‘花傘’轉了兩下,這才說道:“這是阿瑪專門去窮苦農家要來的碎布做成的‘萬民傘’。整個傘有一千七八六十三塊碎布拼成,都是阿瑪自己一針一線縫上去的,傘上還有阿瑪請的六十位老人送的祝福,他們年齡最低都在六十五?!?/br> 古人能活到四十多就是不惑之年,更別說六十花甲了,他阿瑪找的這六十人想也知道并不容易。 第120章 新作物 ‘花傘’上這些人的庚辰年寫的清清楚楚, 他可一點沒說謊。 康熙微笑著捋了捋胡須,李德全會意把傘接過來遞給皇上??滴醮蜷_,上面的字跡一看就知道是胤禎書寫的, 偶有幾行不認識的應該就是生辰的主人自己書寫。 說真的,看到弘皙和老九的禮物時, 他就對十四有期待, 十四果然也沒讓他失望。 康熙是有給他們仨算過行程進度的, 看上面的地址就知道他們的行程多匆忙,不用想三人是利用休息時間準備的禮物。 仔細回想另外兩人禮物上留的地址就能發現是十四先想起來的這個主意, 之后被老九發現, 老九跟著學的,最后才是弘皙。 他并不是怪弘皙沒想著他, 弘皙年歲小, 又忙著趕路肯定很累, 他走之前可是提前送了禮物的,想不起也無妨。 心里本就對十四滿意, 此時看到禮物更加得意覺得自己看人的眼光好, 當然他其他兒子也不錯的(老八除外, 自從得知良貴人的事兒,他就沒把老八當自己兒子)。 把傘仔細的收好,康熙和顏悅色, “還有嗎?”弘昛手里還那個一個厚厚的書冊,難不成是給他寫的字? “有,”抬頭示意弘昛上前, “阿瑪說汗瑪法一直重視民生疾苦,常常為百姓吃穿發愁。他了不少農事古籍,又拜托九叔弄來些番邦作物, 這是這幾年阿瑪研究出來的糧種能代替小麥、水稻的農作物?!?/br> 弘昛恭恭敬敬的把書冊呈上去,他身后跟著布耶楚克,小丫頭的手里拿著兩個布袋子,小小的布袋子里裝著紅薯和玉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