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我親爹 第37節
往事不堪回首,不過林風還是成功記住了自己剛出生的樣子,如今看到這三皇子剛生的崽, 林風咂咂嘴, 原來小孩子剛出生時都這么丑。 當初, 是他少見多怪了。 林風看著剛出生的大皇孫有些嫌棄,覺得太丑,皇帝和二皇子三皇子卻絲毫不覺的,反而怎么看怎么喜愛,尤其是二皇子,一直對著皇帝夸: “爹,你看大侄子長得多像我,這小鼻子,這小眼,簡直和兒子一個模子出來的!” “哎呀,你看這鼻梁,也和兒子一個樣子!” “吆吆吆,這耳朵,也再隨兒子不過了?!?/br> 皇帝樂呵呵地說:“像像像?!?/br> 旁邊三皇子和群臣一臉怪異,尤其三皇子,隱隱有青色。 這是他的兒子,他二哥這么說什么意思,不知道的還以為他王妃和二皇子生的呢! 二皇子被這么多怪異的目光注視著,卻絲毫沒有察覺,在二皇子眼里,如今潞王回來,他和他三弟就是一伙的,他們唯一比潞王強的,就是他們是皇帝親兒子,如今這孩子一出生,有皇孫在手,他們的機會就更大了三分,至于這孩子雖然是他三弟,二皇子覺得,如果需要,他可以過繼??! 當初先帝年輕沒兒子,不就養了他大哥么,也是到了后來,才生了自己兒子,他如今只有兩個女兒,二皇子尋思著,他要不也養他弟弟的。 他畢竟是“長子”,如果養了這個孩子,那這孩子就是“長孫”,相必三弟也會答應。 所以鐵青著臉的三皇子不知道,二皇子此時,已經完全把他的兒子當成自己的了。 他的“兒子”,自然是像他的! 剛出生的大皇孫被皇帝和二皇子溜了一圈,就忍不住睡著了,皇帝這才戀戀不舍還回去,不過還回去后老爺子的興奮勁也沒過,直接大手一揮,給剛出生的大皇孫賜名李重哲,這才興沖沖帶著宰相樞密使回去。 * 大皇孫的出世,讓原本弱勢的二皇子三皇子迅速腰桿子硬了起來,再加上二皇子被放出來,眾人仿佛又覺得皇帝準備立親生兒子了。 前一段時間潞王要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回京又被皇帝留在京中,自然更是得意,走到哪都有人捧著,而如今大皇孫一出世,兩人情景對調,潞王的日子開始不好過了。 潞王干脆直接回王府,關上大門,不再見客。 皇帝因為大皇孫的出生,高興了好長一段時間,等緩過神來,才發現自己“愛撒嬌”的大兒子好久沒進宮了。 皇帝頓時又想大兒子了,忙準備了些新進貢的水果,讓送到大兒子府上,順便暗示: 兒啊,你咋好久都沒進宮陪爹了呢? 這天,當值的正好是林風,林風就和皇帝身邊的大太監一起,帶著水果去了。 林風和大太監都知道潞王這些日子為什么閉門謝客,所以到潞王府前,兩人都以為會見到一個消沉的潞王,或者窩在王府憋屈的潞王,可等見到潞王,兩人居然發現,潞王正在府里和一個文士悠閑地下棋。 林風和大太監又一絲驚訝,不過兩人掩飾得很好,直接送上水果,等潞王謝恩后,兩人就回去了,只是在送他們離開時,林風不由微微側目看了那個文士一眼,因為他發現這個文士好像有點跛腳。 出了潞王府,林風忍不住問身邊的大太監,“剛才那位文士是誰?我以前聽人說潞王殿下性子火爆,最討厭文人磨磨唧唧,沒想到剛才見到殿下和文人相處的蠻好的,可見傳言不可信?!?/br> 大太監笑了,“潞王殿下確實很討厭文人,就連他的謀士中,都沒幾個文人,不過剛剛那人是例外?!?/br> “啊,為什么?” “因為那個不是潞王殿下的屬下,是潞王殿下的鄰居!” 林風張大嘴巴,“鄰居?” 大太監給林風解釋,“剛剛那位文士是御史中丞呂琦,他的府邸正在潞王府隔壁,所以兩人關系不錯?!?/br> “那位文士是御史中丞?我剛剛看他腳有些跛,朝廷不是歷來規定凡入仕者,必須五官端正、四肢健全,那位怎么能進仕途呢?”林風也是到了古代,才知道古代做官有個坑人的規定,那就要求外貌。 你要長得歪鼻子斜眼,哪怕你再有才,都很難當官,因為第一條五官端正就能刷掉你。 “他啊,他確實本來不能的,不過先帝感其父子忠義,特地讓他入仕的?!?/br> “忠義?聽著好像有故事,公公,您快給我說說?!?/br> 大太監和林風也算認識一段時間了,知道這位小郎君素來愛聽八卦,就給他講,“這位御史中丞家里有個爹,御史中丞對其孝順無比,每天都親自侍奉,可你知道么,他的爹其實不是他的親爹?!?/br> 林風眼睛一亮,這八卦光聽開頭就很有意思。 “他這個爹,其實是他親爹的掌書記,當年御史中丞的父親是滄州刺史,因事觸怒了他的頂頭上司盧龍節度使,被盧龍節度使判了全家斬立決。 當時呂琦是滄州刺史最小的兒子,只有十多歲,在法場上,他爹的掌書記為了救他,就謊稱呂琦是自己的同胞弟弟,不小心跑到刺史府玩,才被官兵誤抓,監斬官一時不查,就把呂琦放了。 不過這位掌書記也知道這事只能瞞一時,所以一接到呂琦,就帶他逃出了滄州,兩人一路逃亡,呂琦年紀小又走不動,那位掌書記怕有追兵,就背著他,一直從滄州逃到晉陽,等到晉陽時,那位掌書記因為走得太過,腿幾乎廢了,而呂琦,因為被那個掌書記背著,要好許多,可即便如此,也雙足都是血,好了后有些微跛,這事傳到當時還是晉王的先帝耳中,先帝感其忠義,就特令呂琦入仕。 所以,呂御史,確實是朝中唯一身有殘疾入仕的文官?!?/br> 林風聽了感慨,“能冒著殺頭的危險救上峰的兒子,這位掌書記,還真是擔得起忠義二字?!?/br> 大太監點點頭,“小郎君說得是,不過這種忠義,也就是掌書記,換個別人,也是做不來的?!?/br> 林風不解,“這關掌書記什么事?” 大太監詫異地看著林風,“小郎君不會不知道掌書記意味著什么吧?” 林風當初聽孔循說過一嘴他爹曾是先帝的掌書記,隨口說:“不就是謀士的意思么?” 大太監咂咂嘴,“這么說也沒錯,不過總覺得有些不大準確,你有沒有聽過掌書記有一個別稱——入幕之賓?!?/br> 林風瞬間瞪大眼睛,“入幕之賓!” 這一刻,林風瞬間想到了前世看到的那些口口小說。 別怪林風,誰讓當年同事中有一個女同事是腐女,這位天天拿著手機嘿嘿笑,惹得一眾同事對她看得手機內容好奇不已,忍不住求她分享一下,然后……眾人打開了新世界大門。 更可怕的,林風的同事因為歪了兩個,正好湊成了一對。 所以一聽這次詞,林風的腦子瞬間想歪了。 大太監絲毫沒注意到林風的走神,還在說:“昔日謝安與王坦之嘗詣溫論事,溫令超帳中臥聽之。風動帳開,安笑曰:‘郗生可謂入幕之賓矣?!?,說得就是掌書記,所以這掌書記,可不僅僅是謀士,而是心腹謀士,更甚者,對于主君來說,是可以知道自己秘密的人,主君對掌書記如此信任,掌書記自然也對主君投桃報李,無比忠心,所以那位掌書記拼死救呂琦,也在情理之中,要是普通臣子,誰會冒著殺頭的危險去救上峰的兒子……” 林風點點頭,就是就是,擱上世,就那些老板的摳門勁,不幸災樂禍就不錯了! 后知后覺回過神,“啊,入幕之賓原來是這個意思?!?/br> 大太監不解,“風小郎君難道有別的見解?” 林風瞬間捂臉。 對不起,是他讀書少,想歪了! 入幕之賓,人家是個再正經不過詞! 第47章 (一更) 林風回到宮里, 麻溜去藏書閣借了點書,打算補補自己匱乏的知識,要不再出現今天的事, 可就要鬧笑話了。 同時林風也打聽了一下掌書記這個職位,這一打聽,林風才發現, 這個職位還真不一般。 掌書記一職早出現在漢代,開始時被稱為書記、記室,本是諸侯王身邊一個記錄諸侯王一言一行, 編寫諸侯國國史的職位。 不過這只是開始,因為記室要記錄諸侯王的一言一行, 就要天天跟著諸侯王, 并且諸侯王干得事他都知道,所以諸侯王為了不讓自己在史書上“遺臭萬年”, 也為了讓記室別偷偷向朝廷打小報告, 就開始禮遇記室。 冬日送炭, 夏日送冰, 平時再時時賞賜,爭取讓記室能“好好”記錄, 少打報告。 不過光這樣還不保險,指不定有記室不買賬呢,好在諸侯王身邊的記室品級不高,一般朝廷也不會特意任命, 所以諸侯王靈機一動, 自己任命, 換上自己的心腹。 大概從這一刻起, 記室的性質就變了。 是自己心腹, 又天天跟著自己,諸侯王自然凡事會不自覺偏向自己人,所以記室手中的權利也開始越來越大,從開始幫諸侯王處理書信,到轉述諸侯王各種號令,再到幫著諸侯王主持祭祀,甚至連諸侯王聘請屬官,屬官的升遷,都由記室一手承辦,有時諸侯王犯了事,或者朝中風向不對,諸侯王不敢進京朝覲,也由記室代替朝覲。 更有甚者,對于一些想要造反諸侯,記室更是他不可缺少的頂級心腹。 畢竟記室天天跟著,想瞞也瞞不住,干脆拉進來做同伙得了。 所以對于有野心的諸侯,記室更是必不可少。 而也因此有了恒溫和郗超主賓之間入幕之賓的典故。 其后,記室在諸侯王中的地位越來越重,到了前朝末年,雖然沒有諸侯王,可各大藩鎮節度使紛紛坐大,成了各地的土皇帝,由記室演化而來的掌書記,也成了節度使身邊不可或缺的職位。 而且由于一開始的起因,注定了掌書記是個比較私人的職位,甚至如果跟著一個野心勃勃的主,還有掉腦袋的危險。 不過高風險也意味著高收入,因為掌書記的重要性,各節度使對自己的掌書記也是沒話說。 不僅信任有加,而且待遇優厚,有時,甚至優厚到令人妒忌。 除了應有的俸祿,夏日送冰,冬日送炭這都是小意思,逢年過節,賞賜滿滿這更是不值得一提,更重要的,是體現自己用心。 掌書記一年四季的衣服,平日的吃穿用度,無不是節度使全包,甚至每日點心茶水,許多節度使都能記得安排。 說起這事就要說到一個節度使前兩川節度使王建,這位節度使是屠戶出身,后來一路打天下,占了蜀中自立為王,有一次王建和自己的掌書記因為意見不合產生分歧,王建的掌書記一怒之下,指著王建臭罵一頓,揚長而去。 旁邊有人就說這掌書記太囂張,覺得王建對掌書記禮遇太過,誰想王建卻搖搖頭,說:“我昔日在京城,有興見皇帝是如何對自己登基前的掌書記,那真是下面進貢筐荔枝,皇帝都能想著自己的掌書記一份,我如今,才做到哪!” 后來王建也在自己掌書記的輔佐下,真正在蜀中站穩腳跟,建國稱帝。 而節度使對掌書記如此,掌書記自然也投桃報李,對節度使誓死盡忠,所以當呂琦父親出事時,他的掌書記,才會冒著生命危險,救呂琦出來,并且帶著他一路艱苦逃亡。 林風了解到始末后,這才明白那日大太監說這也就掌書記做得出,果然,這世間沒有無緣故無的忠心,有得只是真心換真心。 要不就靠每月那點俸祿,人家憑什么替你出生入死。 林風突然想起他爹好像就是先帝的掌書記,不由好奇他爹和先帝之間的關系,是不是也像別的節度使和掌書記一樣親厚,就隱晦的向自己小伙伴打聽了一下。 誰想到那個小伙伴聽了,反而很是詫異:“你居然不知道,你知道你爹有個封號是端明殿學士么,在你爹之前,其實從來沒有這個學士名的,也就是說,端明殿學士,是從你爹開始的,那你知道當初當今皇帝為什么登基后封你爹為端明殿學士,據說當初陛下想給你爹賜個封號,可無奈陛下讀書不多,一時想不起來,就以你爹在先帝時住的殿名賜名了,你應該知道端明殿是哪吧?!?/br> 林風傻眼了。 端明殿,那不是皇帝的寢宮么? 我靠,他爹以前住皇帝寢宮里! 林風剛剛正經的腦子,又歪了。 第48章 (二更) 林風忍不住問八卦了一下, 難道他老爹和先帝之前,真有些什么? 好在他爹和先帝的事不過是十幾年前,當初的人現在都活著, 八卦心澎拜的林風就忍不住打聽了一下。 當然,是悄悄的打聽。 經過幾天打聽,林風從宮人內侍還有一些小伙伴們, 大體了解了當初他爹和先帝之前關系,說起來他爹還真是住在皇帝寢宮,甚至還不是別的屋, 就和先帝同處一室,有時外出情況緊急時, 兩人共睡一榻也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