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我親爹 第19節
“你到底干什么了?”孔循好奇心真被吊起來了。 林風糾結了一下,“也沒干什么,那天不是和孔伯母一起進宮么,去拜見皇后,也不知怎么的,皇后看著我居然想起過世大殿下,我有些不安,就問我爹,我爹就給我簡單的說了說,正好說了點十七年前的宮變,我挺好奇地,就多問了兩句,結果我爹突然就不高興,這兩日也不大理我,我這心里很忐忑,你說我是不是惹我爹生氣了?!?/br> 孔循看著林風,“你特地請我喝酒,不會就是想問這個事吧?” 林風小心翼翼地問:“你說我是不是問了什么不該問的了,才惹我爹生氣?!?/br> 孔循看到林風的樣子,頓時憐愛之心大起,直接說,“哎呀,你這孩子,胡思亂想什么,你爹生氣就讓他生氣去,你別管他,十七年前那事又不是什么秘密,天下皆知的事,就他自己過不去心里那個坎,居然還嚇唬孩子,真是的?!?/br> 林風眨眨眼,“十七年前兵變,到底是怎么回事?” 孔循回憶了一下,“那件事,怎么說呢,簡單的說,就是陰差陽錯,造化弄人?!?/br> “???陰差陽錯,造化弄人?” 孔循撓撓頭,“先帝二十二歲繼承老晉王王位,以一城之地,百戰而得天下,當初登基后,簡直是威名顯赫,再加上有爹和一群武將,大家都以為他會是曠世明君,唐太宗再世,可誰想到,他做皇帝三年就死于兵變。 說起這場兵變,其實還得從兩年的旱災說起,先帝剛登基時,剛開國么,挺混亂的,朝中秩序都不清楚,不過好在你爹馮相挺能干的,朝中大小事,你爹都能一一理順,可惜沒多久,你爺爺突然病逝,你爹就回去守孝了,你爹一走,朝中諸事就落到當時兩個宰相身上,當時那兩個宰相,雖然出身世家,也很有名氣,可打理朝政的本事真不敢恭維,你爹走沒多久,河北河南就相繼出現大旱,如果你爹在,肯定忙著賑災,安撫百姓,可那兩個宰相,正忙著爭權奪利呢,哪管這點小事,結果誰曾想,第二年又是大旱。 這一下,真是傷筋動骨了,本來朝廷就新建,國庫就不豐,這一下,國庫直接赤字了。 當時朝臣的俸祿和軍隊的軍餉都發不起了。 先帝這才知道壞事了,就責令兩個宰相想辦法。 可兩個宰相爭權奪利在行,打理天下可不在行,兩位宰相除了請罪,什么主意也拿不出。 先帝只好自己想辦法,先帝是武力得天下,想的自然是武力的方法,當時西蜀國巨富,老國王剛死,新王是個天天玩女人的昏君,先帝就瞅上了西蜀的國庫。 于是,當初西征就開始了。 當時陛下已經登基,不適合御駕親征,西蜀又是小國,以先帝的兵力攻下不是很難,所以就抽調自己大部分兵馬,去攻打西蜀?!?/br> “西蜀打下來了嗎?”林風好奇地問。 “當然打下來了,當時去的都是先帝精銳,兩個月西蜀國就滅了?!?/br> 林風聽了很是震驚,想不到當年先帝這么強。 “當時西蜀一滅,滿朝歡呼,都覺得這下沒事了,國庫有著落了,可征西大軍回來的很慢,因為當時征西大軍主要是為了帶回西蜀的國庫,就是這一慢,出事了,當時契丹也遇到大旱,就南下劫掠,先帝就派當今皇帝去抵御契丹,當今皇帝當時不僅是先帝兄長,還是先帝座下數一數二的大將,所以沒用一個月,就打退了契丹,然后進京報捷領賞,結果當今皇帝剛回京,河北魏博又因為旱災發生了民亂,于是一事不煩二主,先帝又派陛下去平亂,但當時陛下的軍隊還在邊關防著契丹呢,陛下是自己回來領賞的,于是先帝大手一揮,就把自己剩下的兵馬給了陛下,還給了自己的精銳銀槍效節軍?!?/br> 林風精神一震,終于來重點了。 “可先帝和陛下忘了一點,銀槍效節軍大多數人,就來自魏博,而魏博人,出了名的護短,結果陛下領著先帝的銀槍效節軍和軍隊剛到魏博城下,還沒開打,銀槍效節軍就反了,陛下身為主將,直接被包了餃子,成了階下囚?!?/br> “那后來陛下后來怎么當皇帝了?” “魏博那群兵想造反,可造反是誅九族的,這些人怕萬一不成,就想頂個鍋在前面,就像當初漢朝蕭何一群人想造反,把家世最差的劉邦頂在前面一樣,魏博那群人就選了陛下,不過好像最開始選得不是陛下,是一個指揮使,結果那個指揮使直接嚇暈了,就選了官更大的陛下?!?/br> 林風張張嘴,“這都行?” “造反么,哪那么多講究,叛軍一路裹挾著陛下向京城,當然開始是裹挾,后來別管陛下是不是被脅迫,反正反叛已經成了事實,陛下跳進黃河也洗不清,最后也真反了?!笨籽瓟偸?,“所以有時過程不重要,結果是一樣的?!?/br> “那最后先帝和陛下決戰了?” “沒有,陛下當時的軍隊還剛到汴京,離京城洛陽還三四百里呢。 宮里不是還有一些御林軍么,他們本來就和銀槍效節軍關系密切,銀槍效節軍一反,他們心虛怕被先帝清算,突然反了,這就是當年的宮變。先帝和當年一眾皇子甚至包括當今陛下的長子,都死于這場宮變?!?/br> “陛下的長子,就是那天在皇后娘娘宮里皇后娘娘哭得長子?” “是啊,就是這位大殿下,這位大殿下也是可惜,他本來能活的,當初當今皇帝起兵造反,他卻在京中任御林軍金槍指揮使,本來先帝完全可以抓著他威脅一下當今陛下,畢竟當今陛下就這一個嫡子,可先帝偏偏是那種很傲氣的人,又很疼這個孩子,就對他說:“我和你父王的事,和你無關,你回你父王那去吧!” 這位大殿下這時是能走的,可偏偏兩方敵對,各地都有兵把手,先帝那一方將領怕沒了這個rou票,攔著不讓他走,于是他走了一半,過不去關,只好又帶人回去了,先帝居然沒失望,反而高興的說:“等我和你父王分出勝負,誰勝了你做誰兒子好了?!苯Y果誰想到,這位殿下沒死于先帝之手,反而陪先帝死于宮變?!?/br> 林風張張嘴,這位先帝,聽著也是個性情中人。 孔循摸摸林風的頭,“就是因為這一系列陰差陽錯造化弄人,才弄出一場誰都沒想到結局的結局,當然,我們這些朝臣其實沒什么感覺,就你爹,肯定接受不了,所以這事,你以后還是別在他跟前提了?!?/br> 林風點點頭,他現在只有一個想法。 他現在跑回去救李叔,還來得及么! 第23章 林風出了酒肆,一邊沉思一邊往回走。 十七年前的兵變果然如他所想,不是因為機密,而是因為眾人都不愿意提起。 馮相不愿意提,是因為先帝之死,心傷不想提,皇帝不愿意提,是因為當初上位太憋屈,征戰一生,戰功赫赫卻被叛軍所脅,簡直是奇恥大辱,而群臣,大概是怕觸皇帝霉頭,也不敢亂說。 不過現在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李叔怎么辦? 林風問過孔循,后來那些銀槍效節軍怎么樣了,孔循只回了一句: “陛下登基的第二年冬天,就和當初的樞密使下令,遷銀槍效節軍去北方盧臺戍城,后來,這支軍就再無消息,不過人們發現永濟渠水紅了?!?/br> 林風嘆了一口氣,想也是,人家原來就是親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有身份有地位,卻被這些人一朝脅迫成反賊,干那種要掉腦袋誅九族的事,哪怕最后造反成功,難道還指望皇帝能心生感激? 肯定坐穩皇位第一件事就是掐死這些銀槍效節軍吧! 想到李叔,林風愁得直撓頭,李叔要真是銀槍效節軍,這還有活路么? 難道李叔真是當年去盧臺戍邊逃出來的銀槍效節軍余孽? 不對,林風突然想到一件事。 李叔遇到他娘,他不是還沒出生嗎? 他是皇帝登基那年九月生的,李叔遇到他娘時,他娘剛從教坊逃出來,也就是肚子剛顯懷時,那不應該是四五月么,四月末先帝宮變身死,五月初當今皇帝于靈前繼位,所以說李叔遇到他娘,應該正好是宮變前后,而不是第二年??! 孔循說那些叛亂的銀槍效節軍后來一直等著封賞卻不想等到死路。 林風眼睛一亮,這是不是說明李叔可能壓根沒參與叛變或者比較聰明提前跑了,再或者當時可能沒有叛亂。 想到他娘當時說見到李叔一身傷,林風默默把提前跑劃掉,所以他叔當初可能參與,但不一定叛亂,并且宮變后,就應該跑了。 林風撓撓頭,他現在想,如果以這個理由找他爹馮相求情,能不能放李叔一馬。 * 漆黑的夜里,遠處時不時傳來一陣野獸的叫聲。 李叔隨手撿起一根柴,扔到前面的火堆里,火堆上,烤著他剛打的一只野豬腿。 突然,李叔耳朵一動。 “門外的朋友,大半夜鬼鬼祟祟的干什么,要進來就進來吧!” 嘎——吱,門被推開。 門推開的瞬間,李叔突然爆起,一腳把面前的火堆踹向門口,然后整個人從窗臺竄了出去。 李叔剛一落地,被幾個黑衣人圍了上來,李叔隨手抄起旁邊一根木棍,直接對上了幾個黑衣人。 只是一對上,李叔就有些詫異,這些人的功夫,怎么有些眼熟。 不過李叔也沒多想,直接一腳踢飛最近的一個,就朝著一邊開始突圍。 黑衣人雖然人數眾多,下手卻并不狠,再加上李叔武功過人,沒一會,就擱倒幾個,從包圍中沖出去。 李叔一沖出包圍圈,就向后山跑去,只要進了山,這些人別想抓住他。 可就在沖出的瞬間,突然一個人持槍朝李叔砸了過來。 李叔反手用木棍一擋,“啪”木棍應聲而斷。 李叔心中一糟,知道今晚八成逃不掉了。 卻不想對面人突然收手,疑惑地出聲,“李齊,是你?” 李叔一驚,這人竟然認識他。 對面的人卻一把拉下蒙面,“李齊,你還活著?你不是當年死在宮里了么!” 李叔仔細一看,“李虎?你是李虎!” “是我??!”李虎激動地看著昔日好友,“你怎么在這?” 李叔苦笑,“手下叛變而不知,護主不利主身死,再加上叛軍眼瞅著進城,我不逃還能做什么,這不一逃就躲了這么多年么!” 李虎同情地看著李齊,“你也別太自責,當初你也算給先帝盡忠誠了,代王進京后,抓了幾個,后來登基后也都放了,說“各為其主,算不上錯”,你跟我回去吧,皇帝和馮相都知道你的事,沒人追究當年的事的?!?/br> 李叔有些意動,如果能不被追究,他說不定還能回晉陽老家。 李虎看著李叔意動,就勸他,“你年紀也不輕了,跟我回去吧,我現在在馮相身邊任職,我去和馮相說說,不說馮相還能替你謀個職位,你也不甘心在這里窩一輩子吧!” “你在馮相身邊?” “對啊,當初先帝不是派我護送馮相回去守孝么,結果后來回來,不就變天了,我想著與其回軍中頂著一個先帝侍衛的名頭被人打壓,還不如跟在馮相身邊,前幾年馮相被授開府儀同三司,我也跟著升為檢校中郎將,正四品,算是正式歸屬相府。你跟我回去,馮相肯定不會虧待你的?!崩罨⒖聪蚶铨R。 李叔卻面色微變,一把拉過李虎,小聲說:“馮相還不知道,當年宮里那把火是我放的吧?” 李虎猛然瞪大眼睛,“當年先帝,是你燒的!” “當時先帝中箭身亡,眼瞅著叛軍就要攻破城門了,我們幾個不是沒辦法帶走先帝尸體,又怕他尸身被叛軍戳,再加上我們也要逃……我就放了一把火?!?/br> 李虎看著李叔,嘴角抽抽,“你知道你造了多大的亂子,當時馮相千里奔馳跑到宮里,剛推開殿門,就看見燒得還剩一半的先帝,你知道那場面對馮相刺激多大,馮相當場就吐血暈了?!?/br> 李叔抓著李虎,弱弱地問,“你說我現在回去,馮相是感激我當年護駕,還是想起當年我讓先帝死無全尸?!?/br> 李虎心也抖了抖,一把握住李叔的手,“齊哥,你還是先在這等等,等我回去試探一下馮相,再回來接你吧!” 李叔握著李虎的手,“好兄弟,大哥這條命就交給你了?!?/br> 幾日后 馮府 馮道站在窗前,聽著李虎的匯報。 “風兒口中李叔,就是當年陛下身邊的侍衛長李齊,他還活著?” “卑職和他都出自晉王府,自小一起長大,絕對不會認錯人的,他因為槍法好,后來被先帝編入銀槍效節軍,當年宮變前,他是御林軍副指揮使?!?/br> 馮道嘆了一口氣,“雖然御下無能,不過到底跟陛下同生共死一次,你怎么沒帶他回來,風兒的事,我還要問問他?!?/br> 李虎張張嘴,“那個……相爺……您還記得當年宮中那場大火不,其實……” 馮相轉頭,“當年那場火是他放的?” 李虎尷尬地說:“也是為了先帝尸身不被亂軍損傷?!?/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