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除族
南疆王不僅僅像皇帝請賜婚韓明珠為世子妃,還和皇帝請賜一個世子側妃做陪嫁。 把人選都已經說了出來,那就是靖安侯之女,雅和郡主。 當著文武百官的面,皇帝沉了沉臉,看來,上次對南疆王的敲打還不夠。 也許是他說得太深奧了,所以這些沒文化的蠻子聽不懂。 金鑾殿上,皇帝正了正身子,正欲開口,卻聽一道蒼老的聲音響起, “你這蠻子,說你臉大,你還心大了?” “靖安侯之女作側妃?你怎么開得了口?” “見過臉大的,沒見過臉大成你這樣的?!?/br> “難道說,吃牛羊rou長大的可能皮就是比較厚?” 出來說話的是御史臺的一個老臣,只見他佝僂著身子,若是眼神能殺死人,這會南疆王已經要被他殺死無數次了。 南疆王一張臉被說得通紅,頓時惱羞成怒,手指只差指著御史的鼻子上。 “你!” “怎么?惱羞成怒了?沒見過中原人怎么諫言嗎?” 御史緩緩地走到南疆王身邊,他那老邁的身軀,好像一顆小樹一般挺立在如山魁梧的南疆王跟前, “南疆王第一次入關吧?今日就讓你見識見識?!?/br> “你世面見得少,我就不怪你了,只不過你又想打靖安侯之女的主意,又想占我們大周的便宜,哪里有這樣的好事?” “你在京都這么久,想來一定很多人不斷告訴你,別以為普天之下全是你能撒野的地方!” “不管是誰,想耍威風,還得有人買賬才行!” 隨著御史的這番話,整個大殿里刮起一陣寒風來。 “你那個王世子,五官不怎么樣,個子也笨燉,貪花好色?!?/br> “實在不知哪里來的臉,還側妃?” 御史的話,讓下頭很多的臣子憋著臉,想要爆笑。 礙于這是朝會大殿,皇帝陛下還坐在上頭。 南疆王的鷹眼已經快直接變成刀子了。 他緩緩出聲, “這位大人勇氣可嘉,倒是對大人生出幾分欽佩來了?!?/br> “傳聞御史大人死的最光榮的就是諫死?!?/br> “不想今日是見著了?!?/br> “讓靖安侯之女給本王世子做側妃,確實是我們異想天開了?!?/br> “本王在這里給各位道歉了?!?/br> 他能屈能伸地朝在座大臣拱拱手,姿態非常的謙卑, “本王真心實意的想要同大周結百年之好,還請陛下能夠慎重考慮本王的提議?!?/br> “當初,你初見朕時,就曾提起過聯姻和親之事,朕當時已經拒絕了你?!?/br> “可朕心里也是想著,畢竟你們是來議和的,為了兩國百姓,朕說得很委婉?!?/br> “想來,是朕太過委婉了,以至于讓你心生出妄想,以為這事還可行?!?/br> 皇帝雙手放在膝蓋上,望著下面的南疆王, “今日,朕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剛剛這位御史大人說得,就是朕想說的?!?/br> “大周,不會派出任何女子和親,和談,要談就談,若不想談,那就打?!?/br> 他抬了抬下巴,斬釘截鐵的, “關于這次兩國商談的馬價,砍價至三成!” 如今這位南疆王是兵變上位,行事彪悍,和大周何談前,雷厲風行收服了好幾個小部落。 剩下一些大的刺頭,他放著,轉頭和大周和談,震懾那些部落。 在大周滯留這么久,皇帝不僅留意在京的南疆王一行,也同時關注著邊境那邊南疆的動靜。 這次,南疆王上京,不僅僅何談那么簡單,還帶來大批的馬匹,準備賣給大周。 馬匹的價格一直沒談下來,也就耽擱了行程。 為什么談不下來,無非就是南疆想賣價高一些,大周想買的便宜一些。 雙方一直你來我往的扯皮。 原本,在韓明珠進大理寺大牢前,南疆王隱隱有了松口的跡象,可以按照大周的價格來買賣。 誰知,牽扯到了韓明珠,南疆王言下之意若是大周不同意聯姻韓明珠,那這馬價就還需要再議了。 誰知,皇帝陛下根本就不議了,翻臉無情,砍價三成。 鴻臚寺會館里,南疆王正和手下的大臣在喝酒。 “如今明正威被調回上京,南疆那邊的守衛薄弱了許多?!?/br> 大臣支膝的手端著酒盞,凝眉望向神情不輕松的南疆王。 “那可汗為何還要在馬價上做文章?你確定那韓家明珠真的有那樣的價值?” 南疆王撫了下高高的鼻梁,說道,“先不說韓明珠,如今明正威被調回上京,大周皇帝接下來會派哪位將領去接任戍邊?” 大臣挑了挑眉,“據這幾年我們安插在上京的探子回報所得的訊息?!?/br> “大周目前有戰功有才干的將領雖有不少,幾大勛貴世家也是頗有實力?!?/br> “但在他們皇帝心中,能掛帥的我猜還是不會超過五個,這五個人里就包括清河郡王蕭珩?!?/br> 南疆王起身,走到桌上自行斟酒,在手里輕晃著, “若是開戰,你有多大把握,還有這個蕭珩,他的父親就是當年跟在當今皇帝身邊的那員大周猛將?” “就是他?!贝蟪蓟氐?,“若是這個蕭珩掛帥,臣還真不好說有多少把握?!?/br> 南疆王執著酒盅回身,“那就不讓他掛帥,讓你揣摩甚多的將領去掛帥?!?/br> “蕭珩是大周皇帝的心腹重臣,又是他一手栽培出來的,如果說之前無可能讓他掛刷?!?/br> “這次對上韓家的案子,我認為他很有可能?!?/br> 大臣抿了口酒,接著道,“如果是換成蕭珩,臣……” 南疆王站在窗邊,碩大的身軀堵住了整扇窗,那原本看起來平平無奇的臉上,滿是精光, “能避免就避免吧?!?/br> “如今春季,草原上不缺吃的,正好,這個時候儲備物資?!?/br> “早日把邊境攻破,說不定明年這個時候,我們也能在這溫暖的房屋里,圍著熱烘烘的大薰爐,學他們中原人一樣煮茶賞梅,踏青?!?/br> “即便是打下整個中原無望,至少也要攻占西南一帶,如此南疆才能做到進可攻退可守?!?/br> 大臣走到南疆王的身后,望著窗外,“明日臣就讓上京各處的棋子動起來?!?/br> “至于韓明珠那里,一定要讓皇帝把她賜予世子做妃,這個女人于本王,有著很大的用處?!?/br> 南疆王想到韓明珠送來的那幾張圖紙,心里頭就很是火熱。 若是真如她說的那樣,將來何愁攻不下大周?坐擁中原? 所以,他必須把韓明珠弄到手,不論代價。 且不論南疆王如何暗戳戳的想要打韓明珠的主意,韓明珠又是如何與南疆王練習上的。 只說阿瑯這邊,韓明珠入了大理寺的大牢,判了個秋后問斬。 那被收買的顧三太太,入了大牢同樣也出不來。 也不知是誰嚷的第一聲,靖安侯府,如今那過繼的孩子,可不就是這個顧三太太所生么? 哎喲,也真是造孽了。 這日,阿瑯難得留在侯府睡了個日上三竿才起來。 因為沒有人在邊上喊人,一府的下人都縱著她。 臨到正午,阿瑯才剛剛起身,就聽到管家來報,說是顧家族長帶著一幫族老上門來。 聽話頭的意思是,想要讓阿瑯去給顧三太太求情,放她出來。 阿瑯蹙了蹙眉,到了待客大廳。 顧瑞照昨日也在府中,這會正在接待那些族人。 “照兒,你到底是老三媳婦生的孩子,顧氏宗族世世代代以仁德傳家,以寬宏大度為懷?!?/br> “既然阿瑯的名聲沒有半點損害,又何必對老三媳婦趕盡殺絕?” “你是她親生的孩子,不如你去阿瑯面前說一說,讓她去官府求求情?!?/br> “好歹,那是你親娘,只要你們替她說兩句好話,就能放她出來?!?/br> “都是顧家的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br> “你親娘名聲壞了,你又能好到哪里去?” 族長苦口婆心勸顧瑞照, “你不為你親娘考慮,不為全族考慮,也得為自個兒考慮吧?” “只要你讓阿瑯去奏皇上,說一切都是誤會,你娘也是無辜的,到時候顧家全族的名聲就保全了?!?/br> “你呢,繼續做你未來的靖安侯,不是兩全其美么?” 顧瑞照抬起眼眸,沒有掩飾地露出眼底的陰沉冰冷之色,他說, “族長,聽不懂你說些什么,你是族長,怎么會不知道我的爹娘是誰呢?” “我爹顧之南,我娘明惠雪,這可是族譜里記得清清楚楚的?!?/br> “至于顧三太太,一人做事一人當,她既貪圖那些小便宜,做出天地不容的事情,就是神仙也救不了?!?/br> “不過,為了免受牽連,我可以求六姐替顧三太太開脫,只當這事從未發生過?!?/br> 眾人大喜,沒想到不過略說了幾句,就把顧瑞照給說通了。 說什么顧之南,明惠雪的,到底是血濃于水,血脈相連,還是不舍得顧三太太這個親娘死。 若是連這樣的事情都能去求阿瑯,那么再多提一些要求也不為過吧? 反正如今靖安侯府只有顧瑞照一個人,若是想要侯府壯大,那還不是得靠族人支持? 獨木不成林,一個巴掌拍不響。 這樣想著,一位族老開口道, “照兒果然是深明大義,怪不得當年一眼就被之南看重,過繼了過去?!?/br> “既如此,我們就代替老三媳婦來謝謝你了?!?/br> “等將來她出門,一定讓她登門給阿瑯賠罪?!?/br> “大家都是同族,一人有難,合該全族支持?!?/br> “哪能分你我是不是?” 族老笑吟吟地看著顧瑞照,“說起來,如今靖安侯府人丁凋零,還不是得靠大家幫忙支撐門楣?!?/br> “對了,如今族人多有窮困窘迫的,上次阿瑯趕走了很大一部分,如今他們也是沒了去處?!?/br> “不如,讓阿瑯郡主也通融通融,莫要耽誤孩子,給族里辦個族學吧?!?/br> “祭田如今的出息也并無多少,不若再買一些祭田?” “你看,侯府如今也不過是你們兩個,那么多銀子也沒地方花不是,祭田不如就侯府出了?” “你們也忙,就交給我們這些閑人打理即可?!?/br> 顧瑞照坐在那里,看著族人們的嘴一張一合,深刻地體會到一句話:人善被人欺。 倘若你退一步,換來的不是理解和和睦,而是步步逼近,直到你被壓榨掉所有價值。 然后像地上的泥土一樣被踐踏。 顧家,因為二伯顧之南,一飛沖天。 這些人打量著如今就剩他們姐弟,就想著欺壓利用。 顧瑞照笑了笑,頷首, “好的,族學會辦的,祭田也會買的,顧三太太也會放出來,你們所有的要求我都會和jiejie說的?!?/br> “到時,我也會和jiejie一起,去祖宗靈位前跪著,自請除族,從今往后,顧氏是顧氏,靖安侯府是靖安侯府?!?/br> 他說的是輕描淡寫,卻好像巨雷一樣砸在顧家族人的頭頂上。 誰能想到,這樣一個黃毛小兒,竟然如此的決絕。 舍棄宗族而去,自請除族并無先例,因為世上的人不會這樣干,離開宗族他們根本活不了。 只是,靖安侯府和宗族的情況卻完全相反。 顧家之所以在上京地位超然,是因為顧之南的緣故。 從前顧之南跟著陛下打江山,得了許多的財務,他的性子豪爽。 族中孤寡大多是侯府接濟,祭田也是侯府購置,族學還是侯府出錢。 所有的一切都是侯府賜予,這些人不過是依附在侯府的蛀蟲而已。 以前也仗著顧之南死后的名聲作威作福。 當年,顧瑞照就看不慣這些人的作為,他破罐子破摔,何嘗不是對這些的反抗。 現在,他們竟然覺得阿瑯的名聲反正沒有被毀,反而得了皇帝的憐惜。 就想著讓他去求情,放了三太太。 他一想到當初三太太知道二伯要過繼他時,在他耳邊說的那些話。 是三太太教導他,要冷血薄情,討好二伯,和二伯娘,將來才能順利的繼承侯府的家業。 只要他繼承了侯府的家業,那就等于是三房一家人繼承侯府的家業。 到時候,享福的是三房一家人。 現在,這些族人還來逼迫他們。 那好,他就無償奉送族學,祭田,放了三太太,去祖宗跟前請罪,自請除族。 該做的,能做的,他都為族人做盡,將來,外人得知此事,也就不會罵侯府不仁不義。 只會嘲笑顧家族人殺雞取卵,竭澤而漁。 明面上,他是讓顧家宗族把侯府給除名,實際上,是侯府放棄了宗族。 忍無可忍無需再忍,六姐已經那樣的苦,這些人,竟然還想去吸她的血。 只要他在,就端端不允許。 堂上落針可聞,幾位族老汗流浹背,心驚膽戰。 族長瞠目結舌,“照兒,你知道你說的是什么嗎?你如今可還沒繼承侯府,有什么資格做主?” “你知道自請除族是多大的事嗎?” “他知道!自請除族后,侯府不用奉養一群白眼狼,不用被逼迫著去陛下面前求情?!?/br> “我侯府偌大家業,自會給照兒繼承,只是和你們沒有一絲一毫的關系?!?/br> “他雖然還沒有繼承侯府,但是他能做主!” 阿瑯緩緩從外頭走了進去。 顧瑞照原本坐在椅子上,見到阿瑯進來,立刻站起身來,仿佛找到了主心骨一般。 原本強撐著的腰背,這會也垮了下來,心安理得的站在阿瑯身后。 被阿瑯瞪了一眼。 顧瑞照說的話,并非心血如潮,而是和阿瑯商量過后的。 他們早就想到顧家一定不會這樣放過他們。 緣由是昨日姐弟倆翻了翻從前的賬冊,發現那賬冊上密密麻麻的記載著給族里多少多少東西。 兩人看著都眼暈,可想那些東西之多。 族長見到阿瑯進來,肯定了顧瑞照的做法,頓時慌亂起來。 顧瑞照不能做侯府的主,可是阿瑯可以做! “各位族老,三太太是不可能放出來的,如今府上就我們姐弟相依為命,你們若是沒事,就趕緊離開吧?!?/br> “此事已稟明陛下,不過須臾就天下皆知,還請各位莫要多言?!?/br> “家中的管事,已經去購置祭田了,到時候,顧家也能得很多的錢財,用在族學上吧?!?/br> “諸位,請!” 阿瑯開始趕客人了。 侯府可以不依附宗族,宗族卻不能不仰仗侯府。 沒有了侯府這一號旗,誰知道你是哪個牌面上的人物? 購置再多的祭田,一會就會被世家勛貴奪走。 族中后輩的前程,那可就是毀于一旦了。 可以說,沒有侯府的顧家宗族,在上上京根本沒有立足之地。 從哪兒來的,還得回到哪里去。 無論族長族老如何的苦口婆心勸慰,于是離開了。 然而,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靖安侯府的姐弟倆自請除族,讓上京嘩然。 沒多久的功夫就傳遍了。 至于顧三太太,也從牢里被放出來了。 迎接她的,不是顧家的一干人,而是百姓們雪亮的眼睛,還有各種臭雞蛋和爛菜葉。 這樣一個破壞人名聲的惡人,實在不懂到底是怎么從牢里出來的。 若是那日,雅和郡主出現的不及時,到時候雅和郡主被人糟蹋了的消息就會傳遍京都內外。 就算后面再出來澄清,謠言傳了出去,可就不一定有那么好消除了。 更有不知道是誰,把阿瑯姐弟倆買了祭田等等給顧家宗族。 百姓們越發的覺得這姐弟倆真是太可憐了。 沒有爹媽做主,可不就是這樣。 可憐,真是太可憐了。 不過,也有人卻不這么認為,反而覺得阿瑯小小年紀,就如此的不擇手段,甚為可怕。 否則,怎么就忽然自請除族了呢? 阿瑯確實沒管這些外面的人想些什么,她如今一門心思就是想要從韓丞相那里拿到那份名單。 在那之前,她被蕭珩帶著去見了那次從忠勤伯府離開的那位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