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進擊的奈落,無為之道
這單純的黑暗,是椿嗎…… 桔梗找到了冶丟棄的封印。 事實上長夜的力量化成的封印并不好找。如果是別人,即使知道大概的地點,也只能集結人手,一寸一寸的排查,花上一個月都未必找得到。 但桔梗不同。 對于椿的黑暗,她太了解了。 封印很小,但在她眼中卻很大。 她幾乎是筆直地走到封印前,拾起了它。 她并未立刻嘗試解開封印,而是細細端詳了一下封印的內容。于是她明白了許多從前她不明白的。 雖然不太愿意,但也不得不做嗎…… 有些不滿,但也僅此而已。 原來如此,在冶需要的時候,不管椿同意不同意,椿的力量都可以為他所用。所以,如果繼續下去,我也會成為冶的一柄刀嗎? 不過……似乎也沒什么。 到那時候,我,應該和椿一樣了。 …… “嗖?!?/br> “啪?!?/br> 結界被一箭貫穿。 奈落的半個身體被徹底凈化! 奈落忍不住冒出一絲冷汗。 還好戈薇沒怎么練過,箭不怎么準,這一次她又射偏了,不然…… 哼,好像其實也沒事。 我的核心已經不在這里了。 想到這里,奈落的冷汗瞬間消失。 你們可以毀滅我的身體無數次,而我只需要毀滅你們一次就夠了。奈落冷笑。 犬夜叉、彌勒、珊瑚、戈薇,通通去死…… “嗖?!?/br> “啪?!?/br> ?! 還沒等奈落笑完,一支箭就崩碎了奈落的結界,將他整個身體凈化成光點! 只有一個頭顱還算完整,一臉震驚地看著遠處射箭的人。 桔梗?! 她怎么會這么強?! 我應該已經強過她了才對。 奈落回憶著過去與桔梗的幾次見面。包括鬼蜘蛛生前的記憶里的桔梗,應該都沒有這么強過。 你那是什么眼神啊,奈落。 你該不會以為你見過真正的,最強的我吧? 五十年前與犬夜叉相戀的我是我生前最弱的一刻。 五十年后這個死者的軀體遲緩而無力,而且我僅僅是怨念之身。 現在,我和翠子聯手,甚至要超過我生前最強的時候,你當然不可能是我的對手。 桔梗嘲諷地看著奈落。在嘲諷里傳達著復雜的意念。 奈落并不能懂桔梗的嘲諷的真正含義。 但他猜了個七七八八。 原來我還是不夠強。 我居然在排除了人類心之后還是不夠強。奈落不甘。 我需要完整的四魂之玉! 現在的四魂之玉還有四片沒有到我的手中。 一片在琥珀那小子身上,維持著他虛假的生命。 兩片在鋼牙那妖狼身上,維持著他的妖怪最速。 這三片隨時可以拿到。 但最后一片,連我都不知道它的下落。 只有去問千里耳了,希望它識趣一點。 奈落轉身就跑。 雖然他自稱可以被摧毀無數次,但對于有形的生物來說,所謂“無限”終究只是有限的。他可不想探究自己究竟能夠被摧毀多少次。 “奈落!” 一個人攔住了奈落。 是鋼牙。 妖狼族這一代的族長,也是近百年來最強的妖狼。 不過…… 哦,送上門來了?那我就順手收下了。奈落瞬間再生一截肢體,纏住了鋼牙的雙腿。 鋼牙持有的四魂之玉碎片就在那里。 近百年來最強的妖狼鋼牙,連大妖怪都不是,正面面對奈落基本上就是一招敗北,僅有的優勢是四魂之玉碎片給他強化的速度。以前鋼牙還比較謹慎,沒被奈落抓到過幾次。但這一次,或許是奈落僅剩一顆頭顱的緣故,他大意了,瞬間被取走了四魂之玉的碎片。 “瘦狼!”犬夜叉焦急又惱火地大喊。 焦急是鋼牙遇到了危險。雖然犬夜叉向來不爽鋼牙,尤其是對方總想撬他的墻角,但他還是不希望鋼牙死掉。 惱火是,你有點自知之明好么?這是第幾次了?你那么弱,還總帶著四魂之玉碎片在奈落面前晃干嘛? 不過喊也沒用。 犬夜叉他們現在距離奈落太遠了。鋼牙能攔到奈落也是因為他速度夠快,這才能追上??上ё飞现笫撬土巳祟^。 連桔梗的箭都夠不到奈落了。 雖說桔梗用的和弓本屬于長弓,射程不近,但因為除妖需要高頻率速射,桔梗幾乎不用重磅弓,常用的弓換算到現代大概只有二十磅的樣子,射程實在不能強求。 已經沒有人能攔住奈落了。 “確實攔不住了?!?/br> 烈焰深處,冶默默看著奈落的逃離。 他cao控著刀山火海斬殺著從白靈山逃走的,除奈落之外的所有妖怪,唯獨無視了奈落。 并不是他與奈落有任何合作。 也不是他對奈落有什么算計。 冶對奈落沒有任何興趣。 冶無視奈落,只是因為要對付奈落的不是他,而是犬夜叉他們、桔梗,甚至翠子。 桔梗和翠子的聯手瞞不過他。 現在桔梗的身上集合了白心上人、翠子,還有她自身三重靈力,可謂當世最強。 這種等級的靈力,如果桔梗愿意,甚至可以徹底凈化冶的那柄現在之刃。 過去、現在、未來那三柄刀承載著冶的道,如果被全部凈化,冶就會退回兩百年前初生的小妖怪!即使只凈化一柄,冶也會從大妖怪的位置上跌落。 但冶絲毫沒有擔心過這一點。 因為桔梗還是那個桔梗。 不管是命運怎樣變化,桔梗身為“我”的選擇還是一樣。 既然那柄現在之刃與桔梗同道,她就不會拒絕。 冶幾乎沒有做什么事,一切卻都在向冶所需要的方向發展。 這是老子所言無為之道嗎? 《道德經》有言:為無為,則無不治。 這大概是最上位的治理之道吧。 冶之所為能夠稱之為這樣的道嗎? 冶不知道。 《云笈七簽》有言:欲求無為,先當避害。何者?遠嫌疑、遠小人、遠茍得、遠行止;慎口食、慎舌利、慎處鬧、慎力斗。常思過失,改而從善。又能通天文、通地理、通人事、通鬼神、通時機、通術數。是則與圣齊功,與天同德矣。 冶從未如此修行,更不會得此功果。 《莊子·應帝王》有言: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 對拒絕萬象的冶來說,順物自然這四個字就不可能。 ……以此而論,余之所為并非無為。 冶默默地想。 但沒有關系。無需追求最上,無需追求無為,余完成了余之道,這樣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