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頁
書迷正在閱讀:?;ㄅ靼祽傥遥℅L)、紅玫瑰[無限]/我逼無限系統在線求生、逃離圖書館、被茶藝反派盯上后[快穿]、豪門頂流夫婦[娛樂圈]、對于這個世界我略知一二[快穿]、年代文炮灰養娃日常、我那夫君柔弱不能自理、權臣的白月光前妻重生了、[綜漫]我不會告訴的場我喜歡他
便是聽了許多次,張若溎夫人劉氏、張若靄夫人吳氏也是笑個不停。 連贊他們這是天定的姻緣,月下老人早就系好的紅線。否則大哥那么孝順的人,怎會違背婆婆的意思?還不就是心有所感嘛! 對對對,就是這么個理兒! 吳氏笑著附和,妯娌兩個將寧楚格奉承得歡歡喜喜。 她推測中,互為競爭關系,勢必要互相攀比的妯娌關系竟然意外的和諧。劉氏嬌俏,吳氏溫婉大方。兩人都對寧楚格這個公主嫂子既敬且佩,常來探望她,最喜歡聽她講當年跟婆婆那段忘年交。 一來二去間,跟寧楚格關系還都不錯。 妯娌都這么親近長嫂,弘暉、弘昀福晉哪里還敢怠慢? 剛一大婚,弘暉福晉就聽她們爺說自己幼年頑皮,掉下荷花池。若非姐相救,這會子墳頭草都得長一人高。所以別看是庶姐,卻實打實是他的救命恩人。是他早就發誓一輩子都要親近、護持的人。 甚至不在阿瑪額娘之下。 弘昀則強調自己自幼體弱,常年與藥為伍。是姐一點點的給他將養,才有了如今身強體壯,甚至能做將軍的他。 本就一奶同胞,最親近不過的親姐弟。再加上這層子,弘昀看待親姐,那也是不在父母之下的。 固倫福襄公主美名傳四海,整個大清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早在嫁進雍親王府之前,就是兩位準皇孫福晉記在心坎里要審慎對待、積極討好的主兒。再被自家爺一囑咐,張家兩妯娌一刺激。 自然越發殷勤,雖然皇家規矩森嚴,以至于她們并不能像吳氏、劉氏一樣,三不五時上門探望。 但四時八節的,卻從未忘了與姑姐表心意。 但有機會,必然前來。 所以盡管新的一年里,兩位弟弟、小叔們相繼大婚。不管是婆家還是娘家都發展壯大了不少,在親情關系上。寧楚格也依然自在逍遙,沒有感覺到任何不適。 還特別樂在其中。 倒是額駙張若淞每天痛并快樂著。愛妻有妊,身體越發沉重。不便出門,只能是各位親眷上門探望。 好好的公主府,生生變成了客棧般。 每天客似云來,絡繹不絕的。 除了喜歡挑刺甚至訓斥他的皇上岳祖父、親王岳父與一眾叔伯親王、郡王、貝勒們外。還有他們的福晉,同住在京城的溫憲公主。弟媳婦、小舅子媳婦與額林珠那個堂小姨子等等層出不窮的女眷。 進了第八個月頭上,他的親岳母——雍親王府李側福晉跟他自家親娘更徹底住了下來。 打從兩人相互熟悉,聊得熱鬧到如今的私交甚好后,已經苦了大半年,還當自己馬上要脫離苦海的額駙爺就更苦不堪言起來。 親娘覺得自己魯莽不細心,已經不適合與她寶貝兒媳同住了。 每天對他吹毛求疵,恨不得拿顯微鏡找他毛病。好達到將他踹出公主臥房之外,自己取而代之的險惡目的。 而丈母娘李氏卻總溫言軟語:“若淞你放心,我與你娘都有豐富經驗。一個都能把寧楚格照顧得妥妥當當,更何況兩人聯手?你啊,就只管安心公務,不必時時懸心府上?!?/br> 只想陪愛妻,無心去公務的張若淞:…… 心里有苦,卻不敢說。 因為一旦說了,親岳母就會各種的講事實,擺道理。能將他這個曾經的文武狀元說到詞窮,并愧疚不已。 辯才無礙到讓他瞳孔震驚:雍親王府李側福晉胸大無腦卻只是命好能生、會生。才終于在連誕一女三子后,被四爺請封當了側福晉。后又靠女兒得寵,地位固若金湯,成了京城側福晉里面頭一號的說法傳遍天下。 可事實上…… 親岳母聰慧無比,只是在藏拙? “那怎么辦?”寧楚格嘆:“長得好、得寵、能生養,本身就已經夠被人忌憚了。若再有個聰慧無雙的頭腦,就算嫡額娘再怎么仁善,也不允許臥榻邊上站這么這個側福晉的吧!” 畢竟人家也有玉牒,生的子嗣不同于尋常庶子。繼承權方面,也就比正室嫡出差了那么微微一線而已。 甚至若夫君同意,皇上沒有意見。一旦嫡福晉有什么不測,側福晉可以扶正的。嫡福晉無所出,或者所出子嗣實不堪造就的情況下,側福晉所出子嗣可以承爵,且無需減等。 李氏小選出身,能做到側福晉都已經是祖上積福。 斗不過也不想斗之下,可不就只能讓自己美貌出眾些,性子直些、心機少些? 可誰知道,這樣反而更得寵了呢! 世事,就是這么的難以預料。 就好像寧楚格的預產期本在七月底,七月初六,她二十一周歲生辰那日。圣駕駕臨公主府,皇上與德妃娘娘雙雙前來,為好孫女慶生。 雍親王闔府,張家闔府,還有諸多親王、郡王、貝勒等與會。 場面盛大,氣勢恢宏的,那叫一個熱鬧。 張若淞親自下廚,給他的好公主做了碗長壽面。寧楚格一臉感動:“額駙用心如斯,等會子便是味道差強人意,我也肯定統統吃掉,不留一滴湯水?!?/br> 眾人善意而笑間,張若淞紅著俊臉,把筷子塞進愛妻手中:“若真不好吃,公主可千萬別勉強。什么心意不心意的都不重要,最要緊是你的健康、安全。預產期將至,這可不是鬧著玩兒的?!?/br> --